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04年7月4~5日贵州省黔西南州首场暴雨的物理量诊断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肖蕾,杜小玲,武正敏,郭晓超,田端,刘红双[1](2021)在《贵州省短时强降水时空分布特征分析》文中提出利用2005—2018年贵州省84个国家气象站逐小时降水量资料,采用统计诊断分析方法,在区分量级前提下,结合地形特征,分析贵州1 h短时强降水和逐3 h降水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 14 a中短时强降水共出现5 981站次,年均427.2站次,其空间分布与地形特征密切相关,整体呈现南多北少、东多西少的特征,贵州西南部"喇叭口"地形和东南部雷公山南侧"喇叭口"地形与河谷地形重叠区域为短时强降水高发区。短时强降水分级统计显示,99%的短时强降水集中在前两个雨强较小的等级,而R1h≥80 mm的短时强降水14 a只出现过5站次。各站点最大雨强空间分布与短时强降水的总站次数分布趋势较为一致,一般南部大于北部、中东部大于西部,局部存在差异。平均雨强整体呈现南强北弱的特征。(2)在2005—2013年期间,短时强降水站次数大多处于年均值(427.2站次)之下,2011年达到最低值275站次,2014年站次数骤然增加至564站次,2015年继续增加到最大值662站次,其后迅速回落到比年均值略高的位置小幅变化。各站点短时强降水的年际变化在高发区离散度较大,在贵州西北部低发区离散度较小;月际变化曲线呈单峰型,5—8月份是降水高发时段,6月达到峰值。短时强降水主要以单站出现的局地性降水为主,同一时次出现3站以上的情况很少,以6月最多;短时强降水最早出现旬数呈东早西晚、南早北晚的特征,结束旬数西早东晚,北早南晚;各站点短时强降水出现概率最大旬多数集中在第16—18旬(即6月);短时强降水日变化的时间曲线呈单峰型,21时至次日07时为高发时段,中午12时前后出现较少。短时强降水日变化的空间分布特征为傍晚到前半夜主要集中在贵州西部,而后半夜多出现在东部和南部地区,中午前后全省均较少出现。(3)逐3 h降水时空分布特征与R1h大体一致,局部存在一些差异。
唐浩鹏,王芬,范倩,孟庆怡[2](2020)在《2013—2017年黔西南州乡镇雨量站的暴雨基本特征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利用2013—2017年黔西南州乡镇自动站雨量数据,分析了暴雨、大暴雨、特大暴雨的逐月变化及空间分布特征,并就分布的空间差异性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2013—2017年黔西南州特大暴雨点数累积集中出现在5-9月,其中6月最多,其次为8月;大暴雨主要出现在5—10月,6月最多;暴雨集中出现在5—9月,其中6月最多,其次为7月、9月。暴雨及以上量级的雨日呈现明显的单峰结构,6月最多,达到88 d。大暴雨分布在4—12月,集中分布在6-9月,其中6月最多,达到27个大暴雨日,平均每年4.5 d;特大暴雨分布在5-9月,其中8月最多,有4个特大暴雨日,平均每年0.8 d。暴雨以上量级日数夏季出现最多,其次为秋季、春季,冬季最少。暴雨、大暴雨季节变化特征相同,均为夏季最多,秋季次之,再次为春季,冬季最少;特大暴雨夏季最多,春秋季相同,均为2日。2013—2017年黔西南州暴雨及以上量级日数空间分布不均匀,总体呈现南北多中间少的特征,特大暴雨主要出现在兴义市东南部、兴义与兴仁交界以及兴仁中部以北。
