一、绿色南京与南京创业环境优化——谈谈绿色食品环境和绿色视觉环境(论文文献综述)
张莹莹[1](2018)在《哈尔滨市老年人居环境的园艺疗法应用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健康中国”的国家战略,但目前我国的养老模式还不能满足老年人居环境的健康需求,养老问题的供给矛盾突出。如何解决我国养老资源不均衡,营造适合各类型老年人居住的室内外环境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本文以哈尔滨市为例,探究园艺疗法在城市老年居住环境中的应用方法,主要内容及结论如下:一是对园艺疗法与老年环境相关理论研究。本文总结归纳了园艺疗法的理论知识及其应用于老年环境的相关支持性理论。系统阐述了园艺疗法的发展背景,英美国家的园艺疗法体系完备,相对成熟,已被作为一门成熟的现代医学方法应用于临床治疗及景观保健等各领域;而我国园艺疗法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内地城市关于园艺疗法的研究相对较少,台湾、香港等地较多。园艺疗法的自然保健作用为中国老年宜居环境建设带来了契机,园艺疗法在环境健康的研究成果与促进老年健康行为方面的积极作用能够实现景观、卫生、医疗等多方面资源的有机整合,以期为我国老年宜居环境建设提供参考价值。二是对园艺疗法在哈尔滨市老年居住环境的应用价值调研,调研内容分为两部分,一部分调研哈尔滨市老年人在现居环境中的活动情况,以确定老年人对现居环境的满意程度与老年人对环境的使用需求;另一部分调研园艺疗法对老年人的吸引力,以确定园艺疗法的各部分内容是否对哈尔滨市老年人存在吸引力,以及吸引程度。根据调研结果,分析园艺疗法环境与老年人心理特征、生理特征及行为特征的对应策略,确定园艺疗法的应用设计方法。三是对园艺疗法在哈尔滨市老年环境中应用模式探究。本文根据老年人的特点,提出了以安全性、可识别性、舒适性、保健性、活动性、人本化的六项设计原则,并构建了园艺疗法的活动模式及景观模式两类应用模式,活动模式应用于老年人的室内外活动项目中,主要分为活动类型、活动方式及活动步骤三部分内容;景观模式则应用于室内景观营造设计中,室内景观包括室内立面园艺景观、各类型房间的园艺景观及阳台园艺景观三类,室外景观包括屋顶园艺景观、庭院园艺景观及公园园艺景观三类。四是对哈尔滨市老年公寓的园艺疗法引入设计研究,以确定园艺疗法研究的实际应用价值。本文通过园艺疗法活动效果探究及园艺疗法景观优化这两种形式来实证园艺疗法在老年居住环境中的应用价值。园艺疗法活动模式的效果探究方法为:在为期8周的园艺活动中,采用血压测定及幸福感量表评定的方法探究老年人的心理及生理影响。园艺疗法景观模式的优化设计,主要通过现场调研与模型构建的方法,对室内外景观环境进行优化改造。以理论结合实际的方式,探究园艺疗法的实践应用效果,并为城市老年人的宜居环境建设提供参考价值。
杜萌[2](2018)在《基于乡村振兴战略的美丽乡村规划 ——以安徽省广德县高峰村为例》文中提出党的十九大中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乡村,这一重大决策将为解决我国的“三农问题”创造条件,也为我国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创造条件。实践证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反映了发展的迫切需要,人民的热切期待,更是美丽乡村与全面小康建设的必然要求。在现阶段,如何完成“美丽乡村”建设,全面构筑宜业、宜游、宜居的美好乡村生活,提升农民的生活幸福指数是我国政府要重点考虑的问题。本文在乡村振兴战略、美丽乡村概念的基础上,探讨两者之间发展的关系,研究分析了美丽乡村建设的基本理念和基本原则,并对国内外建设美丽乡村工作的成果进行阐述,并总结出了适合广德县高峰村的建设策略,为美丽乡村建设的顺利开展提供理论依据。通过深入走访当地村民,广纳群众对于本村美丽乡村建设的意见,综合考量美丽乡村规划内容——构筑宜业、宜游、宜居的美好乡村生活,契合本村的现状问题,从“宜居”、“宜游”和“宜业”三方面进行具体建设规划,如建筑改造、公共空间改造、旅游规划、街道景观提升、产业空间布局规划等。经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高峰村乡村发展现状方面:建筑稳定性良好,整体风格较为杂乱;村道建设相对短缺,乡村街道绿化较差,连通性较差。乡村旅游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丰富,但各种资源大都独立存在,缺乏旅游线路规划,没有突出旅游项目。在产业发展中,总体产业没有形成合理的空间布局;竹林面积11000亩,竹制品生产技术低,对环境产生了一定污染。(2)村民参与美丽乡村建设情况:村民对居住环境整治意愿强烈,希望基础设施和公共基础实施建设得以改善;另外村民还追求生态环境建设和精神文化建设。(3)乡村振兴战略与美丽乡村建设的关系:美丽乡村建设与乡村振兴之间有着明显的利益共通性。希望本文的阐述能够为广德县高峰村的乡村建设工作做一份贡献,同时也为我国的美丽乡村建设提供理论参考。
雷鸣[3](2018)在《高铁效应下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 ——以吉林通化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高速铁路将对通化的城市空间发展产生巨大而长期的影响。近3年来,作为通化市规划局负责规划技术工作的工程师,笔者深度参与吉林向南开放、沈佳客运专线通化段线路和高铁站选址的相关工作,深感面临重大发展机遇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重大决策的情况下,城市空间基础研究的重要。论文结合工作实际,从高速铁路对城市空间的影响分析出发,对城市空间发展及空间发展战略开展了较为系统的论述,引进战略规划分析方法,探求通化城市空间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规划对策。论文共分三个部分:理论研究、问题综述和规划策略。第一部分——理论研究。对高铁及高铁效应进行介绍和分析,针对通化这种城市类型,对城市空间发展规律进行梳理,奠定论文的理论基础。第二部分——问题综述。通过对通化发展现状的梳理,提出基于战略规划SWOT分析的发展战略构想,铺垫高铁效应和通化城市空间发展耦合研究的基础;结合高铁效应和空间发展相关理论,提出“高铁+通化”的12个核心空间问题。第三部分——规划策略。通过对沈佳、四白高铁沿线城市发展概况的分析,和对高铁布局下东北城镇空间格局演化的分析,提出通化在东北、高铁沿线、市域城镇体系和通化都市区四个层面的区域空间发展战略;对通化城市空间发展历程和空间演替特征进行系统分析,提出城市空间发展战略对策;通过对高铁站选址相关理论的论述,引进选址决策目标客户体系,对高铁站备选方案做全面比较和综合分析,在高铁+通化最核心的问题上做出科学、实际和客观的结论,通过对高铁车站枢纽地区功能结构的分析,提出通化高铁综合客运枢纽地区的规划定位和规划指引。最后,论文对“高铁+通化”的12个核心问题进行简要梳理,并对通化未来城市发展提出实施建议。
李圆圆[4](2017)在《边疆城市更新中的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研究 ——彝人古镇案例》文中认为边疆虽然从地理意义上位于国家疆域的边缘地带,但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发展皆关乎国家发展之大局。近年来,为了夯实边疆区域的发展,加强边疆区域的对外合作开放,国家先后提出了西部大开发战略、“一带一路”战略等重大战略举措,为边疆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了绝佳的机遇。同时,随着边疆地区从疆域的边缘变成了发展的前沿,许多边疆省市都充满了创新与发展的情怀,纷纷致力于变边缘为中心,变落后为动力,挖掘地方优势特色资源,寻找经济发展突破口,探索边疆发展新路径。而旅游业作为新时期发展速度最快、前景广阔的新兴产业,具有产业辐射带动能力强、高整合性、强关联性等特点。同时,旅游产业对地区的生态本底资源和人文环境资源要求较高,与边疆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状况不谋而合。因此,发展旅游产业成为了边疆地区许多省市促进城市发展、推动社会经济建设的首要选择。特别是民族文化资源丰富的地区,更是将民族文化资源与旅游产业相融合,通过民族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创新了边疆城市更新发展的路径。本研究基于边疆城市更新中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路径选择,结合西南边疆城市楚雄市的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重点项目——彝人古镇案例的发展实践,从边疆城市更新的视角探讨了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对于城市更新的促进,同时分析了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边疆城市更新发展中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对策,旨在为边疆城市更新中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样本。本文主要内容如下:第1章,阐释了选题背景,对国内外城市更新、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城市更新与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关系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并明确了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说明了研究的方法和技术路线。