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电液比例调速负载-电气补偿控制系统(论文文献综述)
刘俊龙[1](2019)在《电控电动无级变速执行机构设计与控制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金属带式无级变速器(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CVT)的速比通过执行机构的调节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连续变化,从而能够使发动机更多的工作在理想的工作区域,达到改善汽车动力性和经济性的目的。目前CVT的执行机构多为电控液压系统,由于CVT的速比控制和夹紧力控制对液压系统的流量和工作压力有较高的要求,使得液压系统要消耗较多的功率,是CVT传动效率较低的原因之一。电控电动执行机构消耗的能量相对较少,因此研究采用电控电动执行机构代替电控液压执行机构的机电控制CVT,对于提高CVT的传动效率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以一种双电机机电控制CVT的电控电动执行机构为研究对象,以改善CVT的工作性能为目标,开展了基于该机电控制CVT执行机构的设计方法与控制方法的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首先比较分析了电液控制CVT、单电机机电控制CVT和双电机机电控制CVT结构和工作原理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可知三种CVT都是基于金属带式无级变速装置的,但是采用了不同的执行机构。然后对金属带式无级变速装置的传动机理进行了分析,说明了CVT各组成部分之间的运动学和力学关系。最后为了说明双电机机电控制CVT在传动效率方面的优势,建立了简化的CVT传动效率计算模型,在ECE和EUDC工况下比较了三种CVT的传动效率,比较发现电控电动执行机构消耗的能量明显少于电控液压执行机构,单电机机电控制CVT由于从动带轮夹紧力不可调的原因,其传动效率并不是很理想,而双电机机电控制CVT的传动效率相对其他两种CVT的传动效率更高,因此对于双电机机电控制CVT电控电动执行机构的研究是必要的。(2)本文对机电控制CVT的电控电动执行机构进了设计和优化。首先分析了电控电动执行机构主要零部件的特性,包括直流电动机、齿轮副、丝杆螺母机构和碟形弹簧。然后在发动机和无级变速装置参数选定的前提下,以动力可靠传递和CVT的能量损失最少为目标,设计了双电机机电控制CVT执行机构的结构性能参数,并通过仿真验证了所设计参数的有效性。然而单纯根据发动机输出转矩设计的双电机机电控制CVT执行机构,在循环工况下存在从动带轮夹紧力可调范围小的问题,基于此问题对双电机机电控制CVT执行机构进行了优化设计,统计分析多种循环工况下从动带轮需求夹紧力,调整了各变形量下碟形弹簧的目标弹力,然后利用遗传算法对执行机构进行了优化设计,仿真分析发现,优化后从动带轮夹紧力可调范围明显增大,最大处增大了约83%。(3)本文分别建立了双电机机电控制CVT速比控制执行机构模型和从动带轮夹紧力控制执行机构模型,并利用MATLAB/Simulink搭建了双电机机电控制CVT的仿真模型。仿真分析了双电机机电控制CVT的速比和从动带轮夹紧力的动态响应特性:速比和从动带轮夹紧力能够很好的被控制,执行机构电动机的输入电压和输出转矩存在突变的现象,而输出转速和负载转矩变化相对平滑。对速比和从动带轮夹紧力动态响应的影响因素进行了仿真分析,发现速比响应速度与速比变化方向有关,并且随着从动带轮夹紧力的变化,速比的响应速度也随之发生变化,另外初始速比对速比响应基本没有影响,从动带轮夹紧力动态响应受到速比和初始主动带轮夹紧力的影响。(4)针对双电机机电控制CVT自身的特性和汽车对它的要求,对它的控制方法进行了研究。设计了基于PID改进算法的速比控制器,应用了微分先行和积分分离的方法;设计了基于自抗扰控制技术的从动带轮夹紧力控制器,包括过渡过程、跟踪微分器、非线性状态误差反馈控制器和扩张状态观测器;并通过仿真证明了PID改进算法和自抗扰控制技术在双电机机电控制CVT中的有效性。双电机机电控制CVT的速比控制和从动带轮夹紧力控制之间存在耦合关系,基于该耦合关系提出了一种速比控制策略,以提高机电控制CVT的速比响应速度,仿真结果表明基于耦合特性的速比控制策略在速比增大时响应速度提高了14%。机电控制CVT连续速比控制策略下,微小的节气门或车速波动,都会引起速比的波动,这对变速器和汽车都是不利的,为了解决该问题,提出了速比分级控制策略,并对机电控制CVT速比分级控制策略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速比分级控制策略能够有效的消除速比波动的问题,并且没有对整车性能产生不良的影响。(5)搭建了基于MATLAB/Simulink和DSPACE的单电机机电控制CVT试验台架,应用该试验台架,对单电机机电控制CVT的传动效率进行了实验研究,并与电液控制CVT硬件在环试验台获得的电液控制CVT的传动效率进行了比较,从侧面验证了双电机机电控制CVT在传动效率方面的优势;通过台架试验对单电机机电控制CVT的速比响应特性进行了研究,验证了文中的PID改进控制算法和自抗扰控制算法,间接说明了双电机机电控制CVT电控调动执行机构在速比控制和从动带轮夹紧力控制方面的可行性。
王浪[2](2019)在《纯电驱动工程机械动力总成控制策略研究》文中认为纯电驱动是工程机械实现零排放、无污染的最终驱动方式。当前,纯电驱动工程机械多采用电机替代发动机,仅简单地模拟发动机的功能,虽取得一定的节能减排效果,但并未真正发挥电机的优良调速性能和强过载能力,且动力总成的控制策略并未与液压系统的工作特点相结合,整机的节能性、操控性、动力性和安全性都有待提高。为了充分发挥纯电驱动工程机械高效节能环保的优势,有必要探寻适用于工程机械复杂工况的动力总成结构方案及其控制策略,对纯电驱动工程机械的推广具有重要意义。论文以一台8吨液压挖掘机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其负载特性和工况特点,提出了一种以锂电池作为储能单元,采用永磁同步电机驱动内啮合齿轮泵的动力总成结构方案;为实现动力总成与液压系统相互融合,设计了一种基于变转速控制的定量泵负载敏感系统;构建了基于变转速控制的定量泵负载敏感系统的数学模型,并分析了系统的稳定性;以整机的续航能力和动力性能为要求,提出了一种动力总成参数匹配方法;提出了变压差控制策略,在低速小流量场合,通过减小系统压差来提高系统节能性,在高速大流量场合,通过增大系统压差来提高系统的操控性;提出了分段恒功率控制策略,根据动力电池组的放电特性和电机驱动系统运行状态,设置不同最大功率点,保证动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前提下提高动力性能;通过创建AMESim模型,验证了变压差控制和分段恒功率控制的可行性。根据系统的原理和元件参数设置,搭建了新型纯电驱动挖掘机动力总成及液压系统试验平台,结合挖掘机不同工况下的压力流量特性,对基于变转速控制的定量泵负载系统的节能性、操控性、动力性和安全性进行研究,试验验证了变压差控制和分段恒功率控制的可行性。与传统纯电驱动挖掘机负载敏感系统对比,新型纯电驱动挖掘机基于变转速控制的负载敏感系统的节能性和操控性更加优越。
