膈俞穴针刺安全性的研究

膈俞穴针刺安全性的研究

论文摘要

目的:运用MRI扫描双侧膈俞穴的解剖结构;测量各个穴位与内部各重要组织的距离、角度及在向外、向内方向上15°、45°针刺时的危险深度,确定安全的针刺方向、深度、角度;分析左右、男女、体重、BMI指数相关性及影响针刺安全深度和角度的因素。为临床针刺膈俞穴提供安全操作的依据。方法:1.选择20名青年志愿者,身体健康,体型适中,BMI(体重指数=体重/身高2,kg/m2)在17.8~22.9,男性10人,女性10人,年龄22~30岁,平均年龄25.20±1.54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腧穴名称与定位》(GB/T12346-2006),对所有受试者进行取穴定位,用维生素E胶丸标记。2.MRI检查使用GEsigna0.5T超导永磁型扫描装置,磁强0.5T,线圈:QD Body FlexⅡ;矩阵:256×160; NEX:2.00; FOV:37×37;层厚:8mm;层间距:1.0mm; TE:21; Bandwidth:10.42; Gating Control:PG.3.扫描层面:过双侧膈俞穴做水平断层面即横轴位(水平位)。4.在T1加权像的水平位上分别测量向内、向外针刺的危险角度、直刺危险深度及与皮肤平面呈15°、45°斜刺时危险深度,以危险深度×75%为安全深度;危险角度-10°或+10°为安全角度5.实验结果用SPSS18.0统计软件分析,以x±s表示。结果:1.角度:(1)膈俞穴向外针刺的安全角度左膈俞穴为15.85±3.245°;右膈俞穴为16.75±2.612°。(2)膈俞穴向内针刺的安全角度左膈俞穴为68.80±2.415°;右侧膈俞穴为71.05±2.651°。2.深度(1)膈俞穴直刺的安全深度左膈俞穴男性为4.03±0.507cm,女性为2.99±0.538cm;右膈俞穴男性为4.11±0.669cm,女性为3.16±0.713cm。(2)膈俞穴向外15°针刺在安全范围内。(3)膈俞穴向外45°针刺安全深度左膈俞穴男性为4.05±0.551 cm;女性为3.11±0.594cm;右膈俞穴男性为3.92±0.430cm;女性为3.15±0.627cm。(4)膈俞穴在向内针刺安全角度范围内的针刺安全深度左膈俞穴男性为6.02±0.977cm;女性为4.58±0.804cm;右膈俞穴男性为6.08±0.883cm;女性为4.64±0.961 cm。(5)膈俞穴向内15°针刺无临床意义。(6)膈俞穴向内45°针刺无临床意义。3.相关性(1)对膈俞穴向外针刺危险角度与身高、体重、BMI指数的相关性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p>0.05,提示膈俞穴向外针刺危险角度与BMI指数无关。(2)对膈俞穴向内针刺危险角度与身高、体重、BMI指数的相关性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p>0.05,提示膈俞穴向内针刺危险角度与BMI指数无关。(3)对膈俞穴直刺危险深度与身高、体重、BMI指数的相关性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p>0.05,提示膈俞穴直刺危险深度与BMI指数无关。(4)对膈俞穴向外45°针刺危险深度与身高、体重、BMI指数的相关性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p>0.05,提示膈俞穴向外45°针刺危险深度与BMI指数无关。(5)对膈俞穴向内针刺危险深度与身高、体重、BMI指数的相关性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p>0.05,提示膈俞穴向内针刺危险深度与BMI指数无关。结论:1.左侧膈俞穴与右侧膈俞穴在向外针刺危险角度、向内针刺危险角度方面无明显差异。2.左侧膈俞穴与右侧膈俞穴在直刺、向外45°针刺、向内针刺时的危险深度无明显差异。3.左右侧膈俞穴在直刺、向外45°针刺、向内针刺时的危险深度男性与女性有差别,提示在直刺、向外45°针刺、向内针刺时的深度男性大于女性。4.膈俞穴在向外、向内针刺危险角度、直刺、斜刺及向内针刺危险深度上与BMI指数无关,提示在针刺膈俞穴时不考虑体型因素。