黎鑫林,熊忠华,戴祥生,龙艳玲,罗辉,刘德春,钟瑾,刘勇[3](2020)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柑橘园基于生态调控的绿色高效循环农业模式构建》文中指出本文针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常规柑橘生产模式中存在高投入、低效益、果实品质下降、破坏生态环境和规模化养殖环节中产生的大量禽畜粪便多数未能资源化利用并严重污染环境的问题,阐述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柑橘产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必要性。在完成柑橘园适宜间作牧草与芳香植物品种的筛选和沼渣施用方案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橘园—草—猪—沼—橘园"绿色高效循环农业模式,并与传统"猪—沼—果"循环农业模式进行了对比分析;再通过对"橘园—草—猪—沼—橘园"绿色高效循环农业模式推广应用效果的评价,证明该生态循环农业模式有助于实现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柑橘产业绿色、高效、优质和可持续发展。
王芬,吴古会,郑丹宣,王文勇,吴静[4](2017)在《黔西南近10 a初夏暴雨形成机理分析》文中提出该文利用黔西南州2006—2015年8县站初夏(5、6月)逐小时降水量、Micaps资料,对近10a黔西南初夏暴雨主要环流背景、物理量及云图特征进行了分析,得出如下结论:(1)黔西南初夏暴雨发生时200 h Pa基本都为南亚高压控制;500h Pa主要有高空槽、副高边缘、两高切变、西北气流等;700 h Pa上主要有切变线及低涡,其中切变线有35次,低涡7次,有14次低空急流得到建立;850 h Pa上主要有切变线及低涡,其中切变线21次,低涡19次,有11次低空急流得到建立,急流轴的位置与700 h Pa较为一致;地面上的系统多为辐合线、静止锋或冷锋,其中地面辐合线最多23次,静止锋15次;建立4种概念模型:南支槽型、高原槽型、副高边缘型及高空槽+副高边缘型。(2)暴雨发生前大气中的水汽条件、动力条件、热力条件都是最好的,暴雨发生时大气中的水汽含量变少,低层辐合变弱,上升速度变弱,大气不稳定度被破坏,空气中的能量、热量下降。(3)暴雨云团的源地主要位于贵州西部—云南东部一线,发生次数最多的为云南罗平—富源一带及毕节,次之为六盘水;暴雨云团的路径主要有东南路径、偏东路径、东北路径、西南路径等,其中东南路径最多;暴雨云团生命史在320 h之间,平均11.4 h;暴雨云团的初生生成时间在11—23时,主要生成时段集中在午后—傍晚;其中典型MCC占所有暴雨过程的52%,其源地主要为毕节西部,有19个MCC的形成是由多个暴雨云团合并加强最终形成的;MCC云团的最早初生时间为13时,主要初生时段集中在14—17时。
徐一丹[5](2017)在《基于四种干旱指数的东北地区多时间尺度干旱特征对比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干旱发展缓慢且持续时间长,极易形成跨月、跨季节甚至跨年度的多尺度严重旱灾,了解不同时间尺度上各指数表征干旱的能力,对多时间尺度区域旱灾影响评估和风险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东北地区(黑龙江、吉林、辽宁)1960-2014年90个气象台站的逐日地面观测数据,选取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综合气象干旱指数(CI)、K干旱指数(K)、有效干旱指数(EDI)并计算相应的不同时间尺度指数值,对比分析多时间尺度下各指数对干旱变化的表征能力。结果显示:(1)东北地区降水量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春季与夏、秋季呈现相反的趋势变化,但并不显着,冬季除Ⅰ区(辽宁西部地区)、Ⅱ区(辽宁东部和吉林中南部地区)西部站点外呈显着的上升趋势。潜在蒸散量分布西高东低,春、夏季高值区位于Ⅰ区、Ⅳ区(黑龙江中部大部分地区)西部,春季除V区(黑龙江北部地区)外整体呈显着的下降趋势,夏季只有Ⅰ区呈现显着下降趋势;秋、冬季高值区位于Ⅰ区及Ⅱ区南部,Ⅰ区呈显着下降趋势,Ⅱ区东北方向站点呈现相反趋势;(2)四种干旱指数间的相关性随时间尺度增加而增加,与CI、K指数的最大值出现在12mo时间尺度,与EDI指数最大值出现在6mo时间尺度。