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桃村特别工业区建材批发市场建设项目可行性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牛航[1](2021)在《基于城市热岛效应下的气候适应性城市设计研究 ——以昆明为例》文中研究表明
徐曼[2](2021)在《俄罗斯北极开发及其效应研究》文中提出北极问题在21世纪伊始就已成为国际社会的热门话题,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冰川融化以及国际能源价格持续走高使该地区凸显出的经济价值引起越来越多国家的关注。对北极地区巨大经济潜力和地缘政治地位的再认识使环北极国家和域外国家开始围绕北极发展勾织蓝图。在经济发展仍然处于全球化时代的背景下,北极地区的发展是环北极国家整体实力的综合表现,国家能否采用合理开发政策来适应经济变化趋势、充分发挥本国的要素禀赋优势是北极开发的关键问题。俄罗斯作为北极地区面积最大、拥有最长海岸线的国家,在北极开发问题上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出台了积极的开发政策,在某些领域取得了一定程度的效果。实际上,俄罗斯北极开发在21世纪初的酝酿阶段到至今的强化运行阶段都有着重要意义。因此,本文试图对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北极开发进行宏观性研究以窥探其开发路线与逻辑,并将重点放在21世纪以来的开发政策,主要研究对象为具有代表性的航道通行、油气资源开发以及“支撑区”建设领域。本文以要素禀赋、“增长极”以及可持续发展理论为基础,对俄罗斯北极地区十多年的开发演变进行归纳与剖析。本文发现,俄罗斯北极开发是在北极战略背景下进行的,它的核心实质上是安全与发展两大主题,两者之间相互关联、相辅相成。其中,北极地区核战略威慑的军事安全、北极大陆架划分的领土安全、北方航道通行控制的航道安全、自然资源开采的能源安全、地区居民生活水平的社会安全以及对气候环境进行保护的生态安全,都与发展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因此,在这种战略逻辑下,俄罗斯北极开发的路径主要表现在开发动因和现实目标指导下的经济、社会、生态以及安全的政策实施。在这一路径下,俄罗斯北极开发也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变化由笼统向重点领域展开、开发范围由宽泛向某些具体项目展开,开发方式由粗放向可持续发展展开,开发措施由单边管控向寻求国际合作展开。目前,北极开发的某些领域向良好的态势发展。21世纪以来,俄罗斯联邦在采取投资和税收等优惠经济政策,数字化医疗、住房安置和教育等社会保障政策,加强生态监控、消除积累污染物和保护居民传统生活方式等环境保护政策以及强化军事力量部署和应对开发中的紧急事故等地区安全政策的背景下,对北方航道通行、油气资源开采以及“支撑区”建设三个方面采取了既具共性也具特性的领域开发。共性主要体现在,首先,三个领域的开发与本国经济水平、世界格局和整个全球经济发展相关,经济的繁荣程度决定着俄罗斯北极开发的效果;其次,由于北方航道运输的主要货物集中在能源资源领域,能源资源开采程度以及“支撑区”项目建设的进展直接影响了航道通行的效率,三者之间是相互促进的关系。特性则主要表现在,航道通行、油气开采和支撑区建设的模式、方向和评估的方法完全不同。首先,在开发模式和方向上,根据资源禀赋的特点,俄罗斯对航道进行了管理框架的构建、通航法律制度的规范以及发展一切与运行相关的运输工具、基础设施以及信息支持。利用资源禀赋的特点对北极地区陆上和大陆架的油气资源进行分析,总结了油气综合体战略管理模式和国际勘探开发模式,并探究油气未来发展的方向。运用增长极理论方法继续对推进北方海航道建设和能源资源开发两个战略目标而规划出的重点建设区域,虽然区域轮廓模糊,但也是旨在实现俄罗斯北极战略利益和保障国家安全的前瞻区域;其次,在评价方法上,北方航道采用了总货物运输量、过境货物运输量及货物、重要港口货运量以及破冰船运行时给俄罗斯带来的经济收入分析了航道的利用率。油气资源开发从北极地区资源开采所占份额、开采量、对主要合作伙伴国的运输量以及促进本国技术和设备进口替代化的角度分析开采效率。因“支撑区”概念落实较晚,仅取得了一些效果,而它是以总体规划的实施阶段和项目开发进程以及是否建立以矿产资源为核心的产业集聚为评判标准。通过对航道、油气和支撑区建设三个层面的开发过程和成效分析,俄罗斯北极的主要开发领域取得了一定的积极效果,但与取得的成果相比,实际上面临的阻碍因素更多,这些因素主要由整体上存在的短时间难以解决或调和的矛盾以及各领域在开发中面临的问题所组成。从整体来看,国际经济制裁的延长、产业结构的严重失衡、投资环境的持续恶劣、劳动力资源的不断减少、爆发地区冲突的预期以及生态环境的脆弱,这些都加大了俄罗斯北极开发难度,影响了北极开发进程。从重要领域来看,在航道通行方面,国际航运业危机、油气价格下跌、与传统航线的竞争以及气候条件的恶劣等降低了北极航道通行的红利;在油气资源开采方面,油气项目开采风险高以及俄联邦为保障能源安全而限制国内外企业参与油气使原本规划好的项目举步维艰;在“支撑区”建设方面,俄联邦对各支撑区投入的融资结构差距大、项目建设的资金筹措难度大和地区间发展水平差距太大使“支撑区”难以均衡发展。俄罗斯北极地区开发对本国经济的重要作用为其他国家发展进行北极活动提供了依据,为了最大限度地营造有利于北极开发的国际环境和氛围,俄罗斯以和平、开放的姿态加强同北极域内外国家的合作,可以说,俄罗斯北极开发的效果和克服存在的问题很大程度取决于国际合作的发展。但受西方制裁影响,俄罗斯与美欧开发合作的项目或推迟或停滞。在此情况下,中俄北极合作存在着利益诉求的一致性和互补性、实现全方位战略对接的可行性以及深化各领域务实合作的必要性,虽然两国合作存在一定的制约,但从长远来看,中俄北极合作不仅有利于成为两国关系中合作的新亮点,更有助于在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下时,树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以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理念、以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大国典范。
胡汪琪[3](2021)在《产城融合视角下小城镇工业园区空间布局规划研究 ——以景谷威远镇林产工业园为例》文中提出随着城镇化快速发展,工业园区快速建设并广泛展开,政府为其提供相应优惠政策支持,并对其进行制度化管理,有效提高了工业园区整体发展速度与质量,与此同时工业化与城镇化发展相互之间发生了摩擦。最先从大城市的工业园区发现越来越容易出现产业与城镇发展分离、城市功能不完整、产业聚集效应弱、环境问题凸显等现象,而这些现象也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并尝试去解决问题,针对大城市工业园区的规划研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其中的部分问题。城镇化进程中受大城市优先发展倾向,小城镇的发展较为缓慢,但小城镇依然是城镇体系的组成部分,有其作为产业承载、人口承载、区域中心的重要功能;同时,小城镇依然是联系城乡的基础环节,是城之尾、乡之首。小城镇工业园区的建设与完善对小城镇的发展具有卓越成效,当前小城镇工业园区的快速发展也出现类似大城市工业园区出现的一系列问题与不同情况的问题,园区与小城镇布局发展的矛盾也日益突出,因此小城镇工业园区与城镇之间协调发展成为本文所需要规划研究的关键。结合当前时代背景、产城关系与空间布局理论,本文基于产城融合视角对小城镇工业园区布局规划策略进行研究,旨于以规划角度解决产城空间发展不协调所产生的问题并对园与城之间区域统筹规划。
尹润森[4](2020)在《河津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研究》文中指出城市空间形态的演变是多维因素影响下的城市物质空间现象,每座城市都有其自身的空间形态特点和空间形态演变特征,对于城市空间形态及演变特征的研究对城市未来发展有启示和指导意义。论文选取河津市中心城区作为研究对象,梳理河津各阶段城市发展的历程,进而定性分析河津老城及新中国成立后各阶段的空间形态特征;定量研究新中国成立后城市空间形态的演变特征,揭示多维影响因素对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最后结合城市现状问题,提出河津城市空间形态未来发展建议。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首先,通过梳理新中国成立前河津历史沿革及城市营建历程,选取元代始建的河津老城为研究对象,将其空间特征总结为土地使用与空间布局特征、关联互通的自然山水格局、功能复合的轴线序列、“十字+散点”的人文空间结构四个方面。分析多种因素对城市空间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提炼出自然环境既是动力亦是约束力、政治因素的动力及礼制思想的影响、经济因素的根本动力、文化因素的育化等城市空间演变的作用机制。其次,根据行政建制沿革、社会经济发展、城镇化水平、城市建设用地、城市规划编制五个方面,将新中国成立后城市发展历程划分为四个阶段。采取定性研究的方式对各阶段城市建设历程及空间特征做梳理总结。结合定量研究方式,分析新中国成立后河津城市空间形态的演变特征。城市外部空间形态的演变特征为1978年为城市扩展速度的转折点、用地扩展在山西铝厂及经济增长带动下增速加快、外部形态轮廓演变有明显的飞地式和轴向扩展特征、两区扩展方式各不相同。城市内部空间形态的演变特征为双中心差异化发展、城市功能逐渐完善且工业用地比重较大、呈多中心发展趋势等空间演变特征。分析了新中国成立后河津老城空间形态的继承与消解。再而,从多维影响因素分析新中国成立后空间演变的作用机制,得出空间形态演变是在自然与资源因素的牵引力和约束力、政治与政策因素的控制力和动力、经济因素的主要动力、道路交通因素的牵引力与约束力及其他因素综合作用机制下形成的物质空间演变。分析了新中国成立后各阶段空间形态演变的作用机制及城市空间形态的各项特征受多维因素影响的程度。综合研究结论,对河津城市空间形态未来发展提出建议。
