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麦纹枯病发生流行动态(论文文献综述)
刘连盟[1](2020)在《稻用生物与化学组合增效杀菌剂的研发和相关机制研究》文中提出水稻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以稻瘟病、水稻纹枯病和稻曲病为代表的各种病害每年都会给水稻生产造成巨大损失。化学防治是目前生产上最主要和最有效的水稻病害防控措施,但也存在环境污染、抗药性和残留等问题。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提高、对化学防治的重新认识和有机农业的发展,生物杀菌剂因其环境友好、安全和开发成本低的优点在水稻病害防控上表现出光明的前景。本研究评估了两株不同类型的生防潜力菌芽孢杆菌H158和链霉菌HSA312对水稻主要病害的生防效能,并解析了其生防机制。在生防菌和化学杀菌剂互补性的基础上,以生防菌和化学杀菌剂混用(菌-剂混用)增效为指导思想,筛选得到两个生防菌株与化学杀菌剂的三种增效组合,并对相关的增效机制进行了探讨。得到以下研究结果:1. 利用形态学、生理生化特征、细胞壁脂肪酸组成、16S r DNA及gyr B序列等信息将H158菌株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H158对多种病原菌尤其是稻瘟病菌和稻曲病菌表现出强烈的拮抗效果,可达83.3%和75.6%,能在MSGG、PDA(B)和PSA(B)等多种培养基上形成稳定成熟的生物膜,并表现出一定的溶菌能力。H158可以调节水稻防御相关酶活和基因表达,通过诱导系统抗性(ISR)提高水稻对病害的抗性。H158的对峙培养可引起稻瘟病菌大量基因差异表达,尤其表现在脂类代谢等通路上。H158在田间对稻瘟病、水稻纹枯病和稻曲病等水稻主要病害都表现出明显的防治效果,防效在38.4-50.1%之间。H158与化学杀菌剂混用性能良好,增效作用最明显的是其与嘧菌酯混用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和与戊唑醇混用对稻曲病防治,增效系数分别为1.9和0.36。H158发酵液处理水稻植株对稻米品质和加工性能无明显不利影响,在垩白度、蛋白含量和直链淀粉含量等性状上还有所提升。2. 在人工接种和自然发病条件下,嘧菌酯、吡唑醚菌酯和肟菌酯等三种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Qo I)与H158混用在水稻纹枯病防治上都表现出强烈的增效作用,以嘧菌酯+H158组合防效最好,最高达88.8%;肟菌酯+H158组合增效作用最强,增效系数最高达3.7。三种Qo I类杀菌剂对H158毒性很低,在低于200 mg L-1的浓度下还能促进其生长,其中嘧菌酯对H158的亲和作用最强。Qo I类杀菌剂对H158在植株定殖性能未见明显的抑制作用,肟菌酯表现出一定的促定殖作用。在培养前期(0-48h),肟菌酯可促进H158生物膜结构的生长和成熟;肟菌酯对H158引起的水稻ISR的影响不明显,其增效机制主要表现为促进H158生长、定殖和提高抗逆性。3. 戊唑醇+H158混用组合仅在戊唑醇64.5 g a.i.ha-1的低用量下才表现出增效作用,增效系数为2.5,而在更高用量水平下表现出拮抗作用。戊唑醇对H158具有一定的毒性,50 mg L-1的浓度即可抑制其生长,且能明显抑制H158生物膜的形成,在超过25 mg L-1的浓度下无法形成生物膜结构。该混用组合对水稻防御相关酶活和防御相关基因的表达都具有明显的诱导和调控作用,增强水稻ISR是两者混用的主要增效机制。4. 利用形态、生理生化特征、细胞壁脂肪酸组成分析和分子生物学等方法,将一株分离自西藏那曲地区的放线菌(HSA312),鉴定为阿洛杰链霉菌(Streptomyces araujoniae)。该菌株仅对稻曲病菌和稻瘟病菌表现出强烈的拮抗作用,抑制率在56.7-51.1%,对其他病原菌抑制效果不佳,抑制率在22%以下。HSA312具有一定的溶菌能力,表现出较强的紫外辐射抗性和植株定殖能力,可以调节水稻防御相关酶活和基因表达,通过ISR提高水稻对病害的抗性。转录组分析表明,HSA312可引起病原菌大量基因下调表达。田间试验结果表明,HSA312对稻瘟病防效较高,最高达52.2%,但对其他病害防效不明显。其发酵液对稻瘟病菌的菌丝生长、孢子萌发和附着胞形成的抑制作用强烈,其中附着胞最为敏感,浓度为107 cfu m L-1时已能完全抑制附着胞的形成。在人工接种和自然发病情况下,HSA312对稻瘟病尤其是叶瘟表现出优异的防效,防效最高达83.9%。HSA312与多种化学药剂的混用性能不佳,但与三环唑混用对叶瘟防治表现出一定的增效作用,增效系数为1.5。品质和加工性能的研究表明,HSA312发酵液处理后对稻米品质和稻谷加工性能无明显不利影响,在垩白度、粘性和精米率等一些性状上还有所提升。5. HSA312+三环唑组合对叶瘟的防治表现出一定增效作用,但不够稳定,而在穗颈瘟的防治上增效作用稳定,两年的增效系数分别为1.0和1.2。三环唑对HSA312孢子萌发和菌体生长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抑制作用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减弱,6天后仅超过160 mg L-1的浓度才能对菌落大小造成影响。三环唑对HSA312对稻瘟病菌的抑菌能力没有明显影响,对峙下HSA312对稻瘟病菌菌丝转录组影响也比较有限。HSA312+三环唑组合对水稻防御相关酶活和防御相关基因的表达都具有明显的诱导和调控作用,预示水稻ISR是该组合的主要增效机制。本研究的完成不仅为基于H158和HSA312及其与化学杀菌剂增效组合的相关药剂研发奠定基础,也为生物杀菌剂和化学杀菌剂增效机制的研究提供参考。
汪化平[2](2020)在《无为市3种主要农作物病虫害发生情况及防治策略调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农作物病虫害是制约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农作物的种植效益与病虫害发生程度有着极大的关系。由于气候环境的恶化和农田生态系统的变化,给农作物病虫害的防治带来更为复杂的影响,严重威胁到地方农业的优质高效发展。本文以2016-2019年无为市主要农作物(小麦、水稻和棉花)的病虫害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无为市3种农作物主要病虫害发生规律,提出了综合防控策略,对保障无为市粮食安全以及农业绿色优质高效发展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无为市的主要农作物为水稻、小麦和棉花。其中,水稻的种植面积最大。2016年至2019年,无为市水稻年均种植面积约为5.53万hm2,病虫害防治面积约32.20万hm2;小麦的种植面积约为1.00万hm2,防治面积为3.47万hm2;棉花的种植面积约为0.20万hm2,防治面积2.47万hm2。2.调查期间,水稻发生病害主要为水稻纹枯病、稻曲病、稻瘟病;虫害主要有稻纵卷叶螟、稻飞虱和二化螟。其中,水稻病害的年均发生面积为7.42万hm2;虫害年均发生面积为11.01万hm2。无为市主要采用轮作倒茬等防控措施开展水稻病虫害综合防治,每年挽回水稻损失约为32312.92 t。3.小麦病害主要为小麦赤霉病、条锈病、白粉病和纹枯病;虫害主要为小麦蚜虫。小麦病害年均发生面积约为1.37万hm2;虫害约为0.32万hm2。高感病品种的种植、外来侵染菌源充足、阴雨天气多,均会导致小麦病虫害的为害加重。对于小麦病虫害的防治主要以轮作倒茬和药剂防治为主,挽回小麦损失年均约为 2270.75 t。4.棉花病虫害主要包括苗期病害、棉枯萎病、棉铃虫、棉红蜘蛛、棉蚜及棉盲蝽。棉花病害的年发生面积约为0.27万hm2;虫害约为1.95万hm2。通过选种抗病虫棉花品种以及化学防治,每年挽回的损失约为90.89t。