任何时间尺度上SPEI与CI、K指数的相关性都优于EDI指数,此外,短时间尺度上SPEI与CI、K指数的相关性西低东高;(3)月时间尺度SPEI、CI、K干旱指数在Ⅱ、Ⅲ(吉林东北部及黑龙江东南部地区)、V区对干湿状况的描述要优于Ⅰ区、Ⅳ区。在后者,K干旱指数对春旱及夏旱(3~9月)的描述较好,但其对月降水大幅下降或潜在蒸散大幅增加的地区,如I区降水量极少的秋、冬季节(11~2月)易出现极值。CI指数对湿润期表征较弱,SPEI指数对干湿期表征均衡,但强度偏弱;(4)多时间尺度四种指数在降水充沛的月份都具有较好的评估能力,但在降水匮乏的月份,SPEI、CI、K指数在降水基础多且波动小的站点要优于基础少波动大的站点。对不同季节干旱事件监测结果的一致性在夏季最好、秋季次之,春冬季稍差。CI、K指数对干旱持续期表征较好,轻旱、中旱等级上更相近,但CI指数在春、冬季对湿润的年份评价偏干;EDI指数既能反映持续期,又能反映受某一时段降水突然增多或减少引起的旱情变化;SPEI指数在Ⅰ、Ⅱ区(辽宁省)1975~1984年的春季干旱监测能力稍差,其他时期表征较好;(5)K指数在不同时间尺度上的空间模式分布与本文依据降水量的空间分区基本一致,但各主成分的荷载量高值区域仍存在差异,其中第一主成分主要集中在Ⅰ、Ⅱ区,第二主成分始终位于Ⅳ区,月时间尺度的第四、五主成分差异明显。月数相差较短的时间尺度间相关关系更好,如1mo和3mo。在1mo、3mo、6mo时间尺度下,干旱随尺度增加程度加剧或减缓,12mo尺度下,整体偏轻(轻旱、无旱)。
赵荻[6](2016)在《昆明准静止锋的生成机制研究》文中指出本文利用2010年1月1日-2014年12月31日逐日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常规观测资料,用昆明与贵阳温度差异为参数对逐日资料进行普查,然后利用合成分析,相关分析等方法对所得昆明准静止锋过程序列进行了检验,最终建立了一个连续的昆明准静止锋时间序列。在确认所得昆明准静止锋过程序列的可靠性后,对2010-2014年间昆明准静止锋过程的气候学特征进行了分析,并由此得到了昆明准静止锋的平均锋线位置。随后使用锋生公式对昆明准静止锋过程逐一进行诊断分析,比较锋生函数的各分项对昆明准静止锋生成的贡献,以获得昆明准静止锋的生成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用昆明与贵阳之间的温度差值作为参数,以标准化差值大于0.8倍标准差且持续两天及以上为标准,可获得一个连续的昆明准静止锋时间序列。通过与2004-2005冬春季和2010年两个时段站点观测资料的对比,发现上述准静止锋过程挑选方法简单可行,所得昆明准静止锋过程序列具有较高的可靠性。(2)在2010-2014年的研究时段内,共挑出昆明准静止锋过程日343日,分为67次过程;平均每年68.6天,平均过程数13.4次,每次过程平均持续5天;从锋面过程次数的年际变化来看,2010-2014年间锋面过程数最多的是2010年,统计得到17次;过程数最少的是2013年,为11次。(3)通过Hewson提出的客观定锋方法对2008年1月-2月间的昆明准静止锋进行了客观定锋试验,发现使用合适的锋面定位函数和掩膜变量阈值可以由格点资料客观确定出昆明准静止锋的锋线位置。通过对不同高度、不同锋面定位函数和不同掩膜变量阈值情况下的大量试验,确定出了适合冬季昆明准静止锋客观定锋的定位函数和掩膜变量阈值。(4)对挑选出的准静止锋过程进行合成分析发现,在800hPa以下,锋面两侧存在明显的温度梯度,风场上也表现出明显的风速或风向的辐合。而在700hPa以上温度梯度和风场的辐合都减弱消失。但在不同层次上,锋前锋后的湿度场都没有明显的干湿对比。由温度场和风场的合成结果发现,平均来说,850hPa上昆明准静止锋锋线的走向在27°N附近有一次转折,在27°N-29°N之间,从105°E附近向西北延伸至102.5°E附近,锋线呈西北-东南向;而在23°N-27°N之间,锋线在104°E-105°E间呈准南北向分布。(5)利用运动学锋生公式计算昆明准静止锋过程序列中逐日的锋生函数,发现在昆明准静止锋的平均位置附近,的确有锋生函数的大值区出现;锋生函数大值中心的位置和走向与平均锋线的位置和走向基本一致。