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马奶论文-乌日汗,包连胜,包秀萍,李爽,王歆远

酸马奶论文-乌日汗,包连胜,包秀萍,李爽,王歆远

导读:本文包含了酸马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科尔沁,酸马奶,挥发性物质,固相微萃取

酸马奶论文文献综述

乌日汗,包连胜,包秀萍,李爽,王歆远[1](2019)在《科尔沁地区食疗用酸马奶发酵过程中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动态变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SPME-CG-MS)对科尔沁地区酸马奶发酵过程中挥发性风味物质进行检测分析,确定各阶段风味物质种类及含量的变化趋势。同时,结合相对气味活度值(ROAV)、主成分分析法(PCA)和偏最小二乘分析(PLS)等方法探究发酵过程各阶段关键性风味物质及其差异。结果表明:本研究共检测出54种风味物质,包括酸类化合物、酯类化合物、醛类化合物、醇类化合物、酮类化合物、芳香族化合物等6大类风味物质,但在这些已定性的多种挥发性风味物质中对酸马奶整体风味有较大影响的物质所占比例较小;结合ROAV值的多元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发酵0 h、12~36 h和48~96 h之间有很好的聚类分离效果,其中0 h与其它时间点完全区分成为单独一类,与异戊醛、苯乙醛呈较强的正相关;12~36 h阶段风味与异戊醇呈较强的正相关;发酵48~96 h阶段风味与癸酸乙酯、乙醇、月桂酸乙酯、9-癸烯酸乙酯等酯类化合物呈正相关而未完全区分。酸马奶发酵初期、中期和后期,关键性风味物质在发酵各阶段呈不断变化状态,使酸马奶呈现出不同的风味特征。(本文来源于《中国乳品工业》期刊2019年08期)

乌日汗,包连胜,包秀萍,李爽,王歆远[2](2019)在《内蒙古科尔沁地区食疗用酸马奶发酵引子化学成分及细菌多样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对内蒙古科尔沁地区食疗用酸马奶发酵引子部分化学指标,包括pH值、糖类、有机酸、游离脂肪酸等进行分析,同时为调查其中细菌多样性,应用Illumina MiSeq第2代测序技术测定其细菌的16S rDNA V3-V4高变区序列,分析物种的丰度、物种分布和Alpha多样性。结果:该酸马奶引子样品pH值为3.54,乳糖、半乳糖质量分数分别为(0.281±0.011)%和(0.100±0.003)%,未检测到葡萄糖;乳酸质量分数为(1.506±0.069)%,丙酸质量分数为(0.053±0.002)%,乙酸质量分数为(0.345±0.014)%,丁酸质量分数为(1.143±0.061)%;共检测到19种脂肪酸,包括12种饱和脂肪酸和7种不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中α-亚麻酸质量浓度最高,为(14.12±0.36)mg/L;细菌多样性检测结果表明,该样品所获优化序列为(62 082.7±4 868.8)条,可操作分类单元(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s,OTU)数为34.3±2.3;稀释曲线表明该测序深度充分,OTU数接近于饱和。该酸马奶引子细菌主要分布于以下4个属: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84.08%、醋杆菌属(Acetobacter)9.83%、乳球菌属(Lactococcus)2.41%、链球菌属(Streptococcus)2.18%;其优势菌属为乳杆菌属。以上结果表明,该酸马奶引子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丰富,益生菌占主要地位,食品安全有保障。(本文来源于《食品科学》期刊2019年14期)