第2章,对边疆城市更新中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基础进行了分析,首先界定了边疆、边疆城市、城市更新、民族文化旅游产业的概念,其次对边疆城市更新中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条件进行了分析,最后对研究的相关理论进行了阐述。第3章,在对边疆城市更新与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互动关系分析基础上,总结了边疆城市更新与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协同发展的五个方面,即:城市经济水平提高、城市要素集聚、城市品牌塑造、城市空间优化、城市民族关系改善。第4章,通过对边疆城市更新中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实践案例——彝人古镇的系统分析,总结了彝人古镇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对于楚雄市城市更新发展的促进,但通过研究也发现其发展存在问题,因此,针对彝人古镇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产业优势和外部机遇条件,提出了彝人古镇民族文化旅游产业提升发展的思路、战略和内容。第5章,在前文基础性分析和案例研究分析的基础上,以彝人古镇未来发展提升对策为例,对边疆城市更新中民族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提出了促进对策。第6章,主要结论及研究展望。
刘骁[5](2017)在《湿热地区绿色大学校园整体设计策略研究》文中认为我国生态环境与能源问题日益突出,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之一。加快发展绿色建筑与推动绿色生态城区建设,是我国新型城市化,转变建筑业发展方式和城乡建设模式的重要问题。选择集人才、科研、技术于一身的绿色大学校园作为研究的对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绝大部分高校资源消耗偏大、能耗水平偏高、环境负面影响显着、学习工作生活环境有待改善;同时,绿色大学校园建设中出现了绿色技术堆砌,标准过于笼统,只重形式不讲效果等急待深化和解决的问题。本论文空间维度上分别针对规划、建筑与景观三个层面,时间维度上注重新建校园与既有校园的差异性,对夏热冬暖地区(岭南地区)及新加坡绿色大学校园现状及设计策略进行系统性的研究,可以填补该领域的研究空白;进而可用于解决夏热冬暖地区(岭南地区)绿色校园建设实践中的问题,提升绿色校园设计成果的环境性能,充分发挥绿色大学校园具有的人才培养和微气候调节作用,凸显其在全社会范围内具有的示范性和可持续发展的引领特征。本文从建筑师积极参与的角度,以“两观三性”设计理论、建筑创作系统论、景观生态学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建筑气候学及绿色建筑评价体系为基础,建构湿热地区绿色校园设计理论框架,确立绿色校园设计概念,对夏热冬暖地区(岭南地区)及新加坡绿色校园建设的原则、模式与内容、步骤,以及建设现状与存在问题做出总结。基于湿热地区绿色校园设计理论和夏热冬暖地区(岭南地区)及新加坡的绿色校园建设现状的系统统计分析,注重新建校园与既有校园的差异性,从规划、建筑与景观三个设计层面,建构湿热地区绿色校园设计理论和设计策略,系统性地整合成湿热地区绿色校园设计方法,并通过方法指导下的新校园建设及老校园改造更新的绿色校园建设实践的应用反馈,来验证和逐步完善理论。第一章绪论是对研究的总体概括,第二章是对湿热地区绿色校园的建设现状进行了统计和地区的比较分析。第三章总结了湿热地区绿色校园设计的理论基础。以整体设计的方法论为指导,将整体设计理念引入绿色大学校园设计。基于绿色校园整体设计的基本特点,提出绿色校园整体设计应当努力创建融合“绿色”与“人文”,汇聚规划、建筑、景观三位一体,体现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和谐统一的可持续发展校园。建立协同整体的设计视角,从设计内容的整体性、设计程序的整体性与设计策略的整体性等方面建构规划、建筑、景观多层面整合的湿热地区绿色校园整体设计理论。第四章以“整体观”与“可持续发展观”为理论基础,从土地空间布局、能源系统、水资源综合利用系统、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系统、绿色交通系统、景观生态系统、历史风貌、物理环境、绿色建筑系统和智慧校园十方面,建构系统性的绿色大学校园规划设计策略方法。第五章以“两观三性”设计理论为基础,整合地域文化的展示、时代精神的彰显、绿色技术的应用等各设计要素,建构体现“地域性”、“文化性”和“时代性”的绿色校园建筑设计策略。针对湿热地区的大学校园建筑,以“校园建筑环境性能”作为重点指标,结合岭南传统建筑经验、既有建筑改造需求、校园建筑类型特点、湿热地区气候特点等方面,进行设计策略的逻辑构建;从现行设计分工和习惯出发,按照设计团队专业划分进行逻辑组织,并与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进行良好衔接。从建筑师积极参与、设计团队多专业协同的角度,以建筑师可控或者可影响的因素来指导设计实践,从建筑空间布局、遮阳隔热、通风与空调、采光照明、基地保水与非传统水源、立体绿化、可再生能源、绿色建材、建筑工业化与装配式建筑、Green BIM应用、智慧绿色建筑11个方面进行设计策略综合。第六章以“两观三性”的设计理念为指导,根据绿色大学校园景观设计要素的自然景观要素和人文环境要素,一方面建构了生态绿网、生态多样性设计、生态恢复、雨水适应性景观、校园朴门永续设计等基于自然生态的湿热地区绿色校园景观设计策略,另一方面建构了传承大学独特精神文化、延续和发展校园历史文脉、以人为本与体现校园场所精神、绿色校园文化与景观教育等基于人文生态的湿热地区绿色校园景观设计策略,最后将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及科技支撑形成一体化整合设计策略。第七章是对本研究的总结和对后续相关研究的展望。
王念[6](2014)在《城市老年人居家养老模式下社区与住宅使用后评价 ——以北京东方太阳城为例》文中研究表明目前全球人口老龄化的国家和地区已达到72个,中国于1999年进入“老龄化”社会。我国各部门相继出台与老年人相关政策,推动老龄事业的发展,中国的居家养老社区与住宅随之兴起,成为近几年炙手可热的开发新亮点,因此研究居家养老社区与住宅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北京东方太阳城为例,以老年人为主要调查对象,通过对居家养老社区与住宅分析,使用后评价的实践情况与理论发展情况的了解,应用使用后评价方法,分别建构居家养老社区、住宅两个使用后评价指标体系。其中社区包括基地与规划设计、场地、交通、环境、配套服务设施、安全六个准则层;住宅包括单元平面、套内空间组合、单元交通、室内各房间设计、建筑设备、室内环境六个准则层,每个准则层下都有其对应的指标。再制定实施计划、设计调查问卷,确定问卷样本量,最后应用SPSS软件和层次分析法YAAHP软件对问卷数据进行分析,算出每个指标的权重,再用权重与满意度均值相乘得到指标得分,用四象限法求得亟待改进的指标,分析结果的合理性,并提出合理的改进建议。文中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5章分别为绪论,居家养老社区与住宅、使用后评价探讨,使用后评价体系的建构与应用,东方太阳城社区与住宅使用后评估报告,结论与建议。主要研究的问题包括:如何建构居家养老社区与住宅使用后评价体系;如何设计东方太阳城社区与住宅满意度调查问卷;东方太阳城社区与住宅老年人使用后评价情况如何;使用后评价调查问卷的结果应该如何分析;东方太阳城社区与住宅设计上最有待改进的地方;居家养老社区与住宅使用后评价体系能否推广;社区与住宅使用后评价体系可否改进。最终所得到的急待改进的指标并提出合理化改进方案;住宅和社区使用后评价模型,不仅适用于老年人居住的建筑与住宅,也可以用来评价普通的社区;权重分析方法和亟待改进指标的求法,为今后的使用后评价研究提供参考建议。
魏明[7](2010)在《巢湖市环巢湖区域空间资源评价及规划布局研究》文中提出巢湖是我国着名的五大淡水湖泊之一,位于安徽省中部,跨巢湖市、合肥市。巢湖汇集柘皋河、南淝河、丰乐河和杭埠河来水,经裕溪河向东注入长江。为了控制巢湖水位,在裕溪河两端,建有巢湖闸和裕溪闸,对长江水量起着天然的调节作用,使巢湖还有蓄水、供水、灌溉、航运、水产、旅游之利。环巢湖区域位于安徽省中部、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中间,环绕巢湖。其地理位置在全国处于华东地区的中间,与经济发达的长三角地区相邻。环巢湖区域横跨合肥、巢湖两市,是富庶之邻,皖中之心。但由于缺乏统筹协调,环巢湖区域周边市区、各乡镇的经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城镇规模、产业结构、人均收入水平等差异较大,导致环巢湖区域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影响到整个区域的经济发展与城乡一体化进程。本次研究的范围以巢湖为中心,辖周围十二个乡镇(街道):黄麓镇、烔炀镇、中垾镇、夏阁镇、银屏镇、散兵镇、槐林镇、盛桥镇、白山镇、同大镇、半汤街道、中庙街道。通过研究环巢湖区域基本特征,重点考虑统筹与协调、生态保护与空间开发、环巢湖空间规划布局的定位、合巢联动协调发展等问题,结合环湖空间资源开发的经验,对巢湖市环巢湖区域内的自然资源、经济社会资源进行评价。同时分析环巢湖区域空间需求与发展趋势,对环巢湖区域空间功能进行分区研究,并合理规划区域空间、道路、市政、绿地景观等布局,综合给出环巢湖区域分期发展、建设的时序与重点。
