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题目: 油管钢高温高压CO2/H2S及CO2腐蚀行为研究
论文类型: 硕士论文
论文专业: 材料学
作者: 徐鸿麟
导师: 周琦
关键词: 腐蚀产物膜,点蚀,带状组织
文献来源: 兰州理工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利用高压釜研究了X60、X70及16Mn钢在含有CO2+饱和H2S或CO2(CO2分压为2MPa或1MPa)的高温高压NACE溶液腐蚀环境中的腐蚀行为。结果表明:(1)在所研究的温度范围内,试样在CO2+H2S腐蚀介质中均表现出较高的腐蚀速率,且伴有不同程度的点蚀或蚀坑群,其中CO2引发点蚀,H2S会加速阴极和阳极的反应速率,造成严重点蚀;腐蚀产物主要为铁的硫化物;各个腐蚀速率之间的差值极大;腐蚀速率随温度变化的趋势无统一规律。(2)在所研究的温度范围内,试样在CO2腐蚀介质中也表现出较高的腐蚀速率:CO2腐蚀速率随着温度的升高,都呈现上升→下降的趋势,在120℃时腐蚀速率达到极大值;腐蚀产物主要为Fe3C。(3)腐蚀产物膜的性质,包括厚度、致密度、组成、结构、与基体的粘附力、离子选择性、稳定性等因素都会影响到腐蚀速率;腐蚀产物膜的保护性取决于碳钢性质(显微组织、热处理工艺、合金元素)和环境变量(溶液pH值、温度、溶液成分、流速等)。(4)点蚀的形成会增大腐蚀速率;影响点蚀的因素包括环境因素(腐蚀介质种类、卤素离子浓度、温度)、材料因素(各种合金元素)及其它因素(冷加工、表面状态、带状组织、夹杂物等);夹杂萌生点蚀的能力与夹杂的形状有关。(5)Cl-为点蚀的“激发剂”,并且在点蚀坑内富集,导致局部Cl-浓度差不同,形成电偶腐蚀,促进点蚀发生。(6)点蚀易于沿着带状组织生成,因此带状组织也是点蚀萌生的敏感位置;在钢铁生产中应避免带状组织的生成。
论文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
1.2 选题意义
1.3 CO_2腐蚀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CO_2腐蚀机理
1.3.2 CO_2腐蚀的影响因素
1.4 H_2S腐蚀机理
1.5 CO_2、H_2S共存条件下的腐蚀机理
1.6 CO_2、H_2S共存条件下腐蚀的影响因素
1.7 H_2S腐蚀研究趋势
1.8 CO_2腐蚀研究的未来趋势
第二章 实验简介
2.1 实验目的
2.2 实验材料
2.3 实验设备
2.4 实验介质
2.5 实验步骤
第三章 实验结果与分析
3.1 三种钢在H_S+CO_2条件下的腐蚀
3.1.1 X60钢的H_2S+CO_2条件下的腐蚀
3.1.2 X70钢在H_2S+CO_2条件下的腐蚀
3.1.3 16Mn钢在H_2S+CO_2条件下的腐蚀
3.2 三种钢在CO_2条件下的腐蚀
3.2.1 X60钢的CO_2腐蚀
3.2.2 X70钢的CO_2腐蚀
3.2.3 16Mn钢的CO_2腐蚀
第四章 讨论
4.1 不同条件下的腐蚀速率与温度关系比较
4.1.1 X60钢在不同条件下的腐蚀速率与温度关系比较
4.1.2 X70钢在不同条件下的腐蚀速率与温度关系比较
4.1.3 16Mn钢在不同条件下的腐蚀速率与温度关系比较
4.1.4 不同材料在CO_2腐蚀条件下的腐蚀速率与温度关系比较
4.1.5 不同材料在CO_2+H_2S腐蚀条件下的腐蚀速率与温度关系比较
4.2 腐蚀产物膜
4.2.1 CO_2腐蚀产物膜
4.2.2 CO_2+H_2S腐蚀产物膜
4.3 腐蚀机理
4.3.1 CO_2腐蚀机理
4.3.2 CO_2+H_2S腐蚀机理
4.4 点蚀
4.4.1 点蚀的定义
4.4.2 影响点蚀的环境因素
4.4.3 影响点蚀的材料因素
4.4.4 其它因素
4.4.5 点蚀机理
4.4.6 点蚀的敏感性
4.5 腐蚀的防护与控制措施
4.5.1 CO_2+H_2S及CO_2腐蚀的防护与控制措施
4.5.2 点蚀的防护与控制措施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发布时间: 2005-07-14
参考文献
- [1].海工混凝土与钢结构腐蚀速率监测方法与装置研究[D]. 姚楠.东北师范大学2018
- [2].流体流动特性对金属表面电化学反应过程的影响[D]. 张吉鼎.西安石油大学2018
- [3].CO2对碳钢的腐蚀及双相缓蚀剂的研制[D]. 龙彪.大庆石油学院2007
- [4].高温高压CO2环境咪唑啉缓蚀剂缓蚀性能研究[D]. 董逢寅.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3
- [5].咪唑啉CO2缓蚀剂在油井中的应用研究[D]. 周永强.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4
- [6].不锈钢在饱和CO2盐溶液中应力腐蚀研究[D]. 安帅.大连理工大学2015
- [7].长输油气管线腐蚀速率预测模型及防护技术研究[D]. 朱景龙.中国海洋大学2007
- [8].油气田集输管材CO2腐蚀行为及缓蚀剂评价[D]. 胡隋军.辽宁师范大学2014
- [9].CO2激光焊接光致等离子体信号的实验研究[D]. 董佳奇.华中科技大学2009
- [10].某集气站集输管线腐蚀机理及腐蚀速率预测方法研究[D]. 寇菊荣.西安石油大学2016
相关论文
- [1].川西气田某气井中CO2腐蚀规律、缓蚀剂的筛选及其缓蚀机理研究[D]. 张玲玲.中国海洋大学2007
- [2].CO2对碳钢的腐蚀及双相缓蚀剂的研制[D]. 龙彪.大庆石油学院2007
- [3].井下油套管二氧化碳腐蚀研究[D]. 李珣.四川大学2005
- [4].油气开发中高温高压CO2腐蚀产物膜结构与性能研究[D]. 张颖.西南石油学院2005
- [5].油井管柱抗CO2腐蚀技术研究[D]. 李继丰.大庆石油大学2006
- [6].埋地管道材料的H2S应力腐蚀研究[D]. 潘卫军.南京工业大学2004
- [7].N80油管钢在含CO2/H2S高温高压两相介质中的电化学腐蚀行为及缓蚀机理研究[D]. 任呈强.西北工业大学2003
- [8].油管钢在含CO2/H2S高温高压水介质中的腐蚀行为及防护技术的作用[D]. 周计明.西北工业大学2002
- [9].油气管材的二氧化碳腐蚀行为研究[D]. 王建刚.兰州理工大学2004
- [10].硫化氢对石油管线钢应力腐蚀开裂和氢渗透行为的影响[D]. 杨洲.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