刘亚华[3](2019)在《酸马奶对高脂血症患者降血脂效果和肠道菌群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酸马奶作为有效降血脂的保健饮品,其作用机理普遍认为与乳酸菌及其代谢物质有关。大量研究发现脂质代谢与肠道菌群密切相关,肠道菌群也由此成为治疗高脂血症的新靶点。目前针对酸马奶降血脂的研究仅基于临床指标基础上,而有关酸马奶如何通过影响高脂血症患者肠道菌群来缓解高脂血症的研究很少,同时,全面了解酸马奶中微生物代谢产物对揭示酸马奶降血脂的机制研究也尤为重要。本研究以13例高脂血症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为期60天的辅助降血脂,患者每天叁餐前饮用250 mL酸马奶。采集血液(第0天和60天)、粪便样品(第0天、30天和60天)结合酸马奶和鲜马奶的差异代谢物质从血液生理生化指标、肠道微生物方面探讨酸马奶的降血脂机制。结果如下:(1)饮用酸马奶期间,患者临床症状积分显着降低(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显着升高(p<0.05),免疫球蛋白G(IgG)水平显着降低(p<0.05)。(2)饮用酸马奶期间,显着增加了患者肠道菌群的丰度和多样性(p<0.05),单形拟杆菌(Bacteroidesuniformis)、脆弱拟杆菌(Bacteroidesfragilis)和粪便罗斯氏菌(Roseburia faecis)等细菌的相对含量持续增加,梭菌属(C1ostridium)、臭气杆菌属(Odoribacter)、柠檬酸杆菌属(Citrobacter)等细菌的相对含量持续降低。(3)肠道菌群与血脂代谢的相关性分析发现,相对含量持续增加的Bacteroides massiliensis与总胆固醇(TC)水平呈显着负相关(p<0.05),与HDL-C水平呈显着正相关(p<0.05),相对含量持续减少的梭菌属与甘油叁酯(TG)水平呈显着正相关(p<0.05)。(4)酸马奶中S-腺苷-L-蛋氨酸、肌肽和吡哆醇等物质的含量显着高于鲜马奶(p<0.05),这些物质具有降血脂功效。本研究发现酸马奶通过调节肠道菌群平衡,维持肠道内环境稳态,进而调控血脂趋于正常水平,缓解了高脂血症。同时,酸马奶中微生物代谢产物也可能在降血脂过程中发挥了作用。本研究为全面解析酸马奶治疗高脂血症的机制奠定基础。(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农业大学》期刊2019-06-01)

王琪[4](2019)在《酸马奶乳清饮料的开发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酸马奶乳清饮料是以酸马奶、白砂糖、水等为主要原料,经调配,杀菌,包装等工艺制成的具有蒙古族特色的含乳饮料。本文通过对酸马奶乳清饮料的原料配比进行单因素和正交试验,选出最优配方,并对酸马奶乳清饮料的理化、功能特性进行检测与分析,同时观察酸马奶乳清饮料在贮藏期间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主要结果如下:(1)通过酸马奶乳清饮料的原料选择单因素和正交试验,获得的最佳配方为:酸马奶乳清的添加量为20%,白砂糖的添加量为6%,CMC-Na的添加量为0.3%,蔗糖酯的添加量为0.02%,柠檬酸钠的添加量为0.04%,低聚异麦芽糖的3%,乳清蛋白粉的添加量为2%,其余部分为无菌水。(2)酸马奶乳清饮料的蛋白含量1.13±0.00%,脂肪含量为0.36±0.02%,pH值和滴定酸度分别为4.14±0.00和25.00±0.01°T,能量值为83.53±0.74KJ/100g。酸马奶乳清饮料的能量较低,较适合控制体重的人群饮用。酸马奶乳清饮料的表观黏度较稳定,在第12s和第120s时分别为0.00526Pa.s和0.00561 Pa.s。从酸马奶、酸马奶乳清饮料,市售卡尔皮斯饮料对比可得出,差异最大的是酸味,其次是甜味和咸味。(3)酸马奶乳清饮料中共检测出16种氨基酸,氨基酸的总含量为0.28%。其中检测出9种必需氨基酸,总含量为0.14%。酸马奶乳清饮料中共检测出24种脂肪酸,总含量为100%,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占总含量的34.14%。(4)酸马奶乳清饮料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性、降胆固醇能力以及降解亚硝酸盐的能力。在浓度为10 mg/mL时,DPPH清除率为9.6±0.33%,还原活性为0.27±0.01%,羟自由基清除率为49.03±1.00%,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为22.36±1.00%。降胆固醇能力0.99±0.01%,亚硝酸盐降解能力为54.26±2.5%。从此可以推断出酸马奶乳清饮料具有良好的功能特性。(5)酸马奶乳清饮料在贮藏期,其沉淀量和pH值变化均在正常范围之内。在4℃贮藏条件下,酸马奶乳清饮料中的酸味、咸味和鲜味变化最大。而在25℃贮藏条件下,酸味的变化较为明显。酸马奶乳清饮料在贮藏期内微生物指标也均在正常范围内,大肠菌群数、酵母及霉菌数均符合相关标准要求。(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农业大学》期刊2019-06-01)

