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农垦设计院海南海口570226
摘要:介绍了临高县兰堂溪文谭村段中小河流治理工程的概况,阐述了水系连通工程、清淤疏浚与清障工程、堤防整治工程等河道治理工程初步设计方案。兰堂溪进行堤防整治后不仅提高了河道行洪能力,也营造了沿线美丽风景,与规划的水城区域自然风景和人文特色相映成辉。
关键词:中小河流;堤防整治;防潮闸。
1项目背景
项目区所在位置位于临高县临澜湾,该区域已经编制了《临高角风景名胜区暨滨海旅游度假区—临澜湾水城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下称“临澜湾水城片区详规”)。临澜湾水城项目规划范围位于临高角风景名胜区,规划为三个功能区,一是北部滨海旅游度假片区,二是中南部水城核心居住片区,三是西部乡村休闲旅游片区。
2项目区概况
本工程位于临高县兰堂溪文谭村,位于“临澜湾水城片区详规”之中,规划的临澜湾水城片区总人口3.26万人。
3流域概况
本工程起点为规划路桥处,终点为河口防潮闸处(入文澜江处),设计河段长约1.07km。兰堂溪在临高县境内流经东英镇,是临高县的主要河流之一。兰堂溪南侧为文澜江,流域内主要有东红水库、多召水库等。兰堂溪发源于临高县境内的高山岭,在临澜湾汇入文澜江,最终流入琼州海峡。
临澜湾水城项目涉及2条小河,一条是流经文谭村的文谭溪,一条是流经兰堂村的兰堂溪,水城项目规划兰堂溪改道并入文谭溪,合并后称兰堂溪,而后汇入文澜江,防潮闸处以上集雨面积44km2,河长12.6km,河道平均坡降4.5‰,总落差190m左右。根据“临澜湾水城片区详规”,东红水库下游的河道呈泄区也将改道在兰堂溪下游,这样就大大增加了兰堂溪下游的防洪压力。
4整治河道现状
规划的兰堂溪自然河道长约1.07km,河道较顺直,主河槽较狭窄,宽度仅15~30m,两岸为鱼塘,河床坡降极为平缓,两岸地势平坦,稍大洪水即溢出主河槽泛滥成灾。河道末端已建有10年一遇的防洪(潮)堤和防潮闸(5孔3×3m闸门)。
5整治目标
5.1整治目标
针对“临澜湾水城片区详规”和河道现状具体情况,本工程采取水系连通工程、清淤疏浚与清障工程、堤防整治工程、防潮闸工程等工程措施整治河道防洪的同时,并达到项目区河道“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效果,创建“生态、自然、亲水”的和谐水环境。
5.2建设标准
规划兰堂溪属河道整治工程,防护水城片区总人口3.26万人,根据《防洪标准》(GB50201—2014)、《堤防工程设计规范》(GB50268—2013)等有关规定,确定本工程设计防洪标准为10年一遇,确定堤防工程主要及次要建筑物均为5级,临时建筑物为5级。
新建和现有防潮闸分别过流为126.5m3/s,依据《防洪标准》(GB50201—2014)规定,过闸流量大于100m3/s的为中型水闸,工程等别为Ⅲ等,则主要建筑物3级,次要建筑物为4级,设计防潮标准为20年一遇。
6建设规模
本工程整治河道1.07km,疏浚河道长1.07m,疏浚淤泥0.22万m3,拓宽需开挖土石方11.29万m3。堤防整治工程1.07km,其中左岸堤防整治长1.03km,右岸堤防整治长1.09km,并在原防潮闸北侧新建1座防潮闸(5孔3×3m)及修复防潮堤,长15m。工程总投资2133.09万元。
7整治工程设计
7.1水系连通工程
本次设计需进行水系连通工程,根据“临澜湾水城片区详规”,现有的兰堂溪将改道并入到文谭溪。因“临澜湾水城片区详规”未完全实现,本次仅在规划汇入口处预留河口,汇入口处至防潮闸处的河道过流能力按照合并后的兰堂溪洪水计算,并进行河道清淤疏浚、拓宽和堤防整治。