谷中原[8](2007)在《农村发展的农业多功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农业是人类通过生产劳动,利用农村社区资源,从事各种涉农产业的经济部门。从经济史角度看,农业是人类创造出来并不断完善的为自己提供农产品的生产模式;从经营形态来看,农业具有多种经营模式和经营手段;从生产本质看,农业具有多功能性。农业的多功能性表现为农业同时具有人文功能、生态功能、经济功能、社会功能。农业多功能的显现是一个从潜功能向显功能转变的漫长过程。随着人类社会发展,农业经营形态逐渐地从单功能转向有限功能、从有限功能转向多功能。多功能农业的兴起不仅是因为人类对农业功能认识水平的提高,更多的是因为社会系统中的农业要素的结构资源发生了变革。可以说,社会系统的经济要素、文化要素、意志要素的协同变革直接导致了多功能农业的兴起。多功能农业具有传统农业不同的特质,从其自然性来说,多功能农业具有对自然的依赖性、生产的地域性、社会圈与自然圈的融合性;从人文性来说,多功能农业具有人类强干预性、维护地域文化、人文关怀、借用文化活动形式发展农业的特点;从生产特点来说,多功能农业具有开放性经营、需要高素质经营主体、效率空间增大、标准化生产、经营效益复合性等特点。多功能农业体系目前主要由有机农业、生态农业、旅游农业、文化农业、能源农业、都市农业等经营模式和产业构成。多功能农业发展中存在的冲突与同一并存现象直接决定着我们必须制定一个满足“四效合一”、“四能皆备”、“三农发展”的综合性要求的多功能农业评价体系,为多功能农业良性运行创造一个良好的制度环境。多功能农业评价体系由经营性指标、功能性指标、效益性指标、发展性指标构成,是考核多功能农业项目的特性、产生、运行过程以及社会价值的评价标准。为了推动传统农业向多功能农业转变和推动多功能农业健康发展,我们必须根据多功能农业评价体系和多功能农业经营者与管理者的发展意图,建立起一种经营者与管理者良性互动机制。相对传统农业而言,多功能农业具有全面的、可持续的、内发性的推动“三农发展”的效能。就推动农业经济发展而言,多功能农业从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提高农产品商品率、转变农业经营形式、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等途径,推动着农业经济发展。就推动农民和农村社会发展来说,多功能农业从促使农民现代化、充分利用农村非物质文化资源、农村社区公共事业发展等维度,推动农民和农村社会发展。相比而言,多功能农业与工具改造运动、土地关系调整、乡镇企业、农民区际流动等在我国陆续出现的动力因素不同,具有内涵发展、综合发展、人文关怀、可持续发展的特征,是农村发展的可靠动力。既然多功能农业具有传统农业不可比拟的发展效能,世界上的每个国家不能错过推动农业发展的难得机遇,应该用明确的发展目标和发展对策积极回应多功能农业的兴起。
舒小林[9](2007)在《发展旅游循环经济的初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环境与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条件,也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伴随着日益严峻的环境污染及对地球资源的稀缺性的认识,传统单项发展的经济模式是造成生态恶化和环境污染的根源,加剧了生态环境的恶化和资源的短缺程度,因此,要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双赢的战略,必须改变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建立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是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被认为是从机制上消解长期环境、资源与发展之间的矛盾冲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途径。旅游业是对环境、资源保护要求极为严格的行业,在旅游业中加快发展循环经济,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旅游与环境、资源协调发展的原则,对实现社会、经济和生态协调共进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发展旅游循环经济进行研究:第一部分,在对循环经济、旅游循环经济的研究现状及社会实践进行综述的基础上,提出了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二部分,在探讨旅游循环经济内涵的基础上,提出了统筹经济目标、社会目标和环境目标的旅游循环经济的目标系统。第三部分,从指导思想和原则、构建思路及方法、指标体系框架及计算方法等方面探讨了旅游循环经济发展的指标体系。第四部分,主要探讨和分析发展旅游循环经济的运行体系,其主要包括发展旅游循环经济的理论系统、动力系统、支撑系统、参与层面系统和旅游循环经济模式五大部分。第五部分,以云南丘北普者黑为例,从普者黑发展旅游循环经济的提出、发展战略和总体评价等方面,对发展旅游循环经进行了定性和定量的实证研究。第六部分,根据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文章从发挥科学技术的核心作用、加强生态道德观念建设、建立促进旅游循环经济发展的法规制度和社区公众参与等方面提出了发展旅游循环经济的策略及措施。第七部分,文章最后得出了几个主要结论,并指出了今后努力的方向。旅游循环经济研究是一个新课题,其覆盖面很广,本文只是进行了初步的研究,今后在旅游循环经济基础研究、科技支撑研究、地域模式研究、评价指标体系的完善和实证研究等方面有待继续努力。
李哲[10](2005)在《生态城市美学的理论建构与应用性前景研究》文中提出生态城市作为面向未来的一个崭新的人类聚居概念和发展模式,在美学观念上已突破工业文明以来的现代主义城市美学原则。论文汲取了哲学、美学、生态学等学科的基本原理,透过当前剧烈变动的城市美学发展动向,分析了生态城市潜在的意义与美学价值,并选取了一些在当前颇具代表性的城市、建筑、景观作品进行结合分析与阐释。论文注重吸收当代生态美学观念、生态科学思维与生态哲学思想,在城市范围内多角度、多层面的探求生态城市美的本质、内涵、规律、价值以及相应的审美过程。论文在哲学美学、艺术社会学、审美心理学等领域进行拓展的同时,着眼于对城市规划与设计思想发展脉络的整体把握,将对未来的思考建立在深厚的历史和现实基础之上。 论文侧重的不是提供某种城市设计手法,而在于展现一种新的审美观念和在新的审美观念影响下的城市艺术现象。任何研究工作都不能达到一劳永逸的终极,本文旨在为城市设计者和欣赏者提供一个全新的思考视角,一个生态的“看城市”的方式。文章认为,作为生态城市美学观念的“在场”与“去蔽”,面向生态城市的人类聚居营造始终是一个“进化”的过程,它所依据的不是“乌托邦”式的构想,而是一种“务实的理想主义”;其追求目标的实现,将取决于人类哲学、美学观念的转变和务实的行动。这一过程饱含着反抗、创造与希望! 全文包含八个部分。首先是背景论,即论文的导论部分。在背景论中探讨了生态城市美学研究的价值,并对相关概念加以限定与简释,以利于下文的进一步阐述。然后对当前有关生态城市研究的相关理论与成果作了简要的回顾与总结,在分析其不足的基础上提出课题的研究意义。最后,在明确了课题的相关理论、研究重点与方法的基础上,对论文总框架进行了说明。 第二章是生态城市美学研究的系统建构。首先是当代生态城市美学的生成背景分析,重点在于将视角置于20世纪美学的整体发展与变迁之中,审视当代城市美学发展的走势与趋向,找到生态城市美学的独特性与超前性。其次是在当代生态城市美学的生成背景与城市美学发展趋势的分析阐释基础上,建构符合当代思维的生态城市美学研究理论框架,继而应用于生态城市美学研究之中。 第三章是生态城市美学观念的历史回顾,将城市美学与生态思想进行共时性比照分析。本章重点在于将视角置于东西方城市发展过程中,在对城市美与生态美的诠释中理清脉络,找到生态城市美学的历史渊源与美学规律。 第四章是哲学美学部分,即生态城市美学的哲学阐释。本章在对生态城市以及生态城市美学本质的追问中,将思想至于表象之外,探讨其存在的本体论层次上的意义,并从认识论角度加以分析与验证。 第五章是艺术社会学部分,重点在于分析生态城市美学的外在模式。本章以审美客体(城市)为主要分析对象,在审美价值论、审美关系论以及审美环境论三个方面展开探讨。 第六章是审美心理学部分,重点在于分析生态城市美学的内在展现。本章以审美主体(人)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作为美的最终接受者与评价者的人在审美过程中的思想轨迹与情感升华。 第七章是应用美学部分,在以上各章对生态城市美学观念作了理论上的推导之后,本章重点在于其美学基础理论的当代应用。论文选取了2004年天津总体城市设计中相关子课题为案例,进行生态城市美学基础理论的实践性探索与互证。 最后,对全文进行总结。
二、绿色南京与南京创业环境优化——谈谈绿色食品环境和绿色视觉环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绿色南京与南京创业环境优化——谈谈绿色食品环境和绿色视觉环境(论文提纲范文)
(1)哈尔滨市老年人居环境的园艺疗法应用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老龄化现象与城市养老问题突出 |
1.1.2 环境设计与人体健康的密切关系 |
1.1.3 园艺疗法与保健型园林的兴起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3.1 国外相关研究 |
1.3.2 国内相关研究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论文框架 |
2 概念与理论 |
2.1 园艺疗法的基本概述 |
2.1.1 园艺疗法的定义 |