多拉娜[5](2019)在《酸马奶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肠道菌群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是一种慢性消化系统疾病,被认为是胃癌的癌前状态,是临床研究的热点。“酸马奶疗法”是蒙医学中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有效方法之一,具有控制病情发展、减少复发等效果,但有关CAG治疗机理的报道较少。本研究以10名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酸马奶疗法”对其进行治疗。试验期间检测患者第0天和第60天的临床症状评分和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同时采用PacBio SMRT测序技术分析叁个时间点(第0天、30天和60天)的酸马奶细菌多样性和四个时间点(第0天、30天、60天及停止饮用30天)的患者肠道菌群,进而研究饮用酸马奶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肠道菌群的影响。结果如下:1.患者饮用的酸马奶中,优势菌属为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优势菌种为瑞士季乳杆菌(Lactobacillus helveticus)。2.饮用酸马奶期间患者临床症状评分、血小板计数和总胆固醇含量显着降低(p<0.05)。3.饮用酸马奶后,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肠道菌群结构发生变化。具有降解胆固醇功能的单形拟杆菌(Bacteroides uniformis)、产丁酸的罗斯氏菌属(Roseburia)、直肠真杆菌(Eubacterium rectale)和普拉梭菌(Faecalibacterium prausnitzii)等有益菌的相对含量增加,副拟杆菌属(Parabacteroides)、志贺氏菌属(Shigella)等条件致病菌的相对含量减少,但停止饮用后部分菌群趋于恢复到原始水平。4.肠道菌群与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相关性分析结果发现12个菌属和13个菌种与血液生理生化指标显着相关,其中拟杆菌属(Bacteroides)、瘤胃球菌属(Ruminococcus)、多氏拟杆菌(Bacteroides dorei)等与白细胞数、尿酸、红细胞数、血红蛋白水平等血液指标呈正相关(P<0.05),罗斯氏菌属、栖粪杆菌属(Faecalibacterium)、韦荣球菌属(Veillonella)、粪便普氏菌(Prevotella copri)等与白细胞数、血红蛋白水平、血小板计数等血液指标呈负相关(P<0.05),表明患者的血液指标的变化与肠道菌群的改变有一定关系。本研究结果表明饮用酸马奶可以影响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肠道菌群结构,提高肠道中有益菌的相对含量,改善其临床症状。本研究以肠道菌群为基础,结合临床症状评分和血液生理生化指标揭示了饮用酸马奶缓解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症状的机理,为今后临床上采用酸马奶治疗CAG奠定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农业大学》期刊2019-06-01)

王卉[6](2019)在《酸马奶片的制作及其品质功能特性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酸马奶为研究对象,以开发一款酸马奶片为目的,对其主要原料和工艺进行单因素和正交试验,选出最优配比和工艺,并对酸马奶片产品的感官、理化、微生物相关指标以及品质、功能特性进行检测和分析,观察其在贮藏期间的品质变化情况,确定保质期。研究结果如下:(1)酸马奶片中分别添加相同量的全脂乳粉和脱脂乳粉所制成的酸马奶片,其咀嚼度分别是2802.93±92.61和331.17±12.89,与市售牛奶片对照样(2757.47±33.84)相比,添加全脂乳粉的咀嚼度更好;感官评分分别是15.60±0.12分和14.20±0.12分。故选择全脂乳粉作为原料添加到酸马奶片中。(2)通过不同添加量的酸马奶粉(70%、80%、90%、100%)、全脂乳粉(5%、10%、15%、20%)、葡萄糖粉(1%、3%、5%、7%)对酸马奶片感官评分的影响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结果得知,酸马奶片的最佳组合为酸马奶粉、全脂乳粉、葡萄糖粉的添加量分别为80%、15%和5%。(3)通过搅拌时间、压片速度、压片压力对酸奶片咀嚼度的影响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结果得知,各因素主次顺序为:压片压力>搅拌时间>压片速度,最佳组合为搅拌时间20 min、压片速度100 r/min、压片压力3.50 MPa。(4)对酸马奶片的营养成分检测分析结果得出,蛋白质、脂肪、水分、灰分、酸度值分别为 47.55±0.24%、19.20±0.70%、4.32±0.05%、4.60±0.01%、102.06±1.03°T;乳酸菌和酵母菌数分别为8.8×104CFU/g、1.5×105CFU/g;酸马奶片含有的氨基酸和脂肪酸种类丰富,含有多种人体必需氨基酸,亚油酸和亚麻酸含量较其他乳制品高,含量分别为 6.92%和 4.10%。(5)当酸马奶片复水浓度为10 mg/mL时,其DPPH清除率、羟基自由基清除率、还原活性、超氧阴离子清除率分别为30.11 ±0.16%、50.10±0.18%、0.32±0.01、9.61 ±0.03%。酸马奶片胆固醇脱除率、ACE抑制率、亚硝酸盐降解率分别为41.10±1.64%、59.26±2.02%、55.66±0.80%。(6)采用电子舌和电子鼻对酸马奶片的滋味和挥发性风味物质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酸马奶片的滋味物质主要是酸味和涩味,挥发性风味物质主要包括芳香化合物、氨气、氢气、脂肪族芳香化合物(烷烃)。(7)综合酸马奶片贮藏期间感官和微生物的指标变化情况得出,在冷藏和冷冻条件下贮藏,酸马奶片可贮藏10个月以上的时间,酸马奶片不宜在常温下贮藏。(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农业大学》期刊2019-06-01)