吕若曦[3](2019)在《电液复合驱动缸系统控制特性及节能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重载机器人和大功率高端装备制造的高速发展及其日渐彰显的战略地位,对驱动技术的控制性能和系统能效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执行装置的驱动方式主要有气动、电机驱动和液压驱动等。气动方式虽然节能环保,但工作压力等级较低、稳定性较差,较少应用于大功率机械装备。电机驱动在机械执行装置的效率和运动控制的精度等方面取得了明显优势,但受到导磁材料的磁饱和性能影响,电机精密驱动的功率输出能力相对有限。液压驱动由于具有输出力/力矩大、功率密度高和过载能力强等优势,在工程机械、航空航天、装备制造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存在能耗高、控制不够精细的不足。目前对驱动技术的研究主要是研究液压系统节能技术以提高系统能效,研究液压系统控制策略以改善控制性能,但由于其自身特性的限制难以同时兼顾高能效和高性能。论文以同时保证高功率密度、高精度和高能效为目标,提出了一种将电机驱动和液压驱动相结合的电液复合驱动缸系统结构方案,该系统综合利用电机驱动高控制性能和液压驱动高功率密度的优势,通过对电机的转速、转矩进行主动控制实现高精度运动,通过对液压系统的压力、流量进行被动控制实现高功率密度和快速响应。论文分析了系统主要组成单元并对其中的关键元件进行参数匹配;分别构建了阀控缸系统、泵控缸系统以及电液复合驱动缸系统的数学模型,分析了三种系统开环系统和闭环系统的控制性能;为了使系统适应不同负载,提出了一种基于负载识别的电液能量分配策略,并对控制策略中的临界负载进行设计;通过建立电液复合驱动缸AMESim系统仿真模型,研究开/闭环控制方法对系统控制性能的影响并验证了电液能量分配策略的合理性。根据系统工作原理和元件参数设置搭建了电液复合驱动缸系统试验平台,为了与传统液压控制系统进行对比,搭建了阀/泵控缸系统对比试验平台,两套试验平台共用一套计算机辅助测试系统。基于所搭建的试验平台和AMESim系统仿真模型,对电液复合驱动缸系统的控制特性和节能性进行了仿真和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电液复合驱动缸系统具有较好的功率放大特性;对于速度控制,电液复合驱动缸系统的阶跃输入速度响应快速性、方波输入速度突变快速性以及正弦输入速度跟随性都优于阀/泵控缸系统;对于位置控制,电液复合驱动缸系统的斜坡输入定位精度、正弦输入位置跟随性都优于阀/泵控缸系统;电液复合驱动缸系统的效率随负载增大而增大,相同负载下大于阀/泵控缸系统的效率;论文所提出的电液复合驱动缸系统在驱动功率、控制特性以及节能性方面都具有较好的表现。
赵正鹏[4](2019)在《多输出叶片泵单执行机构多级系统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国家提出节约能源提高效率的时代主题。在传统的液压技术中,恒压能源系统处于平衡位置时,油液溢流损失严重、温升快影响系统稳定性,导致系统效率低、耗能严重。在研究传统叶片泵的基础上,设计双定子结构、采用滚柱连杆组代替叶片、对吸压油区单独设计补油结构形成内外泵等形式,发明了多输出叶片泵。多输出叶片泵流量多级分层输出,在平衡位置处减小溢流损失,为液压技术实现节能减排提高效率提供了新思路,与时代赋予液压技术的发展趋势相呼应。文中,首先介绍了对多输出叶片泵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流量多级分层输出等特点,分析了流量切换过程中的压力冲击问题,提出用增设阻尼孔、适当增加管道内径的方法来减缓;接着,对多输出叶片泵电液位置系统的主要环节和元件进行数学建模,得到传递函数框图;然后,基于AMESIM软件进行模块化建模,在简单的PID控制下对各种给定信号进行仿真分析;最后,选择合适的元件搭建该多输出泵位置系统进行实验,检验其位置伺服的快速性、准确性、稳定性以及减小溢流、节约能源、提高效率的目的。
陈杰峰[5](2019)在《轻型履带拖拉机内分流式液压机械双流传动系统(IHMT)研究》文中指出液压机械双流传动系统即HMT系统(Hydro-mechanical Transmission)是一种混合了机械传动与液压传动的复合传动系统。HMT系统兼有液压传动无级调速、调速范围宽和比功率大的特点,以及机械传动传动效率高和传动精度高的优点。HMT系统根据分动方式分为外分流式和内分流式,其中外分流式采用行星齿轮为分动(汇流)器,内分流式采用液压元件(液压泵或马达)为分动(汇流)器。内分流式以其结构紧凑和能够避免功率循环的特点,具有潜在的工程应用价值。本文以搭载外分流式液压机械双流传动系统(Outer Hydro-mechanical Transmission,简称OHMT)的轻型履带拖拉机为研究对象,设计了一种内分流式液压机械双流传动系统(Internal Hydro-mechanical Transmission,简称IHMT)的新方案以代替原传动方案作为项目预留方案进行研究。本文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对OHMT系统进行研究分析,分析讨论液压功率占比的形式以及与泵和马达之间排量比的关系,以是否存在功率循环为判断标准,建立了OHMT不同工况下的转矩比、转速比与变量泵变排比的关系模型;(2)根据IHMT系统的分动原理,设计了基于双凸轮转子叶片泵为分动器的IHMT系统,确定了IHMT系统中单位元件的结构与功能,基于系统分动过程的分析,建立了IHMT传动的转速、转矩、功率传递关系式以及液压功率占比关系式;(3)研究分析影响液压机械双流传动系统传动效率的因素,基于静液压驱动装置和行星齿轮的传动效率,建立了内、外分流式双流传动系统的传动效率模型;(4)基于内、外分流式双流传动系统优缺点的对比分析,明确IHMT系统工程应用化的可行性,并针对IHMT系统在目标拖拉机产品上的应用,进行了参数匹配设计;(5)基于Matlab/Simulink软件,建立搭载IHMT系统的拖拉机整车模型,根据最佳动力性和最佳经济型策略对整车的一档起步加速工况进行建模与仿真,进一步验证了IHMT系统在拖拉机上搭载应用的可行性。