2.1.2 园艺疗法内容 |
2.1.3 园艺疗法的特性 |
2.1.4 园艺疗法与其他疗法的关系 |
2.2 老年人居环境的基本概述 |
2.2.1 老年人 |
2.2.2 养老模式 |
2.2.3 人居环境 |
2.3 园艺疗法应用于老年人居环境的支持性理论 |
2.3.1 环境对人体健康的促进理论 |
2.3.2 老年人健康行为的促进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3 哈尔滨市老年人居环境的园艺疗法应用潜力调查 |
3.1 调研地点 |
3.2 调研步骤 |
3.2.1 初步调研 |
3.2.2 具体调研 |
3.3 调研结果 |
3.3.1 老年人在现居环境中的活动情况分析 |
3.3.2 园艺疗法对老年人的吸引力调查 |
3.4 调研总结 |
3.4.1 哈尔滨市老年人居环境的现状分析 |
3.4.2 园艺疗法在哈尔滨市老年居住环境的应用潜力 |
3.5 适于老年居住环境的园艺疗法空间类型分析 |
3.5.1 老年人的活动类型分析 |
3.5.2 老年人的需求空间类型与园艺疗法空间营造对策 |
3.6 本章小结 |
4 园艺疗法在哈尔滨市老年人居环境中的应用模式 |
4.1 园艺疗法在老年环境中的应用目标 |
4.2 老年人特征与园艺疗法环境的对应关系 |
4.2.1 生理特征与园艺疗法的生理环境 |
4.2.2 心理特征与园艺疗法的心理环境 |
4.2.3 行为特征与园艺疗法的活动环境 |
4.3 园艺疗法在老年环境中的设计原则 |
4.3.1 安全性原则 |
4.3.2 可识别性原则 |
4.3.3 舒适性原则 |
4.3.4 活动性原则 |
4.3.5 保健性原则 |
4.3.6 人本化原则 |
4.4 园艺疗法的应用模式—活动模式(Activity mode) |
4.4.1 活动模式的内容 |
4.4.2 活动模式的方式 |
4.4.3 活动模式的步骤 |
4.5 园艺疗法的应用模式—景观模式(Landscape Mode) |
4.5.1 室内模式之“立面园艺景观” |
4.5.2 室内模式之“房间园艺景观” |
4.5.3 室内模式之“阳台园艺景观” |
4.5.4 室外模式之“屋顶园艺景观” |
4.5.5 室外模式之“庭院园艺景观” |
4.5.6 室外模式之“公园园艺景观” |
4.5.7 专项设计 |
4.6 本章小结 |
5 园艺疗法在哈尔滨市老年公寓的应用研究 |
5.1 哈尔滨市老年公寓基本概况 |
5.2 园艺疗法活动模式的实用效果探究 |
5.2.1 活动目的 |
5.2.2 活动方法 |
5.2.3 活动结果 |
5.2.4 活动模式应用结果分析 |
5.3 园艺疗法的景观模式的优化应用研究 |
5.3.1 室内园艺景观优化设计 |
5.3.2 室外园艺景观优化设计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2)基于乡村振兴战略的美丽乡村规划 ——以安徽省广德县高峰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乡村振兴战略概述 |
1.1.1 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背景 |
1.1.2 总体要求与主要目标 |
1.1.3 实现路径 |
1.1.4 目标任务 |
1.2 美丽乡村相关概述 |
1.2.1 美丽乡村的概念 |
1.2.2 美丽乡村建设十大模式 |
1.2.3 乡村景观规划国内外研究进展 |
2 引言 |
2.1 研究背景 |
2.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2.3 研究内容与主要创新点 |
2.3.1 主要研究内容 |
2.3.2 主要创新点 |
2.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2.4.1 研究方法 |
2.4.2 技术路线 |
3 美丽乡村规划的理论与方法研究 |
3.1 规划理论基础 |
3.1.1 区域景观规划 |
3.1.2 人类聚居环境学 |
3.1.3 景观生态学 |
3.1.4 乡村旅游学 |
3.1.5 景观美学 |
3.1.6 乡村景观规划AVC理论 |
3.2 乡村景观规划 |
3.2.1 乡村景观规划概述 |
3.2.2 乡村景观规划与设计内容 |
3.3 安吉“美丽乡村”的建设模式 |
3.4 安徽省美丽乡村建设工程实施办法 |
3.5 规划的策略与方法 |
3.5.1 探寻乡村特征 |
3.5.2 把握特色文化 |
3.5.3 保护生态景观 |
3.5.4 规划设计适宜 |
4 广德县高峰村美丽乡村规划 |
4.1 规划概论 |
4.1.1 区位分析 |
4.1.2 规划范围 |
4.2 现状梳理 |
4.2.1 现状空间环境 |
4.2.2 村民参与情况 |
4.3 现状小结 |
4.4 规划依据 |
4.5 规划内容 |
4.5.1 “宜居”建设规划 |
4.5.2 “宜游”建设规划 |
4.5.3 “宜业”建设规划 |
5 结论与讨论 |
5.1 研究结论 |
5.2 讨论 |
5.3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3)高铁效应下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 ——以吉林通化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研究背景 |
0.2 研究的意义和目的 |
0.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0.4 研究方法和框架 |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
第1章 高速铁路和高铁效应综述 |
1.1 高速铁路的特点和优势 |
1.2 高铁效应分析 |
1.3 高铁效应的发生机制 |
第2章 城市空间发展理论综述 |
2.1 城市空间 |
2.2 城市空间发展的动力机制 |
2.3 区域空间发展理论概述 |
2.4 城市空间发展原理综述 |
2.5 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综述 |
第二部分 问题综述 |
第3章 通化发展现状概述 |
3.1 区位概述 |
3.2 经济发展 |
3.3 城镇体系 |
3.4 现状铁路 |
3.5 综合交通 |
第4章 基于SWOT分析的发展战略构想 |
4.1 发展基础梳理 |
4.2 SWOT列举和分析 |
4.3 基于SWOT分析的策略组合 |
4.4 三个发展诉求 |
4.5 判断和定位 |
4.6 高铁效应下城市空间战略的核心问题 |
第三部分 规划策略 |
第5章 高铁效应下通化区域空间发展战略 |
5.1 沈佳、四白高铁沿线城镇现状概述 |
5.2 通化在东北城镇体系中位置的调整 |
5.3 高铁沿线城镇空间结构整合 |
5.4 市域城镇体系空间结构调整 |
第6章 高铁效应下通化城市空间发展战略 |
6.1 城市空间发展历程和演替特征 |
6.2 空间发展的自然地理条件 |
6.3 空间战略对策 |
6.4 中心城区产业空间布局指引 |
6.5 旅游产业空间发展指引 |
6.6 综合交通基础设施的优化 |
第7章 通化高铁站选址研究和枢纽地区规划指引 |
7.1 高铁站选址的一般论述 |
7.2 高铁客运枢纽选址的原则和决策理论 |
7.3 选址决策目标客户体系 |
7.4 高铁站备选方案介绍 |
7.5 选址方案综合评价 |
7.6 高铁枢纽地区规划指引 |
7.7 建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后记 |
(4)边疆城市更新中的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研究 ——彝人古镇案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旅游业发展与城镇化建设的跨界融合已是大势所趋 |
1.1.2 发展旅游产业能有效缓解边疆城市更新中的转向压力 |
1.1.3 边疆地区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具有良好的发展环境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
1.2.1 民族文化旅游产业研究 |
1.2.2 城市更新研究及进展 |
1.2.3 城市更新与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关系的研究 |
1.3 研究意义与目标 |
1.3.1 研究意义 |
1.3.2 研究目标 |
1.4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4.3 研究方法 |
第2章 边疆城市更新中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基础分析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边疆 |
2.1.2 边疆城市 |
2.1.3 城市更新 |
2.1.4 民族文化旅游产业 |
2.2 边疆城市更新中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条件分析 |
2.2.1 边疆城市发展特点 |
2.2.2 边疆城市更新中机遇和挑战并存 |
2.2.3 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符合边疆城市更新的要求 |
2.3 研究的理论基础 |
2.3.1 城市有机更新理论 |
2.3.2 产城互动理论 |
2.3.3 产业融合理论 |
2.3.4 全域旅游理论 |
第3章 边疆城市更新与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互动关系研究 |
3.1 边疆城市更新对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影响 |