李磊[3](2020)在《秸秆还田方式对玉米纹枯病和大斑病发生流行的影响及机制研究》文中提出玉米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截止至2018年全国玉米总产量为总粮食产量的70%。秸秆作为玉米主要的副产物产量庞大,随着环保理念及国家政策提倡,将秸秆进行还田处理逐渐兴起。秸秆还田作为一项新的应用技术,其对生态环境的改变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兴起越来越多不同秸秆还田方式,对玉米产业也产生了一定影响。玉米生长过程中病害发生种类较多,其中玉米大斑病(Exserohilum turcicum)和玉米纹枯病(Rhizoctonia solani Kühn)是玉米主要病害,发生普遍、分布广,对玉米产业危害严重。秸秆还田方式的改变,导致病害发生规律发生了变化,因此开展秸秆还田方式对病害发生流行影响及其机制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研究了不同秸秆还田方式下玉米纹枯病与玉米大斑病的发生机制,通过田间病害调查的方式监测免耕覆盖、松钯混拌、秸秆粉碎深翻、常规模式对玉米纹枯病和大斑病发生规律,通过测定其土壤耕层理化性质和酶活性,揭示土壤环境变化规律;利用高通量测序方法测定土壤真菌群落,结合土壤环境因子进行相关性分析。本研究为揭示秸秆还田的生物学机制以及对病害发生流行的影响奠定了理论基础,对实现农田土壤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明确了秸秆还田方式下玉米纹枯病与大斑病发生流行规律。通过植物病害流行学原理,利用随即取样调查的方法,研究玉米纹枯病和大斑病发生规律、绘制流行曲线、构建病害流行模型、推导病害流行时期。结果表明,秸秆还田方式对病害发生影响显着。对于病害发生程度,秸秆粉碎深翻玉米大斑病与纹枯病发病最轻,免耕覆盖病害发生最重。在玉米整个生长季中,秸秆还田方式对玉米纹枯病发生在各个时期均有显着影响,而对玉米大斑病发生只在指数增长期影响显着,其他时期并不显着。通过SPSS 22.0软件对田间玉米纹枯病时间流行曲线模拟发现,Logistic模型能较好模拟出玉米纹枯病与大斑病的流行曲线。通过Logistic模型模拟随着病情指数时间变化动态推测出病害流行时期,玉米大斑病流行时期变化规律与纹枯病相同。2.明确了秸秆还田方式下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规律。通过土壤理化性质系统监测,发现秸秆还田方式对其影响显着。随着时间的增加土壤pH升高,其中免耕覆盖pH值最大,在8月15日达到最大值后趋于稳定,最大值为6.53。EC值整体呈现下降趋势,粉碎深翻下降幅度较大,呈现的规律是免耕覆盖>松钯混拌>粉碎深翻>常规模式。土壤孔隙度的增加显着,秸秆粉碎深翻增加7.2%,松耙混拌增加4.1%,免耕覆盖平增加2.1%。相对于常规模式土壤容重秸秆粉碎深翻减少13%,松耙混拌减少11%,免耕覆盖减少7%。免耕覆盖土壤耕层速效钾增加27.1%,有效磷增加51.4%,碱解氮增幅39.4%。松耙混拌土壤耕层速效钾增加11.3%,有效磷增加24.3%,碱解氮含量略有下降,减少20%。秸秆粉碎深翻壤耕层速效钾降低5.9%,有效磷降低46.8%,碱解氮降低31.1%,常规模式无显着差异。同土层中,与其他处理相比,免耕覆盖处理下土壤平均温度高于其他处理。通过对与病害相关性分析发现土壤温湿度相关显着。3.明确了秸秆还田方式下土壤酶的活性变化规律。通过对秸秆还田后土壤耕层土壤脲酶、碱性磷酸酶、过氧化氢酶及转化酶活性研究表明,秸秆还田方式对土壤酶的活性影响差异显着。秸秆还田方式均对土壤脲酶、转化酶、碱性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的活性表现出促进作用。整个播种0d时土壤碱性磷酸酶活性呈现出常规模式<秸秆粉碎深翻<松钯混拌<免耕覆盖的规律。随着时间增加在播种120d时呈现的规律为秸秆粉碎深翻<常规模式<松钯混拌<免耕覆盖。在整个生长季土壤脲酶活性的变化呈现为松钯混拌>粉碎深翻>免耕覆盖>常规模式的规律。对于常规模式土壤转化酶活性与其他处理相比秸秆粉碎深翻增加40.0%,松耙混拌增加33.0%,免耕覆盖增加23.1%。土壤过氧化氢酶在7月15日酶活性达到最大值,其他各还田方式与常规模式酶活性相比免耕覆盖增加37.2%,秸秆粉碎深翻增加31.2%,松钯混拌增加18.8%。对于不同土层来说,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土壤酶的活性下降。通过相关性分析发现过氧化氢酶与病害发生相关性显着。4.探究了秸秆还田方式下土壤真菌群落的变化规律。利用高通量测序方法研究了秸秆还田方式对耕层土壤真菌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免耕覆盖、秸秆粉碎深翻、松耙混拌处理后的土壤中腐生类真菌显着增加,随着时间的增加土壤真菌丰富度增加。播种0d时各处理菌群结构差异明显,菌群丰富度及多样性最大为秸秆粉碎深翻,在属水平上分类共15个属。其中耐冷酵母菌属Guehomyces占整个群落67%、短柄菌属Solicoccozyma占10%,未知菌属Unclassified占12%。松钯混拌中Guehomyce占比最大,粉碎深翻占比最少。播种45d时秸秆粉碎深翻菌落丰富度最高,随着还田时间的增加土壤菌群结构发生改变,新增8种真菌,其中镰刀菌属Fusarium与腐质霉属Humicola占新增菌属40%。播种90d时各处理菌落丰富度最大为常规模式,整体菌落丰富度及多样性升高,较45d时群落结构菌属增加6个菌属,其中浮球菌属Epicoccum最大占新增菌属70%。通过CCA(canonical correspondence analysis)分析表明,免耕覆盖、松耙混拌和秸秆粉碎深翻这三组处理土壤真菌微生物与速效养分其他酚酸处理空间分布较远,主要与免耕覆盖、秸秆粉碎深翻相关性较高,与常规模式、松耙混拌之间分布较远,各处理间土壤结构有很大差异,土壤结构的改变其真菌结构发生了变化。根据土壤真菌系统发育与Heatmap分析结果可以看出,松耙混拌与秸秆粉碎深翻真菌群落具有一定的相似性。
杨岚[4](2020)在《禾谷丝核菌选择性培养基的研制及小麦根茎内生真菌多样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主要由禾谷丝核菌(Rhizoctonia cerealis)引起的纹枯病是小麦生产上危害严重的土传病害,土壤中的菌核基数是病害发生与流行的重要判别依据之一。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开发了一种可在非无菌操作条件下分离纹枯病菌的选择性培养基。该选择性培养基在水琼脂培养基(Water agar medium,WA)的基础上,加入硫酸链霉素、多菌灵及多果定,三种药剂的适宜浓度分别为100μg?m L-1、1μg?m L-1和50μg?m L-1;选择性培养基可有效抑制四种常见的污染真菌——扩展青霉(Penicillium expansum)、黑根霉(Rhizopus stolonifer)、细极链格孢(Alter naria tenuissima)和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的生长,但对禾谷丝核菌的生长影响较小;可以检测土壤中小麦纹枯病菌的菌核,回收率在80%左右。选择性培养基可用于分离发病茎秆上的小麦纹枯病菌,还可对麦田土壤中菌核的数量进行初步检测,为小麦纹枯病发生和流行的预测提供参考。为了研究小麦根、茎部内生真菌的类群及筛选对纹枯和茎基腐病菌有抑制作用的生防菌株,分别于2017年、2019年从河南省五个土壤类型耕作区14个市22个县/区采集健康小麦样本,通过组织分离法分离小麦根、茎部内生真菌,形态学与分子学鉴定方法相结合对分离的菌株进行鉴定,并对各土壤类型间小麦茎部、根部内生真菌的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内生真菌共426株包含23个属,优势种群为毛壳属Chaetomium,其次为青霉属Penicillium与根霉属Rhizopus。五种土壤类型耕作区小麦内生真菌的定殖率、分离率平均为24.36%、25.71%;相同土壤类型耕作区小麦根部内生真菌的定殖率为茎部的2.56~5倍,分离率则为茎部的2.23~5.25倍。茎部内生真菌的种类与根部相比丰富度较低;不同土壤类型内生真菌多样性存在差异;同种属的真菌可在不同地区的样本中分离得到。为了明确小麦不同生育期内生菌类群的差异,陆续于河南科技大学试验田采集7个生长期的小麦健康植株进行内生真菌分离,鉴定与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内生真菌菌株共分离到19个属144株真菌,优势种群为青霉属Penicillium,其次为根霉属Rhizopus和毛壳属Chaetomium。小麦各生长期中,根部成熟期的内生真菌的定殖率、分离率最高,分别为76.67%、86.67%,茎部则是拔节期最高,定殖率、分离率均为40%;茎部越冬期与成熟期内生真菌的丰富度较高,根部则为分蘖期与成熟期丰富度较高。不同生长期内生真菌多样性存在差异,各生长期中成熟期多样性指数最高;相同生长期小麦根部菌群丰富度较茎部高。本论文开发了一种可在非无菌操作条件下分离纹枯病菌并可用于麦田土壤病原菌菌核检测的选择性培养基,并对小麦根、茎部内生真菌的多样性进行了系统地分析,初步明确了土壤类型、发育时期等因素对小麦根、茎部内生真菌的数量、种类和分布部位的影响,为进一步开展小麦内生真菌的研究提供了依据,也为小麦内生真菌应用于农业生产奠定了理论基础。