柏玉超[6](2015)在《大惯性负载控制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大惯性负载是一类相对特殊的负载,虽然在日常生活中不多见,但广泛存在于机械加工等行业中。大惯性负载由于其转动惯量大,运动状态不易改变,在起动、制动和快速可逆等方面控制难度大。龙门刨床是大惯性负载的一种,是机械制造行业主要的工作机床之一。主要用于大型工件的表面加工,加工工件的重量从几吨到十几吨。龙门刨床加工工艺特点是需要主工作台做自动往复运动,并且要求能实现稳定运行和无级调速。本文应用PLC和变频器技术对交流变频电机进行调速,实现对大惯性负载的控制。同时,针对B2012A型龙门刨床的电气控制系统进行改造,将大惯性负载控制技术应用到工程实践中。本文第一章介绍了大惯性负载及其控制问题,龙门刨床及其电气控制系统的发展,然后根据加工工艺特点总结出控制要求;第二章介绍了PLC和变频器,分别介绍了其结构、工作原理、特点、分类及选型原则;第三章分析了交流变频调速的优势,并确定了开环控制方式,建立了龙门刨床开环控制系统传递函数;第四章针对B2012A型龙门刨床电气控制系统设计了硬件电路,主拖动系统采用变频器和交流变频电机驱动,控制电路采用欧姆龙PLC为控制核心;第五章控制系统PLC程序的设计;第六章电气控制系统的安装与调试。
范增辉[7](2013)在《双马达振动锤关键参数设计及同步控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液压振动锤以其施工效率高、沉桩能力强、工作噪音小等优势已成为桩基础施工中应用广泛的桩工机械。但是,使用传统方法设计的振动锤在粘土中沉桩时,经常出现施工效率低与齿轮传动系统可靠性低的问题。对此,本文针对适用于粘性土沉桩的液压振动锤关键参数与同步传动控制系统进行了研究,主要做了以下几点工作:1、借助土力学与振动沉桩理论,建立了粘土沉桩的振动锤动力学模型,通过引入无量纲功率与无量纲振幅,揭示了地基土阻尼、沉桩压下力对振动沉桩系统振幅与功率等关键参数的影响规律,其研究结果为适用于粘性土沉桩的振动锤关键参数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2、在粘土沉桩的振动锤液压系统负载特性研究基础上,提出了针对粘土沉桩的新型双马达同步液压系统控制方案;利用适用于粘土沉桩的振动锤参数设计方法,对ZZY40B型液压振动锤进行了参数的设计与修正,并对其关键液压元件进行了计算选型。3、针对提高双马达系统同步性能,提出一种复合式同步控制策略的模糊控制方法,建立了电液比例闭环控制系统数学模型,并应用MATLAB软件,进行了双马达同步控制系统的仿真研究,结果表明:该控制器具有较高的同步控制精度与较强的抗干扰能力。4、开展了双马达振动锤同步控制的实验研究;验证了本文提出的复合式模糊控制策略有效的提高了振动锤在振动沉桩过程中同步传动系统的可靠性。
于群[8](2012)在《电液比例调速阀的设计与性能分析》文中提出调速阀是调速回路中的重要元件,而对任何液压系统而言,调速部分都是其核心部分。节流调速回路以其单位功率重量轻、易实现无级调速、启动时间短、操作方便、成本低廉而获得了广泛的应用。然而,采用节流阀的节流调速系统,负载的速度特性较差,速度受负载的影响较大,速度稳定性不高,根本原因是节流阀不能稳定阀前后两端压力差。当负载变化时,会引起节流阀前后前后工作压差的变化,对于开口量一定的阀来说,当工作压差变化时,通过阀的流量必然改变,这就导致了液压执行元件运动速度的不稳定。采用调速阀的调速系统,速度的平稳性大大改善,这是由于调速阀在工作压差超过其最小值(一般为0.4—0.5MPa)时,油液通过调速阀中节流阀前后两端的压差为一定值,不随负载变化,这样通过调速阀的流量便不随压差而变化,回路的速度稳定性就大大提高了。本文采用实验和仿真的方法对设计的比例调速阀进行了研究。为进一步的改进提供依据。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阐述了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概述了电液比例技术的发展;电液比例调速阀的工作原理和研究现状;概述了本论文主要研究方向和内容。第二章:介绍了三种常见的比例调速阀结构,并对它们的工作原理进行了叙述,确定了设计方案。第三章:对所设计的调速阀进行了分析,概述了其工作原理。第四章:在前面的分析的基础上,开始设计调速阀。第五章:建立调速阀的数学模型,并在Simulink里搭建其物理模型,为下一步的优化和改进提供参考。进行比例调速阀的实验,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提出改进措施。最后,对本论文的研究工作和成果进行了总结,展望了下一步的科研工作。
韩长仪[9](2010)在《液压系统节能方法基础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液压传动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冶金、船舶和工程机械等各个领域,但是由于液压传动存在多次能量转换,具有效率低和发热量大等缺点,不但影响着液压技术的竞争力和应用范围,而且会浪费紧缺能源和造成环境污染。因此,针对液压系统进行节能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和必要性。本文对液压传动系统的节能技术进行基础研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针对7个典型的液压系统进行了效率计算,分析了系统中各种能量损失及其特点,阐述了液压系统能量损失的主要原因;(2)在分析大量国内外相关资料的基础上,从液压元件、典型液压源、变频调速系统、功率回收系统、二次调节系统等方面对液压节能技术进行了综述,并对液压节能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3)深入比较研究了现有的液压马达试验系统,实际选型设计了一种大功率液压马达节能试验系统,并分析计算了该系统的效率。