梅雨亭[5](2020)在《基于后工业景观更新理论的城市开放空间营建手法研究 ——以江苏昆山鑫源电厂工业园区景观设计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城市化进程正在加速,旧工业区的合理更新已经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在城市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工业遗存,正日益面临着产业调整、空间转型和功能更新的需求。从原有的工业空间到满足现代产业需求的复合空间,保护和更新工业遗存需要遵循某些路径和机制,在转型升级的背景下,研究后工业景观改造和升级的方式方法,探索旧工业区遗存的更新改造策略,满足时代新的要求并创造多元化价值。本文通过学习后工业景观的相关概念及研究相关文献,回顾西方后工业景观的背景和发展过程,以及国内后工业景观的产生背景和发展历程,结合不同国家的后工业景观发展经验,总结出后工业景观具有保存产业特征、减量集约发展、形式功能互补、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并提出营造后工业景观在结构、功能、尺度、内涵和生态层面的更新手法。最后,将后工业景观更新理论引入实践设计,结合江苏省昆山市鑫源电厂工业园区的基础条件,挖掘潜在的优势,利用景观设计手段实现旧工业区转型升级,使其原有的精神内涵得以体现,满足伴随盘活存量和减量发展的规划需求。
詹扬哲[6](2020)在《厦门市集美区城中村比较研究 ——讨论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资本循环特征》文中研究说明我国改革开放后城市化率不断提高,快速的城市化导致诸多地区出现了“半城市化”现象,半城市化地区并未阻挡城市化的历程,但在城市中形成了新的空间社会形态——城中村。本文以西方的资本循环理论、空间生产理论对厦门市集美区的城中村形成演变历程进行实证研究,在梳理集美区城市化历程的基础上,对各阶段的城中村所受影响进行分析,同时对当下城中村与城市功能的相互作用进行实证分析,形成时间维度、空间维度的对比,试图找到可指导厦门市城中村适应城市功能的城市化路径和对策。本文分为七章,内容为三大板块,即理论背景研究、实证对比研究、研究结论:理论背景研究包括第一章和第二章,简述目前半城市化现象出现与城市化进程的关系,简述大卫哈维的资本循环、空间生产理论核心内容,在此基础上制定研究框架。实证研究包括第三章、第四章,对集美区半城市化现象的形成以及当前典型城中村的现状叙述分析。比较研究在第五章、第六章,通过对典型城中村案例的经营方式和空间资本循环方式进行比较,得出村集体组织力量在城中村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的结论,并在“三级资本循环理论”中增加村集体这一主体,做了适应中国国情的资本循环框架构建。第七章为策略与结论。在城—村联动和差异化发展的城市化思路下,对选取的典型城中村的发展策略给出针对性建议。总结了本研究的两个主要结论,一是重视城中村村集体在推动城中村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二是在“三级资本循环理论”中加入村集体可以更好地指导中国的城市化发展。
黄浩[7](2020)在《北京集中建设区不透水面规划管控体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城镇化进程的演进使得城市下垫面由原先的自然地表逐渐被不透水面所取代,引发了流域内原生水文环境的改变。由此造成的热岛效应、非点源污染、城市内涝等诸多问题使得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挑战。北京作为中国特大城市的代表之一,过去几十年集中建设区内不透水面无序扩张的现象尤为典型,这与北京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中提出的建设四大中心的要求相悖,也与新时代特色社会主义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不符。不透水面控制是“三生”理念下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是当下海绵城市建设工作的组成部分之一,然而目前国内对不透水面的研究多关注于不透水面的时空演变规律、不透水面与环境要素的关联效应等方面,如何将不透水面管控与规划体系相结合并没有具体的指引。因此,集中建设区不透水面规划管控体系的研究可为我国海绵城市建设拓宽新的视野,为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提供新的方向。在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与海绵城市建设的宏观背景下,论文通过对美国、日本、德国、新西兰等国家在雨洪管理理念下的不透水面管控实践与相关研究成果的梳理,总结了其体系构建、政策引导、设计优化方面的经验。在此基础上以北京中心城区为对象,对不透水面的基本形态特征、不透水面与控规开发指标的耦合特征与规律特点进行数理分析,总结出北京集中建设区不透水面管控的规划重视程度不足、指标约束力有限、针对性以不强,以及不透水面与规划管理脱节等问题。然后,以问题为导向,提出了集中建设区的不透水面控制体系的建构。首先,在宏观上应通过回归预测、雨洪模拟等综合方法明确研究区的不透水面总体控制目标。然后基于土地利用类型“分类设限”的思维,形成覆盖全域的不透水面基础分区。同时,对于生态环境严重的区域设置不透水面叠加区实行重点优先管控;其次,在中观街区层面基于传统控规构建不透水面的指标体系,并应根据街区自身特点编制不透水面控制导则优化不透水面整体布局;微观上,实行不透水面开发行为分级与变更许可的管理模式,并强化场地优化设计与低影响开发设施合理选择在地块开发中的作用。最后,讨论了超限不透水面收费、容积率奖励、雨水费补贴作为经济激励政策在国内城市实施的可行性与具体方法。在以上理论的基础上,选取了通州城市副中心作为不透水面规划管控的实证研究,以验证相关理论的可行性。
蔺阿琳[8](2020)在《城市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与规划研究 ——以哈尔滨为例》文中研究表明人类对太阳能的高效利用已使得现代生活变得舒适环保,尤其在应对当今全球能源短缺问题方面,太阳能在其能源转化领域发挥着突出贡献,促进了人类社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城市具有人口高度聚集、用电需求量多、建筑密度大等特征,城市太阳能利用由此受到了多种因素的制约。本研究基于城市环境现状及能源需求、太阳能利用的客观发展趋势和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规划缺失等研究背景,以太阳能可利用空间有序、高质量开发建设为目标,挖掘城市规划与太阳能可利用空间的作用机理,揭示空间尺度与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的关系并构建城市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模型。以哈尔滨市为例,评估主城区太阳能可利用空间,提出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规划策略。全文在“理论研究-机理解析-模型构建-空间评估-规划实施”的技术框架下展开研究。在理论研究层面,对城市太阳能利用与城市规划相互影响关系和城市太阳能利用空间规划等方面进行梳理,以此奠定了本文的研究基础。结合能源景观和能源规划理论、空间规划相关理论和太阳能利用相关理论分析,对太阳能可利用空间现有的评估指标、评估方法和设计框架进行归纳,为研究构建了理论基础与技术支撑。