这一方面说明锋生公式可以很好地描述昆明准静止的的生成、维持,另一方面也反证了本文第二章中昆明准静止锋过程挑选的方法是可行的。通过对比锋生函数四个分项平均值与各分项的格点平均锋生强度发现,对昆明准静止锋锋生起直接作用的是水平辐散项和水平切变项,与垂直运动相关的倾斜项的作用则可以忽略。进一步分析锋生函数在锋生过程中的时间演变,发现非绝热加热项的作用对锋面生成有触发作用。(6)昆明准静止锋生成机制为:低层冷空气西进遇到地形抬升,凝结潜热释放加热气柱;在此非绝热加热的强迫下,锋面附近出现热力间接环流,加剧锋面前后的温度梯度,触发了昆明准静止锋的生成:此后水平运动的锋生作用使昆明准静止锋进一步发展。
王芬,徐启元,李腹广[7](2016)在《望谟近5a短时强降水特征及其形成机理分析》文中认为该文利用望谟县站逐小时降水量、MICAPS资料,对近5 a(2010—2014年)望谟短时强降水特征及暴雨主要影响系统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近5 a望谟16次暴雨天气过程中,春季暴雨及秋季暴雨的平均雨强明显小于夏季;短时强降水逐月变化呈现明显的单峰型结构,6月是短时强降水最频繁发生的月份;短时强降水日变化呈三峰型结构,夜间是强降水集中发生时间,09—20时是强降水不发生时段。2高空槽和切变线是影响望谟暴雨的主要系统;地面上的系统多为辐合线、冷锋或静止锋;冷空气的入侵一般发生在春末夏初及秋季;低空急流的建立多出现在盛夏;南支槽影响望谟暴雨的时间主要为5月。3夏季暴雨的比湿条件及水汽通量好于春末,但是水汽辐合的强度没有春末强,秋季暴雨的比湿条件及水汽通量条件更差,但是850 h Pa的水汽通量散度较好;秋季及春末暴雨发生时上升运动更为剧烈;春末和夏季大气层结最为不稳定。4对流云系主要源地位于贵州西部—云南东部富源、罗平一线,有7次对流云系的源地为六盘水,3次为毕节,3次为黔西南州内;云系的移动路径基本为东南路径或偏南路径;有6次为典型MCS,4次为分散对流云系;16次过程中有10次有其它对流云系的合并加入。
杨群[8](2016)在《贵州铜仁暴雨特征分析及物理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利用铜仁市1985年2014年10站逐日气象观测资料,综合分析了铜仁市暴雨的时空分布、暴雨频次等特征。同时对2005-2014年中49次暴雨天气过程和10次持续性暴雨天气过程的环流型特点及物理量特征,对流云团的生消演变进行分析。得出分季节暴雨典型环流模型及预报着眼点,建立铜仁市分季节暴雨发生物理诊断预报模型及落区判断概率模型;最后针对特殊地形下突发或极端性大暴雨的环流背景及中小尺度特征开展分析。其主要结论如下:(1)铜仁市暴雨总体空间分布是北多南少,西北、东北多,西南、东南少;暴雨集中于5-8月(约占90%),其中6-7月最多(占27%)。且暴雨以上旬和下旬发生的频率最大。铜仁的降水主要集中在夜间23:00至次日凌晨09:00,小时雨量大于等于10mm的短时强降水主要集中在06:00-07:00是短时强降水高发时段。(2)铜仁的暴雨主要分为五类:冷锋低槽型暴雨(占34%)、长江横切变型暴雨(梅雨锋型,占25%)、低涡切变型暴雨(占22%)、台风倒槽型暴雨(占12%)、两高切变型暴雨天气过程(占7%)。(3)暴雨对流云团主要有四个生成地:一是遵义北部区域生成东移影响铜仁北部或全市占60%,二是重庆西北部区生成东移影响铜仁大部占16%,三是湖南北部生成西移影响铜仁东部占8%,四是川东南与贵州西北部合并对流云图东移影响铜仁大部的占11%,也有个别受地形影响原地生成发展,然后东移减弱的个例相对较少。由此可见影响铜仁区域的对流云团大多数是来自遵义及重庆地区。(4)物理量统计得出,暴雨的发生与相对湿度、水汽通量、水汽通量散度、比湿、温度露点差、相对涡度、垂直速度、散度、SI指数、K指数、Ky指数等11项物理量相关性较高。而与假相当位温、总温度场(TT)、对流有效位能(CAPE)的相关系数较低。以物理量建立本地暴雨物理量诊断模型应用于实际预报效果较好。(5)针对铜仁特殊地形下的极端特大暴雨,对其形成原因进行探索,得出地形对暴雨落区影响较大,暴雨大多出现在高山附近的低洼地带或较高地带的东风气流的迎风坡附近。