王志亮[10](2010)在《步进梁式加热炉电液比例控制可靠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前,步进梁式加热炉被广泛应用于板材、棒材或线材的热轧生产中,对冷态或热态钢坯进行炉内步进式运送并加热。由于步进炉液压系统作程序循环运动,具有步进周期短、运动速度较高、惯性负载大、大超越负载、多缸同步、连续工作、可靠性要求高等特点,再考虑到步进炉的工艺要求,因而要求合理设计步进梁加热炉的液压速度控制系统。本文针对步进梁式加热炉的速度特点,参考国内外己投入使用的步进梁速度控制方式,在分析比较各种方案优缺点的基础上,结合实际生产情况及工作要求,对液压系统元件做了降额匹配可靠性设计。根据工艺要求,液压泵选用恒压变量泵,主控制阀选用比例阀,用以实现变速控制。同时为了保证升降油缸运行稳定,在系统中叠加了进口压力补偿器,及时调整进口压力,从而保证油缸两侧的压差恒定,使得油缸在负载不同的情况下依然保持运行曲线和加速度曲线不变。在充分掌握步进梁式加热炉液压系统信息的基础上,从整个系统的角度和各个分系统的角度分别建立了可靠性模型,并对整个系统及其分系统进行了可靠性预测,应用Reliasoft Blocksim可靠性仿真软件对模型进行仿真计算,从而找出系统薄弱环节。根据加热炉液压系统在现场的故障,以升降油缸动作不连续这一故障为顶事件建立故障树,利用Matlab工具箱中提供的Simulink软件包对上述液压系统故障树模型进行仿真计算,通过分析仿真可以更直观地展示系统的可靠性。这对研究步进加热炉液压系统可靠性问题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二、电液比例调速负载-电气补偿控制系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电液比例调速负载-电气补偿控制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1)电控电动无级变速执行机构设计与控制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机电控制CVT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机电控制CVT结构现状 |
1.2.2 机电控制CVT传动特性研究现状 |
1.2.3 机电控制CVT控制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2 机电控制CVT传动机理研究 |
2.1 前言 |
2.2 三种CVT结构特性分析 |
2.3 金属带式CVT传动机理 |
2.3.1 运动学分析 |
2.3.2 力学分析 |
2.4 三种CVT传动效率特性对比分析 |
2.4.1 CVT传动效率模型 |
2.4.2 三种CVT传动效率特性仿真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3 电控电动执行机构设计方法研究 |
3.1 前言 |
3.2 电控电动执行机构主要组成部件特性 |
3.3 带轮夹紧力的确定 |
3.4 电控电动执行机构碟形弹簧设计 |
3.5 速比变化率的确定 |
3.6 电动机械传动系统设计 |
3.7 仿真分析 |
3.8 电控电动执行机构参数优化 |
3.8.1 问题的提出 |
3.8.2 双电机机电控制CVT执行机构结构参数优化 |
3.8.3 优化结果仿真分析 |
3.9 本章小结 |
4 电控电动执行机构动态响应特性分析 |
4.1 前言 |
4.2 电控电动执行机构动力学模型 |
4.2.1 速比控制执行机构动力学建模 |
4.2.2 夹紧力控制执行机构动力学建模 |
4.3 电控电动执行机构响应特性仿真分析 |
4.3.1 仿真工况设定 |
4.3.2 从动带轮夹紧力响应特性分析 |
4.3.3 速比响应特性分析 |
4.4 电控电动执行机构动态特性影响因素分析 |
4.4.1 速比动态响应影响因素 |
4.4.2 从动带轮夹紧力动态响应影响因素 |
4.5 本章小结 |
5 机电控制CVT控制方法研究 |
5.1 前言 |
5.2 机电控制CVT的控制目标 |
5.3 机电控制CVT速比控制研究 |
5.3.1 机电控制CVT速比控制系统模型 |
5.3.2 机电控制CVT速比控制器设计 |
5.3.3 速比控制仿真分析 |
5.4 机电控制CVT从动带轮夹紧力控制研究 |
5.4.1 从动带轮夹紧力控制系统模型 |
5.4.2 从动带轮夹紧力控制器设计 |
5.4.3 从动带轮夹紧力控制仿真分析 |
5.5 速比和从动带轮夹紧力综合控制研究 |
5.5.1 速比和从动夹紧力的耦合特性分析 |
5.5.2 基于耦合特性的综合控制算法 |
5.5.3 综合控制仿真分析 |
5.6 机电控制CVT速比分级控制 |
5.6.1 问题的提出 |
5.6.2 机电控制CVT速比离散化 |
5.6.3 速比分级控制仿真分析 |
5.7 本章小结 |
6 试验研究 |
6.1 前言 |
6.2 试验台设计 |
6.2.1 电液控制CVT硬件在环试验台 |
6.2.2 机电控制CVT试验台 |
6.3 机电控制CVT试验与分析 |
6.3.1 传动效率试验 |
6.3.2 速比响应试验 |
6.4 本章小结 |
7 全文总结 |
7.1 论文主要研究工作与结论 |
7.2 论文创新点与继续研究方向 |
7.2.1 论文创新点 |
7.2.2 继续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B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专利 |
C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D学位论文数据集 |
致谢 |
(2)纯电驱动工程机械动力总成控制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工程机械节能减排的意义 |
1.2 纯电驱动工程机械概述 |
1.2.1 纯电驱动工程机械的优点 |
1.2.2 纯电驱动工程机械研究现状 |
1.3 动力总成控制技术研究现状 |
1.3.1 基于柴油发动机的动力总成控制技术 |
1.3.2 混合动力技术 |
1.3.3 纯电驱动动力总成控制技术 |
1.4 课题的提出及研究内容 |
1.4.1 课题的提出 |
1.4.2 课题的研究内容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新型纯电驱动工程机械总体方案研究 |
2.1 纯电驱动工程机械动力总成方案研究 |
2.1.1 纯电驱动工程机械动力总成驱动方案 |
2.1.2 纯电驱动工程机械动力总成系统方案研究 |
2.2 基于变转速控制的定量泵负载敏感系统研究 |
2.2.1 传统纯电驱动挖掘机负载敏感系统性能分析 |
2.2.2 基于变转速控制的定量泵负载敏感系统方案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动力总成参数匹配与系统建模 |
3.1 动力总成参数匹配 |
3.2 基于变转速控制的定量泵负载敏感系统建模分析 |