彭艳伟[5](2020)在《基于Android系统的唐山市主粮作物重大病虫害识别与防治APP的开发实现》文中研究指明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主粮作物的生产在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主粮作物是主要食物来源,也是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唐山市4种主粮作均有种植,但由于基层农业技术指导人员数量有限,合理的病虫害识别与防治知识难以传达到每一种植户。在种植的过程中存在着盲目用药、滥用药的现象,影响了主粮作物的质量和产量。为了解决种植户对病虫害识别与防治知识的需求,本文采用Android Studio作为开发工具,研究开发出了基于Android系统的唐山市主粮作物重大病虫害识别与防治APP,本APP包含的主要内容和功能有:(1)病虫害识别与防治知识:本APP系统的整理了唐山市主粮作物重大病虫害,包括病虫害图片、表现症状、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防治方法。为种植户的病虫害防治工作提供指导。(2)病虫害查询:本APP具有病虫害查询功能,当无法识别病虫害时,用户可以根据系统提示进行病虫害查询,首先选择病虫害发生部位(叶部、穗部、根茎部、全株性),然后选择具体发病症状,将会得到病虫害查询结果。(3)在线答疑功能:本APP提供了在线答疑功能,当遇到病虫害防治困难时,用户可以与专业技术人员交流,请专业技术人员提供指导帮助。本APP以手机为载体,针对农业生产中的实际问题,为广大农民提供实时有效的病虫害防治指导。智能手机广泛的普及率,且便于携带,十分利于推广和应用。本APP对唐山市主粮作物病虫害防治工作具有积极的作用和意义。
张雪雪[6](2020)在《气象因子驱动的水稻纹枯病发展动态预测模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水稻纹枯病是我国水稻中一种常见且多发病害,无论发生频次还是发病面积均占水稻各病害之首。对水稻纹枯病进行准确有效的预测预报,指导农药合理施用,在保证防效的同时能够有效降低农药用量,提高粮食产量和品质。目前对水稻纹枯病的预测大多基于统计分析,仅能以年为单位给出静态的预测结果,难以在精细水平上指导水稻纹枯病的防治,因此,建立水稻生育期内的动态预测模型进而合理指导纹枯病的预测具有重要意义。影响水稻纹枯病的发病原因包括土壤菌源、气象因素、植株营养状况、管理措施等,本研究基于气象因素建立水稻纹枯病预测模型。建模方法上基于logistic增长曲线和经典的病害流行学SEIR模型,分别对水稻纹枯病发病等级和病株率进行预测,实现了气象因子驱动的水稻纹枯病发展多时相动态预测,最后将格点气象数据作为预测模型的输入,得到面状的纹枯病发病预测结果,从而实现了水稻生育期内纹枯病的时空动态预警。本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数据获取及预处理。研究区为安徽、江苏、浙江、湖南、湖北五个省份的水稻种植区。从国家气象局中国气象数据网下载得到2010-2016年研究区各气象站点包括温度、湿度等因子的地面日值气象数据,以及2010-2016年研究区范围的日值面状气温数据。从植保站得到研究区以5天为记录单位的水稻纹枯病植保数据,包括稻作类型、生育期、发病等级、病株率等信息。以植保站为中心,基于反距离加权进行植保-气象数据匹配获得建模数据集。(2)建立Logistic-RICEBLA预测模型,对湖南省晚稻纹枯病发病程度进行预测。基于Logistic增长曲线对水稻纹枯病发病等级进行Logistic拟合,基于气象因素对纹枯病的发病机理影响,设计温度、湿度的影响模块,将其纳入Logistic拟合模型,构建Logistic-RICEBLA预测模型,实现对水稻纹枯病多年份多时相的动态预测,模型预测容错准确率达到88%,预测结果与实际一致性较好。(3)建立SEIR-RICEBLA预测模型,对研究区晚稻和中稻纹枯病病株率进行预测。基于经典的病害流行学模型SEIR,结合包括气象因子、生育期、菌源信息等的纹枯病影响因素和特点构造相关模块并融合至模型的结构中,构建SEIR-RICEBLA预测模型,实现对湖南晚稻纹枯病的时间动态预测,模型的预测精度R2为0.61,RMSE为8.12。将模型进行多省份空间扩展,对应的模型精度R2为0.65,RMSE为11.57,将模型进行稻作类型扩展,对应的模型精度R2为0.46,RMSE为14.23,模型的预测效果均较为理想。最后基于Arc GIS软件,将面状的格点气象数据和本研究提出的SEIR-RICEBLA模型结合,得到了时空动态的水稻纹枯病预警信息。
王志伟[7](2020)在《玉米茎腐病和纹枯病的有效防治药剂筛选及田间防治试验》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玉米茎腐病和玉米纹枯病是两种危害玉米的主要的土传病害。玉米茎腐病主要由腐霉菌(Pythium spp)和镰孢菌(Fusarium spp)单独或复合侵染引起。玉米纹枯病是由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侵染引起。目前,使用化学杀菌剂仍是防治玉米茎腐病和纹枯病的主要手段。为筛选出能够有效防治玉米茎腐病和纹枯病的的药剂,本研究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常见杀菌剂对瓜果腐霉菌(Pythium aphanidermatum)、禾谷镰孢菌(Fusarium graminearum)和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的室内毒力。选择咯菌腈、恶霉灵和苯醚甲环唑三种杀菌剂进行两两复配,测定不同混配组合对禾谷镰孢菌和立枯丝核菌的联合毒力。根据共毒系数及杀菌剂单剂的表现,筛选出最佳复配组合,实验室自制成悬浮种衣剂并进行室内安全性试验、盆栽试验和田间防效试验。以期为田间玉米茎腐病和纹枯病防治药剂的合理选择和综合防治提供依据。毒力测定结果表明,精甲霜灵、吡唑醚菌酯、喹啉铜、溴菌腈,辛菌胺醋酸盐、霜脲氰、克菌丹和恶霉灵8种杀菌剂对瓜果腐霉菌均有较好的室内活性,EC50值介于0.441053.3533 mg/L之间。叶菌唑、苯醚甲环唑、咪鲜胺、氟硅唑、腈菌唑、氟环唑、戊唑醇、咯菌腈、丙硫菌唑、吡唑醚菌酯、溴菌腈、克菌丹、恶霉灵、肟菌酯和嘧菌酯15种杀菌剂对禾谷镰孢菌均有较好的室内活性,EC50值介于0.201812.9433 mg/L之间。咯菌腈、噻呋酰胺、丙硫菌唑、氟环唑、叶菌唑、戊唑醇、氟硅唑、吡唑醚菌酯、腈菌唑、溴菌腈、异菌脲、恶霉灵、克菌丹、咪鲜胺和苯醚甲环唑15种杀菌剂对立枯丝核菌均有较好的室内活性,EC50值介于0.243239.3771 mg/L之间。联合毒力测定结果表明,将苯醚甲环唑、咯菌腈和恶霉灵三种杀菌剂分别按20∶1、10∶1、5∶1、1∶1、1∶5、1∶10和1∶20的配比进行两两复配时,苯醚甲环唑与恶霉灵、苯醚甲环唑与咯菌腈和咯菌腈与恶霉灵分别在20∶1、20∶1和1∶1配比时对禾谷镰孢菌的共毒系数(CTC)最高,增效效果最好;在10∶1、5∶1和1∶5配比时对立枯丝核菌的共毒系数(CTC)最高,增效效果最好。评价了实验室自制的6%恶霉灵·咯菌腈悬浮种衣剂(5∶1)和6%噻呋酰胺·咯菌腈(2∶1)悬浮种衣剂拌种后,对玉米的安全性。安全性结果表明,6%恶霉灵·咯菌腈悬浮种衣剂按照有效成分用药量为18、27、36和45 g/100 kg种子,6%噻呋酰胺·咯菌腈悬浮种衣剂按照有效成分用药量为12、18、24和30 g/100 kg种子,分别拌种三个供试玉米品种后,与不拌种相比,不影响玉米的发芽率和出苗率,但对根长、根数和株高几个指标均具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p<0.05)。室内盆栽与一年两地的田间防效试验结果表明,6%恶霉灵·咯菌腈悬浮种衣剂有效成分量15和18 g/100 kg种子,6%噻呋酰胺·咯菌腈悬浮种衣剂有效成分9和12 g/100 kg种子,拌种玉米后,对玉米茎腐病和纹枯病均具有较好的室内防效和田间防效,且不影响玉米的出苗。
