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网络视角下趣缘群体成员的组织归属感研究 ——以南车集团C公司为例

社会网络视角下趣缘群体成员的组织归属感研究 ——以南车集团C公司为例

论文摘要

目前,有关社会网络研究中以趣缘形式为依托构筑的社会网络研究相对受到忽略,而有组织的正面的趣缘形式培育的社会网络结构能够主动创造机会建立横向的社会联系,保证社会的“有机团结”。在正式组织中,趣缘形式的社会网络关系是人们通过一定的共享资源或经历的基础上形成的,组织有效的控制这类非正式的关系,可以丰富组织成员的社会生活,培育组织归属感,提升组织的凝聚力,形成组织发展的长效机制。本文选择某国有大型企业中存在的,在企业工会领导下发展起来的趣缘群体形成的社会网络为研究对象,运用社会网络理论,描述了一个存在于企业组织内基于趣缘关系将感情嵌入其中的社会网络结构,并对这个社会网络进行了相关分析,在此基础上研究了网络中的行动者通过与工会相连的社会网络获得的组织归属感。本文的基本发现是:第一,从微观个人角度来看,存在于组织中的趣缘群体内形成的社会网络是组织归属感形成的有效途径;第二,从组织角度来看,基于趣缘的社会网络能在组织范围内构建有机团结;第三,在组织中注重发展正面积极的趣缘活动,培育组织归属感,能使成员做出更多的利组织行为,有益于组织发展。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文献综述与理论视角
  • 1.2.1 国外社会学视野下相关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1.2.3 本文的理论依据:社会网络理论
  • 1.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的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核心概念的界定
  • 1.4.1 趣缘群体
  • 1.4.2 社会网络
  • 1.4.3 行动者——趣缘群体成员
  • 1.4.4 组织归属感
  • 1.5 研究思路与具体的研究方法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组织归属感形成的前提
  • 2.1 趣缘活动: C公司组织归属感形成的重要形式
  • 2.2 C公司趣缘群体在培育组织归属感理念下发展
  • 2.3 C公司趣缘群体成员基本情况
  • 第三章 社会网络内情感的连接
  • 3.1 基于趣缘社会网络关系的建立
  • 3.1.1 C公司健身趣缘群体的概况
  • 3.1.2 趣缘群体中强关系的表现
  • 3.1.3 趣缘群体中社会网络强关系建立的桥梁
  • 3.2 趣缘群体中一个以情感建立的社会网络
  • 3.2.1 社会网络:单个网络连接的纵横交错重叠
  • 3.2.2 趣缘群体中社会网络的结构图
  • 3.2.3 网络图形的解释
  • 3.3 趣缘群体中社会网络的分析
  • 3.3.1 个体成员社会网络建立的差序性
  • 3.3.2 社会网络结构性要素分析
  • 3.3.3 社会网络的支持性作用
  • 3.3.4 网络中心位置描述:组织与个人连接的“结构洞”
  • 3.3.5 社会网络:存在于组织内的社会资本
  • 第四章 趣缘群体的组织归属感通过社会网络实现
  • 4.1 经由社会网络感受组织归属感
  • 4.1.1 趣缘群体中社会网络的强连带优势
  • 4.1.2 社会网络带来的组织归属感
  • 4.2 在社会网络参照中实现组织认同
  • 4.2.1 组织认同危机的存在
  • 4.2.2 趣缘群体由社会网络引起的组织认同
  • 4.3 共同体:个人与组织融合
  • 第五章 研究发现与讨论
  • 5.1 研究发现
  • 5.2 本文的不足之处
  • 5.3 讨论
  • 参考文献
  • 趣缘群体概况调查问卷
  • 结构式访谈问题纲要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相关论文文献

    • [1].从“引导者中心”到“个体中心”——论青年网络趣缘群体聚众行为价值选择[J].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0(02)
    • [2].基于网络趣缘群体视角的知识付费产品需求研究[J]. 湖北农业科学 2020(02)
    • [3].网际趣缘群体成员的群体认同对生活满意度的影响[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20(08)
    • [4].二次元手游网络趣缘群体特征与集合行为研究——以手游《阴阳师》为例[J]. 新媒体研究 2020(16)
    • [5].高校女大学生短视频趣缘群体价值观及导向探析[J]. 新媒体研究 2019(10)
    • [6].虚拟社区趣缘群体的身份认同研究——以豆瓣网为例[J]. 传媒论坛 2019(14)
    • [7].学生趣缘群体与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关系[J]. 广东青年职业学院学报 2019(03)
    • [8].基于网络趣缘群体传播的社会化阅读新模式[J]. 中国出版 2017(24)
    • [9].音乐社交:趣缘群体的社区化生产与身份认同[J]. 视听界 2018(02)
    • [10].亚文化网络趣缘群体的聚众传播探究——以手帐文化为例[J]. 呼伦贝尔学院学报 2018(05)
    • [11].网络趣缘群体的社会整合功能研究[J]. 新闻研究导刊 2016(13)
    • [12].网络趣缘群体对大学生的消极影响及引导措施[J]. 山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 2016(02)
    • [13].多维视野下的网络趣缘群体研究——近十年来国内学术界对网络趣缘群体研究的文献分析[J]. 中国校外教育 2015(35)
    • [14].青年网络趣缘群体的结构和功能研究——基于6个典型青年网络趣缘群体的实证分析[J].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13(06)
    • [15].网络趣缘群体的基本特征与传播模式研究——基于6个典型网络趣缘群体的实证分析[J]. 新闻与传播研究 2013(04)
    • [16].网络社区中网络趣缘群体传播现象探究——以“豆瓣小组”为例[J]. 新媒体研究 2020(19)
    • [17].游戏迁移下趣缘群体的狂欢盛典——以《恋与制作人》为例[J]. 视听 2018(03)
    • [18].趣缘群体、微观实践与自我培力[J]. 当代青年研究 2018(01)
    • [19].青年网络趣缘群体的构成要素及其引导策略分析[J]. 中国青年研究 2014(08)
    • [20].网络趣缘群体中传播效果的价值转向:传播过程刍论[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14(08)
    • [21].青年网络趣缘群体的类型和成因分析——以6个典型青年网络趣缘群体访谈为例[J].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14(05)
    • [22].网络趣缘群体发展现状及对大学生影响[J]. 科协论坛(下半月) 2010(07)
    • [23].网络趣缘群体中的老子文化传播研究[J]. 西部广播电视 2017(13)
    • [24].趣缘群体、性别议题与亚文化传播——2018年网络视频议题的梳理[J]. 东南传播 2019(05)
    • [25].青年网络趣缘群体聚众行为研究[J]. 当代青年研究 2017(06)
    • [26].网络直播中趣缘群体的交流模式[J]. 现代视听 2018(03)
    • [27].功能与空间,强化实体书店读者体验的两个维度[J]. 新阅读 2019(07)
    • [28].主题表情符号对网络趣缘群体的身份认同影响——一个符号学的考察[J]. 丝绸之路 2019(01)
    • [29].浅谈趣缘群体对青少年的影响及引导措施[J]. 浙江青年专修学院学报 2011(03)
    • [30].新媒体环境下的网络趣缘群体传播现象探究——以轻博客网易LOFTER为例[J]. 视听 2019(03)

    标签:;  ;  ;  ;  

    社会网络视角下趣缘群体成员的组织归属感研究 ——以南车集团C公司为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