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的药理作用分析及真伪鉴别

三七的药理作用分析及真伪鉴别

黑龙江省北安市中医医院164000

摘要:目的探讨三七的药理作用和真伪鉴别。方法对三七的药理作用进行总结,并且对三七进行性状、显微鉴别。结果三七具有止血、抗血栓、抗炎、补血等作用。对真假三七进行性状和显微鉴别可以对其分辨。结论三七作用广泛,真伪鉴别非常重要。

关键词:三七;药理;鉴别

三七(Panaxnotoginseng(buck)F.H.Chen)为一种名贵中药材,是五加科多生宿根草本植物。三七分”春七”和“冬七”,性温,味辛,具有散淤止血,消肿定痛功效。《本草纲目拾遗》中有“人参补气第一,三七补血第一”的记载。本研究就三七的药理作用进行分析,并且对三七的真伪进行鉴别。

1三七的药理作用

三七以散淤止血、消肿止痛之功效在临床上常用。主要治疗咯血、衄血、吐血、便血、崩漏、胸腹淤血刺痛、外伤出血,跌打肿痛及痈肿。其根中含有总皂苷12%,不含人参皂苷Ro,主要以人参皂苷Rb1、Rg1等为常见。另含三七皂苷R1、R2及黄酮类挥发油等。血塞通、血栓通等天然药物和中成药的原料主要是三七总皂苷(Panaxnotoginsengsaponins,PNS),其已被载入《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

1.1止血作用三七素有“止血之神药”之说。为伤科要药。三七止血生用,是因为其成份三七素不稳定,容易经过加热处理后发生破坏。三七水溶性成分三七素(Den.eiemne),能使血小板数量显著增加,并缩短小鼠的凝血时间,它的止血作用主要通过机体代谢、诱导血小板释放凝血物质而产生。著名的“云南白药”,即以之为主药。

1.2抗血栓作用中医理论认为三七能止血而不留瘀,是具有化瘀作用的止血药,因此对出血症兼有瘀滞者尤为适宜。三七可以通过抑制血小板聚集、抑制白细胞黏附、抑制过氧化物的产生等多种通路,使血小板内cAMP含量得到提高,使血栓素A2的生成减少,血栓形成从而得到抑制[1]。

1.3抗炎作用中医认为三七具有消肿镇痛作用,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药理实验发现[2],对小鼠体内抗原结合细胞的生成三七水煎剂或三七多糖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三七总皂苷可使小鼠的巨噬细胞的吞噬率和吞噬指数显著提高,减少白细胞的移动指数,提高外围血中白细胞总数;三七皂苷在体外对人体淋巴细胞的有丝分裂有促进作用。三七可以明显的抑制多种原因引起的血管通透性的增加[3]。大鼠足肿胀和小鼠耳廓炎症采用角叉菜胶等多种致炎剂导致后,采用三七治疗,观察到局部炎症反应明显的抑制,对毛细血管通透性升高、炎性渗出和组织水肿等急性炎症反应可以明显得到抑制,并且可以减少炎症后期肉芽组织增生。

1.4补血作用三七除具有止血的功效外,也能补血。这主要是因为三七中的有效成分三七总皂苷可使造血细胞增殖增强、增加合成GATA-1和GATA-2转录调控蛋白,使其与上游调控区的启动子和增强子结合的活性能够得到增高,调控与上调造血细胞增殖和分化相关的基因表达,具有良好的补血作用[4]。陈小红等[5]研究三七皂苷在某种程度上使Daxx、Fas蛋白表达能够得到抑制,而造血细胞的凋亡相应减少,并阻止半胱天冬酶(caspase)连锁链的活化而抑制造血细胞凋亡,同时其促进细胞增殖也能通过上调NFkB、c2Rel转录因子而完成,这便是通过观察得到的三七皂苷对人骨髓造血细胞凋亡相关蛋白表达影响的作用机制。

在临床上三七具有对心血管系统、中枢神经系统、抗炎、免疫调节、血液系统、保肝、抗衰老等多种药理作用,临床已广泛应用于心血管疾病、多种外科疾病、肝炎及顽固性头痛治疗多是通过以上几种的作用或以上机理的延伸。

2三七的真伪鉴别

三七由于其临床应用的广泛及价格的昂贵,在市场上常常出现其他药物假冒三七进行销售。为更好地运用三七为患者治疗,必须对其进行鉴别。

2.1正品三七三七主产于云南、广西等地。田七为五加科植物三七的干燥根,呈不规则的纺锤形或类圆柱形,具有蜡样光泽,表面灰黄色(俗称铜皮)或灰棕色(俗称铁皮),长1.5~6cm,直径1.5~4cm,表面有纵皱纹,呈断续不规则状,及少数横长隆起的皮孔。质坚实,体重,击碎后皮部与木部常分离(俗称皮骨分离),顶端有根茎残基,周围有数个瘤状突起的支根痕(俗称乳包),横断面呈黄绿、灰绿色。皮部有细小棕色树脂道斑点。木部微有放射状纹理(俗称菊花心),气微,味苦而后微甜。并带有灰黄色的栓皮。易折断。剪下粗支根,称为“筋条”;较细者为“剪口”;最细者为“绒根”。“筋条”、“剪口”及“绒根”大多不饱满而有较多的纵皱。断面颗粒状或角质状。显微鉴别:三七粉末厌黄色。淀粉粒甚多,直径4~30um,脐点点状、短缝状,单粒圆形、半圆形或圆多角形,粒大者层纹明显;复粒由2~10分粒组成。树脂道碎片易见,含黄色分泌物。导管直径15~55um,导管为网纹、梯纹及螺纹;草酸钙簇晶少见,直径48~80um,棱角较钝。