余蓬勃[8](2019)在《小麦纹枯病苗期抗性鉴定方法的改良及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小麦纹枯病是由禾谷丝核菌(Rhizoctonia cerealis)和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引起的一种土传性真菌病害,严重威胁小麦产量,但先前其抗性鉴定主要在田间成株期接种鉴定,严重制约了鉴定效率。为提高小麦纹枯病抗性鉴定效率,本研究建立了在温室内用病麦粒接种小麦幼苗的小麦纹枯病抗性快速鉴定改良方法。同时,以202份国内外小麦品种(系)为材料,采用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的方法对小麦纹枯病苗期及成株期抗性基因位点及候选基因进行挖掘,主要结果如下:1.本研究改良了苗期纹枯病抗性鉴定的方法,采用了播种及一心一叶期时双重接种的方法,提高了发病的效果及稳定性。由于接种时间较前人方法提前一周,也提高了接种鉴定的效率。对202份小麦品种(系)的纹枯病苗期抗性鉴定的结果表明,4次重复的纹枯病病情指数的相关系数变化在0.690-0.850之间,显着相关;同时,将供试材料的苗期抗性鉴定的结果与成株期抗性鉴定的结果比较发现,不同环境下纹枯病的平均病情指数的相关系数达0.623,极显着相关,说明本研究建立的纹枯病苗期抗性鉴定的方法可以准确的鉴定小麦品种的纹枯病抗性。2.综合供试品种(系)在田间及温室的抗性表型,共鉴定出了10份纹枯病抗性在中抗以上的抗源材料,按抗性高低排序为:CI12633、陕合6号、半芒麦、半截芒、中国春、红蚰子、红星麦、平原50、平阳181和郑麦8998。3.利用小麦90K SNP芯片对202份材料的纹枯病苗期及成株期抗性进行了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分别检测到88个与纹枯病苗期抗性显着相关的SNP及73个与纹枯病成株期抗性显着相关的SNP位点,主要位于2A和7A染色体上。其中10个SNP标记(RAC875c16339265、RAC875repc1080986、Kukrirepc108232428、JDc42022319、Tdurumcontig37375267、IAAV5054、Tdurumcontig17366731、Kuc15750761、Tdurumcontig46763592、Excaliburrepc111181453)在苗期和成株期的不同环境中重复出现,在小麦中国春数据库上对这些重复性较好的SNP位点区段的基因进行功能注释,发现它们与转运蛋白、糖基水解酶等有关。
张雪雪,王斌,田洋洋,袁琳,姜玉英,董莹莹,黄文江,张竞成[9](2019)在《作物病虫害预测机理与方法研究进展》文中认为我国目前作物病虫害防治普遍存在乱用农药等防治方法不当的情况,给粮食安全带来巨大隐患。有效的病虫害预测是提高作物植保综合防控水平的关键。综述了作物病虫害预测机理与方法研究方面的新进展。在预测机理方面,分析了包括气候背景、气象因子、病虫原分布、寄主状况以及种植模式等因素对农作物病虫害发生流行的影响机制,并根据已有研究结果详细阐述了海温、厄尔尼诺、大气环流等气候背景对病虫害的指示作用,以及温度、降雨、湿度、风、光照等气象因子对病虫害的发生时间、侵染速度、传播及分布的影响。在预测模型方面,对病虫害预测模型进行归纳和总结,分静态模型、时序动态模型和空间传播模型等类型介绍了模型对病虫害发生、发展概率、严重程度、扩散方向、流行趋势等方面的预测方法。最后,对作物病虫害预测技术发展趋势进行展望,从数据、分析方法、尺度、研究和应用模式等方面对后续研究的关键问题进行探讨。
孙大飞[10](2019)在《“Soru#1×Naxos”RIL群体抗小麦纹枯病QTL定位及簇毛麦抗纹枯病基因发掘》文中认为小麦(Trticum aestivum L.)在国家经济发展和粮食安全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随着小麦生产水平的不断提高、耕作制度的改变和全球气候的变暖,由禾谷丝核菌(Rhizoctonia cerealis)和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引起的小麦茎基部真菌病害已经成为影响我国小麦生产的主要病害之一,已被农业部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列入“重大”病虫害名单。该病害主要在我国长江中下游以及黄淮麦区发生,轻者产量损失5%~10%,重者损失产量20-40%。目前小麦中没有发现对纹枯病免疫的品种,大面积种植的推广品种大部分易感纹枯病,发掘抗纹枯病基因十分必要。本研究通过单粒传法构建了 Soru#1×Naxos组合的124个F2:8代重组自交系(Recombinant inbred lines,RIL)群体,分别在2016-2019连续3年大田和大棚环境,选用强致病力菌株R0301,采用土壤接种法和牙签嵌入法两种方式诱导小麦纹枯病,鉴定统计RIL群体病情指数(Disease index,DI)。利用Illumina iSelect 90K芯片技术筛选RIL群体多态性SNP标记,构建了含有1,267个标记位点的21条染色体遗传连锁图,覆盖基因组全长2436.78cM,平均密度为1.92cM/Locus。基于病情指数(DI)和遗传连锁图,利用软件IciMapping 4.1的ICIM功能,结果发现了 2个纹枯病抗性QTL,分别位于 2B 和 5A 染色体,命名为Qsejaas-2B和Qsejaas-5A。Qsejaas-2B 以及Qsejaas-5A能在4个环境中检测到,可分别解释7.59-10.86%和10.90-20.53%表型变异。此外,将该RIL群体的株高、抽穗期和壁厚表型值及相关QTL与上述纹枯病抗性QTL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发现,Qsejaas-2B与RIL抽穗期密切相关,并且定位到的抽穗期相关QTL(Qhd.jaas-2B)与Qsejaas-2B在染色体2B相互重叠。Qse.jaas-5A与主要农艺性状没有连锁关系,且检测稳定,两侧标记紧密连锁,可用于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对12份小麦-簇毛麦整臂易位系进行纹枯病抗性鉴定,发现小麦-簇毛麦T2DS-2VL、T4DL·4VS和T5DL-5VS与背景亲本中国春相比病情指数显着降低。进一步对T2DS·2VL/矮抗58 BC1F2群体进行纹枯病接种鉴定,发现易位染色体的病情指数也显着低于无外源染色体单株,推测簇毛麦2VL上可能携带抗纹枯病基因,其抗性效应以及育种利用价值有待利用近等系进行深入分析。
二、小麦纹枯病发生流行动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小麦纹枯病发生流行动态(论文提纲范文)
(1)稻用生物与化学组合增效杀菌剂的研发和相关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Abbreviation)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微生物与植物健康 |
1.2 水稻病害 |
1.2.1 水稻上的主要病害及其危害 |
1.2.2 水稻稻瘟病的发生与危害 |
1.2.3 水稻纹枯病的发生与危害 |
1.2.4 水稻稻曲病发生与危害 |
1.3 生物杀菌剂及其在水稻生产上的应用 |
1.4 枯草芽孢杆菌在植物病害生物防治上的研究与应用 |
1.4.1 枯草芽孢杆菌在植物病害防治上的应用 |
1.4.2 枯草芽孢杆菌的生防机制 |
1.5 链霉菌在植物病害生物防治上的研究与应用 |
1.5.1 链霉菌在植物病害防治上的应用 |
1.5.2 链霉菌对植物病害的生防机制 |
1.6 植物病害生物防治的缺陷与应对 |
1.6.1 植物病害生物防治的缺陷 |
1.6.2 植物病害生物防治缺陷的应对 |
1.7 水稻病害的化学防治 |
1.7.1 水稻稻瘟病的化学防治 |
1.7.2 水稻纹枯病的化学防治 |
1.7.3 水稻稻曲病的化学防治 |
1.7.4 水稻病害化学防治存在的问题 |
1.8 论文研究目的与思路 |
第二章 芽孢杆菌H158的鉴定及其对水稻病害的生防作用和相关机理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供试菌株、培养基与培养条件 |
