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X是X”同语结构研究

现代汉语“X是X”同语结构研究

论文摘要

本文主要研究的是现代汉语中一种特殊格式“同语结构”,同语结构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颇多且具有特色。文中我们选取“X是X”这类典型同语结构为主要研究对象,从句法特征、言内之意、言外之意和格式比较这几个方面展开分析。同语结构单项式在句中位置灵活,但具有语境依赖性,不能单独存在。同语结构双项式依据内部语义关系可分为对比式及并列式两种,前者结构紧密,在口语语境中可简省为一项,后者结构较为松散,不能借助联想激活而有所省略。同语结构多项式内部多为并列语义关系,通过列举并列项得到了强调。含同语复句中同语句与其它小句之间的语义关系可分为转折、因果、并列三种。“X是X”的一般意义中,X为体词性成分时,首X具有指称义,尾X具有属性义; X为谓词性成分时,首X具有指称义,尾X具有陈述义。扩展成分对同语结构的理解有着重要作用:“是”之前的扩展成分为副词,其作用分别为强调、限制和关联;尾X的扩展主要突显了交际者想要表达的属性意义。以上部分与同语结构的项际语义关系、句际语义关系共同参与构成了同语结构的言内之意。同语结构都传递了一定的言外之意,它是会话人故意违反会话合作原则中某一条准则而产生的会话含义。言外之意形成的具体制约因素主要有三类:交际语境、言外之意的规约程度与言内之意。以上三者的作用可分为两方面:约束和引导。我们可根据以上这些因素和它们产生的具体作用去确定同语结构的言外之意。此外,同语结构的使用加强了语言的表达效果,其具体作用是:增添强调性、增添礼貌性、增添描绘性。我们还比较了“X是X”与“X归X”两种格式的异同,在形式构成上,“X是X”格式多可扩展,“X归X”则不能做出任何扩展,且进入其中的X有所不同。语义上,中间构成成分“是/归”的不同带来了深层意义上的差异,其中主要表现为两种同语结构多项式的语义差异。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0.1 选题缘由及意义
  • 0.2 内容安排和结构布局
  • 0.3 研究方法、语料来源及相关说明
  • 第一章 综述
  • 1.1 格式界定与命名
  • 1.2 “X 是X”格式研究
  • 1.3 对比研究
  • 1.4 小结
  • 第二章 构造与关系
  • 2.1 “X 是X”的内部构成及结构扩展
  • 2.2 项数分类及项际关系
  • 2.3 含同语复句分类
  • 2.4 小结
  • 第三章 言内之意解析
  • 3.1 “X 是X”的一般意义分析
  • 3.2 扩展成分的作用
  • 3.3 单项式、双项式、多项式的表义特点
  • 3.4 同语句和非同语句的语义关系
  • 3.5 小结和结论
  • 第四章 言外之意解析
  • 4.1 形成言外之意的制约因素
  • 4.2 言外之意的形成
  • 4.3 使用同语结构表达言外之意的原因
  • 4.4 小结
  • 第五章 “X 是X”与“X 归X”对比
  • 5.1 构成及扩展差异
  • 5.2 形式及关系差异
  • 5.3 语义认知差异
  • 5.4 小结
  • 六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 [1].合同当事人的同语异义及其法律后果[J]. 人民司法(应用) 2016(16)
    • [2].一道考题的再探究及其推广[J]. 中学数学研究 2017(04)
    • [3].速览[J]. 教育 2017(01)
    • [4].英汉同语认知及对比研究[J].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12)
    • [5].英汉同语结构与意义的对比研究[J]. 浙江万里学院学报 2010(05)
    • [6].同语反复的认知识解及语用功能分析[J].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13(02)
    • [7].英语同语的审美价值及其翻译[J].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3(06)
    • [8].汉语同语的功能特点与英译策略[J].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 2013(04)
    • [9].同语反复的语义语用解释[J]. 科教文汇(中旬刊) 2010(03)
    • [10].从审美角度看英语同语的违背逻辑现象[J]. 考试周刊 2016(89)
    • [11].英汉同语格翻译策略[J].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2014(07)
    • [12].英语同语的违背逻辑现象及美学体现[J]. 湖南城市学院学报 2011(01)
    • [13].镜头中的同语反复——志贺理江子摄影作品浅析[J]. 临沂大学学报 2016(02)
    • [14].日语名词型同语反复的特征及其认知语用阐释[J].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08(08)
    • [15].警惕语文教学中的同语反复病[J]. 语文学习 2008(01)
    • [16].同语反复格式的跨语言对比考察[J].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 2016(01)
    • [17].汉语名词复现型同语反复格式探微[J].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1(01)
    • [18].论合同语篇中的词汇衔接[J]. 青年文学家 2015(18)
    • [19].英语同语的认知研究[J]. 海外英语 2018(08)
    • [20].文化价值取向视角下的同语会话含义解读[J].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4)
    • [21].英语同语的构式分析[J].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01)
    • [22].名词性同语含意的认知推理[J].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8(03)
    • [23].英语“N+be+N+be+N”特殊同语构式多角度探析[J]. 外语教学 2018(03)
    • [24].原型范畴理论下同语的语用分析[J].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17(07)
    • [25].隐藏物概念存废之必要性探究[J]. 法制与社会 2014(09)
    • [26].同语格式“X是不/没X”的语用功能分析[J]. 汉语学报 2009(01)
    • [27].汉译日入门方法新论——同语间繁简互换[J]. 科教导刊(中旬刊) 2019(02)
    • [28].同语结构与功能的英汉对比[J].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0(09)
    • [29].SPINEXPO创意纱线 与花同语 上海国际流行纱线展示会发布2009纱线趋势[J]. 纺织服装周刊 2008(08)
    • [30].巴金翻译活动中的重译研究[J].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6)

    标签:;  ;  ;  

    现代汉语“X是X”同语结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