唐浩鹏,王芬,金强兵[9](2015)在《2014年7月13—17日贵州持续性暴雨的分析》文中指出利用常规观测资料、FY-2E TBB资料、自动站降水资料及1毅伊1毅NCEP再分析资料,对发生在贵州2014年7月13—17日的持续性暴雨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本次持续性暴雨过程主要影响系统是高空槽、低涡、切变线。13—14日受切变线影响,贵州北部出现了区域性暴雨、局部大暴雨天气过程,15—17日受副高和低涡切变的共同影响,贵州中部及西南部出现了暴雨天气。暴雨发生时整个贵州中西部低层有强烈的辐合上升运动,水汽辐合强度大,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辐合中心西南压,暴雨站发生强降水的时候,低层的正涡度均增大,中低层为垂直速度的负值区,高层为散度正值区,暴雨中心位于暖湿不稳定层结中,低层有冷空气向南侵入,促使其南侧的暖湿气流被迫抬升,这些条件都为对流系统的发生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动力条件。FY-2E TBB资料显示,降水主要出现在中部冷云区及梯度大值区,TBB的大小与雨强并没有非常好的负相关关系,TBB的变化梯度与雨强有更好的对应关系,梯度越大则对应的雨强就越大。
王芬,孙旭东,杨溢,黄琰,周仕鹏[10](2015)在《黔西南暴雨多时间尺度特征及其天气学成因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利用黔西南州8个台站1984-2013年逐日降水资料及美国国家大气中心和环境预报中心(NCEP/NCAR)的第二套再分析逐月资料,分析了近30年黔西南暴雨事件的多时间尺度气候特征,探讨了暴雨异常发生时的大气环流背景。结果表明:黔西南近30年平均暴雨日数东西多中间少;暴雨日数具有下降趋势;2-12月黔西南均会出现暴雨,但主要出现在5-9月,6月暴雨日数达到峰值,有明显的单峰结构特征;MK突变检验及滑动t检验结果表明近30年黔西南暴雨日数不存在突变点。在暴雨偏多年,黔西南地区地面气压上升,有冷空气补充南下,500h Pa等压面略有上升,空气柱厚度略增加,700h Pa平均垂直速度为负值,低层存在上升气流,水汽通量散度为负值,水汽辐合有利于降水产生。在暴雨偏少年,黔西南地区地面气压偏少,500h Pa等压面下降,700h Pa平均垂直速度为正值,低层存在下沉气流,水汽通量散度为正值,水汽辐散不利于降水产生。
二、2004年7月4~5日贵州省黔西南州首场暴雨的物理量诊断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004年7月4~5日贵州省黔西南州首场暴雨的物理量诊断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贵州省短时强降水时空分布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研究区概况及资料说明 |
2 短时强降水时空分布 |
2.1 空间分布 |
2.1.1 各等级短时强降水空间分布 |
2.1.2 最大雨强和平均雨强空间分布 |
2.2 时间分布 |
2.2.1 年际分布 |
2.2.2 月际分布 |
2.2.3 旬分布 |
2.2.4 日变化特征 |
3 逐3 h降水时空分布 |
3.1 逐3 h降水空间分布 |
3.2 逐3 h降水时间分布 |
4 结论 |
(2)2013—2017年黔西南州乡镇雨量站的暴雨基本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暴雨及以上量级月变化特征 |
2.1.1 暴雨及以上量级点。 |
2.1.2 暴雨及以上量级日数。 |
2.1.3 暴雨及以上量级点数、日数综合分析。 |
2.2 暴雨及以上量级季节变化特征 |
2.2.1 暴雨及以上量级点数。 |
2.2.2 暴雨及以上量级日数。 |
2.3 暴雨及以上量级空间分布特征 |
3 结论与讨论 |