2.2.2 菌株H158的鉴定 |
2.2.3 H158生物膜的形成 |
2.2.4 H158与不同病原菌对峙培养 |
2.2.5 H158产细胞壁降解酶的活性 |
2.2.6 H158对水稻系统抗性的影响 |
2.2.7 与H158对峙培养过程中稻瘟病菌转录组分析 |
2.2.8 H158对水稻真菌病害防效试验 |
2.2.9 H158与不同杀菌剂混用对水稻主要真菌病害的田间药效试验 |
2.2.10 H158处理后稻谷加工性能和米质的检测 |
2.2.11 数据处理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H158的鉴定 |
2.3.2 H158对水稻常见病原菌的拮抗能力 |
2.3.3 H158在不同培养基上产生的生物膜结构 |
2.3.4 真菌细胞壁裂解酶活性 |
2.3.5 H158对水稻系统抗性的影响 |
2.3.6 与H158对峙培养过程中稻瘟病菌转录组分析 |
2.3.7 H158对水稻主要病害的田间防治效果 |
2.3.8 H158和杀菌剂混用对水稻主要病害的防治效果 |
2.3.9 H158处理对稻谷加工性能和品质的影响 |
2.4 讨论 |
第三章 H158与QoI类杀菌剂混用在水稻纹枯病防治上的增效作用及相关机制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供试菌株、培养基及培养条件 |
3.2.2 品种和杀菌剂 |
3.2.3 QoI类杀菌剂与H158混用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试验 |
3.2.4 QoI类杀菌剂对H158的培养状况的影响 |
3.2.5 QoI类杀菌剂对H158在植株定殖性能的影响 |
3.2.6 肟菌酯对H158生物膜形成的影响 |
3.2.7 与肟菌酯混用对H158水稻ISR的影响 |
3.2.8 数据处理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H158和QoI类杀菌剂混用在水稻纹枯病防控上的增效作用 |
3.3.2 QoI类杀菌剂对H158培养状况的影响 |
3.3.3 QoI类杀菌剂对H158在植株定殖性能的影响 |
3.3.4 肟菌酯对H158生物膜形成的影响 |
3.3.5 肟菌酯对H158水稻ISR的影响 |
3.4 讨论 |
第四章 H158与戊唑醇混用在稻曲病防治上的增效作用及相关机制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供试菌株、培养基及培养条件 |
4.2.2 品种和杀菌剂 |
4.2.3 戊唑醇与H158混用对水稻曲病的田间防治试验 |
4.2.4 戊唑醇对H158的培养状况的影响 |
4.2.5 戊唑醇对H158生物膜形成的影响 |
4.2.6 与戊唑醇混用对H158水稻ISR的影响 |
4.2.7 数据分析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H158与戊唑醇在稻曲病防治上的增效作用 |
4.3.2 戊唑醇对H158培养性状的影响 |
4.3.3 戊唑醇对H158生物膜形成的影响 |
4.3.4 戊唑醇对H158水稻ISR的影响 |
4.4 讨论 |
第五章 链霉菌HSA312的鉴定及其对水稻病害生防作用和相关机理 |
5.1 前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供试菌株、培养基与培养条件 |
5.2.2 菌株HSA312的鉴定 |
5.2.3 HSA312与不同病原菌对峙培养 |
5.2.4 平板计数法检测HSA312的紫外线抗性 |
5.2.5 平板计数法检测HSA312在植株表面的定殖 |
5.2.6 HSA312 对水稻ISR |
5.2.7 三环唑和HSA312混用对水稻稻瘟病菌转录组的影响 |
5.2.8 HSA312对水稻真菌病害防效田间试验 |
5.2.9 HSA312对水稻稻瘟病的生防作用 |
5.2.10 HSA312与不同杀菌剂混用对水稻稻瘟病田间药效试验 |
5.2.11 HSA312处理水稻后稻谷加工性能和米质的检测 |
5.2.12 数据处理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HSA312的鉴定 |
5.3.2 HSA312对水稻常见病原菌的拮抗能力 |
5.3.3 真菌细胞壁裂解酶活性 |
5.3.4 HSA312对紫外线抗性 |
5.3.5 HSA312在水稻植株上留存动态分析 |
5.3.6 HSA312对水稻系统抗性的影响 |
5.3.7 与HSA312对峙培养过程中稻瘟病菌转录组分析 |
5.3.8 HSA312对水稻主要病害的防治效果 |
5.3.9 HSA312对水稻稻瘟病的生防作用 |
5.3.10 HSA312和不同药剂混用对水稻稻瘟病的防治效果 |
5.3.11 HSA312对稻谷加工性能和品质的影响 |
5.4 讨论 |
第六章 HSA312与三环唑混用在稻瘟病防治上的增效作用及相关机制 |
6.1 前言 |
6.2 材料与方法 |
6.2.1 供试菌株、培养基及培养条件 |
6.2.2 品种和杀菌剂 |
6.2.3 三环唑与HSA312混用对水稻稻瘟病的田间防治试验 |
6.2.4 三环唑对HSA312的培养状况的影响 |
6.2.5 三环唑对HSA312拮抗能力的影响 |
6.2.6 与三环唑混用对HSA312 引发水稻ISR的影响 |
6.2.7 三环唑和HSA312混用对水稻稻瘟病菌转录组的影响 |
6.2.8 稻瘟菌受生防菌和三环唑影响的WGCNA分析 |
6.2.9 数据分析 |
6.3 结果与分析 |
6.3.1 HSA312和三环唑混用对水稻稻瘟病的防治效果 |
6.3.2 三环唑对HSA312的培养状况的影响 |
6.3.3 三环唑对HSA312拮抗能力的影响 |
6.3.4 三环唑对HSA312 水稻ISR的影响 |
6.3.5 三环唑和HSA312混用对水稻稻瘟病菌基因转录组的影响 |
6.3.6 水稻稻瘟病菌受生防菌和三环唑影响的WGCNA分析 |
6.4 讨论 |
第七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1.1 芽孢杆菌H158的鉴定及其对水稻病害的生防与相关机理 |
7.1.2 H158与QoI类杀菌剂混用在水稻纹枯病防治上的增效作用及相关机制 |
7.1.3 H158与戊唑醇混用在稻曲病防治上的增效作用及相关机制 |
7.1.4 链霉菌HSA312的鉴定及其对水稻病害生防作用与相关机理 |
7.1.5 HSA312与三环唑混用在稻瘟病防治上的增效作用及相关机制 |
7.2 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专利 |
致谢 |
(2)无为市3种主要农作物病虫害发生情况及防治策略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无为市概况 |
1.2 无为市主要农作物的种植情况 |
1.2.1 水稻种植情况 |
1.2.2 小麦种植情况 |
1.2.3 棉花的种植情况 |
1.3 水稻等三种农作物的病虫害发生情况概述 |
1.3.1 水稻 |
1.3.2 小麦 |
1.3.3 棉花 |
1.4 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概述 |
1.4.1 农业防治 |
1.4.2 物理防治 |
1.4.3 化学防治 |
1.4.4 生物防治 |
1.4.5 统防统治 |
2 引言 |
2.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2.2 研究内容 |
3 材料与方法 |
3.1 调查区域 |
3.2 调查方法 |
3.2.1 水稻病害调查 |
3.2.2 小麦病害调查 |
3.2.3 棉花病害调查 |
3.2.4 水稻虫害调查 |
3.2.5 小麦蚜虫调查 |
3.2.6 棉花虫害调查 |
3.3 数据统计分析方法 |
4 结果与分析 |
4.1 水稻病虫害发生情况及防治策略 |
4.1.1 水稻病害总体发生情况 |
4.1.2 水稻虫害总体发生情况 |
4.1.3 水稻病虫害防治策略 |
4.2 小麦病虫害发生情况及防治策略 |
4.2.1 小麦病害总体发生情况 |
4.2.2 小麦蚜虫发生情况 |
4.2.3 小麦病虫害的防治策略 |
4.3 棉花病虫害发生情况及防治策略 |
4.3.1 棉花病害总体发生情况 |
