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单教育论文-卢静

订单教育论文-卢静

导读:本文包含了订单教育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订单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现状分析

订单教育论文文献综述

卢静[1](2017)在《高等院校实行“订单教育”培养模式现状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校企合作"订单教育"培养是一种独特教育形式,其目的是重构能力本位的人才培养模式。当下高等院校推行订单模式还有不少症结,本文对校企联合培养的现状进行探讨,以期寻找有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新途径,力求在校企合作方面达到学校、企业、学生叁方共赢,在建立良性的校企互惠互动机制方面有所创新。(本文来源于《经贸实践》期刊2017年09期)

冯婷[2](2016)在《订单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冷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订单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在我国广大高职院校迅速走红,不少院校采用该种人才培养新模式,取得了一系列成就。但是在订单教育发展热潮中,我们应当保持理性的态度,对其暴露出来的企业人才订单具有不确定性、人才培养费用的分担存有不公、高校对订单教育的本质认识不清以及师资队伍的创建步伐较为缓慢等弊端进行冷静思考,以完善现行的订单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本文来源于《教育评论》期刊2016年11期)

吴洋[3](2016)在《探讨高等职业院校艺术设计订单教育》一文中研究指出高等职业院校订单教育是国家在重视高职教育发展的前提下产生出一种新的办学理念和探索教学的方法。本文联系本省高等职业院校美术教育的情况,着重提出如何探索教育理念和培养目标,如何加强教学改革,提倡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又如何与企业进行合作,办好订单式培养模式和短期教育培训,为企业和社会培养更多的技能应用型,创新型的高素质艺术设计人才问题。(本文来源于《现代装饰(理论)》期刊2016年10期)

林咸来[4](2016)在《订单教育背景下中职德育课程教学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从订单班毕业生存在的问题入手,在分析原因的基础上,提出在订单教育背景下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设置及课程教学内容的调整和教学策略。(本文来源于《中国教育技术装备》期刊2016年13期)

王楠[5](2016)在《高职“订单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一文中研究指出高等职业教育是一种以培养出能够适应特色企业的专业型人才为目标的新兴教育模式,并因此而产生了一大批高等职业院校。在国家快速发展的今天,高等职业教育已经成为了国家整个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份子。而在高职教育中,不断探索更有效的高职教育模式,使之能够最大程度的提升人才质量,是我们今后将要研究的重点。在本文中,笔者将以高职教育中的"订单教育"为例,指出其中的不足,并提出自己的看法与启发。(本文来源于《环球市场信息导报》期刊2016年21期)

刘俞志[6](2015)在《高职“订单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社会、经济和科技的进步,特别是高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己经渗透到生产和生活的各个领域,新的职业岗位不断涌现,传统的产业结构和职业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一方面就业人员中从事生产、技术和管理工作的比例将逐步加大,另一方面各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层次越来越高。培养一大批具备一定的专业理论基础知识和较强的实践技术,面向基层、面向生产、服务、管理一线职业岗位的实用型、技能型高职人才,己成为高职教育的当务之急。本文就高职"订单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与意见。(本文来源于《智富时代》期刊2015年06期)

张可然,鲁银霞,傅超[7](2015)在《浅谈高职院校“订单教育”校本课程的开发》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根据现今高职院校订单教育发展现状及特点,提出订单教育校本课程开发迫在眉睫。本文阐述了订单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意义,并提出在订单教育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以求更好的推动订单教育校本课程的开发。(本文来源于《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期刊2015年05期)

陈媛,黄玲[8](2015)在《江西省高职音乐专业“订单教育”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探索》一文中研究指出高职音乐专业曾经是很多职业院校的特色专业,但由于受到普通高等教育扩招、自身培养模式等因素的影响,目前已存在招生难、就业难等问题。文章从江西高职音乐专业教育培养模式、招生就业等方面出发,深度剖析其中原因,并结合成功示例,认为高职音乐专业只有面向未来音乐市场,以职业性、服务性为基础,从自身现状出发,建立企业、政府、高职院校叁位一体的高职音乐特色"订单教育",才能走出困境,创新发展。(本文来源于《职教论坛》期刊2015年11期)

王丽[9](2014)在《校企合作结硕果 订单教育育英才》一文中研究指出12月5日,郑州商贸技师学院与12家国内外知名企业举行了"校企合作签约暨企业捐赠助学仪式"。合作内容包括将企业作为学生就业实习实训基地、聘请企业高管授课,学院为企业提供信息、技术及培训服务,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共同建立学生实习实训基地和技术交流研讨、科技攻关(本文来源于《决策探索(下半月)》期刊2014年12期)

张健[10](2014)在《订单教育:中国化的“双元制”》一文中研究指出"订单教育"是指企业与学校签订人才委培合同,按照企业用人需要培养"适销对路"员工的一种新型的职业教育办学模式。它与德国的"双元制"本同而末异,我们学习德国"双元制"存在的不当归因、理想强求、自卑心态和路径错位的四大误区,应调整学习观念,颠覆学习路径,设定学习目标,建构中国化"双元制"的路径。(本文来源于《中国职业技术教育》期刊2014年36期)

订单教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订单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在我国广大高职院校迅速走红,不少院校采用该种人才培养新模式,取得了一系列成就。但是在订单教育发展热潮中,我们应当保持理性的态度,对其暴露出来的企业人才订单具有不确定性、人才培养费用的分担存有不公、高校对订单教育的本质认识不清以及师资队伍的创建步伐较为缓慢等弊端进行冷静思考,以完善现行的订单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订单教育论文参考文献

[1].卢静.高等院校实行“订单教育”培养模式现状分析[J].经贸实践.2017

[2].冯婷.订单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冷思考[J].教育评论.2016

[3].吴洋.探讨高等职业院校艺术设计订单教育[J].现代装饰(理论).2016

[4].林咸来.订单教育背景下中职德育课程教学探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6

[5].王楠.高职“订单教育”人才培养模式[J].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6

[6].刘俞志.高职“订单教育”人才培养模式[J].智富时代.2015

[7].张可然,鲁银霞,傅超.浅谈高职院校“订单教育”校本课程的开发[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5

[8].陈媛,黄玲.江西省高职音乐专业“订单教育”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探索[J].职教论坛.2015

[9].王丽.校企合作结硕果订单教育育英才[J].决策探索(下半月).2014

[10].张健.订单教育:中国化的“双元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

标签:;  ;  ;  

订单教育论文-卢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