3.1.1 城市空间功能结构调整提供了旅游发展的硬供给 |
3.1.2 城市综合环境优化提供了旅游发展的软环境 |
3.1.3 城市产业结构调整搭建了旅游发展的新平台 |
3.1.4 城市社会结构变化创造了旅游发展的新需求 |
3.2 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对边疆城市更新的影响 |
3.2.1 民族文化旅游产业产生了对城市经济的新贡献 |
3.2.2 民族文化旅游产业促进了城市社会发展 |
3.2.3 民族文化旅游产业为城市环境改善增添了新动力 |
3.2.4 民族文化旅游产业促进了城市空间优化 |
3.3 边疆城市更新与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协同关系 |
第4章 边疆城市更新中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实例分析——彝人古镇案例 |
4.1 彝人古镇概况 |
4.1.1 开发背景 |
4.1.2 区位分析 |
4.1.3 自然环境 |
4.1.4 社会经济 |
4.2 彝人古镇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现状 |
4.2.1 旅游资源开发状况 |
4.2.2 旅游产业发展过程 |
4.2.3 旅游产业供给状况 |
4.2.4 旅游综合效益 |
4.3 楚雄市城市更新 |
4.3.1 城市产业结构调整 |
4.3.2 城市基础设施更新 |
4.3.3 城市空间布局调整 |
4.3.4 城市文化传承与更新 |
4.3.5 城市品牌形象建设 |
4.4 城市更新中彝人古镇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4.5 城市更新中彝人古镇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提升的SWOT分析 |
4.5.1 优势 |
4.5.2 劣势 |
4.5.3 机遇 |
4.5.4 挑战 |
4.6 城市更新中彝人古镇民族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提升思路 |
4.7 城市更新中彝人古镇民族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提升战略 |
4.8 城市更新中彝人古镇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提升内容 |
4.8.1 旅游产品提升 |
4.8.2 旅游产业要素完善 |
4.8.3 社区发展 |
4.8.4 旅游产业融合 |
4.8.5 品牌塑造与营销推广 |
第5章 边疆城市更新中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对策 |
5.1 构建“政、产、学、研、民”五位一体的协同发展机制 |
5.2 加强政府引导,优化产业发展的综合环境 |
5.2.1 加强统筹规划,为产业发展提供政策引导 |
5.2.2 加强法规建设,为产业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
5.2.3 完善管理机制,为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
5.3 加强企业综合管理,提高产业发展活力 |
5.3.1 统筹空间、规模、产业三大结构,提高产业发展的全局性 |
5.3.2 释放经济、文化、科技三大动力,提高产业发展的持续性 |
5.3.3 构建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布局,提高产业发展的兼容性 |
5.4 推动全民参与共建共享,创造全方位受益环境 |
5.4.1 促进全民参与,加强多元主体的有效协作 |
5.4.2 推动全民共建,提高居民的主体地位 |
5.4.3 实现全民共享,促进社会公平 |
第6章 主要研究结论及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本文研究创新之处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5)湿热地区绿色大学校园整体设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研究背景 |
1.2.1 加快发展绿色建筑与推动绿色生态城区建设的时代背景与现实问题 |
1.2.2 创建绿色大学校园的紧迫性 |
1.2.3 我国湿热地区(以岭南地区为例)绿色大学校园建设的问题 |
1.3 研究对象 |
1.3.1 绿色校园 |
1.3.2 湿热地区范围 |
1.3.3 夏热冬暖地区、岭南地区、新加坡与湿热气候 |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5.1 校园规划与建筑设计领域相关研究 |
1.5.2 绿色建筑设计理论与方法领域的研究 |
1.5.3 绿色校园设计相关理论研究 |
1.5.4 岭南地区大学校园设计的相关研究 |
1.5.5 绿色建筑与绿色校园发展综述 |
1.6 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 |
1.6.1 研究方法 |
1.6.2 研究框架 |
1.7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1.7.1 研究内容 |
1.7.2 创新点 |
第二章 绿色校园现状分析 |
2.1 中国绿色设计能力研究结果分析 |
2.2 各地区使用的评价标准与研究范围界定 |
2.3 基于国家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的统计分析 |
2.3.1 我国绿色建筑的总体发展情况 |
2.3.2 高校绿色建筑发展情况 |
2.3.3 中国《建筑学报》杂志登载情况统计 |
2.3.4 代表高校:南方科技大学 |
2.4 基于台湾绿建筑评价系统EEWH及绿色校园相关推动政策的统计 |
2.4.1 中国台湾绿色建筑的发展与绿色建筑评估系统EEWH简介 |
2.4.2 中国台湾大学绿色建筑发展情况统计分析 |
2.4.3 EEWH统计结果与国家标准统计结果对比 |
2.4.4 台湾《建筑师》杂志登载情况统计 |
2.4.5 高校参与台湾“内政部”与“教育部”改造计划统计 |
2.4.6 代表高校:台湾大学 |
2.5 基于香港HK-BEAM / BEAM PLUS的统计 |
2.5.1 BEAM PLUS简介与特点 |
2.5.2 保证绿色建筑实施效果的措施 |
2.5.3 统计结果 |
2.6 基于新加坡“绿色标志”(GREEN MARK)的统计 |
2.6.1“绿色标志”(GREEN MARK)特点 |
2.6.2 数量与比例的比较 |
2.6.3 以高等教育机构为单位的比较 |
2.6.4 代表高校:南洋理工大学 |
2.6.5 代表高校:新加坡国立大学 |
2.7 各评价标准统计总表 |
2.8 各地区高校的对比分析 |
2.8.1 QS亚洲大学排名与高校绿色建筑数量排序 |
2.8.2 平均指标分析 |
2.8.3 相关性分析 |
2.9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湿热地区绿色校园整体设计 |
3.1 绿色校园设计理论基础 |
3.1.1 “两观三性”设计理论 |
3.1.2 建筑创作系统论 |
3.1.3 建筑气候学 |
3.1.4 可持续性建筑设计 |
3.1.5 景观生态学理论 |
3.1.6 绿色校园评价体系 |
3.2 绿色校园规划、建筑、景观整体设计 |
3.2.1 绿色校园整体设计的方法论 |
3.2.2 绿色校园整体设计的基本特点 |
3.2.3 设计内容的整体性 |
3.2.4 设计程序的整体性 |
3.2.5 设计策略的整体性 |
3.3 案例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湿热地区绿色校园规划设计策略 |
4.1 绿色校园的规划设计 |
4.1.1 专项规划设计的必要性 |
4.1.2 绿色校园规划设计组成要素 |
4.2 绿色大学校园规划设计策略 |
4.2.1 土地利用与空间规划 |
4.2.2 景观生态规划 |
4.2.3 绿色交通规划 |
4.2.4 水资源规划 |
4.2.5 风貌维护规划 |
4.2.6 物理环境规划 |
4.2.7 绿色建筑规划 |
4.2.8 能源系统规划 |
4.2.9 固体废弃物规划 |
4.2.10 智慧校园规划:“智慧”助力“绿色” |
4.3 案例分析 |
4.3.1 【案例】中山大学珠海校区规划(2016年) |
4.3.2 【案例】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概念设计方案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湿热地区绿色校园建筑设计策略 |
5.1 校园建筑环境性能 |
5.2 校园建筑类型特点 |
5.3 校园既有建筑绿色改造的需求 |
5.4 岭南传统建筑的“绿色建筑”特色经验 |
5.4.1 节地与室外环境 |
5.4.2 节能与能源利用 |
5.4.3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
5.4.4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
5.4.5 室内环境质量 |
5.5 地域文化与绿色技术交融的绿色校园建筑设计策略 |
5.5.1 建筑空间布局 |
5.5.2 遮阳隔热 |
5.5.3 建筑通风 |
5.5.4 采光照明 |
5.5.5 基地保水和非传统水源 |
5.5.6 立体绿化 |
5.5.7 绿色建材 |
5.5.8 可再生能源集成应用 |
5.5.9 Green BIM应用 |
5.5.10 建筑工业化与装配式建筑 |
5.5.11 智慧绿色建筑 |
5.6 案例分析 |
5.6.1 【案例一】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新体育馆 |