4.3.2 棉花虫害总体发生情况 |
4.3.3 棉花病虫害的防治策略 |
5 讨论 |
5.1 水稻病虫害为害情况 |
5.2 小麦病虫害为害情况 |
5.3 棉花病虫害为害情况 |
6 结论 |
6.1 水稻病虫害发生情况 |
6.2 小麦病虫害发生情况 |
6.3 棉花病虫害发生情况 |
6.4 水稻病虫害防控策略 |
6.5 小麦病虫害防控策略 |
6.6 棉花病虫害防控策略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3)秸秆还田方式对玉米纹枯病和大斑病发生流行的影响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秸秆还田方式对玉米病害流行影响研究进展 |
1.1 秸秆还田研究进展 |
1.1.1 秸秆还田方式研究进展 |
1.1.2 国内外秸秆还田研究进展 |
1.2 秸秆还田对土壤微生态环境的影响 |
1.2.1 秸秆还田方式对土壤温湿度的影响 |
1.2.2 秸秆还田方式对土壤理化性质及营养元素的影响 |
1.2.3.秸秆还田方式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1.3 秸秆还田方式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
1.3.1.秸秆还田对真菌群落的影响 |
1.3.2.秸秆还田对细菌群落的影响 |
1.3.3.秸秆还田对土壤其他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
1.4 秸秆还田方式对病虫害发生的影响 |
1.4.1 秸秆还田方式对病原菌的影响 |
1.4.2 秸秆还田方式对病害及虫害的影响 |
第二章 秸秆还田方式对玉米纹枯病及大斑病流行动态影响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设计 |
2.1.2 试验品种 |
2.1.3 病害调查方法 |
2.1.4 数据处理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秸秆还田方式对玉米纹枯病影响 |
2.2.2 秸秆还田方式对玉米大斑病影响 |
2.2.3 秸秆还田方式下玉米纹枯病时间流行动态模型的建立 |
2.2.4 秸秆还田方式下玉米大斑病时间流行动态模型的建立 |
2.2.5 秸秆还田方式下玉米纹枯病与大斑病流行时期的推导及比较 |
2.2.6 秸秆还田方式下玉米纹枯病与大斑病流行时期AUDPC值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秸秆还田方式对环境因素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样品采集 |
3.1.2 实验方法 |
3.1.3 气象数据的获得与处理方法 |
3.1.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秸秆还田方式对土壤p H值及EC值的影响 |
3.2.2 秸秆还田方式对土壤容重、孔隙度的影响 |
3.2.3 秸秆还田方式对土壤速效养分的影响 |
3.2.4 秸秆还田方式对土壤温湿度的影响 |
3.2.5 秸秆还田方式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3.2.6 秸秆还田方式对玉米田间冠层气候的影响 |
3.2.7 土壤环境因子与玉米大斑病和纹枯病发生相关性分析 |
3.2.8 表观侵染速率及气候因子相关性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秸秆还田方式对土壤真菌群落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与试验区设计 |
4.1.2 土壤样品采集 |
4.1.3 Illumina平台测序 |
4.1.3.1 DNA抽提和PCR扩增 |
4.1.3.2 Illumina Miseq测序 |
4.1.3.3 测序结果优化 |
4.1.3.4 土壤真菌样品的序列分析 |
4.1.3.5 多样性指数分析 |
4.1.3.6 分类学分析 |
4.1.3.7 CCA/RDA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不同秸秆还田方式下不同时间土壤真菌群落测序质量 |
4.2.2 不同秸秆还田方式下不同时间土壤真菌物种丰度与均匀度分析 |
4.2.3 不同秸秆还田方式下不同时间土壤真菌多样性分析 |
4.2.4 不同秸秆还田方式下不同时间土壤真菌在属分类水平上的分布差异 |
4.2.5 不同秸秆还田方式下不同时间土壤真菌物种组成分析 |
4.2.6 不同秸秆还田方式下真菌群落成分分析(CCA分析) |
4.2.7 不同秸秆还田方式下真菌群落功能预测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
5.1 秸秆还田方式对玉米大斑病和纹枯病发生流行的影响 |
5.2 秸秆还田方式对土壤微生态环境与病害发生相关性分析 |
5.3 秸秆还田方式对真菌群落影响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禾谷丝核菌选择性培养基的研制及小麦根茎内生真菌多样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选择性培养基在植物病原菌分离及土壤特定真菌检测中的应用 |
1.1.1 组织分离法的重要性及其缺陷 |
1.1.2 选择性培养基法分离病菌的原理 |
1.1.3 选用药剂种类 |
1.1.4 在病原菌分离中的应用 |
1.1.5 土壤中特定真菌的检测 |
1.2 小麦内生真菌研究 |
1.2.1 小麦内生真菌多样性 |
1.2.2 内生真菌的的研究方法 |
1.2.3 内生真菌与小麦的关系 |
1.3 内生真菌在植物病害防治上的应用 |
1.3.1 内生真菌对植物病原菌的抑制作用 |
1.3.2 内生真菌与寄主互作 |
1.3.3 存在的问题 |
1.4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
第2章 小麦纹枯病菌选择性培养基的研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材料 |
2.1.2 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化学药剂对禾谷丝核菌及4种常见污染真菌的抑制作用 |
2.2.2 培养基对禾谷丝核菌及非目标真菌的影响 |
2.2.3 选择性培养基对禾谷丝核菌及四种污染菌生长的影响 |
2.2.4 PSA与选择性培养基分离发病茎秆上小麦纹枯病菌的比较 |
2.2.5 选择性培养基对土壤中禾谷丝核菌菌核的检测 |
2.3 小结与讨论 |
第3章 河南省各土壤类型小麦内生真菌的多样性分析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采样地点与样本材料 |
3.1.2 培养基与试剂配制 |
3.1.3 小麦内生真菌的分离 |
3.1.4 内生真菌鉴定 |
3.1.5 内生真菌多样性指标及其计算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内生真菌分离结果 |
3.2.2 内生真菌的鉴定 |
3.2.3 内生真菌的类群组成 |
3.2.4 内生真菌多样性分析 |
3.3 讨论 |
第4章 小麦各生长期根、茎部内生真菌多样性分析 |
4.1 材料与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内生真菌分离结果 |
4.2.2 各生长期内生真菌的类群组成 |
4.2.3 各生长期根、茎中内生真菌的多样性分析 |
4.3 讨论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Ⅰ小麦部分内生真菌r DNA-ITS测序结果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5)基于Android系统的唐山市主粮作物重大病虫害识别与防治APP的开发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手机APP发展现状 |