在机理解析层面,阐述城市太阳能可利用空间分异特征和制约因素。通过实地踏勘、公众和专家问卷访谈、视觉Q方法以及文献分析法对我国城市太阳能利用的安装现状、使用偏好、视觉景观影响以及地理空间、行政空间和用地类型的分布特征进行调查分析。以上述研究结果为基础,总结我国城市太阳能可利用空间的影响因素有如下四个方面:空间分布与开发秩序、自然环境与建筑环境、国家政策与地方制度、视觉感知与使用偏好,可为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提供基础数据和评估指标选取等方面的支持,并为模型构建奠定基础。在模型构建层面,以评估目标框架为指导,按照“评估指标体系构建-评价标准构建-评估模型解析”的思路构建城市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模型。综合关键词频度分析、主成分分析、层次分析法与可转换主观评价量化法等方法构建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指标体系并确定权重,结合概念内涵、设立依据、衡量标准以及描述方法建立评估指标的评价标准。最后依据空间应用尺度划分评估模型为三个子模型,分别是城市整体尺度下的宏观层级子模型、城市分区尺度下的中观层级子模型和单体建筑尺度下的微观层级子模型。通过探究城市空间要素、主观感知偏好与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的关系,为城市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与规划研究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撑和技术支持。在空间评估层面,论文以城市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子模型为基础,以哈尔滨市主城区为研究范围,借助Arc GIS工具,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级评估哈尔滨市太阳能可利用空间。其中宏观层级评估结果是基于城市整体尺度借助规划数据的评估,适用于整体城区;中观层级评估结果是基于分区尺度借助现状数据的评估,偏重已建成区;微观层级评估结果是基于单体建筑尺度借助现状数据的评估,偏重已建成区。通过宏观和中观层级评估结果的耦合,从城市空间和建筑布局视角得到太阳能可利用空间适宜性评估结果,从而形成规划框架。同时,通过微观层级评估结果,归纳形成太阳能可利用空间的规划引导。在规划实施层面,从控制性和引导性两个维度提出哈尔滨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规划策略。根据宏观和中观层级耦合结果提出控制性规划策略,着眼于提出不同空间类型的管控策略,以及实现新旧城区重点性布局。同时,探索太阳能可利用空间的发展时序和功能定位。根据微观层级结果提出引导性规划策略,着眼于提升太阳能可利用空间的开发质量。通过规划重点区域,提出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质量提升的措施;同时通过协调建筑个体太阳能利用形式来促进景观风貌的保护,结合创新设计用以提升公众的视觉审美。此外,为了保障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规划实施还应该建立各部门协调的管理监督机制,促进与法定规划衔接,从资金和政策等方面完善城市太阳能开发的保障机制。为了应对当前城市太阳能利用空间开发失序以及与城市规划脱节等问题,本研究深入探索了城市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问题,通过城市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规划研究将太阳能利用空间和城市空间环境品质塑造有机结合。通过控制建设范围、提出建设要求、规划建设时序等手段为城市太阳能可利用空间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同时城市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模型作为一个评估方法将空间规划与能源规划相结合,是对相关理论和方法的补充,也是对空间规划的深入探讨和思考。
初楠臣[9](2020)在《俄罗斯城镇化过程与空间格局研究》文中认为在“一带一路”倡议和“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的背景下,中俄两国进入了开放合作新阶段,将打开全面开放合作的新格局,城镇化是促进中俄双边经贸合作的重要基础,研究俄罗斯城镇化是认识俄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方面。目前国内关于俄罗斯城镇化的研究还较为缺乏,本文在系统梳理国内外城镇化文献和相关理论基础上,论述了苏联时期、俄罗斯时期的城镇化发展过程、城镇化发展特征、城镇化发展问题,在俄罗斯联邦、8个联邦区、83个联邦主体三个尺度单元上,系统地研究了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城镇化演变过程与空间格局。首先,分阶段探讨苏联时期的城镇化发展基础,分析俄罗斯时期的城镇化过程和问题;其次,研究俄罗斯人口增长与空间分布格局变化;再次,测度俄罗斯城镇化水平、研究俄罗斯城镇化空间分异格局;最后探讨俄罗斯未来城镇化空间发展战略对策与中俄边境地区发展合作问题。该研究通过对俄罗斯城镇化历史过程、条件、背景和城镇化政策等方面的综合研究,加深对俄罗斯城镇化特征和问题的认识,对于认识俄罗斯国情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为促进中俄经济合作提供实践参考。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包括:1.从城镇化的基本理论、概念特征、发展阶段、水平测度、影响因素等方面对国内外文献进行综述,探讨城镇化、城镇化水平、城镇化空间格局的科学内涵。苏联时期罗蒙诺索夫、巴兰斯基、科洛索夫斯基、涅克拉索夫、萨乌什金等学者提出了生产力布局理论、地域生产综合体理论、经济区划理论,其提倡国民经济发展以整体利益为出发点,在全国范围内有针对性地构建生产专业化部门间相互协调发展的地域单元,保障各个生产部门的最优专业化生产,同时强调农工业的协调、有机组合发展等,在这些理论的基础上,总结城镇化发展阶段理论、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理论、区域产业结构演进理论、增长极理论、核心-边缘理论等理论要点和对本文的启示,为开展俄罗斯的城镇化空间格局研究奠定理论基础。本文认为农村人口不断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俄罗斯城镇化的必要前提,二、三次产业向城镇集聚是俄罗斯城镇化发展的关键,城镇生产和生活方式向农村扩散、物质和精神文明向农村普及是俄罗斯城镇化发展的结果;俄罗斯的城镇化空间格局是人类活动在地域空间上的变动,是经济、社会、交通、政治、文化等因素在地域上呈现的空间结构与分布规律。2.在回顾苏联时期和俄罗斯时期城镇化的发展历程,分析不同阶段城镇化发展特征的基础上,总结俄罗斯城镇化存在的问题。苏联时期城镇化过程基本呈现“S”形曲线特征,符合城镇化的一般规律,其城镇化先后经历了列宁执政时期的停滞和恢复、斯大林执政时期的波动增长、赫鲁晓夫执政时期的缓慢增长、勃列日涅夫和戈尔巴乔夫执政时期的发展等4个阶段,在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针的引导下,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大大推动城镇化的发展,通过向城市内部迁移人口或通过行政区划管制将农村居民点变成城市,推进城市急速发展,人口城镇化率由1917年17%增加至1991年74%,实现了从农业为主的落后国家转型为工业为主的现代化国家。俄罗斯城镇化发展整体表现出叶利钦执政时期停滞、普京执政时期缓慢增长的变化趋势,人口城镇化率未有显着涨幅,其先后经历了2000-2007年经济快速增长期、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期、2009-2013年经济恢复与微增长期、2014年-至今欧美制裁下的停滞和发展期等,俄罗斯的城镇化在一定程度上继承和延续了苏联长期经济内生结构性的失衡问题,城镇化发展产业动力不足,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突出,城镇体系结构不合理,城镇化基础设施严重落后,城市与农村聚落萎缩现象普遍,生态环境污染问题突出等。3.结合人口重心、人口增减变化率、人口密度变化率、人口地理集中度、人口熵度等定量模型分析俄罗斯的人口重心迁移、人口数量变化、人口密度变化、人口迁移流动等格局变化,在此基础上,从经济发展、产业结构、生活水平、社会发展、基础设施等多方面特征构建俄罗斯的人口、经济、社会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权和变异系数赋权的综合确权法测度俄罗斯及其83个联邦主体的城镇化水平,基于Arc GIS从3D立体、2D平面的视角研究俄城镇化水平的空间分异格局。