3.2.1 数学模型的构建 |
3.2.2 新型系统的稳定性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变转速控制的压差闭环控制研究 |
4.1 基于变转速控制的定量泵负载敏感控制策略研究 |
4.1.1 闭环控制算法 |
4.1.2 控制策略研究 |
4.2 系统仿真研究 |
4.3 试验平台搭建 |
4.4 试验研究 |
4.4.1 操控性试验 |
4.4.2 节能性试验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分段恒功率控制研究 |
5.1 分段恒功率控制策略研究 |
5.1.1 基于动力电池放电特性的恒功率控制 |
5.1.2 电机超载恒功率控制 |
5.2 分段恒功率控制仿真研究 |
5.3 分段恒功率控制试验研究 |
5.3.1 试验平台 |
5.3.2 试验结果及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创新点 |
6.3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科研成果 |
(3)电液复合驱动缸系统控制特性及节能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驱动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液压系统节能技术研究现状 |
1.2.2 液压系统控制策略研究现状 |
1.3 课题的提出及研究内容 |
1.3.1 课题的提出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1.4 本章小结 |
第2章 电液复合驱动缸系统建模 |
2.1 电液复合驱动缸的系统组成 |
2.1.1 动力单元 |
2.1.2 储能单元 |
2.1.3 传动单元 |
2.1.4 执行单元 |
2.2 数学模型建立 |
2.2.1 阀控缸系统数学模型 |
2.2.2 泵控缸系统数学模型 |
2.2.3 电液复合驱动缸系统数学模型 |
2.3 控制特性分析 |
2.3.1 开环系统性能 |
2.3.2 闭环系统性能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电液复合驱动缸系统控制策略研究 |
3.1 基于负载识别的电液能量分配策略研究 |
3.1.1 电液能量分配策略设计 |
3.1.2 临界负载设计 |
3.2 系统控制方法研究 |
3.3 控制策略仿真研究 |
3.3.1 开/闭环控制方法仿真研究 |
3.3.2 电液能量分配策略仿真研究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电液复合驱动缸控制特性研究 |
4.1 试验平台研制 |
4.1.1 试验平台参数设计 |
4.1.2 试验平台搭建 |
4.2 电液复合驱动缸系统功率放大特性研究 |
4.3 电液复合驱动缸速度控制特性研究 |
4.3.1 速度控制特性仿真研究 |
4.3.2 速度控制特性试验研究 |
4.4 电液复合驱动缸位置控制特性研究 |
4.4.1 位置控制特性仿真研究 |
4.4.2 位置控制特性试验研究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电液复合驱动缸节能性研究 |
5.1 系统效率的分析及计算 |
5.2 系统节能性仿真研究 |
5.2.1 不同工作模式系统液压特性研究 |
5.2.2 蓄能器工作的节能性研究 |
5.3 系统节能性试验研究 |
5.3.1 系统液压特性研究 |
5.3.2 系统效率及节能性研究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课题创新性 |
6.3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多输出叶片泵单执行机构多级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叶片泵发展状况及特点 |
1.2.1 单作用叶片泵 |
1.2.2 双作用叶片泵 |
1.2.3 双联叶片泵 |
1.3 液压系统的能源形式 |
1.4 液压技术的发展趋势 |
1.5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和工作 |
第2章 多输出叶片泵介绍 |
2.1 多输出叶片泵的工作原理 |
2.2 多输出叶片泵的结构及特点 |
2.3 多输出叶片泵的密封机理 |
2.3.1 多输出叶片泵的工作状态 |
2.3.2 多输出泵密封容积的形成 |
2.3.3 多输出叶片泵的径向间隙补偿 |
2.4 多输出叶片泵的流量特性 |
2.4.1 理论排量与流量的推导 |
2.4.2 流量的波动性分析 |
2.5 多输出叶片泵的多级特性 |
2.6 多输出叶片泵的压力冲击 |
2.7 多输出叶片泵的应用 |
2.7.1 传统典型的同步回路 |
2.7.2 多输出叶片泵同步回路 |
2.8 本章小结 |
第3章 多输出泵位置伺服系统数学建模 |
3.1 多输出泵控制系统原理 |
3.2 电液位置控制系统 |
3.3 电液伺服阀 |
3.4 阀控非对称液压缸 |
3.4.1 四通阀的流量方程 |
3.4.2 液压缸流量连续方程 |
3.4.3 液压缸的力平衡方程 |
3.4.4 .四通阀控非对称缸的传递函数 |
3.5 反馈环节 |
3.6 电液位置控制系统传递函数框图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AMESIM的位置系统仿真 |
4.1 AMESIM简介 |
4.2 PID控制方法 |
4.3 建立仿真模型 |
4.3.1 多输出泵仿真模型 |
4.3.2 防冲击装置模型 |
4.3.3 系统仿真模型及主要参数设置 |
4.4 系统仿真结果与分析 |
4.4.1 液压管路的压力冲击仿真分析 |
4.4.2 基于PID控制的位置仿真 |
4.4.3 多输出泵位置仿真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多输出叶片泵电液位置系统实验研究 |
5.1 电液位置系统实验原理和组成 |
5.1.1 实验原理 |
5.1.2 系统主要元件参数 |
5.1.3 主要元件及系统实验平台搭建 |
5.2 实验数据分析 |
5.2.1 多输出叶片泵位置系统研究 |
5.2.2 多输出叶片泵系统节能研究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5)轻型履带拖拉机内分流式液压机械双流传动系统(IHMT)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无级变速器概述 |