1.2.2 国外农业 APP 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农业 APP 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唐山市主粮作物重大病虫害识别与防治知识整理 |
2.1 唐山市小麦重大病虫害 |
2.1.1 小麦白粉病 |
2.1.2 小麦叶锈病 |
2.1.3 小麦根腐病 |
2.1.4 小麦散黑穗病 |
2.1.5 小麦蚜虫 |
2.1.6 小麦其他病虫害 |
2.2 唐山市玉米重大病虫害 |
2.2.1 玉米大斑病 |
2.2.2 玉米小斑病 |
2.2.3 玉米瘤黑粉病 |
2.2.4 玉米褐斑病 |
2.2.5 玉米螟 |
2.2.6 玉米粘虫 |
2.2.7 玉米其他病虫害 |
2.3 唐山市水稻重大病虫害 |
2.3.1 稻瘟病 |
2.3.2 稻曲病 |
2.3.3 水稻纹枯病 |
2.3.4 水稻胡麻斑病 |
2.3.5 稻二化螟 |
2.3.6 水稻其他病虫害 |
2.4 唐山市马铃薯重大病虫害 |
2.4.1 马铃薯晚疫病 |
2.4.2 马铃薯早疫病 |
2.4.3 马铃薯环腐病 |
2.4.4 马铃薯瓢虫 |
2.4.5 马铃薯蛴螬 |
2.4.6 马铃薯其他病虫害 |
第三章 唐山市主粮作物重大病虫害识别与防治APP的设计实现 |
3.1 本APP系统架构设计 |
3.2 本APP开发平台、语言及工具 |
3.2.1 本APP开发平台 |
3.2.2 本APP开发语言 |
3.2.3 本APP开发工具 |
3.3 本APP开发环境搭建 |
3.4 本APP项目结构 |
3.5 本APP数据存储 |
3.6 本APP项目配置文件 |
3.7 本APP小麦病虫害识别与防治知识的设计实现 |
3.7.1 界面的设计 |
3.7.2 界面的实现 |
3.8 本APP玉米、水稻、马铃薯病虫害识别与防治知识的设计实现 |
3.9 本APP查询功能的设计实现 |
3.9.1 小麦病虫害查询的设计实现 |
3.9.2 玉米、水稻、马铃薯病虫害查询的设计实现 |
3.10 本APP在线答疑的设计实现 |
第四章 唐山市主粮作物重大病虫害识别与防治APP运行验证 |
4.1 唐山市主粮作物重大病虫害识别与防治APP安装 |
4.2 唐山市主粮作物重大病虫害识别与防治APP运行验证 |
4.2.1 小麦病虫害知识运行验证 |
4.2.2 玉米病虫害知识运行验证 |
4.2.3 水稻病虫害知识运行验证 |
4.2.4 马铃薯病虫害知识运行验证 |
4.2.5 病虫害查询功能验证 |
4.2.6 在线答疑功能验证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研究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小麦其他病虫害 |
附录2 玉米其他病虫害 |
附录3 水稻其他病虫害 |
附录4 马铃薯其他病虫害 |
致谢 |
(6)气象因子驱动的水稻纹枯病发展动态预测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
1.2 作物病虫害影响因素与机理 |
1.2.1 病虫害流行学机制 |
1.2.2 病虫害预测的关键气象因子 |
1.2.3 影响病虫害发生的其他因素 |
1.3 作物病虫害预测模型研究进展 |
1.3.1 静态预测模型 |
1.3.2 时序动态模型 |
1.4 水稻纹枯病发生及防控特点 |
1.5 本研究的主要工作及创新点 |
1.6 本文的结构安排 |
1.7 研究技术路线 |
2.数据获取及预处理 |
2.1 数据获取 |
2.1.1 研究区介绍 |
2.1.2 水稻纹枯病植保数据获取 |
2.1.3 气象数据获取 |
2.2 数据预处理 |
2.2.1 植保数据质量控制及预处理 |
2.2.2 气象数据质量控制及预处理 |
2.2.3 病害流行曲线下面积(AUDPC) |
3.水稻纹枯病Logistic预测模型 |
3.1 Logistic病害预测模型基本框架 |
3.2 结合气象信息的Logistic-RICEBLA预测模型构建 |
3.2.1 Logistic-RICEBLA模型结构及参数 |
3.2.2 Logistic-RICEBLA模型参数敏感性分析及调优 |
3.3 模型验证及精度评价 |
4.基于SEIR的水稻纹枯病动态预测模型 |
4.1 作物病害流行学模型SEIR框架 |
4.2 结合时序气象信息的SEIR-RICEBLA预测模型构建 |
4.2.1 SEIR-RICEBLA模型结构及参数 |
4.2.2 SEIR-RICEBLA模型参数敏感性分析及调优 |
4.3 模型验证及精度评价 |
4.3.1 湖南省晚稻模型验证结果及精度评价 |
4.3.2 模型在多省份空间扩展能力分析评价 |
4.3.3 模型不同稻作类型扩展能力分析评价 |
4.4 水稻纹枯病空间预警分析 |
5.总结与展望 |
5.1 全文总结 |
5.2 后续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作者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加的科研项目 |
参加科研项目 |
发表文献和专利 |
(7)玉米茎腐病和纹枯病的有效防治药剂筛选及田间防治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玉米茎腐病和玉米纹枯病的概述 |
1.1.1 玉米茎腐病和玉米纹枯病的发生情况 |
1.1.2 玉米茎腐病和玉米纹枯病的症状 |
1.1.3 玉米茎腐病和玉米纹枯病的病原菌 |
1.1.4 玉米茎腐病菌和玉米纹枯病菌的侵染规律 |
1.2 玉米茎腐病和玉米纹枯病的防治现状 |
1.2.1 农业防治 |
1.2.2 生物防治 |
1.2.3 化学防治 |
1.3 试验药剂介绍 |
1.3.1 三唑类杀菌剂 |
1.3.2 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 |
1.3.3 其他类型杀菌剂 |
1.4 农药复配研究现状 |
1.4.1 农药复配的目的和意义 |
1.4.2 农药复配的原则 |
1.4.3 农药复配的机理 |
1.5 悬浮种衣剂概述 |
1.5.1 悬浮种衣剂的特点 |
1.5.2 悬浮种衣剂作用原理 |
1.5.3 悬浮种衣剂的组成 |
1.6 研究目的和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供试药剂 |
2.2 供试菌株 |
2.3 供试培养基 |
2.4 供试仪器 |
2.5 试验试剂 |
2.6 毒力测定方法 |
2.6.1 供试药剂的配置 |
2.6.2 含药PDA培养基的制备 |
2.6.3 试验药剂对玉米茎腐病菌和纹枯病菌的室内毒力测定 |
2.6.4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7 联合毒力测定 |
2.7.1 混配组合设计和药剂配置 |
2.7.2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8 室内安全性试验 |
2.8.1 供试玉米品种 |
2.8.2 供试药剂 |
2.8.3 药剂剂量设计 |
2.8.4 试验设计 |
2.9 盆栽苗期防效试验 |
2.9.1 供试玉米品种及药剂 |
2.9.2 玉米茎腐病盆栽苗期防效试验 |
2.9.3 玉米纹枯病盆栽苗期防效试验 |
2.9.4 药效计算方法 |
2.10 田间药效试验 |
2.10.1 试验地概况 |
2.10.2 供试玉米品种及药剂 |
2.10.3 试验设计与实施方法 |
2.10.4 发病调查及病情数据统计 |
2.10.5 药效计算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杀菌剂对玉米茎腐病菌(瓜果腐霉菌)的室内毒力 |
3.2 不同杀菌剂对玉米茎腐病菌(禾谷镰孢菌)的室内毒力 |
3.3 不同杀菌剂对玉米纹枯病菌(立枯丝核菌)的室内毒力 |
3.4 不同混配组合对玉米茎腐病菌(禾谷镰孢菌)的联合毒力 |
3.4.1 苯醚甲环唑与恶霉灵的联合毒力 |
3.4.2 苯醚甲环唑与咯菌腈的联合毒力 |
3.4.3 咯菌腈与恶霉灵的联合毒力 |
3.5 不同混配组合对玉米纹枯病菌(立枯丝核菌)的联合毒力 |
3.5.1 苯醚甲环唑与恶霉灵的联合毒力 |
3.5.2 咯菌腈与恶霉灵的联合毒力 |
3.5.3 苯醚甲环唑与咯菌腈的联合毒力 |
3.6 6 %恶霉灵·咯菌腈悬浮种衣剂与6%噻呋酰胺·咯菌腈悬浮种衣剂安全性结果 |
3.6.1 6 %恶霉灵·咯菌腈悬浮种衣剂发芽试验 |
3.6.2 6 %恶霉灵·咯菌腈悬浮种衣剂出苗试验 |