地理基础是俄罗斯城镇化发展的重要依托,自然资源是俄罗斯城镇化发展的物质条件,20世纪90年代以后,俄罗斯人口经历了先降后增的变化,人口重心不断朝西北向迁移,2005-2016年间,俄罗斯人口城镇化、社会城镇化增幅不大,经济城镇化发展显着,经济城镇化是俄罗斯城镇化发展的重要推动力,70%左右的联邦主体人口、经济、社会城镇化低于平均水平,部分联邦主体存在城镇化率虚高的现象;空间上,不同联邦主体间城镇化水平的空间分异特征显着,城镇化水平高值区是俄人口高密度核心地、俄人口快速增加区和俄人口重要流入地,主要分布于莫斯科、圣彼得堡、达吉斯坦-斯塔夫罗波尔-克拉斯诺达尔-罗斯托夫-沃罗涅日-伏尔加格勒-萨拉托夫-萨马拉-鞑靼斯坦-巴什科尔托斯坦-彼尔姆-斯维尔德洛夫斯克-车里雅宾斯克-秋明-新西伯利亚-克麦罗沃-克拉斯诺亚尔斯克-伊尔库茨克的带状区域,城镇化水平低值区是俄人口低密度边缘区、俄人口快速减少区和俄人口主要流出地,分布在远东区东北部、西伯利亚区南端、西北区北端,整体呈现“核心高-边缘低”、“中部高-南北低”、“西部高-东部低”的分异特征。4.基于俄罗斯的国情背景,在研究俄罗斯城镇化发展过程及问题的基础上,根据俄罗斯经济社会发展现实情况和长远发展趋势,探讨未来俄罗斯城镇化空间发展战略对策,主要包括,(1)顺应当前世界城镇化以及信息化技术的发展趋势,加强大都市区和城市群的发展建设,重点发展莫斯科、圣彼得堡、叶卡捷琳堡-车里雅宾斯克-乌法-彼尔姆等3个超大型城市群,喀山-萨马拉-陶里亚蒂-乌里扬诺夫斯克-伊热夫斯克、新西伯利亚-鄂木斯克-巴尔瑙尔等8个大型城市群;(2)基于增长极理论和点-轴理论,重点建设西伯利亚和远东区的增长极,培育新西伯利亚、鄂木斯克、克拉斯诺亚尔斯克等大区域增长极,符拉迪沃斯托克、伊尔库茨克、哈巴罗夫斯克等区域增长极,形成由这些增长极及西伯利亚铁路轴带组成的点-轴系统;(3)大力加强区域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高铁、港口、机场、信息设施等,加强国土空间的连接效率和整个国土的紧凑度、一体化联系;(4)大力实施开放开发战略,加快边境地区城镇化的开放发展,尤其是中俄边境地区的发展与合作,包括:促进产业的分工和合作、扩大能源项目的协作、开发多样化的旅游资源和产品、培育多形式的跨境电商合作通道、加快基础设施的改造与共享、推动合作园区的建设与发展、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治理等。
赖世贤[10](2020)在《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营建过程关键性技术问题研究(1840-1949)》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工业建筑作为中国近代新兴建筑类型及西方先进技术引进中国的最初载体之一,承载着当时中国较为先进的建筑理念,充当中国近代建筑追赶世界建筑潮流的不自觉历史工具。本文研究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营建过程中关键性技术问题,含括规划选址、大跨技术、标准化、结构发展等内容,分类探讨木材、砖、水泥等材料技术,同时关注工业建筑设计师。研究以调研过程中大量实物例证结合图纸资料、近现代建筑期刊文献及厂史资料进行,比对同时期西方先进技术,重视技术来源与技术真实性问题。研究对中国近代城市工业发展分期进行讨论,并提出相应分期方案。第二章以工厂的选址与布局入手,关注中国近代城市工业萌芽阶段工业建筑营建前期技术性问题,选址和布局贯穿工业建筑建设全过程,涉及宏观地区选择、中观地点选择、微观厂址选择及具体厂区布置等层面。第三章关注中国近代城市工业发展起步阶段,由于生产方式和动力技术改变引起对于大空间厂房即大跨度技术的迫切需求,重点关注西式木屋架。西式木屋架技术在材料和施工技术基本不变的情况下,展现出对于力学等结构概念的理解,意味着中国建筑近代转型开始。第四章则关注中国近代城市工业加速增长阶段,工业建筑由于大量快速建设带来对于高质量、标准化建材需求等问题。以砖的工业化生产及工业建筑用砖变化,探讨工业化时代下中国传统建筑材料在引进西方建筑材料后的各方面技术发展。第五章则聚焦中国近代工业稳速增长阶段如何解决工业建筑营建所要求的安全舒适、结构持久等问题,关注钢筋混凝土结构技术及与之紧密相关的水泥生产技术引入与发展。第六章将专业人才视为技术实施保障予以讨论,关注中国近代工业发展放缓期对工业建筑营建规范化、经验化起关键作用的设计师及代表作品、设计师群体组成等问题。研究发现在中国近代城市工业发展各时期不同阶段,基于建设目标需求及技术水平不同,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营建过程中关键性技术问题亦不相同。对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而言,部分营建关键技术与当时世界先进技术相比并不逊色,但技术推广和实现受社会环境及观念意识影响甚大;技术要与当地资源、经济及社会体制相适应,社会需求会强有力改变技术的运用及传播;由于材料观念缺失,其在营建过程中重外观轻建造,重模仿轻创造;技术属于文明范畴,由初级走向高级是趋势,中西方建筑技术融合也是趋势。
二、桃村特别工业区建材批发市场建设项目可行性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桃村特别工业区建材批发市场建设项目可行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2)俄罗斯北极开发及其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关于北极地区开发的研究 |
1.2.2 关于俄罗斯北极开发的总体研究 |
1.2.3 关于俄罗斯北极开发具体领域的研究 |
1.3 研究框架与方法 |
1.3.1 研究框架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与不足 |
第2章 俄罗斯北极开发的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
2.1 俄罗斯北极开发的相关概念 |
2.1.1 北极地区范围及开发概念 |
2.1.2 俄罗斯北极开发的范围 |
2.1.3 俄罗斯北极开发的范畴 |
2.2 俄罗斯北极开发的相关理论基础 |
2.2.1 增长极理论 |
2.2.2 要素禀赋理论 |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俄罗斯北极开发的历史进程与现实动因 |
3.1 俄罗斯北极开发的历史沿革 |
3.1.1 探索发现-奠定基础阶段(1917-1990) |
3.1.2 机制重组-机制转型阶段(1991-1999) |
3.1.3 政策酝酿-实际启动阶段(2000-2011) |
3.1.4 政策强化-全面开展阶段(2012-至今) |
3.2 俄罗斯北极开发的现实动因 |
3.2.1 北极开发的经济利益动因 |
3.2.2 北极开发的社会环境动因 |
3.2.3 北极开发的政治安全动因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俄罗斯北极开发目标与政策 |
4.1 俄罗斯北极开发目标 |
4.1.1 促进俄罗斯北极地区经济增长 |
4.1.2 推动俄罗斯北极地区社会发展 |
4.1.3 保护俄罗斯北极地区生态环境 |
4.1.4 保障俄罗斯北极地区国家安全 |
4.2 俄罗斯北极开发政策 |
4.2.1 北极开发的招商引资政策 |
4.2.2 北极开发的财政税收政策 |
4.2.3 北极开发的社会保障政策 |
4.2.4 北极开发的环境保护政策 |
4.2.5 北极开发的地区安全政策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俄罗斯北极开发的重点领域及推进措施 |
5.1 挖掘地理禀赋:完善北方海航道运营管理体系 |
5.1.1 构建联邦、区域、公司三级管理架构 |
5.1.2 遵循无害通行和过境通行的法律制度 |
5.1.3 建设“北方海航道”通行的运营模式 |
5.2 利用资源禀赋:加强油气资源开发 |
5.2.1 北极陆上及大陆架的油气资源开发现状 |
5.2.2 俄罗斯北极油气资源的开发模式 |
5.2.3 俄罗斯北极油气资源的开发方向 |
5.3 培育新增长极:建设“北方发展支撑区” |
5.3.1 “支撑区”构想的政策出台 |
5.3.2 基于经济地理方法探究的“支撑区”内项目选择标准 |
5.3.3 “支撑区”的规划:打造北极开发增长极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俄罗斯北极开发的成效及制约因素 |
6.1 俄罗斯“北方海航道”通行的效果评估 |
6.1.1 “北方海航道”的物流运输成效显着 |
6.1.2 “北方海航道”开发面临的困境 |
6.2 俄罗斯北极地区油气开采的效果评估 |
