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微卫星标记遗传图谱的构建及其在大豆抗病、虫基因定位中的应用

大豆微卫星标记遗传图谱的构建及其在大豆抗病、虫基因定位中的应用

论文摘要

大豆起源于中国,有着悠久的种植历史,但同时各种病虫害的危害也一直困扰着大豆生产。其中大豆花叶病毒病和大豆食叶性害虫是危害当今大豆生产的两大主要因素,大豆花叶病毒病由大豆花叶病毒(SMV)引起,是侵染大豆的重要病毒之一,在大豆产区分布广,危害严重,严重影响大豆的产量和品质。此外,我国各大豆产区同时也受到不同程度的食叶性害虫危害,造成的损失同样是巨大的,在危害严重年份,常常把大豆叶片吃光或仅剩叶脉,造成大豆产量严重损失。然而,目前我国生产上种植的大豆品种大多不抗大豆花叶病毒病和食叶性害虫。所以开展大豆种质资源抗病、虫性的遗传分析,定位新的抗病、虫基因,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MAS)方法培育高抗大豆病、虫新品种是当前大豆育种的重要任务。本研究以科丰1号为母本,南农1138-2为父本杂交构建的重组自交系(RIL)群体NJRIKY F7:11为材料,利用分子标记对该群体进行评估,构建了该群体的基于PCR标记的分子遗传图谱。针对大豆花叶病毒的流行株系群进行了抗性遗传分析和抗性基因的定位研究,并利用该RIL群体对大豆食叶性害虫进行了抗性遗传分析和抗虫QTL的定位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选用822对覆盖大豆全基因组的SSR引物,1对SCAR引物及由大豆EST设计的8对引物对RIL群体NJRIKY经调整后的184个家系进行群体遗传结构的分析,结果表明,绝大多数SSR座位趋于纯合;所有家系基本纯合;母本科丰1号及父本1138-2对群体的遗传贡献分别为0.507和0.493,群体各家系基因型组成符合正态分布;对各家系间的根井遗传距离采用UPGMA法对群体进行聚类分析表明群体中很少存在代表性重复现象。评估结果说明该群体遗传结构合理,分离情况良好,适合于遗传作图等遗传研究。2.应用RIL群体NJRIKY构建了一张包含20个主连锁群及5个小连锁群共25个连锁群的基于PCR标记的遗传图谱,其中包括271个SSR标记、1个SCAR标记、1个CAPS标记、2个形态标记和1个抗性基因共计276个座位。总长度为3179.8 cM,标记间平均间距为11.5 cM。图谱上的主要的标记为微卫星标记,与公共遗传图谱具有很好的可比性,标记的顺序和距离都很好地符合公共遗传图谱。将大豆黑色种皮基因I定位于G2-A2连锁群,与标记Sat162相距1.2cM;将大豆花色基因W定位于G11-F连锁群,与标记AW186493相距7.7cM。3.对中豆5号(感病)×邳县茶豆(抗病)的P1、P2、F1、F2接种大豆花叶病毒SC-8株系群进行鉴定,F1表现抗病,F2抗感分离比符合3:1的分离,初步表明邳县茶豆对SC-8的抗性由一对显性基因控制。对科丰1号×南农1138-2的P1、P2、F1、F2及RIL群体分别接种SC-3和SC-7株系群鉴定,初步表明,科丰1号对SC-3株系群的抗性由两对基因控制,科丰1号对SC-7株系群的抗性由一对显性基因控制。利用RIL群体NJRIKY构建的遗传图谱,联合抗性鉴定数据和分子标记数据,用MAPMAKER/EXP 3.0b进行连锁分析,将大豆对SC-7株系群的抗性基因Rsc-7定位于G8-D1b+W连锁群上,有5个SSR标记Satt266、Satt634、Satt558、Satt157和Satt698与该抗性基因Rsc-7连锁。4.以RIL群体NJRIKY为材料,在室内养虫条件下,以喂养的斜纹夜蛾幼虫重、蛹重为抗性鉴定指标,应用主基因+多基因的混合遗传模型对大豆对斜纹夜蛾抗性的遗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群体对斜纹夜蛾的抗性遗传无论以幼虫重还是以蛹重为抗性鉴定指标均符合两对主基因+多基因的混合遗传模型,主要表现为主基因的遗传,其主基因的遗传率分别为66.48%和67.96%。利用RIL群体NJRIKY构建的遗传图谱,采用软件Cartographer V.2.5和复合区间作图法检测到1个以幼虫重为指标的抗性QTL,位于G20-O连锁群上,其端距离为31.91cM,加性效应估计值为0.0408,对性状变异的解释率为11.74%;检测到2个以蛹重为指标的抗性QTLs,分别位于G8-D1b+W和G17-L连锁群上,其端距离分别为14.71cM和0.01cM,加性效应估计值分别为-0.0139和0.0103,对性状变异的解释率分别为11.30%和6.36%。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第一章 大豆抗SMV和食叶性害虫研究进展
  • 第二章 DNA分子标记与植物QTL定位方法研究进展
  • 第三章 本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二部分 研究报告
  • 第四章 大豆RIL群体NJRIKY的遗传结构评估
  • 一、材料与方法
  • 二、结果与分析
  • 三、讨论
  • 第五章 大豆遗传图谱的构建和分析
  • 一、材料与方法
  • 二、结果与分析
  • 三、讨论
  • 第六章 大豆抗SMV鉴定及抗性基因的定位
  • 一、材料与方法
  • 二、结果与分析
  • 三、讨论
  • 第七章 RIL群体NJRIKY的抗虫鉴定及抗性基因的定位
  • 一、材料与方法
  • 二、结果与分析
  • 三、讨论
  • 全文结论
  • 本研究创新之处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溶液的配制
  • 附录2 大豆总DNA的提取
  • 附录3 PCR产物的纯化与克隆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相关论文文献

