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是临床妇科常见病之一,多发生于生育年龄妇女,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经期出血、痛经、盆腔疼痛以及不孕。近年来,由于腹腔镜的广泛应用,该病的诊断率不断提高。腹腔镜是诊断的金标准,除可明确诊断、确定分期外,还可进行相应治疗。药物治疗的复发率较高,随不同临床分期、不同随访期限和不同的药物种类而产生不同的结果,3年内复发率最高可达61.5%。手术与药物联合治疗效果优于单用药物或手术治疗。采用药物治疗或保守性及半保守性手术(经腹腔镜或腹部手术),对未生育及年轻妇女保留了生育功能及内分泌功能,复发却是棘手问题。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机制目前仍未明确,分子生物学研究表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具有粘附(Adhesion)、侵袭(Aggressive)和血管生成(Angiogenesis)三部曲组成,对于3A模式的研究已成为近年来的热点。不断加强基础研究,寻求更为完善的治疗对策,避免复发,仍需进一步研究。我们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治疗中发现,腹腔镜术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复发率显著低于其他研究报道的结果。除与异位症临床分期、腹腔镜手术技术与治疗的彻底性等因素相关外,腹腔镜手术时气腹对异位灶有无影响目前尚无相关研究。有较多研究显示,腹腔镜手术时,CO2气腹可促进肿瘤细胞术后种植与转移,增加了术后复发的危险性。CO2气腹作用于子宫内膜异位症病灶是否会产生一系列细胞与分子生物学改变,从而影响腹腔镜术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复发,目前尚无相关研究报道。本研究的目的在于建立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模型,观察不同气腹压力作用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病灶的影响及相关细胞和分子机制研究,评价气腹压力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复发的影响。第一部分CO2气腹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模型成模的影响目的:评价CO2气腹对子宫内膜异位症造模成功率的影响及对EMs大鼠模型异位病灶和血清中相关细胞因子和分子生物学指标的变化。方法:按照诱发性子宫内膜异位症动物模型的建模方法建立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模型,雌性SD大鼠,体重250~300g,造模前1d肌注苯甲酸雌二醇0.1ml/kg使动物统一处于动情期。切除一侧子宫,取自体子宫内膜缝合于两侧腹膜。麻醉后随机分组,每组10只。分别于造模不同时间(A:造模术前、B:造模术后第4d、C:造模术后第10d)模拟CO2气腹作用,压力15mmHg,时间1h,对照组无气腹干预,于造模4w后观察不同处理组与对照组的成模情况及异位灶和血清细胞因子、分子生物学等指标变化,评价CO2气腹对子宫内膜异位症造模成功率的影响。结果:造模不同时期(造模术前、造模术后第4d、10d)CO2气腹作用后,造模4w后对照组成模率100%(10/10),CO2气腹作用后的3组成模率分别为A组100%(10/10)、B组70%(7/10)、C组80%(8/10)。A组的侵袭、粘附和血管生成相关指标水平稍高于对照组(P<0.05)或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B、C组侵袭、粘附和血管生成相关的细胞因子水平多低于A组和对照组(P<0.05),并且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CO2气腹降低子宫内膜异位症造模成功率,对异位病灶的侵袭、粘附和血管生成等具有抑制作用。第二部分不同气腹压力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模型异位病灶侵袭、粘附和血管生成等方面的影响目的:评估不同气腹压力对子宫内膜异位灶及血清与粘附、侵袭和血管生成相关因子的变化水平及其与术后复发相关因素分析。方法:造模成功后随机分组(每组10只):对照组、10mmHg和20mmHg CO2气腹组,作用时间1h,术毕时行右侧异位灶剥除术,放尽囊液后重新缝合于该侧腹膜处。气腹干预后1w、2w、6w检测气腹对子宫内膜异位灶侵袭(MMP2/TIMP-1)、粘附(CD44v6、ICAM-1)、血管生成相关因子(VEGF/ENS、TNF-α)的影响,及血清相应细胞因子变化水平,评估不同气腹压力对子宫内膜异位灶及血清相关因子的变化水平及其与术后复发相关因素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术后早期(1周)10mmHg和20mmHg CO2气腹组对子宫内膜异位灶侵袭、粘附和血管生成等相关因子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且10mmHg组低于20mmHg组(P<0.05),这种影响在10mmHg组多可持续至术后2周以后。同组内行异位灶剥除术复种于腹膜处的异位灶仍能继续生长,相关细胞因子水平变化与另一侧未剥离的异位灶相似(P>0.05)。随着气腹干预后时间变化,各组相关细胞因子水平逐渐升高,术后6周与对照组无差异(P>0.05)。结论:气腹压力较低者对于异位病灶的侵袭、粘附和血管生成等抑制作用优于高气腹压力和对照组,可能是腹腔镜术后复发率低的因素之一。气腹作用后未剥除的异位灶与剥除后残留于腹腔内的异位灶具有相似的侵袭能力。第三部分不同气腹压力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模型异位病灶细胞凋亡和细胞器超微结构的影响目的:观察异位病灶腺细胞细胞凋亡和其它细胞器超微结构改变,进一步评价CO2气腹压力对子宫内膜异位灶的影响及术后复发的相关因素分析。方法:造模成功后随机分组(每组5只):对照组、10mmHg和20mmHg CO2气腹组,作用时间1h,手术结束后取子宫内膜异位灶及临近腹膜行电镜检查,观察异位病灶腺上皮细胞凋亡和其它细胞器超微结构改变,进一步评价CO2气腹压力对子宫内膜异位灶的影响及术后复发的相关因素分析。结果:对照组异位灶腺细胞结构良好,基质细胞排列整齐;腹膜间皮细胞排列整齐,微绒毛正常。10mmHg和20mmHg CO2气腹组均有异位灶腺细胞凋亡增加,线粒体嵴消失、线粒体肿胀明显;微绒毛消失,细胞连接缝隙增宽断裂,基底层细胞排列紊乱。与10mmHg比较,20mmHg气腹组异位灶细胞受损严重。结论:CO2气腹可促进子宫内膜异位灶腺细胞凋亡及超微结构破坏,降低其侵袭能力,20mmHg组损伤作用稍大。但气腹压力过高可能导致腹膜间皮细胞及基底细胞受损更为严重,从而降低了腹膜的防御能力,故临床手术时气腹压力不宜过高。全文结论:1、CO2气腹降低子宫内膜异位症造模成功率,对异位病灶的侵袭、粘附和血管生成等具有抑制作用。2、10mmHg和20mmHg CO2气腹组均可对异位病灶的侵袭、粘附和血管生成等产生抑制作用,气腹压力较低者对于优于高气腹压力和对照组。3、CO2气腹可促进子宫内膜异位灶腺细胞凋亡及超微结构破坏,降低其侵袭能力。CO2气腹能对异位病灶的侵袭、粘附和血管生成等产生抑制作用,气腹压力较低者效果较好,同时对异位灶腺细胞凋亡及超微结构破坏,降低其侵袭能力,可能是腹腔镜手术后子宫内膜异位症复发率较低的因素之一。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DNA甲基转移酶抑制剂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异位灶的影响[J]. 实用妇产科杂志 2016(01)