6.2.1 北极油气资源开发占比逐年提升 |
6.2.2 北极油气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 |
6.3 俄罗斯北极“支撑区”建设的效果评估 |
6.3.1 北极“支撑区”建设实施效果尚未明显体现 |
6.3.2 北极“支撑区”建设面临的局限性 |
6.4 俄罗斯北极开发的制约因素 |
6.4.1 投资环境较差影响北极项目运行潜力 |
6.4.2 劳动力潜力弱难以支撑北极开发力度 |
6.4.3 产业结构严重失衡加大“资源诅咒”风险 |
6.4.4 生态环境脆弱增加可持续发展难度 |
6.4.5 西方国家制裁严重延缓北极开发进程 |
6.4.6 对北极地区爆发冲突的担忧降低合作意愿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中俄北极开发合作 |
7.1 俄罗斯北极开发的国际化趋势 |
7.1.1 俄罗斯北极开发国际合作的必要性 |
7.1.2 俄罗斯北极开发国际合作的可行性 |
7.2 中俄北极开发的重点合作领域 |
7.2.1 依法并合理利用北极资源的合作 |
7.2.2 建设并开发北极航道通航的合作 |
7.2.3 开拓并实现北极旅游休闲的合作 |
7.2.4 保护北极气候与生态环境的合作 |
7.2.5 积极探索并认识北极科考的合作 |
7.3 中俄北极开发合作的制约因素 |
7.3.1 中俄关于“冰上丝绸之路”概念的分歧 |
7.3.2 航道通行问题制约合作项目的收益 |
7.3.3 积极寻求北极合作的国家间竞争带来的压力 |
7.4 中俄北极开发合作的模式探索 |
7.4.1 本国资金投入与多方资本参与相结合 |
7.4.2 北极项目开发与生态理念相结合 |
7.4.3 选择可行建设项目与模块化架构相结合 |
7.4.4 支撑区建设与中俄“冰上丝绸之路”相结合 |
7.4.5 中俄北极“公域”合作与参与俄罗斯国内建设相结合 |
7.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3)产城融合视角下小城镇工业园区空间布局规划研究 ——以景谷威远镇林产工业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政策层面:产城融合发展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的建设需求 |
1.1.2 空间层面:功能各异、协调互补的小城镇发展格局形成诉求 |
1.1.3 建设层面:产城融合是小城镇工业园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新方向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意义 |
1.2.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对象和内容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问题、方法及框架 |
1.4.1 研究问题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国内外关于小城镇工业园区相关理论实践研究概述 |
2.1 国内外相关概念界定 |
2.1.1 产城融合 |
2.1.2 工业园的空间布局 |
2.1.3 小城镇与主城区 |
2.2 产城融合与小城镇工业园发展相关理论 |
2.2.1 增长极理论和产业集群理论强调突出产业集群效应 |
2.2.2 紧凑城市理论阐释用地混合重要作用 |
2.2.3 精明主义和新城市主义理论主张居住与人文环境的塑造 |
2.3 产城融合与小城镇工业园区相关综述 |
2.3.1 产城融合相关研究 |
2.3.2 小城镇工业园区相关研究 |
2.3.3 产城融合理念下小城镇工业园区空间布局的相关研究 |
2.4 国内外相关案例研究分析 |
2.4.1 丹麦卡伦堡成功案例研究 |
2.4.2 上海金桥产业园区成功案例 |
2.4.3 凤翔县产业园区规划案例研究 |
2.4.4 成功案例经验 |
2.5 研究评述小结 |
第三章 小城镇工业园区空间布局的产城融合策略研究 |
3.1 小城镇工业园区与主城区空间布局关系 |
3.1.1 园区与主城区空间关系影响因素 |
3.1.2 小城镇工业园—城及园区内部空间布局关系 |
3.2 小城镇工业园区空间发展呈产城分离趋势及原因 |
3.2.1 园区产城分离的现象 |
3.2.2 产城分离趋势的空间布局原因 |
3.3 小城镇工业园区产城融合总体布局思路 |
3.3.1 园—城区域要素协调发展 |
3.3.2 产业协调,发展产业集群化 |
3.3.3 功能复合,用地分布多元化 |
3.3.4 生态融合,注重自然和谐化 |
3.3.5 职住平衡,保障生活品质化 |
3.3.6 文化彰显,突出园区地方化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小城镇工业园区产城空间融合发展评价 |
4.1 工业园区评价体系研究综述 |
4.2 小城镇工业园产城融合实现程度的评价指标体系 |
4.2.1 小城镇工业园区评价步骤 |
4.2.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
4.2.3 构建小城镇工业园区产城融合程度评价体系 |
4.3 小城镇工业园区产城融合程度评价标准 |
4.3.1 评价指标的取值根据 |
4.3.2 确定小城镇工业园评价指标的理想值 |
4.4 小城镇工业园区指标权重的计算 |
4.4.1 构造判断矩阵 |
4.4.2 计算各特征向量及一致性检验 |
4.5 小城镇工业园区评价体系的构建 |
4.5.1 产城融合评价指标体系 |
4.5.2 小城镇工业园产城融合程度的评价方法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产城融合视角下景谷县林产工业园案例研究 |
5.1 景谷县威远镇林产工业园概况 |
5.1.1 景谷县威远镇基本介绍 |
5.1.2 林产工业园区概况 |
5.1.3 园区发展SWOT分析 |
5.1.4 相关规划解读 |
5.2 林产工业园区总体空间布局 |
5.2.1 园区与威远镇主城区的空间关系 |
5.2.2 园-城区的空间统筹 |
5.2.3 园区内部空间布局分析 |
5.3 林产工业园区产城融合总体策略 |
5.3.1 林产工业园区与威远镇主城区融合策略 |
5.3.2 园区内部产城融合策略 |
5.4 林产工业园区功能多元布局 |
5.4.1 园区总体分区,统筹规划 |
5.4.2 功能融合整体布局形式 |
5.4.3 功能融合单元内部构建 |
5.4.4 园区突出产业,形成集聚 |
5.5 林产工业园区融合布局规划 |
5.5.1 园区人口规模预测 |
5.5.2 用地多元,合理混合布局 |
5.5.3 道路通畅,对外联系密切 |
5.5.4 突出地域特色,融合工业文化 |
5.6 林产工业园区综合生态可持续性规划 |
5.6.1 生态防护治理 |
5.6.2 走向循环经济 |
5.7 林产工业园区产城融合度评价 |
5.8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主要结论与创新点 |
6.1.1 主要结论 |
6.1.2 创新点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6.2.1 研究不足 |
6.2.2 后续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附录B: 图片索引 |
附录C: 2018年部分规模以上入园企业情况 |
附录D: 评价体系中B2-C、B3-C等判断矩阵结果 |
(4)河津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1.1 社会背景:城市精神与文化的缺失 |
1.1.2 学术背景:研究城市空间形态的紧迫性 |
1.1.3 地区背景:河津城市典型性及现实问题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对象及相关概念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相关概念界定 |
1.4 相关理论研究综述 |
1.4.1 城市空间形态研究综述 |
1.4.2 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研究综述 |
1.4.3 河津城市发展相关研究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2 新中国成立前河津城市发展历程及空间特征 |
2.1 城市发展历程 |
2.1.1 历史沿革 |
2.1.2 城市营建历程 |
2.2 河津老城城市空间特征分析 |
2.2.1 土地使用与空间布局特征 |
2.2.2 关联互通的自然山水格局 |
2.2.3 功能复合的轴线序列 |
2.2.4 “十字+散点”的人文空间结构 |
2.3 城市空间形态形成和演变的影响因素分析 |
2.3.1 自然环境因素既是动力亦是约束力 |
2.3.2 政治因素的动力及礼制思想的影响 |