7.2清淤疏浚与清障工程
本河段没有进行过整治,主河槽为两岸鱼塘开挖后形成的土堤岸,由于年久失修,淤积严重,堤岸较低,无其它防护措施,现状基本保留为原始天然河道和岸坡,且兰堂溪改道之后,下游段河道洪水量将加大。根据洪水大小、河道形态及防洪任务的要求,经过对实测1/1000地形图、河道坡度及河道行洪能力进行分析计算,现状规划路桥下起点至汇入口处取设计坡降为1/330,汇入口至防潮闸,设计坡降取1/700。防潮闸处设计闸底板高程为-0.30m,则汇入口处设计底高程为0.70m,规划路桥下起点河底设计高程1.80m。根据计算结果,应对本河段进行拓宽、清淤疏浚和清障,项目区需疏浚淤泥0.22万m3,拓宽需开挖土石方11.29万m3。河道拓宽、疏浚按照自上而下方式进行,疏浚河床底高程和宽度保持与上下游河道良好顺接,在基本保持原有河势不变的基础上,对河道进行清淤疏浚,疏浚河道长1.07m,疏浚深度0.2~1.3m;并对河道进行拓宽,拓宽后起点至支流汇入口段河底宽度为25m,拓宽后支流汇入口至防潮闸段河底宽度为50m。
7.3堤防整治工程
堤防整治工程1.07km,其中左岸堤防整治长1.026km,右岸堤防整治长1.09km。本工程分为两段进行加固,分别为起点至支流汇入口段(K0+000~K0+374)和支流汇入口至防潮闸段(K0+374~K1+074)。
本工程河道防洪断面采用梯形断面。起始段至汇入口段河道底宽25m,汇入口至防潮闸段河道底宽50m,河道断面底部均为露出地面0.8m高的矮砼挡墙,挡墙顶宽0.4m;挡墙上部迎水面边坡为1:2,均采用植草皮护坡,堤顶设堤顶路,堤防背水面边坡为1:1.5,堤防背水面边坡为1:1.5。
7.4防潮闸工程
项目区近入海口,每逢汛期叠加高潮位,洪(潮)水经常泛滥成灾,是洪(潮)涝的重灾区。河道末端的防潮堤下游侧现有1座5孔3×3m的防潮闸,闸底板高程为-0.3m。根据水城水系规划,规划的兰堂溪集雨面积增大,下泄洪水量增加,现有防潮闸已经不能满足防洪排水标准,需新建防潮闸。根据水力计算,新建防潮闸为5孔3×3m铸铁闸门,位于现有防潮闸北侧间隔5m处。闸底板高程与现有防潮闸的相同。根据已建的防潮堤高程,本次新建的防潮闸和已建的防潮堤衔接。新建防潮闸长度12m,总宽度24.9m,5孔,每孔净宽3m,总过流净宽度15m。出口新建C30砼海曼,长5m,砼厚0.5m,末端设置防淘齿1.5m深。在防潮闸两侧布置1.2m宽的下防潮闸检修桥板的台阶,在闸室上游侧设置上启闭机房和屋顶的楼梯。
7.5交叉建筑物
根据“临澜湾水城片区详规”,在本河段中部规划有一座规划二桥,为5跨,单跨20m的桥梁;另在防潮闸上游约20m处规划有一座多跨连续穿路涵。
8实施效果
项目实施后将改善临澜湾水城片区的水环境,受益人口3.26万人。河道整治工程通过水系连通、清淤清障及拓宽河道、堤防工程整治等工程措施,提高了项目区的行洪排涝能力,减少了水土流失,基本完成了项目区的治理目标。项目实施后,还可以营造河道水景观以及河道两岸的自然景观,提升了区域的自然景观和人文特色的品位,展现良好的社会与人文风貌,也提升了土地的潜在价值。通过本项目的整治后,拓宽了行洪通道,扩大了河道过水断面,加快了行洪速度,缩短了行洪时间;河道断面扩大和河道下泄畅通,使河道的行洪能力有明显提高,河道的行洪能力由整治前的103m3/s增加到了236m3/s,整治后的河道行洪流量提高了129%,效益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