吉米斯(XIRNUD,Jimisi)[7](2019)在《酸马奶源副干酪乳杆菌的筛选及其对小鼠肠黏膜屏障和血液免疫影响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旨在研究酸马奶中筛选出的产蛋白类抑菌物质副干酪乳杆菌类坚韧亚种(Lactobacillus paracasei subsp.tolerans)对牛源致病性E.coli O8所致腹泻小鼠血清免疫、外周血免疫以及肠黏膜屏障作用机制,为其进一步深入开发研究益生菌类微生态制剂、医疗保健以及功能性食品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分为以下叁个试验:试验一:研究采用了琼脂扩散牛津杯法、有机酸排除试验、过氧化氢作用和蛋白酶敏感试验对分离出的54株乳酸菌进行初筛和复筛,通过微生物形态学、生理生化试验以及16S rDNA序列分析对试验菌株进行种属鉴定,并采用盐析法测定了菌株的最佳硫酸铵沉淀浓度。研究结果表明,分离出的54株乳酸菌中只有一株产生具有较强的抗菌作用的代谢产物,该菌的无细胞发酵上清液对蛋白酶K和胃蛋白酶敏感,抑菌活性完全丧失,从而确定抑菌物质为蛋白类。16S rDNA序列分析结果表明其属于副干酪乳杆菌类坚韧亚种,且该菌的最佳硫酸铵沉淀浓度为70%。试验二:通过注入致病性E.coli O8菌悬液制备小鼠腹泻模型,利用筛选出的副干酪乳杆菌进行干预。将体重为(20±2)g的70只SPF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7组,每组10只。5组分别灌胃0.3 mL活菌数为1×106、1×108、1×1010 cfu/mL的乳酸菌菌悬液、0.1 g/mL的Nisin和0.15g/kg的盐酸环丙沙星,阴性对照组灌胃0.3mL生理盐水不进行治疗,正常对照组灌胃0.3 mL生理盐水。试验期为7天。采用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中细胞因子、体液免疫水平、抗氧化指标以及内分泌激素,并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小鼠外周血中细胞免疫功能来评价副干酪乳杆菌的免疫调节作用。结果表明,与阴性对照组相比:①灌胃不同剂量乳酸菌能够促进小鼠生长性能(P<0.05)。②乳酸菌高剂量组可显着提高小鼠脾脏指数(P<0.05),对小鼠胸腺指数呈上升趋势,但差异不显着(P>0.05)。③乳酸菌组显着提高抗炎细胞因子IL-4、IL-10、TGF-β,降低促炎细胞因子IL-1β、IL-6、TNF-α、IL-17、IL-23、IFN-y,高剂量组最优。④乳酸菌组提高IgA、IgG、IgM含量,高剂量组分别提高了53.42%、33.64%、36.37%。⑤乳酸菌组提高CD19+ CD3+、CD4+比例,降低CD8+比例,并能够提高CD4+/CD8+二者的比值。⑥乳酸菌组可显着提高CAT、T-AOC、SOD和GSH-Px活力,显着降低MDA含量(P<0.05),且高剂量组效果最优。⑦乳酸菌高剂量组可显着降低GC含量(P<0.05),极显着降低ACTH含量(P<0.01),显着提高T3、T4、GH含量(P<0.05)。由此可知,乳酸菌能够促进小鼠生长性能和免疫器官发育,并能调节免疫和抗氧化指标,从而提高小鼠免疫力,同时调节内分泌激素,从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使机体处于健康状态。试验叁: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回肠黏膜TJ相关蛋白及细胞因子,并进行小鼠小肠组织HE染色后观察。用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中NO、DAO、D-乳酸、内毒素和回肠组织中sIgA含量和MPO活性。应用Illumina H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小鼠盲肠内容物中的菌群结构。结果表明:①与阴性对照组相比:乳酸菌组小鼠小肠绒毛长度显着提高(P<0.05),V/C值上升,乳酸菌组小鼠小肠绒毛缩短及形态受损有所恢复,高剂量组效果较明显;乳酸菌组血清中DAO、D-乳酸和内毒素显着降低(P<0.05);乳酸菌组OCCLUDIN、CLAUDIN-1、AM-A、Z0-1、Z0-2、Z0-3蛋白表达量显着提高(P<0.05)。②与阴性对照组相比:乳酸菌组NO含量、MPO基因表达量以及组织中MPO含量显着降低(P<0.05);乳酸菌组sIgA显着提高(P<0.05),COX-2、IL-6和TNF-α基因表达量下降。③在门水平上小鼠肠道优势菌群为拟杆菌门和厚壁菌门。抗生素降低小鼠肠道中厚壁菌门丰度,所占比例7.82%,而乳酸菌干预后厚壁菌门恢复至正常组水平,乳酸菌低、中、高剂量组的厚壁菌门比例分别为45.56%、66.38%、80.92%,因此,随着乳酸菌剂量的增加而拟杆菌门减少,厚壁菌门增多。正常组的变形菌门丰度为7.8%,阴性对照组为24.04%,其他组低于正常组。乳酸菌高剂量组的差异物种为乳酸杆菌门、乳杆菌目和杆菌纲。乳酸菌中剂量组的差异物种为毛螺菌科。乳酸菌高剂量组特有OTUs 42个,正常组特有OTUs 41个,抗生素组的特有OTUs最少。由此可知,乳酸菌干预能够提高腹泻小鼠肠道菌群多样性,用抗生素治疗导致下降肠道菌群多样性。乳酸菌提高肠道中正常菌群和有益菌,从而维持肠道微生态平衡。(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农业大学》期刊2019-06-01)