2.3.3 经济因素是根本动力 |
2.3.4 文化因素的育化作用 |
2.3.5 综合作用机制 |
2.4 本章小结 |
3 新中国成立后河津城市发展历程及空间形态特征 |
3.1 城市发展历程及阶段划分 |
3.1.1 河津城市发展背景概述 |
3.1.2 河津城市发展阶段划分 |
3.2 新城发展起步期(1949年-1978年)发展历程及空间形态特征 |
3.2.1 政策影响下的经济波动 |
3.2.2 河津老城的破坏与迁建新城 |
3.2.3 新城发展起步期城市空间形态特征 |
3.3 飞地式扩展期(1978年-1994年)发展历程及空间形态特征 |
3.3.1 经济的转型与发展 |
3.3.2 山西铝厂飞地扩展及中心城区现代化建设开端 |
3.3.3 城市交通的改建与增建 |
3.3.4 飞地式扩展期城市空间形态特征 |
3.4 快速扩展期(1994年-2011年)发展历程及空间形态特征 |
3.4.1 经济发展的“乘数效应” |
3.4.2 龙门大道、京昆高速对两区的推动与阻碍 |
3.4.3 各项城市建设的持续推进 |
3.4.4 双中心差异化发展格局 |
3.4.5 快速扩展期城市空间形态特征 |
3.5 稳步发展与完善期(2011年至今)发展历程及空间形态特征 |
3.5.1 新时代下的政策环境 |
3.5.2 经济转型发展成为必经之路 |
3.5.3 城市建设用地扩展受到限制 |
3.5.4 稳步发展与完善期城市空间形态特征 |
3.6 本章小结 |
4 新中国成立后河津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特征总结 |
4.1 外部空间形态演变特征 |
4.1.1 城市建设用地扩展速度与扩展强度 |
4.1.2 城市外部形态轮廓的演变特征 |
4.1.3 各方位用地扩展速度 |
4.1.4 城市外部空间形态演变特征总结 |
4.2 内部空间形态演变特征 |
4.2.1 城市内部结构的演变特征 |
4.2.2 城市路网结构的演变特征 |
4.2.3 城市用地构成的演变特征 |
4.2.4 城市内部空间形态演变特征总结 |
4.3 河津老城空间形态的演变 |
4.3.1 河津老城空间形态的继承 |
4.3.2 河津老城空间形态的消解 |
4.4 本章小结 |
5 新中国成立后河津城市空间演变影响因素及空间发展建议 |
5.1 自然与资源因素 |
5.1.1 自然与资源因素特征 |
5.1.2 自然与资源因素对城市空间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
5.2 政治与政策因素 |
5.2.1 政治与政策因素特征 |
5.2.2 政治与政策因素对城市空间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
5.3 经济因素 |
5.3.1 经济因素特征 |
5.3.2 经济因素对城市空间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
5.4 道路交通因素 |
5.4.1 道路交通因素特征 |
5.4.2 区域交通对城市空间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
5.5 其他因素 |
5.5.1 城市规划编制 |
5.5.2 文化因素 |
5.6 河津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综合作用机制 |
5.6.1 多维影响因素对城市空间形态的影响和作用机制 |
5.6.2 城市空间形态的各项特征受多维影响因素的程度 |
5.6.3 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的各阶段影响因素及综合作用机制 |
5.7 河津城市空间形态未来发展建议 |
5.7.1 发展现状问题 |
5.7.2 未来发展建议 |
5.8 本章小结 |
6 结语 |
6.1 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6.2.1 不足 |
6.2.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图录 |
表录 |
附录 |
(5)基于后工业景观更新理论的城市开放空间营建手法研究 ——以江苏昆山鑫源电厂工业园区景观设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时代背景变迁下提出新要求 |
1.1.2 滨水工业遗址的重塑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内容 |
1.2.3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对象及范畴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研究 |
1.4.2 对比借鉴 |
1.4.3 论证分析 |
1.4.4 实例考察 |
1.4.5 论证总结 |
1.4.6 实践拓展 |
1.5 研究框架 |
2.后工业景观相关基础概述 |
2.1 相关概念研究 |
2.1.1 工业废弃地 |
2.1.2 工业遗产 |
2.1.3 后工业景观 |
2.1.4 产业遗存 |
2.2 文献综述研究 |
2.2.1 关于工业废弃地和后工业景观的研究 |
2.2.2 关于滨水工业空间的研究 |
2.2.3 关于产业转型的研究 |
2.2.4 关于电厂改造的研究 |
3.后工业景观的发展背景及历程 |
3.1 后工业景观的发展历程 |
3.2 国外后工业景观的发展 |
3.2.1 美国的后工业景观发展 |
3.2.2 德国的后工业景观发展 |
3.2.3 法国的后工业景观发展 |
3.2.4 其他国家的后工业景观发展 |
3.3 国内后工业景观的产生背景 |
3.3.1 原有工业破坏生物多样性 |
3.3.2 人们环保意识的加强 |
3.3.3 传统产业衰落造成大量工业用地废弃 |
3.3.4 经济结构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促使工业用地的更新置换 |
3.4 国内后工业景观的发展历程 |
4.后工业景观的构建策略与营建手法 |
4.1 后工业景观的设计原则 |
4.1.1 保存产业特征 |
4.1.2 减量集约发展 |
4.1.3 形式功能互补 |
4.1.4 营造以人为本 |
4.1.5 绿色生态持续 |
4.2 后工业景观的更新策略 |
4.2.1 凸显地域特色 |
4.2.2 注重场所个性 |
4.2.3 丰富场地功能 |
4.2.4 产业助力转型 |
4.3 后工业景观的更新手法 |
4.3.1 户外空间保留与人性化重组——结构与空间 |
4.3.2 工业建筑保护与功能重构——功能与特征 |
4.3.3 工业设施的更新与价值重塑——尺度与标志 |
4.3.4 历史印记的延续和再生——内涵与精神 |
4.3.5 植被景观的营造与特征构建——生态与循环 |
5.后工业景观更新实践案例研究 |
5.1 美国西雅图煤气厂公园 |
5.1.1 公园区位 |
5.1.2 历史背景 |
5.1.3 设计思想 |
5.1.4 公园分区 |
5.1.5 设计影响 |
5.2 德国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 |
5.2.1 历史背景 |
5.2.2 设计手法 |
5.2.3 公园分区 |
5.2.4 借鉴意义 |
5.3 法国巴黎雪铁龙公园 |
5.3.1 公园区位 |
5.3.2 历史背景 |
5.3.3 设计思路 |
5.3.4 公园布局 |
5.3.5 设计影响 |
5.4 美国纽约高线公园 |
5.4.1 历史背景 |
5.4.2 设计手法 |
5.4.3 设计启发 |
5.5 中国杨浦滨江公共空间 |
5.5.1 公园区位 |
5.5.2 发展背景 |
5.5.3 设计思路 |
5.5.4 设计启发 |
5.6 实践对比分析 |
5.7 实践参考经验 |
5.7.1 综合开发功能互补 |
5.7.2 创新植入完善配套 |
5.7.3 产城融合更新利用 |
5.7.4 有限介入三道贯通 |
6.昆山市鑫源电厂工业园区景观设计 |
6.1 项目背景 |
6.1.1 项目区位 |
6.1.2 规划设计范围 |
6.1.3 基础资料 |
6.1.4 昆山水系概况 |
6.1.5 上位概况解读 |
6.2 设计的初步营建过程 |
6.2.1 整体构思阶段 |
6.2.2 实地调研阶段 |
6.2.3 总体规划阶段 |
6.2.4 分区设计阶段 |
6.2.5 景观实际建设阶段 |
6.2.6 景观使用评价阶段 |
6.3 现状分析 |
6.3.1 现状交通分析 |
6.3.2 建成环境分析 |
6.3.3 产业发展分析 |
6.3.4 现状竖向分析 |
6.3.5 现状植被分析 |
6.3.6 现状水文分析 |
6.3.7 现状总体评价 |
6.4 规划设计目标、依据与策略 |
6.4.1 规划设计目标 |
6.4.2 规划设计依据 |
6.4.3 规划分区策略 |
6.4.4 功能更新策略 |
6.5 总体规划设计 |
6.5.1 规划设计景观结构 |
6.5.2 规划设计功能分区 |
6.6 分区节点设计 |