(3)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柑橘园基于生态调控的绿色高效循环农业模式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1柑橘园基于生态调控的绿色高效循环农业模式构建 |
1.1橘园适宜间作牧草与芳香植物品种的筛选 |
1.2橘园沼渣施用量的确定 |
1.3“橘园—草—猪—沼—橘园”绿色高效循环农业模式构建 |
2“橘园—草—猪—沼—橘园”绿色高效循环农业模式评价 |
3“橘园—草—猪—沼—橘园”绿色高效循环农业模式推广应用效果 |
3.1推广应用 |
3.2经济效益 |
3.3生态效益 |
3.4社会效益 |
(4)黔西南近10 a初夏暴雨形成机理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资料与方法 |
3 结果分析 |
3.1 初夏暴雨过程雨量、频次分析 |
3.2 初夏暴雨主要影响系统及概念模型 |
3.2.1 主要影响系统 |
3.2.2 概念模型 |
3.3 物理量分析 |
3.4 云图分析 |
3.4.1 暴雨云团的源地 |
3.4.2 暴雨云团的移动路径、方向 |
3.4.3 暴雨云团的生命史及初生时间 |
3.4.4 暴雨云团中MCC特征 |
4 结语 |
(5)基于四种干旱指数的东北地区多时间尺度干旱特征对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气象干旱指数研究进展 |
1.3 气象干旱指数对比分析研究进展 |
1.4 研究目的及内容 |
第二章 资料与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研究资料 |
2.3 研究方法 |
2.3.1 皮尔森相关系数与显着性检验 |
2.3.2 Kaiser-Meyer-Olkin( KMO)和Bartlett's球状检验 |
2.3.3 旋转经验正交函数分解法(REOF) |
2.3.4 交叉谱分析 |
2.4 干旱指数 |
2.4.1 潜在蒸散量计算 |
2.4.2 综合气象干旱指数(CI) |
2.4.3 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 |
2.4.4 K干旱指数(K) |
2.4.5 有效干旱指数(EDI) |
2.5 干旱指数多时间尺度设计及干旱等级划分 |
2.5.1 综合气象干旱指数(CI)的多时间尺度设计 |
2.5.2 K干旱指数的多时间尺度设计 |
2.5.3 有效干旱指数(EDI)的多时间尺度设计 |
2.5.4 干旱指数等级划分 |
第三章 降水量和潜在蒸散量的时空变化 |
3.1 东北地区分区 |
3.2 降水量和潜在蒸散量的年际变化 |
3.3 降水量和潜在蒸散量的季节变化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月时间尺度不同干旱指数对比分析 |
4.1 四种干旱指数不同时间尺度的相关性分析 |
4.2 月时间尺度不同干旱指数时间趋势变化 |
4.3 月时间尺度干旱发生频率对比 |
4.4 典型干旱年对比分析 |
4.4.1 1982年对比分析 |
4.4.2 2004年对比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多时间尺度不同干旱指数对比分析 |
5.1 3个月时间尺度对比分析 |
5.2 不同季节对比分析 |
5.2.1 Ⅰ区不同季节的对比分析 |
5.2.2 Ⅱ区不同季节的对比分析 |
5.2.3 Ⅳ区不同季节的对比分析 |
5.3 6个月时间尺度对比分析 |
5.4 12个月时间尺度对比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K干旱指数不同时间尺度间关系分析 |
6.1 K干旱指数多时间尺度的空间演变 |
6.2 K干旱指数不同时间尺度间相关关系 |
6.3 典型干旱年K干旱指数多时间尺度空间变化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
7.1 结论 |