5.6.2 【案例二】华南理工大学31~34号楼教学楼群 |
5.6.3 【案例三】澳门大学横琴岛校区学生活动中心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湿热地区绿色校园景观设计策略 |
6.1 绿色大学校园景观概念及设计要素 |
6.2 基于自然生态的湿热地区绿色校园景观设计策略 |
6.2.1 绿地面积和位置——以形成生态绿网 |
6.2.2 绿地的效益(质量)——生态多样性设计,兼顾CO2固定能力 |
6.2.3 校园景观的生态恢复 |
6.2.4 海绵校园的基石——雨水适应性景观 |
6.2.5 校园朴门永续设计 |
6.3 基于人文生态的湿热地区绿色校园景观设计策略 |
6.3.1 大学精神与历史文脉 |
6.3.2 以人为本,体现校园场所精神 |
6.3.3 绿色校园文化与景观教育功效 |
6.4 校园景观一体化设计 |
6.4.1 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及科技支撑整合设计策略 |
6.4.2 案例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台湾《建筑师》杂志刊登的高校EEWH绿色建筑 |
台湾绿建筑奖高校获奖项目 |
南洋理工大学“绿色标志”(GREEN MARK)绿色建筑目录 |
新加坡国立大学“绿色标志”(GREEN MARK)绿色建筑 |
新加坡其他高校代表性“绿色标志”(GREEN MARK)绿色建筑/绿色校园 |
香港BEAM PLUS铂金级高校绿色建筑目录 |
香港中文大学HK-BEAM/BEAM PLUS绿色建筑目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6)城市老年人居家养老模式下社区与住宅使用后评价 ——以北京东方太阳城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绪论 |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动机 |
1.2 研究对象与问题 |
1.3 研究目的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5 相关概念界定 |
1.6 论文框架 |
第2章 理论综述及相关案例 |
2.1 使用后评价理论综述 |
2.2 社区与住宅使用后评价理论相关文献 |
2.3 使用后评价方法 |
2.4 居家养老社区与住宅综述 |
2.5 居家养老社区与住宅相关文献 |
第3章 使用后评价体系的建构与应用 |
3.1 建构社区与住宅使用后评价指标体系 |
3.2 使用后评价实施计划 |
3.3 调查工具——调查问卷 |
3.4 问卷内容与调查方法 |
3.5 调研地点 |
3.6 调查问卷抽样方法与样本量 |
3.7 资料处理与分析方法 |
第4章 东方太阳城社区与住宅使用后评估报告 |
4.1 调查问卷实施情况 |
4.2 现场观察 |
4.3 使用后评价客观标准 |
4.4 满意度调查问卷结果 |
4.5 采访 |
4.6 效度分析 |
4.7 信度检验 |
4.8 权重分析 |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
5.1 散点图合理性推敲 |
5.2 使用后评价结论 |
5.3 东方太阳城社区改进方案 |
5.4 东方太阳城住宅改进方案 |
5.5 使用后评价指标体系的反思 |
5.6 社区与住宅客观评价标准的反思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调查问卷 |
附录B:城市老年人居家养老社区客观评价标准 |
附录C:城市老年人居家养老住宅客观评价标准 |
附录D:调查问卷满意度均值 |
附录E:调查问卷示例 |
(7)巢湖市环巢湖区域空间资源评价及规划布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第一章 环巢湖区域研究范围及基本特征 |
1.1 研究范围 |
1.2 环巢湖区域基本特征 |
1.2.1 富庶之邻、皖中之心 |
1.2.2 生态基础、发展腹地 |
1.2.3 合巢环抱、通达之所 |
1.3 研究重点考虑的问题 |
1.3.1 统筹与协调 |
1.3.2 生态保护与空间开发 |
1.3.3 巢湖空间资源开发存在的环境问题 |
1.3.4 环巢湖空间规划布局的定位 |
1.3.5 合巢联动协调发展 |
1.4 中国环湖空间资源开发的经验 |
1.4.1 国内五大淡水湖基本情况比较 |
1.4.2 值得借鉴的经验 |
第二章 环巢湖区域空间资源评价 |
2.1 自然资源评价 |
2.1.1 土地资源 |
2.1.2 水资源 |
2.1.3 风景名胜资源 |
2.1.4 生态资源 |
2.2 经济社会资源评价 |
2.2.1 城镇发展 |
2.2.2 工业园区 |
2.2.3 旅游景点 |
第三章 环巢湖区域空间需求与发展趋势分析 |
3.1 城镇化发展的空间需求与发展趋势分析 |
3.2 产业发展的空间需求与发展趋势分析 |
3.2.1 工矿产业用地的空间需求分析 |
3.2.2 旅游产业用地的空间需求分析 |
3.3 生态保护的空间需求分析 |
第四章 环巢湖区域空间功能分区 |
4.1 环巢湖区域空间功能分区依据 |
4.2 禁止建设用地 |
4.2.1 以生态价值为导向的自然生态保护系统 |
4.2.2 以保护文化价值为核心的文化文物保护区 |
4.2.3 以保障粮食安全为目的的基本农田保护区 |
4.2.4 以保证人类建设安全为前提的地质灾害区与洪水淹没区 |
4.3 按主体功能划分 |
4.3.1 优化开发区 |
4.3.2 重点开发区 |
4.3.3 限制开发区 |
4.3.4 禁止开发区 |
第五章 环巢湖区域空间规划布局 |
5.1 研究的理念 |
5.1.1 有机分散,高效紧缩理念 |
5.1.2 生态网络,和谐多元理念 |
5.1.3 可持续发展,城湖共生理念 |
5.2 环巢湖区域空间结构布局 |
5.2.1 “1”——巢湖主城区 |
5.2.2 “2”——北部旅游新城、南部生态绿城 |
5.2.3 “3”——“同大—三河”联动发展区、白山新市镇发展区、散兵新市镇发展区 |
5.3 道路交通系统规划 |
5.3.1 综合交通现状 |
5.3.2 存在问题 |
5.3.3 巢湖市环巢湖区域综合交通规划 |
5.4 市政基础设施规划 |
5.4.1 区域供水排水规划 |
5.4.2 区域供电规划 |
5.4.3 区域环卫工程规划 |
5.4.4 区域防洪规划 |
5.5 绿地景观系统规划 |
第六章 环巢湖区域规划发展的结论与展望 |
6.1 第一阶段(2010 年-2015 年) |
6.2 第二阶段(2016 年-2030 年) |
6.3 第三阶段(2030 年以后) |
参考文献 |
(8)农村发展的农业多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 研究动因 |
1.1 学术研究目的 |
1.2 研究的现实基础与学理基础 |
2 文献回顾 |
2.1 对传统农业理论的回顾 |
2.2 对多功能农业相关理论的回顾 |
2.3 对社会和农村社会发展理论的回顾 |
2.4 文献评价 |
3 研究设计 |
3.1 研究框架 |
3.2 对研究框架的具体说明 |
3.3 核心概念 |
3.4 人文主义研究视角 |
3.5 使用的研究方法 |
4 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4.1 研究的创新点 |
4.2 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二章 农业的多功能性 |
1 农业具有人文功能 |
1.1 农业的生命保障功能 |
1.2 农业的文化孕育与传承功能 |
2 农业具有生态功能 |
2.1 农业的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功能 |
2.2 农业的人文生态环境保护功能 |
3 农业具有经济功能 |
3.1 农业的产业基础功能 |
3.2 农业为国家提供财源的功能 |
3.3 农业的提供能源功能 |
3.4 农业的创汇功能 |
4 农业具有社会功能 |
4.1 农业的容纳社会剩余劳力功能 |
4.2 农业的保障社会稳定功能 |
5 农业功能显现过程 |
5.1 农业功能在不同社会形态的显现 |
5.2 农业功能的显现是潜功能向显功能的演变过程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多功能农业兴起之因与经营体系的确立 |
1 社会系统的结构要素变迁过程 |
1.1 社会形态划分举例 |
1.2 社会形态划分模型的借用 |
2 社会系统的经济要素进化促使多功能农业兴起 |
2.1 社会生产模式变化促使农业转变经营模式 |
2.2 农业地位小部门化迫使农业扩大基础地位内涵 |
2.3 农业多功能化经营是对社会经济要素转型的积极回应 |
3 社会主流思想演化促使多功能农业兴起 |
3.1 人类社会的三种主流思想 |
3.2 人本主义思想的主流地位的确立 |
3.3 人本主义在经济学中的体现 |
3.4 人本主义思想推动多功能农业的兴起 |
4 社会意志进步要求多功能农业兴起 |
4.1 现时代市民的生活追求需要农业进行多功能化经营 |
4.2 现时代人的可持续发展理念要求建立生态农业体系 |
4.3 工业社会的人类高层需求呼唤多功能农业的兴起 |
5 多功能农业经营体系的确立 |
5.1 有限功能农业的缺陷 |
5.2 多功能农业对有限功能农业的超越 |
5.3 当代社会的多功能农业经营体系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多功能农业的特质 |
1 多功能农业的自然特点 |
1.1 对自然环境的依赖性 |
1.2 生产经营的地域性 |
1.3 社会圈与自然生物圈的融合性 |
2 多功能农业的人文特点 |
2.1 人类强干预性 |
2.2 维护与创造地域文化 |
2.3 人文关怀性 |
2.4 借用文化活动形式发展农业 |
3 多功能农业的生产特点 |
3.1 经营模式的开放性 |