1.3 液压机械双流传动介绍 |
1.4 HMT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国外研究现状 |
1.4.2 国内研究现状 |
1.5 课题来源、意义及研究内容 |
1.5.1 课题来源与意义 |
1.5.2 课题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外分流式液压机械双流传动研究 |
2.1 系统结构组成和工作原理 |
2.2 分流、汇流机构传动原理分析 |
2.2.1 定轴齿轮副传动原理 |
2.2.2 行星齿轮机构传动原理 |
2.3 液压传动特性分析 |
2.3.1 静压调速特性 |
2.3.2 静压转矩特性 |
2.4 外分流双流传动特性分析 |
2.4.1 循环功率及功率分流比 |
2.4.2 外分流式机械液压功率流向分析 |
2.5 系统转矩特性 |
2.6 系统无级调速特性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内分流液压机械双流传动系统 |
3.1 内分流液压机械传动简介 |
3.2 功率内分流系统设计 |
3.2.1 分动器选型 |
3.2.2 分动器用密封确定 |
3.2.3 IHMT传动方案设计 |
3.2.4 分动器排量计算 |
3.3 HMT系统元件功能分析 |
3.3.1 分动器功能分析 |
3.3.2 液压马达的功能分析 |
3.3.3 阀类元件功能分析 |
3.3.4 蓄能器功能分析 |
3.3.5 超越离合器功能分析 |
3.4 IHMT系统传动过程分析 |
3.5 HMT转速、转矩特性和液压功率占比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液压机械传动效率分析 |
4.1 静液压驱动元件效率分析 |
4.1.1 影响静液压驱动元件容积效率的主要因素 |
4.1.2 影响静液压驱动元件机械效率的主要因素 |
4.1.3 基于实验数据的泵、马达效率模型 |
4.1.4 保持和提高静液压驱动装置实时总效率的基本原则 |
4.2 HMT传动效率模型 |
4.2.1 OHMT效率模型 |
4.2.2 IHMT效率模型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IHMT建模仿真分析 |
5.1 发动机数学模型 |
5.1.1 调速特性下的转矩模型 |
5.1.2 发动机燃油消耗率模型 |
5.1.3 发动机转速调节特性 |
5.2 目标传动比确定 |
5.3 履带拖拉机牵引力计算 |
5.4 整车建模与仿真分析 |
5.4.1 动力性、经济性策略整车模型 |
5.4.2 动力性、经济性策略仿真结果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内分流HMT系统性能实验设计 |
6.1 实验目的及内容 |
6.2 实验装置的确定 |
6.2.1 IHMT实验装置的结构设计 |
6.2.2 试验台架的方案设计 |
6.2.3 IHMT实验装置调控过程 |
6.2.4 实验装置 |
6.3 实验步骤设计 |
6.3.1 无级调速特性试验设计 |
6.3.2 转矩特性试验设计 |
6.3.3 效率特性试验设计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工作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6)大惯性负载控制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大惯性负载控制技术的研究 |
1.1.1 大惯性负载的优点以及控制难点 |
1.1.2 大惯性负载电气传动系统特性 |
1.2 龙门刨床简介及其电气控制系统的发展 |
1.2.1 龙门刨床的基本结构 |
1.2.2 龙门刨床的运动形式简述 |
1.2.3 龙门刨床加工工艺特点 |
1.2.4 龙门刨床对电气控制系统的要求 |
1.2.5 龙门刨床电气控制系统的发展 |
1.3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PLC及变频器简介 |
2.1 PLC概述 |
2.1.1 PLC发展 |
2.1.2 PLC的结构 |
2.1.3 PLC的工作原理 |
2.1.4 PLC的特点 |
2.1.5 PLC的应用 |
2.1.6 PLC选型原则 |
2.2 变频器概述 |
2.2.1 变频器的基本原理 |
2.2.2 变频器的结构 |
2.2.3 变频器的一般分类 |
2.2.4 变频器的控制方式 |
2.2.5 变频器的选型原则 |
第3章 大惯性负载变频调速开环控制系统分析 |
3.1 交流变频调速的优点 |
3.2 与直流调速相比的优势 |
3.3 交流变频调速的合理利用 |
3.4 开环控制系统的建立 |
3.4.1 传递函数的建立 |
3.4.2 系统稳定性分析 |
第4章 大惯性负载电气控制系统硬件改造设计 |
4.1 传统B2012A型龙门刨床的电气控制系统 |
4.1.1 传统B2012A型龙门刨床概况 |
4.1.2 电气控制系统存在的问题 |
4.2 电气控制系统改造方案概述 |
4.2.1 改造后主拖动系统总体设计 |
4.2.2 改造后抬刀控制电路设计 |
4.2.3 改造后指示灯控制电路设计 |
4.3 PLC选型及接线图 |
4.4 变频器选型及硬件配置 |
4.4.1 变频器种类选择 |
4.4.2 变频器容量选择 |
4.4.3 变频器接线图 |
第5章 PLC控制程序设计 |
5.1 PLC程序设计方法 |
5.2 横梁PLC控制程序 |
5.3 刀架PLC控制程序 |
5.4 主工作台PLC控制程序 |
第6章 大惯性负载电气控制系统的安装与调试 |
6.1 变频器的安装要求与试运行 |
6.1.1 FRN75G11S-4CX变频器使用环境 |
6.1.2 FRN75G11S-4CX变频器的安装 |
6.1.3 FRN75G11S-4CX变频器连接 |
6.1.4 FRN75G11S-4CX变频器抗干扰对策 |
6.1.5 FRN75G11S-4CX变频器试运行 |
6.2 PLC的安装与接线 |
6.2.1 CPM2A的安装 |
6.2.2 CPM2A接线与连接 |
6.3 大惯性负载电气控制系统的安装与调试 |
6.4 测试数据分析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获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7)双马达振动锤关键参数设计及同步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符号说明 |
