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青少年体育俱乐部运作功能的调查研究 ——以镇江市中小学为例

拓展青少年体育俱乐部运作功能的调查研究 ——以镇江市中小学为例

论文摘要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我国青少年体育俱乐部事业逐步发生变化,并正在走上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本文以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为方向,以教育学、社会学、管理学等基础理论为指导,以青少年俱乐部为研究对象,以镇江市十一个以中小学为依托单位创建的省级、国家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为样本,通过文献资料研究、现状调查和理论分析,试图在俱乐部培养体育后备人才的主要功能的基础上,结合阳光体育运动,每天锻炼一小时的宗旨,从学校体育、课外体育、社会体育三方面入手探索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作用,从而拓展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功能,由此尝试探索如何创建“以青少年体育俱乐部为纽带,构建学校体育、竞技体育、社会体育相互促进的体育教育新体制”。希望本文研究能够为青少年体育俱乐部更好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的理论参考和实践指导。本文的基本结论:1、科学、完善、规范的俱乐部管理体系是镇江市中小学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2、镇江市中小学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健康持续发展,为镇江市中小学课堂体育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模式。3、镇江市中小学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对镇江市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它既有助于拓展竞技体育人才的选材渠道,又有助于提高人才培养的效率,把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原有功能发挥的淋漓尽致。4、结合阳光体育运动,从学校体育、课外体育、社会体育三方面入手探索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作用,从而拓展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功能,突出的表现为:有利于学生终身体育观的形成和个性的健康发展,并为学校体育娱乐休闲功能的充分发挥提供有效的渠道,有助于促进家庭体育运动的开展和家庭生活质量的提高。5、针对中小学阶段学生的特点,可以引入“俱乐部型教学模式”,使俱乐部和学校体育教育更为紧密的结合,可以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提高学生的体育能力,养成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养成健康生活的方式,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体育俱乐部概念的研究
  • 1.2.2 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研究
  • 1.2.3 国外体育俱乐部的发展现状的研究
  • 1.2.4 有关我国体育俱乐部的发展研究
  • 1.2.5 关于阳光体育的研究现状
  • 1.3 中小学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研究的理论依据
  • 1.3.1 终身教育观的树立
  • 1.3.2 体育学科自身的规律
  • 1.3.3 中小学体育俱乐部自身的特征
  • 1.3.4 中小学体育俱乐部发展的国际借鉴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研究法
  • 2.2.2 问卷调查法
  • 2.2.3 专家访谈法
  • 2.2.4 个案研究法
  •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 3.1 镇江市青少年体育俱乐部运作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 3.1.1 管理主体的关系问题
  • 3.1.2 目标体系问题
  • 3.1.3 培训、考核制度的存在问题及对策
  • 3.1.4 安全保障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3.1.5 财务管理的存在问题及对策
  • 3.2 中小学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原有功能
  • 3.2.1 对竞技体育的影响
  • 3.3 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在阳光体育环境下的新功能
  • 3.3.1 对学校体育的影响
  • 3.3.2 对校外体育活动的影响
  • 3.3.3 对社区体育、家庭体育的影响
  • 3.4 拓展青少年体育俱乐部运作功能的实施条件和推进策略
  • 3.4.1 引进"俱乐部型教学模式"
  • 3.4.2 保持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健康持续发展的策略
  • 4 结论与建议
  • 4.1 结论
  • 4.2 建议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对高职院校开展课外体育俱乐部的研究——以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为例[J]. 内蒙古体育科技 2013(04)
    • [2].商业体育俱乐部实施体验营销的价值与策略分析——以郴州市为例[J]. 山西体育科技 2012(01)
    • [3].高校创建课外体育俱乐部的可实施性调查[J]. 内蒙古体育科技 2008(01)
    • [4].关于我国高校境遇中体育教学新模式——体育俱乐部之探索[J]. 山西体育科技 2011(01)
    • [5].激励机制在我校学生体育俱乐部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 内蒙古体育科技 2013(02)
    • [6].体育总局 教育部 公安部 民政部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卫生健康委 应急部 市场监管总局关于促进和规范社会体育俱乐部发展的意见[J]. 广西质量监督导报 2020(07)
    • [7].加强青少年业余体育俱乐部发展的重要性分析[J]. 当代体育科技 2020(17)
    • [8].全民健康国家战略背景下高等职业院校课外体育俱乐部组织管理体系研究[J]. 内江科技 2020(10)
    • [9].安徽省社区体育俱乐部社会资源开发整合路径研究[J]. 黄山学院学报 2020(05)
    • [10].试析广东省高职院校体育俱乐部发展现状及相关建议[J].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2019(04)
    • [11].高校—社区体育俱乐部服务机制研究[J]. 运动 2019(04)
    • [12].体育俱乐部式教学在高中的应用探析[J]. 体育世界(学术版) 2019(10)
    • [13].对当代大学生体育俱乐部管理模式创新的研究[J]. 现代交际 2017(07)
    • [14].大学生体育俱乐部管理模式创新的思考[J]. 当代体育科技 2018(04)
    • [15].对高校实施完全体育俱乐部模式的探讨[J]. 浙江科技学院学报 2018(04)
    • [16].体育俱乐部型高校体育管理模式探讨[J]. 智库时代 2018(26)
    • [17].华东师范大学学生参与课外体育俱乐部的现状调查分析[J].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17(02)
    • [18].高校学生体育俱乐部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 内江科技 2017(02)
    • [19].体育俱乐部对全民健康作用的研究[J]. 旅游纵览(下半月) 2016(11)
    • [20].高校课外体育俱乐部改革对校园体育文化构建的影响研究[J]. 体育科技 2016(02)
    • [21].商业体育俱乐部网络平台构建及优化应用的研究[J]. 当代体育科技 2017(09)
    • [22].高校与私人体育俱乐部合作发展可行性研究[J].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17(07)
    • [23].青少年民族传统体育俱乐部现状研究[J]. 当代体育科技 2017(10)
    • [24].浅析高校课外体育俱乐部网络平台的构建探讨[J]. 青少年体育 2017(06)
    • [25].日本综合型地域体育俱乐部的运营及对中国的启示[J]. 中外企业家 2017(16)
    • [26].德国体育俱乐部志愿者体系及启示[J]. 体育与科学 2017(05)
    • [27].高校课外体育俱乐部网络平台的构建研究[J]. 体育世界(学术版) 2016(05)
    • [28].德日社区体育俱乐部资源现状比较研究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 体育世界(学术版) 2016(06)
    • [29].欧美发达国家社区体育俱乐部管窥——以美、英、德为例[J]. 当代体育科技 2016(05)
    • [30].基于“新标准”的医学类高职高专课外体育俱乐部开展模式研究[J]. 体育科技 2015(06)

    标签:;  ;  ;  ;  

    拓展青少年体育俱乐部运作功能的调查研究 ——以镇江市中小学为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