7.2 讨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论文期间发表文章 |
(6)昆明准静止锋的生成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国内外关于锋面的相关研究 |
1.3 关于昆明准静止锋的相关研究 |
1.4 关于客观确定锋面位置的相关研究 |
1.5 本文拟研究的科学问题 |
第二章 数据和方法介绍 |
2.1 数据 |
2.2 锋生函数的计算 |
2.3 锋面位置客观确定的方法 |
2.3.1 锋线定位变量概念 |
2.3.2 掩膜变量概念 |
2.4 视热源和视水汽汇的计算方法 |
第三章 昆明准静止锋过程的辨识 |
3.1 引言 |
3.2 昆明准静止锋过程的统计标准 |
3.2.1 物理量的选取 |
3.2.2 阈值的选取和锋面过程辨识标准的确定 |
3.2.3 对2010年昆明准静止锋过程的判识及检验 |
3.3 2010-2014年昆明准静止锋过程的统计 |
3.4 昆明准静止锋过程的气候学特征分析 |
3.4.1 温度场的平均分布 |
3.4.2 风场的平均分布 |
3.4.3 比湿场的平均分布 |
3.5 客观定锋方法在云贵地区的试用 |
3.5.1 等压面高度的选取 |
3.5.2 锋线定位变量的选取 |
3.5.3 掩膜变量阈值的选取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昆明准静止锋过程锋生函数诊断分析 |
4.1 锋生函数平均态的分析 |
4.2 格点平均锋生强度 |
4.3 锋生函数的时空变化特征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昆明准静止锋的生成机制 |
5.1 昆明准静止锋形成的大气环流背景 |
5.2 昆明准静止锋生消过程中锋生函数的变化 |
5.3 昆明准静止锋附近的热力强迫 |
5.4 昆明准静止锋的次级环流分析 |
5.5 水平运动对锋生的作用 |
5.6 水平运动对锋生作用的验证 |
第六章 总结与讨论 |
6.1 全文总结 |
6.2 论文的贡献和创新点 |
6.3 讨论 |
附录 昆明准静止锋过程日各关键区锋生函数的平均值 |
参考文献 |
博士在读期间科研成果清单 |
致谢 |
(7)望谟近5a短时强降水特征及其形成机理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近5 a望谟短时强降水特征 |
2.1 月变化特征 |
2.2 日变化特征 |
3 望谟暴雨形势分析 |
3.1 主要影响系统 |
3.2 物理量特征 |
3.3 对流云系分布特征 |
4 结论与讨论 |
(8)贵州铜仁暴雨特征分析及物理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意义 |
1.2 暴雨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步骤及技术路线 |
1.5 研究重点解决的问题 |
1.6 独创或新颖处 |
1.7 预期结果或成果 |
第二章 铜仁市近30年暴雨气候特征 |
2.1 铜仁地区暴雨时空分布特征 |
2.1.1 暴雨空间分布特征 |
2.1.2 暴雨日数时间演变特征 |
2.2 铜仁近10年平均小时降雨演变特征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铜仁暴雨环流系统典型天气学模型及预报着眼点 |
3.1 铜仁暴雨天气环流型 |
3.2 典型暴雨环流型特点及预报着眼点 |
3.2.1 冷锋低槽型暴雨 |
3.2.2 长江横切变型暴雨 |
3.2.3 低涡切变型暴雨 |
3.2.4 台风低压倒槽型暴雨 |
3.2.5 两高切变型暴雨 |
3.3 对流云团生消演变特征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铜仁暴雨中低层主要影响系统及形成机理 |
4.1 中尺度地面辐合线 |
4.1.1 地面辐合线简介 |
4.1.2 辐合线锋生型暴雨天气形势特点及形成物理机制 |