钦达木尼[8](2019)在《产胞外多糖植物乳杆菌在酸马奶乳饮料中的应用及其品质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乳酸菌胞外多糖(Extracellular Polysaccharide,EPS)是指乳酸菌在生长代谢过程中向菌体细胞外以及菌体细胞所处基质中分泌的一类多糖物质,经过研究发现,乳酸菌EPSs具有独特的流变学特性以及抗氧化、抗肿瘤、免疫调节等生理活性。酸马奶是一种以鲜马奶为原材料发酵而成的低酒精含量乳制品。酸马奶具有养血安神,并且具有改善消化液分泌等功能。由于酸马奶酸度高,大多数人无法接受酸马奶,因此,本论文以鲜马奶为原材料将产胞外多糖植物乳杆菌用于酸马奶发酵,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优化酸马奶乳饮料配方,并分析其品质。研究结果如下:1.本实验用供试菌株为一株产胞外多糖乳杆菌,编号为MD23,经16srDNA基因序列和糖类发酵实验将菌株MD23鉴定为植物乳杆菌。其16s rDNA基因序列长度为 1348 bp。菌株 MD23 能够利用 L-ARAbinose、D-GALactose、D-MaNnose、D-MANnitol、AMYgdaline、N-AcetylGlucosamine、ARButine、D-CELlobiose、D-MALtose、D-MELibiose、D-LACtose、D-TREhalose、D-SACcharose、D-RAFfinose、GLYcoGene、AmiDon、D-TURanose、D-ARabitoL、Potassium GlucaoNaTe 等糖类,其余糖类均不被菌株MD23所利用。2.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确定酸马奶乳饮料最优配方:将菌株MD23按4%(v/v)比例接种于鲜马奶中发酵,其中酸马奶引子的添加量为3%(v/v),发酵温度为15℃,发酵时间为6h;其次是以酸马奶为原材料进行酸马奶乳饮料的配方优化。酸马奶乳饮料的最优配方为:酸马奶100 mL、蜂蜜6 g、砂糖3 g、水20 mL、果胶0.1 g/mL、柠檬酸钠0.2 g/mL。酸马奶乳饮料酸甜适中,保留了酸马奶固有的风味,组织状态细腻,口感最佳。3.酸马奶乳饮料最优工艺为:鲜马奶→灭菌→接种→加酒曲→摇床发酵→测酸度→过均质机→酸马奶→添加甜味剂、稳定剂→均质→酸马奶乳饮料→成品。4.检测酸马奶乳饮料理化指标及卫生指标得知,脂肪含量平均值为1.92±0.12%、蛋白质含量平均值为2.13±0.12%、酸度平均值为99.0±2.94°T。乳酸菌含量平均值为1.7×107CFU/mL,酵母菌含量平均值为4.18×104CFU/mL,未检出霉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沙门氏菌等致病菌,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含乳饮料》(GB/T 21732-2008)中规定的产品要求。酸马奶是一种古老的保健乳制品,从古至今一直受牧民所喜爱。该论文内容有效降低酸马奶高酸度,保留酸马奶独特风味,提高消费者的接受度,对酸马奶产品的开发研究、乳制品的多元化、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等方面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农业大学》期刊2019-06-01)