1 绪论 |
1.1 课题来源及背景 |
1.1.1 课题的来源 |
1.1.2 课题研究背景 |
1.2 振动锤的应用及理论技术研究现状 |
1.2.1 振动锤的发展与应用概况 |
1.2.2 振动沉桩理论与技术研究现状 |
1.3 粘土沉桩的振动锤存在的主要问题 |
1.4 马达同步理论与控制技术研究现状 |
1.4.1 马达驱动振动同步理论研究现状 |
1.4.2 马达同步控制技术研究现状 |
1.5 课题的研究意义 |
1.6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2 针对粘土沉桩的振动锤关键参数设计 |
2.1 振动锤在粘土与砂土中应用分析 |
2.1.1 振动锤在粘土与砂土中应用现状 |
2.1.2 振动锤在粘土与砂土应用条件差异分析 |
2.2 振动锤关键参数设计的传统方法及其局限性 |
2.2.1 振动锤关键参数设计的经验算法及其局限性 |
2.2.2 传统无压下力工况振动锤参数设计及其局限性 |
2.2.3 传统有压下力工况振动锤参数设计及其局限性 |
2.3 针对粘土沉桩的振动模型研究 |
2.3.1 粘土振动破坏机理描述 |
2.3.2 基于粘塑性模型的粘土沉桩理论概述 |
2.3.3 无压下力工况沉桩建模 |
2.3.4 有压下力工况沉桩建模 |
2.4 基于无量纲分析的振动锤关键参数设计 |
2.4.1 振幅无量纲分析及选择 |
2.4.2 功率无量纲分析及计算 |
2.4.3 液压马达负载扭矩和油压力建模 |
2.5 针对粘土沉桩的振动锤关键参数设计方法总结 |
2.6 本章小结 |
3 粘土沉桩的ZZY40B型双马达振动锤参数与液压系统设计 |
3.1 新型双马达振动锤同步传动方案介绍 |
3.1.1 传统振动锤同步传动方案介绍 |
3.1.2 新型双马达振动锤传动方案 |
3.2 针对粘土沉桩的ZZY40B型双马达振动锤参数设计 |
3.3 粘土沉桩的双马达振动锤液压系统方案研究 |
3.3.1 针对粘土沉桩的液压系统负载特性分析 |
3.3.2 液压控制方案设计要求的提出 |
3.4 双马达振动锤液压控制系统分析设计 |
3.4.1 电液比例调速分析 |
3.4.2 振动锤液压系统总体设计 |
3.5 液压系统主要元器件计算选型 |
3.6 本章小结 |
4 振动锤双马达电液比例同步控制设计与实验 |
4.1 振动锤双马达同步控制方案 |
4.1.1 双马达同步误差产生原因 |
4.1.2 双马达复合式模糊PID同步控制策略 |
4.2 电液比例阀控马达系统建模 |
4.3 双马达同步系统模糊PID控制器设计 |
4.3.1 模糊控制器的结构选择 |
4.3.2 模糊变量论域和隶属函数的确定 |
4.3.3 控制推理规则的确定 |
4.3.4 输出模糊量的去模糊化 |
4.3.5 Matlab中模糊PID控制器的设计 |
4.4 双马达同步控制仿真分析 |
4.5 双马达同步液压振动锤实验系统组成 |
4.5.1 机械系统组成 |
4.5.2 双马达同步控制系统硬件组成 |
4.5.3 双马达同步系统控制软件组成 |
4.6 实验研究 |
4.6.1 实验目的和实验方案 |
4.6.2 实验过程与结果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5 全文总结与展望 |
5.1 全文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致谢 |
(8)电液比例调速阀的设计与性能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电液比例技术的发展 |
1.2 电液比例控制系统的构成 |
1.3 调速系统的分类 |
1.4 电液比例调速阀的研究与发展现状 |
1.4.1 压差补偿型流量调速阀 |
1.4.2 流量反馈型电液比例调速阀 |
1.4.3 压差—电气—面积补偿型电液比例调速阀 |
1.5 课题的来源及研究内容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现有三种类型的比例调速阀的分析 |
2.1 压差补偿型调速阀 |
2.1.1 传统压差补偿式调速阀的工作原理 |
2.1.2 传统压差补偿式调速阀的优缺点 |
2.2 流量—力—反馈型调速阀 |
2.2.1 流量—位移—力反馈型调速阀的工作原理 |
2.2.2 流量—位移—力反馈型调速阀的优缺点 |
2.3 压差—电气—面积补偿型电液比例调速阀 |
2.3.1 压差—电气—面积补偿型调速阀的工作原理 |
2.3.2 压差—电气—面积补偿型调速阀的优缺点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调速阀的结构选择和分析 |
3.1 调速阀的结构分析比较及选用 |
3.1.1 调速阀的两种常见结构 |
3.1.2 两种常见调速阀的选用 |
3.2 比例电磁铁的工作特性 |
3.3 阀口的开口形式的选择和计算 |
3.3.1 阀口面积的计算 |
3.3.2 阀口形式的选择 |
3.4 液压固有频率 |
3.5 调速阀结构的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比例调速阀的设计 |
4.1 调速阀的设计分析 |
4.2 调速阀的设计要求 |
4.3 几何尺寸的确定 |
4.3.1 节流阀的几何尺寸确定 |
4.3.2 减压阀的几何尺寸确定 |
4.4 弹簧刚度的计算 |
4.4.1 最小压差的分配 |
4.4.2 减压阀弹簧刚度的计算 |
4.4.3 节流阀弹簧刚度的计算 |
4.5 调速阀的设计参数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比例调速阀的性能仿真 |
5.1 液动力的计算 |
5.1.1 稳态液动力 |
5.1.2 瞬态液动力 |
5.2 比例调速阀的基本方程 |
5.3 液压系统数字仿真的意义和目的 |
5.3.1 液压系统数字仿真的意义 |
5.3.2 液压系统数字仿真的目的 |
5.4 比例调速阀的仿真分析 |
5.4.1 比例调速阀的simulink仿真模型搭建 |
5.4.2 仿真结果分析 |
5.5 比例调速阀的实验 |
5.5.1 实验目的 |
5.5.2 比例调速阀性能特性实验 |
5.6 实验结果分析 |
总结与展望 |
1 总结 |
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9)液压系统节能方法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的提出 |
1.2 液压系统节能概述 |
1.2.1 液压系统节能的意义 |