2.2姜黄为姜科植物姜黄CurcumalongaL.的根茎加工而成。本品长2~5cm,直径1.5~3cm。呈卵圆形或纺锤形。浅黄褐色,质坚硬,断面棕黄色,角质样,表面粗糙,头部钝圆,基部稍尖,具上疏下密的环状节和须根痕。中部具黄色点,近外侧有一黄色环纹。味极苦辛,微有香气。嚼之唾液变黄色。显微鉴别本品为黄色粉末。非腺毛(鳞叶)黄色至深黄色,多碎断,单细胞,类圆形、多角形、类长方形或不规则形,顶端尖,含糊化淀粉的薄壁细胞黄色,椭圆形或卵圆形,多单粒,油细胞少数,壁薄,胞腔内充满绿黄色油状物。导管多为梯纹、螺纹、网纹,有的为复螺状增厚螺纹导管。少数草酸钙方晶。

2.3水田七琦翦薯科植物裂果薯干燥块茎。长2~4cm,直径10~15mm,呈类长圆形、卵圆形或略里圆锥形,块茎组织与三七、莪术差别甚大,中部较小而常弯曲。表面粗糙,有横向或纵向的粗糙纹,以及小点状突起的须根痕,灰黄或灰棕色,顶端具残存的皱缩膜质叶基。体稍轻,质略硬,易折断击碎,断面较粗糙,灰黄色,颗粒性,微有蜡样光泽,气微,味苦,有小毒。显微鉴别:有散在的点状维管束,可见众多淀粉粒和草酸钙针晶和针晶束,无树脂道和草酸钙簇晶。

2.4莪术姜科植物广西莪术(CurcumaKwangsiensis)和同属植物的干燥根茎。从体形、外表、颜色、大小酷似三七。不同:有明显环节的外表,腊样,有淡黄色星散维管束,横断面黄绿色至棕褐色,有莪术香气,味苦辛。本品长2~6cm,直径1.8~3cm,呈类圆锥形或卵圆形,表面灰棕色,全体可见人工加工的纵向锉刀痕。全体可见伪造的瘤状突起以及横向皮孔,有时可见环纹。顶端未见茎痕,断面灰棕色,略带角质样腊光,质坚实而沉重,难折断,内皮层环明显。显微鉴别粉末淡黄色,淀粉粒多已糊化,未糊化淀粉粒多为卵圆形,单粒,长20~40μm,宽19~24μm,短杆状,脐点偏心性,位于较狭的一端,层纹明显;有单细胞非腺毛,多已碎断;导管多为螺纹,梯纹,少数导管伴有杆状纤维群。莪术的甲醇溶液滴在滤纸上,干后,置紫外灯下观察显黄色荧光。

2.5菊叶三七,具有止吐血、衄血、祛瘀行血的功效,用于治疗跌打损伤,积血不行等证。主产于广西、贵州、云南、四川等地,来源于菊科植物菊三七的干燥根茎,我国大部分地区多有栽培,喜生长于阴湿肥沃土壤地区,长3~6cm,直径3cm左右,其根茎呈拳形或团块状,全体有瘤状突起及断续弧状沟纹,表面灰棕色或灰黄色(鲜品带紫红色),质坚实,不易折断;断面显菊花心,灰黄色(鲜品白色),顶端常有茎基或芽痕。下部有细根或细根断痕。气微,味甘淡后微苦。呈拳形块状,表面灰棕或黄棕色,显微鉴别:质坚实,味淡而后微苦,全体有不规则的瘤状突起,突起部分顶端有茎基或芽痕。维管束外韧型,2~3轮环列呈同心放射状,韧皮部有分泌道,髓明显,根茎横切面中心有显著的髓部,无淀粉粒,薄壁细胞含大量菊糖,无草酸钙结晶。

3结语

因为中药三七是临床上的常用药,具有止血、化瘀、抗炎、补血等作用,临床医生需对其药理作用有足够的认识。三七有“金不换”的别名,市场上出现了许多假冒产品,药师需注意鉴别,更好为患者服务。

参考文献:

[1]王芳,刘育英,刘涟祚,等.三七总皂苷、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bl、人参皂苷Rgl对光化学反应诱导的大鼠肠系膜细静脉血栓的抑制作用-三七主要成分抑制细静脉血栓.世界科学技术一中医药现代化,2008,10(3):106-109.

[2]刘东平,杨军,丁丹.三七及其有效成分对血液系统的药理活性研究概况.中医药信息,2012,29(4):172-174.

[3]蒲清荣,祝丕先.三七药理作用研究概述.现代医药卫生,2007,23(24):3704-3705.

[4]郁相云,钟建华,张旭.中药三七对血液系统的药理活性研究.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8(12):249.

[5]陈小红,高瑞兰,郑智茵,等.三七皂苷对人骨髓造血细胞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06,14(2):343.

标签:;  ;  ;  

三七的药理作用分析及真伪鉴别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