贺美玲[9](2019)在《酸马奶源乳酸杆菌代谢物对犊牛肠黏膜屏障作用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犊牛腹泻是造成奶牛养殖业经济损失的原因之一。本试验前期通过体外抑菌和小鼠体内抗菌试验初步确定了酸马奶源乳酸杆菌代谢物(MLP)的作用效果,为后期研究犊牛肠黏膜屏障的作用提供参考依据。试验1,通过分离鉴定、体外抑菌和SPF小鼠抗菌试验证明了酸马奶源乳酸杆菌具有抑菌效果,并测定其分子量大小和氨基酸组成。试验2,选取60 只 SPF小鼠,随机分为健康组、腹泻组、氨苄青霉素组、环丙沙星组、Nisin组和MLP组。除健康组外,其余5组分别灌胃灭菌生理盐水、氨苄青霉素(0.001 g/kg)、环丙沙星(0.13 g/kg)、Nisin(0.002 g/kg)和 MLP(0.125g/mL),连续 15d,2 次/d,并于第 5d末次给药30 min后腹腔注射浓度为0.5× 10~9 CFU/mL的致病性EcoliO1,再继续灌胃10 d。试验结束后,采集样品,进行微生物-脑-肠轴相关指标检测,研究MLP对感染致病性EcoliO1小鼠微生物-脑-肠轴的作用。试验3,选取20头荷斯坦犊牛,除自然组外,其余3组犊牛经口服接种致病性E.coli O1(2.50 × 10~11 CFU/mL,100 mL/头)建立腹泻模型,造模3 d后,将灭菌生理盐水、0.5 mg/kg环丙沙星和200 mL MLP试验样品混于酸化奶中连续饲喂15 d,2次/d。试验结束后,采集血液分离血清,收集回肠、瘤胃液、盲肠、结肠样品进行相关指标检测,研究MLP对感染致病性E.coliO1犊牛肠黏膜屏障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试验1:从酸马奶中分离鉴定出4株乳酸杆菌,在属的水平上与乳酸杆菌标准菌株相似度达到97.80%,确定为乳酸杆菌并命名为:Lactobacillus.P。通过体外试验确定MLP的最小抑菌浓度(MIC)为62.50mg/mL。MLP中含有丰富的脯氨酸,并测得MLP的分子量在1000 Da以下占到76.46%,确定为细菌素。试验2:MLP使空肠中血小板反应蛋白1和总胆固醇的浓度显着增加,使回肠中胰岛素含量显着降低(P<0.05)。MLP可显着增加Lactobacillus的丰度,显着降低Proteobacteria的丰度(P<0.01),对调节肠道菌群的动态平衡具有一定的作用。试验3:①腹泻组犊牛回肠绒毛变短、水肿、断裂脱落、肌层厚度减少;而MLP组犊牛肠绒毛排列整齐、紧密,肠黏膜完整,更加接近于自然组。②与自然组、腹泻组和环丙沙星组相比,MLP显着增加血清中IgA、IgG、CD4、IFN-γ的水平,显着增加回肠组织中adamtsl、TC和INS以及犊牛体重,显着增加结肠中Claudin-1、Occludin和JAM-1的浓度;显着降低TNF-α和IL-6的水平,从而增强肠黏膜免疫屏障和机械屏障功能。③通过16S rDNA对瘤胃液、盲肠和结肠微生物测序表明:MLP和环丙沙星一方面增加盲肠、降低结肠中OTUs数量;另一方面,显着增加Porphyronzonas的丰度,显着降低瘤胃液中Helicobacter、盲肠中Faecalibacterium和结肠中Fusobacterium的丰度;从而提高胃肠道黏膜微生物屏障功能。综上所述,MLP可有效改善致病性E.coli O1腹泻性犊牛的免疫力和胃肠道微生物菌群。MLP在改善动物健康和增强免疫力上与动物菌群丰富度有关,口服益生菌代谢物是通过调节胃肠道微生物群来增强肠黏膜免疫屏障的有效途径之一,我们的工作为益生菌代谢物以改善动物和人类健康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农业大学》期刊2019-06-01)