1.2.2 液压系统能量损失的原因 |
1.2.3 液压系统的节能设计思路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典型液压系统的效率分析 |
2.1 节流调速回路效率计算与分析 |
2.1.1 回油节流及其它节流调速回路效率计算 |
2.1.2 三种节流调速回路对比分析 |
2.2 容积调速回路效率计算与分析 |
2.2.1 定量泵—变量马达容积调速回路效率计算 |
2.2.2 三种容积调速回路对比分析 |
2.3 容积节流与双泵进油节流调速回路效率计算与分析 |
2.3.1 限压式变量泵容积节流调速回路效率计算及分析 |
2.3.2 双泵进油节流调速回路效率计算 |
第3章 液压系统节能综述 |
3.1 液压元件 |
3.1.1 液压泵和液压马达 |
3.1.2 液压缸 |
3.1.3 液压传动控制元件 |
3.1.4 液压辅助元件 |
3.2 液压系统 |
3.2.1 典型液压源 |
3.2.2 变频调速液压系统 |
3.2.3 能量回收液压系统 |
3.2.4 二次调节液压系统 |
3.3 液压介质 |
3.3.1 合理选择液压油的粘度 |
3.3.2 合理选择液压油的类型 |
3.4 液压系统节能技术的发展趋势 |
第4章 液压补偿功率回收式液压马达试验系统分析与设计 |
4.1 主要研究内容和意义 |
4.1.1 主要的研究内容 |
4.1.2 研究的意义 |
4.2 液压马达试验系统研究背景 |
4.2.1 液压马达试验系统的作用与检测要求 |
4.2.2 液压马达试验系统的研究现状及问题 |
4.3 液压补偿功率回收式液压马达试验系统设计与计算 |
4.3.1 液压补偿功率回收式液压马达试验系统工作原理与参数分析 |
4.3.2 液压马达试验台液压系统详细设计及功率回收系数计算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步进梁式加热炉电液比例控制可靠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步进式加热炉概述 |
1.2.1 加热炉发展与现状 |
1.2.2 步进式加热炉在冶金工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
1.2.3 步进梁式加热炉的优点 |
1.3 可靠性工程在液压系统中的应用和发展 |
1.3.1 可靠性工程的发展史 |
1.3.2 液压系统的可靠性工程应用 |
1.3.3 我国在液压系统可靠性研究领域的发展及现状 |
1.4 课题来源、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2章 加热炉生产工艺介绍及液压元件降额可靠性设计 |
2.1 热轧中厚钢板生产中步进式加热炉的工艺流程 |
2.2 热轧无缝钢管生产中步进式加热炉的工艺流程 |
2.3 步进梁式炉底机械设备组成 |
2.4 步进梁式加热炉的工艺要求 |
2.4.1 步进梁式加热炉的动作循环 |
2.4.2 步进梁式加热炉液压系统控制关键目标 |
2.5 液压元件降额可靠性设计与匹配 |
2.5.1 工况模型建立与计算分析 |
2.5.2 加热炉运动周期和各工况速度及流量分析 |
2.5.3 液压元件选型的确定 |
2.5.4 系统性价平衡因子的计算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步进梁式加热炉电液比例系统分析 |
3.1 电液比例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 |
3.2 电液比例速度控制系统 |
3.3 步进梁式加热炉电液比例系统调速方法分析 |
3.3.1 常用的几种步进加热炉运动速度曲线的介绍 |
3.3.2 步进加热炉液压系统常用速度控制方法分析 |
3.4 步进梁式加热炉电液比例控制系统及工作原理 |
3.4.1 加热炉电液比例控制系统分析 |
3.4.2 步进梁式加热炉液压系统工作原理及仿真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步进式加热炉液压系统可靠性分析 |
4.1 可靠性基本函数与常用的统计分布 |
4.1.1 可靠性基本函数 |
4.1.2 可靠性工程常用的统计分布 |
4.2 步进式加热炉液压系统可靠性模型建立 |
4.2.1 可靠性模型的概述 |
4.2.2 加热炉液压系统的可靠性模型 |
4.3 步进式加热炉液压系统的可靠度预测 |
4.3.1 系统可靠度预计的主要方法 |
4.3.2 加热炉液压系统各个分系统可靠度预计 |
4.3.3 加热炉整个液压系统的可靠度预计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步进加热炉液压系统的故障树分析 |
5.1 故障树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
5.1.1 故障树常用事件及其符号 |
5.1.2 故障树的数学模型 |
5.1.3 故障树的定量和定性分析 |
5.1.4 故障树建造的基本步骤和基本原则 |
5.2 加热炉液压系统故障树的建立 |
5.2.1 顶事件的选择 |
5.2.2 升降油缸动作不连续事件的故障树建造 |
5.2.3 故障树的定性定量分析 |
5.3 故障树可靠性仿真计算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电液比例调速负载-电气补偿控制系统(论文参考文献)
- [1]电控电动无级变速执行机构设计与控制方法研究[D]. 刘俊龙. 重庆大学, 2019(01)
- [2]纯电驱动工程机械动力总成控制策略研究[D]. 王浪. 华侨大学, 2019(01)
- [3]电液复合驱动缸系统控制特性及节能性研究[D]. 吕若曦. 华侨大学, 2019(01)
- [4]多输出叶片泵单执行机构多级系统研究[D]. 赵正鹏. 燕山大学, 2019(03)
- [5]轻型履带拖拉机内分流式液压机械双流传动系统(IHMT)研究[D]. 陈杰峰. 合肥工业大学, 2019
- [6]大惯性负载控制技术的研究与应用[D]. 柏玉超. 沈阳理工大学, 2015(02)
- [7]双马达振动锤关键参数设计及同步控制研究[D]. 范增辉. 中南大学, 2013(05)
- [8]电液比例调速阀的设计与性能分析[D]. 于群. 兰州理工大学, 2012(01)
- [9]液压系统节能方法基础研究[D]. 韩长仪. 东北大学, 2010(03)
- [10]步进梁式加热炉电液比例控制可靠性研究[D]. 王志亮. 燕山大学, 20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