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詹姆斯·乔伊斯是二十世纪最有影响力的作家。他因创新的写作手法而举世闻名。《青年艺术家的画像》是乔伊斯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它虽然不是代表作,但是在乔伊斯小说的创作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这是因为《青年艺术家的画像》不仅包含了他所有小说的创作的主题,而且也囊括了他所有的艺术表现手法。这部小说的重大思想价值和艺术上的开拓创新给乔伊斯带来了文学声誉,从而奠定了他在世界小说史上的重要地位。《青年艺术家的画像》是一部自传体小说,是作者乔伊斯人生经历的真实写照。从成长体小说的角度来看,该小说在许多方面都明显具有传统特征。本文试图运用传统成长小说理论来分析《青年艺术家的画像》中主人公的成长历程,并总结成长小说的特征在作品中的体现。这不仅可以使读者从一个新角度来认识乔伊斯的作品,也更深刻地了解成长小说理论。本文由引言、正文和结论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引言。引言部分介绍了乔伊斯的生平和重要的作品、选题在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研究理论基础、写作目的和现实意义。乔伊斯是二十世纪英国最重要的作家之一,他的作品及“意识流”思想对全世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青年艺术家的画像》是他的第一部重要的长篇小说,深刻地描述了青年艺术家斯蒂芬从幼稚到成熟的心理成长过程。通过对主人公成长历程的分析,可以使读者更清楚地认识个性发展规律,也能够唤起人们对广大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加倍关注,从而帮助他们顺利完成从少年到成年的自然过渡。第二部分是正文,共分三章。第一章介绍了本研究论文的理论基础,阐述了传统成长小说的定义和主要特征,以及成长小说在英国的发展。通过对诸多定义进行总结,成长小说就是通过对个人和几个人成长经历进行叙事,反映出人物的思想和心理从幼稚走向成熟的变化过程。这种类型小说具有几个基本特征:自传素材、冲突、未来不确定性以及平淡的情节。在英国小说史上有个关注青少年成长的主题的悠久传统,几乎每个时代都有反应这个时代精神的经典作品问世。产生这样的传统有两个原因:一是18世纪启蒙运动对小说创作主题的影响;二是荷马史诗、古希腊悲剧和《圣经》的传统。第二章从三个方面分析了主人公斯蒂芬的成长历程。第一方面是生活环境,包括社会和家庭环境,这是主人公性格形成的前提条件。主人公所处的时代、国家背景以及与父母间的关系都深深地影响着他。第二方面着重介绍主人公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重重困难,包括身体上的折磨和强烈的内心冲突。第三方面介绍了主人公最终的抉择。主人公在经历了诸多事件后,进行思考,终于顿悟,找到了人生方向。顿悟指的是主人公思想成熟后终于醒悟,认清了社会现实。本文中的主人公最后明白了:自己的理想永远不会得到人们的认可。于是他决定走上流亡道路,继续寻梦。第三章主要分析传统成长小说的理论特征在作品中的体现,从三个方面展开:自传体、冒险精神、主人公与现实的冲突、开放式结局和平淡情节。《青年艺术家的画像》中的很多故事都是作者乔伊斯的亲身经历。主人公斯蒂芬具有冒险精神,敢于挑战传统思想,于是与封闭的现实社会格格不入,产生强烈的冲突。整篇文章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所有故事都围绕成长这一主线展开,甚至连结局都没有明确的介绍,给读者以广阔的想象空间。最后一章是结论,这部分主要对前面论述进行总结,概括出主旨。本文从成长角度对《青年艺术家的画像》中的主人公的心理成长历程进行研究,从而深刻地揭示了一个有思想的青年知识分子由一个孱弱、顺从、虔诚的幼儿成长为一个蔑视宗教和传统文化的反叛艺术家的必然性。同时也表明了该作品既体现了传统成长小说的的基本特征,但是也体现出乔伊斯在创作过程中采用的创新手法。透过主人公的成长历程,读者可以获得对人物个性发展的规律性认识,也能清楚地了解当时的爱尔兰天主教文化,爱尔兰人民的精神危机和爱尔兰社会面临的问题。此外,主人公斯蒂芬的成长体验对广大青少年的成长具有普遍的借鉴意义。也许从这个意义上,这篇作品可以被视为20世纪成长小说中最具深度的一部。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从福柯的生存美学视域解读乔伊斯的《一个青年艺术家的肖像》[J]. 大学英语(学术版) 2017(02)
- [2].乔伊斯这个症状:拉康论乔伊斯[J]. 文艺研究 2015(11)
- [3].乔伊斯的风洞(外二首)[J]. 诗歌月刊 2019(05)
- [4].《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中的“顿悟”手法[J]. 文教资料 2016(36)
- [5].倾听音乐,更重要的是要倾听彼此——蕾秋·乔伊斯的跨越之旅[J]. 出版人 2018(09)
- [6].“耶稣会士的狂吠和愤愤不平的撕咬”——乔伊斯的天主教情结[J]. 现代传记研究 2016(02)
- [7].大师和悍妇天生一对[J]. 视野 2017(03)
- [8].在你的怀里温柔地沦陷[J]. 散文诗 2017(06)
- [9].2016年“最搞笑”动物[J]. 少先队小干部 2017(Z1)
- [10].青年乔伊斯之歌(组诗)[J]. 广西文学 2017(07)
- [11].出发,去遇见更好的自己[J]. 意林 2017(13)
- [12].不给善良增加负担[J]. 山西老年 2017(07)
- [13].现实困境与理想可能性的探寻——对比乔伊斯的《一片浮云》与鲁迅的《端午节》[J]. 北方文学 2017(18)
- [14].从《死者》看詹姆士·乔伊斯的爱国情[J]. 青年文学家 2014(21)
- [15].漂泊——解读乔伊斯的一把钥匙[J]. 长城 2014(10)
- [16].谁读乔伊斯[J]. 上海文化 2013(07)
- [17].“你可以既是他的也是我的”:乔伊斯《流亡者》中的“人格分裂”与戏剧反讽[J].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5)
- [18].不给善良增加负担[J]. 思维与智慧 2016(19)
- [19].乔伊斯美学思想中的距离问题[J].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10)
- [20].乔·乔伊斯:重量级“剑圣”[J]. 拳击与格斗 2019(08)
- [21].奔跑的心[J]. 少年文艺(上旬版) 2016(03)
- [22].从传统走向后现代——论乔伊斯的自传性小说[J]. 现代传记研究 2014(02)
- [23].从词语抵达主题——解构乔伊斯名篇《死者》中的两个重要词语[J]. 作家 2012(24)
- [24].《一个青年艺术家的肖像》中乔伊斯写作手法的新突破[J].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09(03)
- [25].乔伊斯:为谁“守灵”?[J]. 世界文化 2008(07)
- [26].乔伊斯:为谁“守灵”?[J]. 名作欣赏 2008(17)
- [27].论乔伊斯小说中的西方饮酒文化审美[J].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4)
- [28].初探詹姆斯?乔伊斯的《尤利西斯》的语言风格与特点[J]. 青年文学家 2019(36)
- [29].“直到汉与匈的消亡”——乔伊斯,中国和种族化的世界史[J].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2013(02)
- [30].美国教学模式述评:布鲁斯·乔伊斯《教学模式》第八版[J]. 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