4.1.3 辐合线锋生型暴雨的预报着眼点 |
4.1.4 个例分析 |
4.2 川东低涡切变 |
4.2.1 影响铜仁地区的川东低涡特点 |
4.2.2 川东低涡影响暴雨天气预报着眼点 |
4.2.3 个例分析 |
第五章 铜仁市暴雨物理量特征及物理诊断预报模型 |
5.1 分季节暴雨发生物理量指标 |
5.1.1 资料及方法 |
5.1.2 暴雨与物理量的相关性分析 |
5.1.3 分季节暴雨发生物理量指标 |
5.2 暴雨预报模型 |
5.2.1 物理量诊断集合预报模型 |
5.2.2 南北风指数预报落区模型 |
5.3 暴雨模型个例检验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特殊地形下局地大暴雨短时临近预报研究 |
6.1 铜仁石阡特殊地形下的大暴雨过程研究 |
6.1.1 地理背景及资料选取 |
6.1.2 500hpa背景形势场 |
6.1.3 低层(低涡)切变线对暴雨的影响 |
6.1.4 地面气象要素分析 |
6.1.5 探空图数据分析 |
6.1.6 卫星对流云团演变特征 |
6.1.7 石阡暴雨雷达回波特征分析 |
6.2 铜仁梵净山特殊地形下的大暴雨过程研究 |
6.2.1 地理背景及资料选取 |
6.2.2 环流背景与影响系统 |
6.2.3 探空分析 |
6.2.4 复杂地形影响 |
6.2.5 对流云团演变及生成地 |
6.2.6 雷达回波分析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
致谢 |
(10)黔西南暴雨多时间尺度特征及其天气学成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引言 |
2资料与方法 |
3暴雨日数多时间尺度特征 |
3.1黔西南州近30年来暴雨日数的空间分布特征 |
3.2黔西南州近30年来暴雨日数的线性趋势空间分布 |
3.3暴雨日数的年际及年代际趋势变化 |
3.4暴雨日数的逐月变化 |
3.5M-K突变检验 |
4暴雨异常发生的天气学成因分析 |
4.1暴雨异常年地面气压场合成分析 |
4.2暴雨异常年500hPa位势高度合成分析 |
4.3暴雨异常年垂直速度合成分析 |
4.4暴雨异常年低层水汽通量散度合成分析 |
5结论 |
四、2004年7月4~5日贵州省黔西南州首场暴雨的物理量诊断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贵州省短时强降水时空分布特征分析[J]. 肖蕾,杜小玲,武正敏,郭晓超,田端,刘红双. 暴雨灾害, 2021
- [2]2013—2017年黔西南州乡镇雨量站的暴雨基本特征分析[J]. 唐浩鹏,王芬,范倩,孟庆怡. 现代农业科技, 2020(02)
- [3]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柑橘园基于生态调控的绿色高效循环农业模式构建[J]. 黎鑫林,熊忠华,戴祥生,龙艳玲,罗辉,刘德春,钟瑾,刘勇. 现代农业科技, 2020(02)
- [4]黔西南近10 a初夏暴雨形成机理分析[J]. 王芬,吴古会,郑丹宣,王文勇,吴静. 贵州气象, 2017(04)
- [5]基于四种干旱指数的东北地区多时间尺度干旱特征对比分析[D]. 徐一丹. 沈阳农业大学, 2017(01)
- [6]昆明准静止锋的生成机制研究[D]. 赵荻. 云南大学, 2016(04)
- [7]望谟近5a短时强降水特征及其形成机理分析[J]. 王芬,徐启元,李腹广. 贵州气象, 2016(03)
- [8]贵州铜仁暴雨特征分析及物理机制研究[D]. 杨群.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2016(04)
- [9]2014年7月13—17日贵州持续性暴雨的分析[J]. 唐浩鹏,王芬,金强兵. 沙漠与绿洲气象, 2015(06)
- [10]黔西南暴雨多时间尺度特征及其天气学成因分析[J]. 王芬,孙旭东,杨溢,黄琰,周仕鹏. 气象研究与应用, 201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