3.6.3 6 %噻呋酰胺·咯菌腈悬浮种衣剂发芽试验 |
3.6.4 6 %噻呋酰胺·咯菌腈悬浮种衣剂出苗试验 |
3.7 6 %恶霉灵·咯菌腈FS与6%噻呋·咯菌腈FS盆栽防效试验 |
3.7.1 6 %恶霉灵·咯菌腈FS和6%噻呋·咯菌腈FS防治玉米茎腐病(禾谷镰孢菌)盆栽试验 |
3.7.2 6 %恶霉灵·咯菌腈FS和6%噻呋·咯菌腈FS防治玉米纹枯病(立枯丝核菌)盆栽试验 |
3.8 6 %恶霉灵·咯菌腈FS与6%噻呋·咯菌腈FS的大田试验 |
3.8.1 6 %恶霉灵·咯菌腈FS与6%噻呋·咯菌腈FS对玉米茎腐病的田间防效 |
3.8.2 6 %恶霉灵·咯菌腈FS与6%噻呋·咯菌腈FS对玉米纹枯病的田间防效 |
4 讨论 |
4.1 不同杀菌剂对玉米茎腐病菌与纹枯病菌的抑制效果 |
4.2 复配组合的筛选与联合毒力的测定 |
4.3 两种悬浮种衣剂对玉米的安全性评价 |
4.4 两种悬浮种衣剂对玉米茎腐病与纹枯病的盆栽和田间防效 |
5 结论 |
5.1 主要结论 |
5.2 创新之处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小麦纹枯病苗期抗性鉴定方法的改良及全基因组关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英文缩略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纹枯病的病原菌 |
1.1 小麦纹枯病的病原学研究 |
1.2 小麦纹枯病的发生过程和影响因素 |
1.3 小麦纹枯病的危害 |
1.4 小麦纹枯病抗性研究进展 |
1.5 小麦纹枯病的防治措施 |
1.6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
1.7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小麦纹枯病苗期抗性鉴定方法的改良 |
1.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标准”材料苗期与成株期的抗性鉴定结果 |
2.2 202份小麦品种的成株期纹枯病鉴定 |
2.3 202份小麦品种的苗期纹枯病鉴定 |
2.4 改良后苗期小麦纹枯病抗性鉴定方法的评价 |
3. 讨论 |
第三章 小麦纹枯病抗性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
1.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2.结果与分析 |
2.1 主成分分析 |
2.2 成株期纹枯病抗性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
2.3 苗期纹枯病抗性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
2.4 苗期与成株期GWAS分析结果的关联 |
3.讨论 |
第四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表1:202份材料在苗期和成株期的病情指数 |
Abstract |
(9)作物病虫害预测机理与方法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作物病虫害预测影响因素与机理 |
1.1 气候背景对病虫害发生的影响 |
1.1.1 海温 |
1.1.2 厄尔尼诺 |
1.1.3 大气环流 |
1.2 病虫害预测的关键气象因子 |
1.2.1 温度 |
1.2.2 降雨和湿度 |
1.2.3 风 |
1.2.4 光照 |
1.3 影响病虫害发生的其他因素 |
1.3.1 病虫原分布与寄主生育期 |
1.3.2 种植模式 |
1.4 基于无线传感网的气象观测 |
2 作物病虫害预测模型 |
2.1 静态预测模型 |
2.2 时序动态模型 |
2.3 空间传播模型 |
3 作物病虫害预测技术的发展趋势 |
4 结语 |
(10)“Soru#1×Naxos”RIL群体抗小麦纹枯病QTL定位及簇毛麦抗纹枯病基因发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小麦纹枯病研究进展 |
1.1 小麦纹枯病地理分布与危害 |
1.2 小麦纹枯病病原学 |
1.3 小麦纹枯病的发病规律与病症 |
1.4 小麦纹枯病的影响因素 |
1.5 小麦植株形态以及致病过程中的理化性质对纹枯病的影响 |
1.6 小麦纹枯病的防治措施 |
1.7 小麦纹枯病抗性研究 |
2 小麦近缘种抗纹枯病资源发掘 |
2.1 小麦的基因资源 |
2.2 小麦野生近缘物种中蕴含丰富的抗性基因,通过种质创新发掘抗小麦纹枯病基因是解决抗源缺乏的重要途径 |
2.3 簇毛麦优异基因发掘与利用进展 |
3 小麦纹枯病研究中的问题与展望 |
4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Soru#1×Naxos”RIL群体抗小麦纹枯病QTL定位 |
1 材料和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试验设计 |
1.3 菌种制备、接种以及病情统计 |
1.4 小麦抽穗期、株高以及茎秆壁厚的调查 |
1.5 SNP标记基因型分析 |
1.6 群体遗传图谱构建 |
1.7 QTL定位分析 |
1.8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供试小麦纹枯病抗性表现 |
2.2 SNP标记基因分型与遗传图谱构建 |
2.3 抗纹枯病QTL定位 |
2.4 小麦纹枯病抗性与抽穗期、株高和壁厚的关系 |
3 讨论 |
3.1 环境因素以及鉴定方法对小麦纹枯病的影响 |
3.2 SNP标记构建RIL群体遗传图谱 |
3.3 小麦纹枯病抗性QTL |
3.4 小麦纹枯病抗性QTL与株高、抽穗期和壁厚的关系 |
第三章 小麦-簇毛麦易位系抗纹枯病基因鉴定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小麦材料 |
1.2 供试菌株、接种以及鉴定方法 |
1.3 供试小麦成株期抗性鉴定 |
1.4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2013-2017年小麦生长季供试材料的纹枯病抗性鉴定与分析 |
2.2 2017-2019年小麦-簇毛麦易位系材料的纹枯病抗性鉴定与分析 |
2.3 2018-2019年簇毛麦近等基因系材料纹枯病鉴定与分析 |
3 讨论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致谢 |
四、小麦纹枯病发生流行动态(论文参考文献)
- [1]稻用生物与化学组合增效杀菌剂的研发和相关机制研究[D]. 刘连盟. 华中农业大学, 2020
- [2]无为市3种主要农作物病虫害发生情况及防治策略调查研究[D]. 汪化平. 安徽农业大学, 2020(04)
- [3]秸秆还田方式对玉米纹枯病和大斑病发生流行的影响及机制研究[D]. 李磊. 沈阳农业大学, 2020(08)
- [4]禾谷丝核菌选择性培养基的研制及小麦根茎内生真菌多样性研究[D]. 杨岚. 河南科技大学, 2020(06)
- [5]基于Android系统的唐山市主粮作物重大病虫害识别与防治APP的开发实现[D]. 彭艳伟.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2020(06)
- [6]气象因子驱动的水稻纹枯病发展动态预测模型研究[D]. 张雪雪.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2020(01)
- [7]玉米茎腐病和纹枯病的有效防治药剂筛选及田间防治试验[D]. 王志伟. 山东农业大学, 2020(11)
- [8]小麦纹枯病苗期抗性鉴定方法的改良及全基因组关联分析[D]. 余蓬勃. 河南农业大学, 2019(04)
- [9]作物病虫害预测机理与方法研究进展[J]. 张雪雪,王斌,田洋洋,袁琳,姜玉英,董莹莹,黄文江,张竞成.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19(05)
- [10]“Soru#1×Naxos”RIL群体抗小麦纹枯病QTL定位及簇毛麦抗纹枯病基因发掘[D]. 孙大飞. 南京农业大学, 201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