3.2 经营主体的高素质性 |
3.3 标准化生产 |
3.4 效率空间的扩展性 |
3.5 经营效益的复合性 |
3.6 经营类型的矛盾性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多功能农业体系的实物商品经营类——有机农业、生态农业、能源农业 |
1 有机农业 |
1.1 有机农业的涵义与发展有机农业的理论根源 |
1.2 有机农业经营状况及经营结构 |
1.3 有机农业的功能表现 |
1.4 有机农业发展趋势 |
2 生态农业 |
2.1 生态农业的概念 |
2.2 生态农业的生态学基础 |
2.3 生态农业经营特点、现状与结构 |
2.4 生态农业发展趋势 |
2.5 生态农业的功能表现 |
3. 能源农业 |
3.1 能源农业的定义与兴起 |
3.2 能源农业的经营特点 |
3.3 能源农业的经营结构 |
3.4 能源农业的功能表现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多功能农业体系的服务商品经营类型—旅游农业、文化农业 |
1 旅游农业 |
1.1 旅游农业的定义与发展 |
1.2 旅游农业的经营特点 |
1.3 旅游农业经营结构 |
1.4 旅游农业的功能表现 |
2 文化农业 |
2.1 文化农业的定义与兴起 |
2.2 文化农业经营类型 |
2.3 文化农业的经营特点 |
2.4 各种文化农业经营形式成因 |
2.5 文化农业的功能表现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多功能农业体系的综合经营类型——都市农业 |
1 都市农业概念的提出及定义 |
1.1 都市农业概念的提出 |
1.2 都市农业的定义 |
2 都市农业的产生与发展根源 |
2.1 城市生态恶化是都市农业产生与发展的生态致因 |
2.2 现代市民对田园生活方式的追求是都市农业发展的精神致因 |
2.3 保障食物安全是都市农业发展的生理致因 |
2.4 农民富裕是都市农业发展的经济致因 |
3 都市农业经营特点 |
3.1 都市农业具有区位优势 |
3.2 都市农业是高投入的集约化农业 |
3.3 都市农业具有特殊的经济结构 |
3.4 都市农业具有较强的生产能力 |
4 都市农业的经营结构 |
4.1 都市农业分类 |
4.2 都市农业的经营结构 |
5 都市农业的功能表现 |
5.1 具有满足市民食物需求的功能 |
5.2 具有促进城郊第三产业发展的功能 |
5.3 具有提高经营者收入的功能 |
5.4 具有保护城市生态环境的功能 |
5.5 具有服务都市的综合性社会功能 |
5.6 具有向市民传播农业文化的功能 |
5.7 具有强身健体功能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多功能农业的评价体系 |
1 建立多功能农业评价体系的必要性 |
1.1 消解多功能农业经营者与管理者之间的利益冲突 |
1.2 适应工业社会对农业生产进行标准化管理的要求 |
1.3 提高多功能农业生产水平的需要 |
1.4 对多功能农业实行科学管理的需要 |
2 多功能农业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成 |
2.1 多功能农业评价指标体系设置原则 |
2.2 多功能农业的多级评价指标 |
2.3 多功能农业评价指标计算方法和标准值及权重确定 |
2.4 多功能农业评价的指标体系表 |
3 多功能农业评价方法 |
3.1 立项评价与效果评价相结合 |
3.2 经营者自我评价与管理者评价相结合 |
3.3 横向评价与纵向评价相结合 |
3.4 单指标评价与指标体系评价相结合 |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多功能农业转成和发展机制 |
1 多功能农业转成和发展的内在冲突 |
1.1 农业经营者的转成和经营行为 |
1.2 农业管理者的转成和管理行为 |
1.3 多功能农业转成和发展过程中的基本冲突 |
2 两种多功能农业的转成与发展路径 |
2.1 市场自为型路径 |
2.2 政府计划型路径 |
2.3 两种路径的差异与效能缺陷 |
3 管理者—经营者良性互动机制 |
3.1 管理者—经营者良性互动机制的涵义 |
3.2 管理者—经营者良性互动过程 |
3.3 经营者—管理者良性互动机制的运行 |
3.4 利用经营者—管理者良性互动机制发展多功能农业问题 |
本章小结 |
第十章 多功能农业推动农业经济发展的效能 |
1 农业经济发展的变量分析模式 |
1.1 农业经济发展的生产手段变量 |
1.2 农业经济发展的生产效率变量 |
1.3 农业经济发展的生产商品化变量 |
1.4 农业经济发展的经营形式变量 |
1.5 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变量 |
2 多功能农业推动农业经济发展的效能 |
2.1 多功能农业促使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 |
2.2 多功能农业促使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 |
2.3 多功能农业的生产商品化效能显着 |
2.4 多功能农业促使农业经济转变经营形式 |
2.5 多功能农业具有推动农业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效能 |
3 多功能农业推动农业经济发展的特性 |
3.1 具有内涵发展的特征 |
3.2 具有巩固农业基础地位的可靠性强的特征 |
3.3 具有提高农业比较利益的特征 |
本章小结 |
第十一章 多功能农业推动农村社会发展的效能 |
1 农村社会发展的变量分析模式 |
1.1 农村社会发展的农民进步分析变量 |
1.2 农村社区公共事业发展分析变量 |
1.3 农村非物质文化资源利用水平提高分析变量 |
2 多功能农业推动农村社会发展的效能 |
2.1 多功能农业推动农民群体进步的效能 |
2.2 多功能农业推动农村社区公共事业发展的效能 |
2.3 多功能农业推动农村非物质文化资源利用水平提高的效能 |
3 多功能农业推动农村社会发展的特点 |
3.1 具有内涵发展的特征 |
3.2 具有综合发展的特征 |
3.3 具有人文关怀的特征 |
3.4 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特征 |
本章小结 |
第十二章 中国发展多功能农业的目标和对策 |
1 中国发展多功能农业的目标 |
1.1 保证国民食物安全 |
1.2 为中国成功工业化提供保障 |
1.3 维护中国社会稳定 |
1.4 改善生态环境 |
1.5 保护中国农业文化 |
1.6 推动新农村建设 |
2 中国发展多功能农业的对策 |
2.1 用农业多功能性观念重新定位农业 |
2.2 处理好市场配置资源机制和国家计划调节的关系 |
2.3 实施多功能农业与传统农业协调发展策略 |
2.4 加速农户生产的劳动分工和经营模式转变 |
2.5 创造农民学用科技的社会环境和运行机制 |
2.6 培养农村经济能人 |
本章小结 |
第十三章 结语 |
1 研究的基本结论 |
1.1 多功能农业是多因素共同作用形成的新型农业经营模式 |
1.2 多功能农业是与有限功能农业存在重大区别的新型产业 |
1.3 发展多功能农业应该走规范化发展道路 |
1.4 多功能农业是一种具有强大发展效能的新型产业 |
1.5 各国应确立本国发展多功能农业的目标和策略 |
2 推动多功能农业研究的建议 |
2.1 建构大型理论和扩展研究领域 |
2.2 加强中国多功能农业问题的应用研究 |
参考文献 |
调查问卷 |
致谢 |
作者简介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2004-2007)发表的论文及获奖情况 |
(9)发展旅游循环经济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图表索引 |
1. 循环经济、旅游循环经济研究综述及选题 |
1.1 循环经济与旅游循环经济研究文献综述 |
1.1.1 循环经济的产生及概念内涵 |
1.1.2 循环经济的研究内容 |
1.1.3 循环经济的发展经验 |
1.1.4 旅游循环经济 |
1.2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1.2.1 选题背景 |
1.2.2 选题意义 |
1.3 研究的方法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2. 旅游循环经济的内涵及目表体系 |
2.1 旅游循环经济的内涵 |
2.2 旅游循环经济的目标体系 |
2.2.1 经济目标 |
2.2.2 环境目标 |
2.2.3 社会目标 |
3. 旅游循环经济发展的指标及指标体系 |
3.1 构建旅游循环经济的指标及指标体系的指导思想与原则 |
3.1.1 建立旅游循环经济评价体系的必要性 |
3.1.2 构建旅游循环经济指标的基本思想 |
3.1.3 构建旅游循环经济评价指标的原则 |
3.1.4 旅游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功能 |
3.2 构建旅游循环经济评价指标的基本思路及方法 |
3.2.1 构建旅游循环经济评价指标的思路 |
3.2.2 旅游循环经济评价指标构建方法 |
3.3 旅游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 |
3.4 旅游循环经济评价的方法 |
3.4.1 旅游循环经济发展水平指数的计算 |
3.4.2 计算评价结果 |
4. 旅游循环经济的运行体系 |
4.1 旅游循环经济运行系统的框架 |
4.2 旅游循环经济发展动力系统 |
4.2.1 政府推动 |
4.2.2 市场驱动 |
4.2.3 公众参与 |
4.3 发展旅游循环经济的支撑保障系统 |
4.3.1 政策法规体系 |
4.3.2 监督评估认证体系和技术研发体系 |
4.3.3 废物回收、交易体系 |
4.3.4 城镇基础设施支撑系统 |
4.3.5 生态保障系统 |