论文目录

  • 缩略语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综述
  • 一、腧穴临床应用概况
  • (一) 腧穴定位
  • (二) 针刺安全
  • (三) 针刺治疗效果的相关性
  • 二、MRI在现代医学中的应用
  • (一) 磁共振成像检查的优点
  • (二) 正常人体组织MR信号特征
  • 三、关于膈俞穴
  • (一) 命名
  • (二) 定位
  • (三) 局部解剖
  • (四) 毗邻结构
  • (五) 针灸法
  • (六) 配伍
  • (七) 主治
  • (八) 现代研究
  • 四、小结
  • 实验研究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设备
  • 三、研究方法
  • (一) 人体测量
  • (二) 定位取穴
  • (三) 体表标记
  • (四) 屏蔽静卧
  • (五) 层面扫描
  • (六) 数据测量
  • (七) 统计分析
  • (八) 评估安全标准
  • 四、数据处理及结果
  • (一) 观察结果
  • (二) 危险角度及危险深度
  • (三) 安全角度和安全深度
  • (四) 相关性研究
  • 讨论
  • 一. 进针角度
  • (一) 危险角度
  • (二) 安全角度
  • 二. 进针深度
  • (一) 危险深度
  • (二) 安全深度
  • 三. 相关性研究
  • 四. 研究展望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图
  • 个人简历
  • 相关论文文献

    • [1].隔姜按揉膈俞穴治疗呃逆[J]. 护理研究 2008(02)
    • [2].火针点刺心俞、膈俞穴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观察[J]. 天津中医药 2018(01)
    • [3].针刺膈俞穴治疗反复发作之头痛[J]. 湖南中医杂志 2018(09)
    • [4].艾灸膈俞穴对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模型小鼠免疫调控的影响[J].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19(07)
    • [5].血会膈俞之刍议[J]. 四川中医 2014(05)
    • [6].颅脑术后患者顽固性呃逆实施膈俞穴拔罐结合内关穴按压护理方案研究[J]. 心电图杂志(电子版) 2019(04)
    • [7].艾灸膈俞穴治疗早期糖尿病肢体动脉闭塞症临床效果研究[J]. 双足与保健 2019(07)
    • [8].肺俞、膈俞穴刺络拔罐治疗风热型急性荨麻疹42例临床观察[J]. 湖南中医杂志 2019(11)
    • [9].眼针疗法配合膈俞穴治疗顽固性呃逆60例[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0(01)
    • [10].麻木病机及常用穴位浅析[J]. 河南中医 2019(12)
    • [11].膈俞穴预防肿瘤浅析[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7(26)
    • [12].穴位贴敷时长与支气管哮喘疗效的相关性探讨[J]. 针灸临床杂志 2017(05)
    • [13].“血会膈俞”的临床研究进展[J]. 针灸临床杂志 2013(10)
    • [14].针刺五脏腧及膈俞穴加艾箱灸治疗中老年失眠51例[J].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6(03)
    • [15].针刺膈俞穴、脊中穴对大鼠痛阈的影响[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5(05)
    • [16].膈俞穴埋针法治疗高血压疗效观察[J]. 中医学报 2018(06)
    • [17].闪罐合膈俞穴刺络放血法治疗顽固性呃逆27例[J]. 甘肃中医 2008(03)
    • [18].艾灸膈俞穴治疗早期糖尿病肢体动脉闭塞症临床研究[J]. 中国针灸 2017(12)
    • [19].应用MRI观察直刺膈俞穴的危险深度[J].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3(01)
    • [20].艾灸穴位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细胞凋亡基因的影响[J]. 海南医学院学报 2012(03)
    • [21].将五脏俞穴和膈俞穴作为主穴对慢性失眠患者进行针刺治疗的效果分析[J]. 当代医药论丛 2018(04)
    • [22].浅析华佗对针灸学的贡献[J]. 中国针灸 2015(12)
    • [23].膈俞刺络拔罐治疗偏头痛[J].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5(03)
    • [24].经足三里穴、膈俞穴注射山莨菪碱、维生素B_6治疗顽固性呃逆4例[J]. 医学信息 2018(08)
    • [25].穴位注射为主治疗呃逆1例[J]. 中国中医急症 2013(03)
    • [26].膈俞刺络拔罐治疗偏头痛的临床观察[J]. 现代养生 2014(04)
    • [27].择时循经选穴治疗呃逆[J]. 中国民间疗法 2010(03)

    标签:;  ;  ;  ;  

    膈俞穴针刺安全性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