6.6.1 电厂工业遗址公园(科技转型示范基地) |
6.6.2 自然湿地公园体验区 |
6.6.3 城市开放亲水绿道 |
6.6.4 临水商业街(南区) |
6.6.5 临水商业街(北区) |
6.7 专项规划设计 |
6.7.1 工业建筑和设备改造规划设计 |
6.7.2 竖向规划设计 |
6.7.3 水岸规划设计 |
6.7.4 雨洪管理规划 |
6.7.5 植物景观规划设计 |
6.7.6 交通游览规划设计 |
6.7.7 活动功能规划 |
6.7.8 夜景规划 |
6.7.9 服务设施规划设计 |
6.8 经济技术指标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附录 ——《江苏省昆山市鑫源电厂工业园区景观设计文本》 |
(6)厦门市集美区城中村比较研究 ——讨论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资本循环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城市发展思路的转变——存量发展 |
1.1.2 土地制度调整——新《土地管理法》 |
1.1.3 厦门城市发展现实困境——城村交织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案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3.4 研究框架 |
1.4 相关概念界定 |
1.4.1 半城市化现象、半城市化地区 |
1.4.2 城市结构、城市功能、城市功能区 |
1.4.3 城市结构、城市功能与半城市化现象的相互关系 |
第2章 基础理论与相关研究综述 |
2.1 国内外研究综述 |
2.1.1 关于半城市化现象的研究综述 |
2.1.2 关于城中村演变的研究综述 |
2.1.3 综述小结 |
2.2 相关理论指导 |
2.2.1 资本循环理论 |
2.2.2 空间生产理论 |
2.2.3 理论小结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半城市化视角下的集美区城市发展与城中村形成背景 |
3.1 集美区发展情况概述 |
3.1.1 集美区自然地理条件概况 |
3.1.2 集美区行政区划调整 |
3.1.3 集美区交通建设概况 |
3.1.4 集美区产业发展概况 |
3.1.5 集美区文教发展概况 |
3.2 集美区城市化历程 |
3.2.1 传统乡村阶段:1958年以前 |
3.2.2 远郊工业区阶段:1958-1988年 |
3.2.3 城市近郊区阶段:1989-2005年 |
3.2.4 城市副中心:2006年以后 |
3.3 集美区主要城市功能与城中村现状关系分析 |
3.3.1 集美区教育功能与城中村现状关系分析 |
3.3.2 集美区工业功能与城中村现状关系分析 |
3.3.3 集美区居住功能与城中村现状关系分析 |
3.3.4 集美区中心区与城中村现状关系分析 |
3.3.5 小结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集美区主要城市功能中的典型城中村实证调研 |
4.1 教育功能影响下的孙厝社区现状分析 |
4.1.1 村庄空间演变 |
4.1.2 村庄特征空间分析 |
4.1.3 村庄空间案例 |
4.1.4 孙厝社区现状小结 |
4.2 工业功能影响下的浒井社区现状分析 |
4.2.1 村庄空间演变 |
4.2.2 村庄特征空间分析 |
4.2.3 村庄空间案例 |
4.2.4 浒井社区现状小结 |
4.3 居住功能影响下的高浦社区现状分析 |
4.3.1 村庄空间演变 |
4.3.2 村庄特征空间分析 |
4.3.3 村庄空间案例 |
4.3.4 高浦社区现状小结 |
4.4 中心功能影响下的西亭社区现状分析 |
4.4.1 村庄空间演变 |
4.4.2 村庄特征空间分析 |
4.4.3 村庄空间案例 |
4.4.4 西亭社区现状小结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不同城市功能影响下的城中村比较分析 |
5.1 城中村空间资本分类与解读 |
5.1.1 土地制度因素分析 |
5.1.2 理论背景依据 |
5.2 典型城中村内的空间经营方式 |
5.2.1 孙厝社区空间经营方式分析 |
5.2.2 浒井社区空间经营方式分析 |
5.2.3 高浦社区空间经营方式分析 |
5.2.4 西亭社区空间经营方式分析 |
5.3 典型城中村内的空间经营方式比较 |
5.3.1 保留型村庄空间经营方式比较 |
5.3.2 拆迁型村庄空间经营方式对照 |
5.3.3 比较结论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资本循环的城中村运行对比分析 |
6.1 大卫·哈维资本循环理论的本土适用评析 |
6.1.1 大卫·哈维资本循环理论的背景及立场 |
6.1.2 中国土地制度与权利的实际情况 |
6.1.3 资本循环理论的本土适用情况 |
6.2 典型城中村案例的空间资本循环方式比较 |
6.2.1 典型城中村内的空间资本循环方式 |
6.2.2 典型城中村内的空间资本循环方式比较 |
6.2.3 小结 |
6.3 城中村参与的空间资本循环框架构建 |
6.3.1 城中村空间资本循环 |
6.3.2 城中村与城市的资本联系 |
6.3.3 资本市场的循环关系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策略与结论 |
7.1 集美区城中村城市化策略建议 |
7.1.1 城中村城市化思路 |
7.1.2 典型城中村发展策略建议 |
7.2 主要结论 |
7.3 研究创新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历次集美发展战略概况一览表 |
附录 B 访谈记录 |
一、社区工作人员访谈记录 |
二、社区居民访谈记录 |
个人简介、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7)北京集中建设区不透水面规划管控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快速城市化下城市不透水面的扩张 |
1.1.2 不透水面剧增引发多种问题 |
1.1.3 不透水面遥感监测技术的发展 |
1.1.4 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与规划转型的契机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和论文框架 |
1.4.1 研究方法 |
1.4.2 论文框架 |
1.5 相关概念界定 |
1.5.1 不透水面的含义及分类 |
1.5.2 不透水率 |
1.5.3 集中建设区 |
第2章 国内外不透水面相关研究与实践进展 |
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1.1 不透水面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
2.1.2 有效不透水面(EIA)与总体不透水面(TIA)的关系 |
2.1.3 不透水面与土地使用 |
2.1.4 不透水面的提取与估算 |
2.1.5 不透水面的环境影响阈值 |
2.2 国内外相关实践进展 |
2.2.1 国外相关实践进展 |
2.2.2 国内相关实践进展 |
2.3 本章小结 |
2.3.1 国内外管控经验借鉴 |
2.3.2 美国典型不透水面管控体系总结 |
第3章 北京集中建设区不透水面特征与问题:以中心城区为例 |
3.1 北京中心城规划管控体系 |
3.2 控规约束下的北京中心城不透水面特征 |
3.2.1 研究思路与数据处理 |
3.2.2 不透水面的基本形态特征 |
3.2.3 不透水面与控规指标的耦合特征 |
3.3 北京集中建设区不透水面存在问题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北京集中建设区不透水面控制体系 |
4.1 不透水面控制的总体架构 |
4.2 不透水面的宏观层面管控 |
4.2.1 确定研究区不透水面的总体控制目标 |
4.2.2 确定不透水面控制基础分区与不透水面叠加区 |
4.3 不透水面中观层面的管控 |
4.3.2 不透水面管控的指标体系 |
4.3.3 不透水面的规划控制导则 |
4.4 不透水面的微观层面规制 |
4.4.1 不透水面的开发行为分级 |
4.4.2 不透水面变更许可 |
4.4.3 不透水面的场地优化设计 |
4.4.4 因地制宜地选用LID设施 |
4.5 其他管控辅助手段 |
4.5.1 超限不透水面收费 |
4.5.2 实施容积率奖励与雨水费补贴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实践探讨:以北京通州城市副中心为例 |
5.1 通州城市副中心基本概况 |
5.2 总体控制目标与基础分区 |
5.2.1 副中心不透水面总体控制目标 |
5.2.2 不透水面的基础分区 |
5.3 不透水面叠加区的划定 |
5.4 不透水面控制导则与指标 |
5.4.1 不透水面总体形态控制 |