4.4 发展旅游循环经济参与层面系统 |
4.4.1 企业层面 |
4.4.2 社会层面 |
4.5 旅游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
4.5.1 旅游开发经营者和旅游者 |
4.5.2 旅游承载力 |
4.5.3 旅游开发和旅游活动的生态化设计 |
5. 云南丘北普者黑旅游区发展旅游循环经济的研究 |
5.1 云南普者黑旅游区发展旅游循环经济的提出 |
5.1.1 云南普者黑旅游区概述 |
5.1.2 云南普者黑旅游区发展旅游循环经济的提出 |
5.2 云南普者黑旅游区旅游循环经济发展战略研究 |
5.2.1 云南普者黑旅游区发展旅游循环经济的SWOT分析 |
5.2.2 普者黑旅游区生态环境分析 |
5.2.3 普者黑旅游区旅游循环经济发展战略 |
5.3 云南普者黑旅游区旅游循环经济发展总体评价 |
5.3.1 云南普者黑旅游区旅游循环经济指标体系统计及权重 |
5.3.2 指标的计算及评价 |
6. 旅游循环经济发展的策略及措施 |
6.1 发挥科学技术的核心作用 |
6.1.1 科学技术基础理论 |
6.1.2 科学技术发展重点 |
6.2 加强生态道德观念建设和开展生态旅游 |
6.2.1 构建环境伦理 |
6.2.2 提供绿色消费 |
6.2.3 鼓励清洁生产 |
6.2.4 发展生态旅游 |
6.3 建立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法规制度 |
6.3.1 完善法律法规体系 |
6.3.2 制定切实可行的经济政策 |
6.3.3 建立监督评估认证体系 |
6.3.4 加强旅游规划 |
6.4 社区公众参与发展旅游循环经济 |
6.4.1 社区参与子系统 |
6.4.2 旅游循环经济发展子系统 |
7. 主要结论及今后努力方向 |
7.1 主要结论 |
7.2 今后努力方向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及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10)生态城市美学的理论建构与应用性前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生态城市美学观念与应用研究导论 |
1.1 绪论 |
1.1.1 生态城市美学研究的价值 |
1.1.2 相关概念的限定与简释 |
一、城市生态学与生态城市 |
二、美学与生态城市美学 |
三、观念与美学观念 |
1.2 课题研究的学术背景 |
1.2.1 生态城市理论研究简述 |
1.2.2 当前生态城市理论研究的不足 |
一、城市美学本身的缺陷 |
二、现代规划理论中美学的缺席 |
三、科学视野与美学思考之误 |
1.2.3 课题研究的意义与目的 |
1.3 课题研究的相关理论 |
1.4 课题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1.5 课题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
1.6 课题的研究框架 |
2 生态城市美学的系统建构 |
2.1 生态城市美学的生成背景 |
2.1.1. 科学的新发展——“理性”的危机与生态科学的兴起 |
一、“理性”的危机 |
二、生态科学的兴起 |
2.1.2. 哲学的新思维——“意义”的失落与生态哲学的介入 |
一、“意义”的失落 |
二、生态哲学的介入 |
2.1.3. 美学的新观念——“变异”的含义与生态美学的树立 |
一、“变异”的含义 |
二、生态美学的树立 |
2.2 城市美学研究的当代走势 |
2.2.1 城市美学研究的相关理论综述 |
一、基于实体环境的城市空间理论 |
二、基于人类知觉的城市空间理论 |
三、基于环境设计的城市空间理论 |
2.2.2 城市美学研究的整体走向与重点 |
2.3 生态城市美学的框架体系 |
2.3.1 城市美学研究的逻辑起点 |
一、城市本质的美学判定 |
二、美学是城市本质的研究 |
三、城市美学的逻辑分类 |
2.3.2 生态城市美学的研究框架 |
2.4 生态城市美学的外延扩展 |
2.5 本章小结 |
3 生态城市美学观念的历史回顾 |
3.1 中国传统城市生态美学观念 |
3.1.1 中国传统城市生态观念的哲学根基 |
一、参赞化育的儒家生态观 |
二、顺其自然的道家生态观 |
三、普渡众生的释家生态观 |
3.1.2 现代西方学者对中国生态思想的认识 |
一、卡普拉 |
二、詹奇 |
三、奈斯 |
3.1.3 中国传统城市生态美学特征 |
一、天人合一的意境追求 |
二、寄情山水的美学取向 |
三、有机统一的整体和谐 |
四、无往不复的表达方式 |
五、直觉体悟的审美过程 |
3.1.4 中国传统城市生态美学思想的时代局限 |
一、混沌的整体思维 |
二、宗法伦理的阴影 |
三、回归自然中的无奈与矛盾 |
3.2 西方城市生态美学观念概述 |
3.2.1 西方城市美学与生态思想的时代演进 |
一、图腾美学与生态自发 |
二、古典美学与生态失落 |
三、机器美学与生态沉沦 |
四、人文美学与生态觉醒 |
五、生态美学与生态自觉 |
3.2.2 近代以来西方城市美学特征 |
一、人类中心的理想图景 |
二、超越自然的美学取向 |
三、对立统一的整体和谐 |
四、精神独白的表达方式 |
五、逻辑思维的审美过程 |
3.2.3 西方生态建筑及景观的当代走势 |
一、生态建筑的当代走势 |
二、生态景观的当代走势 |
3.3 本章小结 |
4 生态城市美学的哲学阐释 |
4.1 认识论视界中的生态城市 |
4.1.1. “人”的重新认识 |
4.1.2. “真”的复兴 |
4.1.3. “善”的觉醒 |
4.1.4. 对“技术”的反思 |
4.1.5. 对“自然”的再发现 |
4.1.6. 对“后现代”的否定与发展 |
4.1.7. 对“可持续发展”的支持 |
4.2 本体论视界中的生态城市 |
4.2.1 现代城市的思想根源——二元论 |
4.2.2 当代城市的发展趋势——多元论 |
4.2.3 生态城市的成立基点——非二元论 |
4.3 城市意义的重建 |
4.4 本章小结 |
5 生态城市美学的外在模式 |
5.1 生态城市审美价值论 |
5.1.1. “和谐”的向度 |
5.1.2. “整体性”的终极追求 |
5.1.3. 三个“中心主义”的消解 |
一、主题中心主义的美学消解 |
二、视觉中心主义的美学消解 |
三、语言中心主义的美学消解 |
5.2 生态城市审美关系论 |
5.2.1 多极互融的模式 |
一、由外在到内在 |
二、由二元到两极 |
5.2.2. “平等”的积极探索 |
5.2.3 重在体验的关系表达 |
一、从隐喻到移情 |
二、从典型到境界 |
三、从实在到潜在 |
四、从“是”到“应该” |
五、从独白到对话 |
5.3 生态城市审美环境论 |
5.3.1 绿色化的自然基础 |
5.3.2 循环化的经济支持 |
5.3.3 信息化的科技手段 |
5.3.4 多元化的文化环境 |
5.3.5 民主化的社会秩序 |
5.3.6 生态化的道德伦理 |
5.4 本章小结 |
6 生态城市美学的内在展现 |
6.1 生态城市审美中的科学思维 |
6.1.1 相互关联的观念 |
6.1.2 生态选择的观念 |
6.1.3 生态适应的观念 |
6.1.4 非线性循环的观念 |
6.1.5 适宜技术的观念 |
6.1.6 持续最佳的观念 |
6.2 城市审美的内在过程分析 |
6.2.1 城市审美的生命基础 |
6.2.2 城市审美的心理要素 |
6.2.3 城市审美的心理过程 |
6.3 生态城市与人的审美合一 |
6.3.1 生态城市功能要素与人的感知性情感合一 |
6.3.2 生态城市文化要素与人的想象性情感合一 |
6.3.3 生态城市艺术追求与人的理解性情感合一 |
6.4 本章小结 |
7 生态城市美学观念在天津城市设计中的应用 |
7.1 天津城市美学评价与形象定位 |
7.1.1 天津城市基础条件分析 |
7.1.2 城市总体形象定位与特色培育总体策略 |
7.2 天津都市区总体城市设计概要 |
7.2.1 研究内容和设计目标 |
7.2.2 都市区的总体景观空间格局规划 |
7.2.3 城市蓝色生态景观网络 |
7.2.4 城市绿色生态景观网络 |
7.2.5 国家级湿地公园设计 |
7.3 天津中心城区及其外围组团城市设计 |
7.3.1 天津中心城区城市设计的目标 |
7.3.2 优化城市空间布局与结构 |
7.3.3 组织城市景观体系 |
7.4 本章小结 |
结语 |
图表索引 |
参考文献 |
全文主要外国人名中英对照表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四、绿色南京与南京创业环境优化——谈谈绿色食品环境和绿色视觉环境(论文参考文献)
- [1]哈尔滨市老年人居环境的园艺疗法应用设计研究[D]. 张莹莹. 东北农业大学, 2018(02)
- [2]基于乡村振兴战略的美丽乡村规划 ——以安徽省广德县高峰村为例[D]. 杜萌. 安徽农业大学, 2018(04)
- [3]高铁效应下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 ——以吉林通化为例[D]. 雷鸣. 东南大学, 2018(12)
- [4]边疆城市更新中的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研究 ——彝人古镇案例[D]. 李圆圆. 云南师范大学, 2017(02)
- [5]湿热地区绿色大学校园整体设计策略研究[D]. 刘骁. 华南理工大学, 2017(07)
- [6]城市老年人居家养老模式下社区与住宅使用后评价 ——以北京东方太阳城为例[D]. 王念. 昆明理工大学, 2014(01)
- [7]巢湖市环巢湖区域空间资源评价及规划布局研究[D]. 魏明. 合肥工业大学, 2010(05)
- [8]农村发展的农业多功能研究[D]. 谷中原. 湖南农业大学, 2007(06)
- [9]发展旅游循环经济的初步研究[D]. 舒小林. 云南师范大学, 2007(S1)
- [10]生态城市美学的理论建构与应用性前景研究[D]. 李哲. 天津大学, 20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