- [2].腹腔镜下异位灶剔除术联合孕三烯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分析[J]. 中国现代医生 2015(20)
- [3].王嘉梅分期论治子宫腺肌病所致痛经的经验总结[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0(11)
- [4].趋化因子受体6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在位内膜及异位灶中的表达[J]. 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 2010(01)
- [5].趋化因子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关系研究进展[J]. 医学综述 2020(14)
- [6].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在子宫腺肌病中的表达及意义[J]. 疑难病杂志 2008(08)
- [7].80例盆腔子宫内膜异位对不同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观察[J]. 医学信息(中旬刊) 2011(07)
- [8].异位妊娠的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体会[J]. 内蒙古中医药 2014(15)
- [9].CCR4及CCR8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在位内膜及异位灶的表达[J]. 现代妇产科进展 2011(01)
- [10].阵发性房颤术后复发与肺静脉电位传导及肺静脉外异位灶的关系探讨[J].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14(06)
- [11].36例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病理分析[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1(13)
- [12].子宫内膜异位症小鼠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变化规律的研究[J].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02)
- [13].子宫内膜异位症应用规范方案治疗临床体会[J].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14(12)
- [14].DNA甲基化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地西他滨对其治疗的研究[J]. 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 2017(07)
- [15].去甲二氢愈创木酸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实验研究[J].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08(11)
- [16].经阴道超声对异位妊娠的诊断价值[J].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7(16)
- [17].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28例[J]. 实用医药杂志 2012(09)
- [18].白细胞介素-8及其受体CXCR1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在位内膜及异位灶的表达[J].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10(05)
- [19].二恶英暴露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形成的影响[J].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2015(10)
- [20].丹那唑对小鼠子宫内膜异位种植的抑制及其机制[J]. 复旦学报(医学版) 2008(05)
- [21].手术结合米非司酮治疗重型子宫内膜异位症疗效观察[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6(65)
- [22].趋化因子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机制中的作用[J]. 国际妇产科学杂志 2009(05)
- [23].异位妊娠的病因及诊治[J]. 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 2008(04)
- [24].子宫内膜异位症啮齿类动物模型研究进展[J]. 生殖医学杂志 2017(05)
- [25].腹腔镜骶前神经切除术治疗中线性盆腔疼痛的疗效探讨[J].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2013(06)
- [26].改良LAVH治疗盆腔后部深部浸润型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子宫腺肌病[J]. 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 2013(02)
- [27].中西医结合治疗巧克力囊肿的探讨[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8(06)
- [28].围产期过敏性休克病例分析及文献复习[J]. 生殖医学杂志 2012(04)
- [29].BALB/c小鼠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的建立及其形态学的动态观察[J].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20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