    • [1].浅谈大豆密植技术[J]. 种子科技 2019(15)
    • [2].山西大豆救灾品种筛选与研究[J]. 种子科技 2019(12)
    • [3].河南省大豆种业现状分析及发展建议[J]. 种业导刊 2019(10)
    • [4].浅析大豆需肥特点与施肥技术[J]. 现代农业研究 2019(11)
    • [5].大豆中内生菌的研究及意义[J].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19(06)
    • [6].密植是挖掘大豆产量潜力的重要栽培途径[J]. 土壤与作物 2019(04)
    • [7].萌发对不同品种大豆胚芽品质影响[J].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2019(11)
    • [8].高粱-大豆复合种植模式的生态效应和经济效益分析[J]. 大豆科技 2019(05)
    • [9].简析中美大豆生产与贸易问题[J]. 黑河学院学报 2019(10)
    • [10].中美贸易摩擦以来对我国大豆行业影响及应对策略[J]. 对外经贸 2019(11)
    • [11].过氧化氢对大豆浓缩磷脂色泽的影响[J]. 粮食与油脂 2020(01)
    • [12].过滤介质对大豆浓缩磷脂透明度的影响[J]. 农产品加工 2020(01)
    • [13].大豆分离蛋白在熏煮香肠加工中的应用[J]. 肉类工业 2019(12)
    • [14].基于大豆分离蛋白的环境友好型包装材料研究进展[J].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9(24)
    • [15].大豆7S、11S蛋白的结构与热致凝胶特性的分析[J]. 食品科学 2020(02)
    • [16].大豆原料对分离蛋白加工及功能特性的影响[J]. 大豆科技 2019(06)
    • [17].浅谈大豆病虫害防治[J]. 种子科技 2019(17)
    • [18].庆东农科有机无机掺混大豆专用肥应用试验[J]. 现代化农业 2020(01)
    • [19].灌云大豆-豆丹高效综合种养技术模式的实践与思考[J]. 农业科技通讯 2020(01)
    • [20].我国大豆机械化生产关键技术与装备研究进展[J]. 中国农机化学报 2019(12)
    • [21].大豆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 2019(22)
    • [22].吉林省大豆病虫害发生情况及防治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 2019(22)
    • [23].东北地区大豆振兴的思考:基于成本收益视角[J]. 价格月刊 2020(01)
    • [24].改性大豆分离蛋白-磷脂复合物对冰淇淋品质的影响[J]. 中国粮油学报 2020(01)
    • [25].索氏抽提法测美国大豆粗脂肪含量的影响因素分析[J]. 现代食品 2019(24)
    • [26].探究大豆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J]. 新农业 2020(01)
    • [27].秸秆还田条件下玉米-高粱(玉米)-大豆轮作的产量与效益分析[J]. 中国种业 2020(02)
    • [28].国际贸易环境与我国大豆采供形势分析[J]. 粮食科技与经济 2019(12)
    • [29].大豆价格将继续上涨[J]. 农村百事通 2020(03)
    • [30].北方大豆的栽培管理与应用[J]. 饲料博览 2019(12)

    标签:;  ;  ;  ;  ;  ;  

    大豆微卫星标记遗传图谱的构建及其在大豆抗病、虫基因定位中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