高璇,罗宝龙,张艳,倪永清[10](2019)在《新疆塔城地区传统酸马奶中Lactobacillus的分离鉴定及其耐药谱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对新疆塔城地区传统发酵酸马奶中Lactobacillus的分离鉴定和耐药谱分析,确定乳杆菌组成及其安全性。[方法]采用梯度稀释涂平板法分离,结合生理生化、属引物和16S rRNA基因扩增进行鉴定。[结果]从7份传统酸马奶中鉴定得到20株乳杆菌,L.plantarum为优势种。所有菌株对万古霉素具有耐受性,多重耐药菌株占85%。[结论]传统酸马奶中蕴含优良的微生物菌种资源,值得进一步研发和保护。(本文来源于《安徽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10期)

酸马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对内蒙古科尔沁地区食疗用酸马奶发酵引子部分化学指标,包括pH值、糖类、有机酸、游离脂肪酸等进行分析,同时为调查其中细菌多样性,应用Illumina MiSeq第2代测序技术测定其细菌的16S rDNA V3-V4高变区序列,分析物种的丰度、物种分布和Alpha多样性。结果:该酸马奶引子样品pH值为3.54,乳糖、半乳糖质量分数分别为(0.281±0.011)%和(0.100±0.003)%,未检测到葡萄糖;乳酸质量分数为(1.506±0.069)%,丙酸质量分数为(0.053±0.002)%,乙酸质量分数为(0.345±0.014)%,丁酸质量分数为(1.143±0.061)%;共检测到19种脂肪酸,包括12种饱和脂肪酸和7种不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中α-亚麻酸质量浓度最高,为(14.12±0.36)mg/L;细菌多样性检测结果表明,该样品所获优化序列为(62 082.7±4 868.8)条,可操作分类单元(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s,OTU)数为34.3±2.3;稀释曲线表明该测序深度充分,OTU数接近于饱和。该酸马奶引子细菌主要分布于以下4个属: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84.08%、醋杆菌属(Acetobacter)9.83%、乳球菌属(Lactococcus)2.41%、链球菌属(Streptococcus)2.18%;其优势菌属为乳杆菌属。以上结果表明,该酸马奶引子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丰富,益生菌占主要地位,食品安全有保障。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酸马奶论文参考文献

[1].乌日汗,包连胜,包秀萍,李爽,王歆远.科尔沁地区食疗用酸马奶发酵过程中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动态变化研究[J].中国乳品工业.2019

[2].乌日汗,包连胜,包秀萍,李爽,王歆远.内蒙古科尔沁地区食疗用酸马奶发酵引子化学成分及细菌多样性分析[J].食品科学.2019

[3].刘亚华.酸马奶对高脂血症患者降血脂效果和肠道菌群的影响[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9

[4].王琪.酸马奶乳清饮料的开发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9

[5].多拉娜.酸马奶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肠道菌群的影响[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9

[6].王卉.酸马奶片的制作及其品质功能特性的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9

[7].吉米斯(XIRNUD,Jimisi).酸马奶源副干酪乳杆菌的筛选及其对小鼠肠黏膜屏障和血液免疫影响的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9

[8].钦达木尼.产胞外多糖植物乳杆菌在酸马奶乳饮料中的应用及其品质影响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9

[9].贺美玲.酸马奶源乳酸杆菌代谢物对犊牛肠黏膜屏障作用的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9

[10].高璇,罗宝龙,张艳,倪永清.新疆塔城地区传统酸马奶中Lactobacillus的分离鉴定及其耐药谱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9

标签:;  ;  ;  ;  

酸马奶论文-乌日汗,包连胜,包秀萍,李爽,王歆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