5.4.2 交通环境与空间利用 |
5.4.3 绿化植被和土壤保护 |
5.5 不透水面开发行为分级 |
5.6 不透水面变更许可的实施 |
5.6.1 不透水面变更许可与现有许可制度的衔接 |
5.6.2 变更许可的申请与变更面积的核准 |
5.7 本章小结 |
结论 |
图表索引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8)城市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与规划研究 ——以哈尔滨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城市环境危机及其能源需求 |
1.1.2 城市太阳能利用的客观发展趋势 |
1.1.3 构建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规划诉求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 |
1.3.1 国外相关研究 |
1.3.2 国内相关研究 |
1.3.3 国内外文献综述简析 |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框架 |
第2章 相关理论与研究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太阳能与太阳辐射 |
2.1.2 城市太阳能利用 |
2.1.3 城市太阳能可利用空间 |
2.2 相关理论支撑 |
2.2.1 能源规划相关理论 |
2.2.2 空间规划相关理论 |
2.2.3 太阳能利用相关理论 |
2.3 太阳能利用与城市规划相互影响研究 |
2.3.1 城市规划对太阳能利用的影响 |
2.3.2 太阳能利用对城市规划的影响 |
2.4 城市太阳能利用空间规划研究基础 |
2.4.1 城市太阳能利用空间规划框架 |
2.4.2 城市太阳能利用空间规划方法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城市太阳能可利用空间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
3.1 调研内容与方法 |
3.1.1 基础调研阐述 |
3.1.2 实地调研阐述 |
3.2 城市太阳能可利用空间分布现状分析 |
3.2.1 地理空间分布特征 |
3.2.2 行政空间分布特征 |
3.2.3 城市用地分布特征 |
3.3 城市太阳能可利用空间使用现状分析 |
3.3.1 太阳能安装情况分析 |
3.3.2 太阳能使用偏好分析 |
3.3.3 太阳能视觉影响分析 |
3.4 城市太阳能可利用空间影响因素分析 |
3.4.1 空间分布与开发秩序 |
3.4.2 自然环境与建筑环境 |
3.4.3 国家政策与地方制度 |
3.4.4 视觉感知与使用偏好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城市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模型的建立 |
4.1 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的目标框架 |
4.2 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
4.2.1 评估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4.2.2 评估指标筛选与指标层构成 |
4.2.3 评估指标体系层次结构的建立 |
4.2.4 评估指标权重的计算 |
4.3 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指标评价标准建立 |
4.3.1 评估指标的数据来源与等级划分 |
4.3.2 可利用条件准则下评价标准阐释 |
4.3.3 可利用程度准则下评价标准阐释 |
4.3.4 可持续效果准则下评价标准阐释 |
4.4 城市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模型的构建 |
4.4.1 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总模型构建 |
4.4.2 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子模型划分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哈尔滨市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 |
5.1 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的研究思路 |
5.1.1 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的原则 |
5.1.2 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研究框架 |
5.2 哈尔滨市宏观层级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 |
5.2.1 基于可利用条件的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 |
5.2.2 基于可利用程度的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 |
5.2.3 基于可持续效果的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 |
5.2.4 哈尔滨市太阳能可利用空间宏观布局 |
5.3 哈尔滨市中观层级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 |
5.3.1 基于可利用条件的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 |
5.3.2 基于可利用程度的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 |
5.3.3 哈尔滨市太阳能可利用空间分区布局 |
5.4 哈尔滨市微观层级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 |
5.4.1 基于可利用程度的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 |
5.4.2 哈尔滨市太阳能可利用空间微观识别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哈尔滨市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规划策略 |
6.1 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规划策略目标指引 |
6.1.1 保障城市太阳能资源合理利用 |
6.1.2 对接城市不同尺度的空间格局 |
6.1.3 推动规划统筹协调与一体化发展 |
6.2 哈尔滨太阳能可利用空间控制性规划策略 |
6.2.1 空间布局的差别化管控 |
6.2.2 新旧城区的重点性布局 |
6.2.3 时序策划的渐进式发展 |
6.3 哈尔滨太阳能可利用空间引导性规划策略 |
6.3.1 优化重点区域实现质量提升 |
6.3.2 协调建筑个体促进风貌保护 |
6.3.3 加强创新设计提升视觉审美 |
6.4 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规划的保障实施策略 |
6.4.1 建立各部门协调的管理监督体制 |
6.4.2 建立与法定规划衔接的技术路线 |
6.4.3 完善城市太阳能开发的保障机制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俄罗斯城镇化过程与空间格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当前国内外城镇化研究趋势与问题 |
1.2.1 国内外城镇化研究进展 |
1.2.2 俄罗斯城镇化研究的现状与趋势 |
1.3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及创新点 |
1.3.1 研究内容与拟解决关键问题 |
1.3.2 研究方案 |
1.3.3 创新点 |
第2章 基本概念和相关理论基础 |
2.1 基本概念 |
2.1.1 城镇化 |
2.1.2 城镇化水平 |
2.1.3 城镇化空间格局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城镇化发展阶段理论 |
2.2.2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理论 |
2.2.3 区域产业结构演进理论 |
2.2.4 地域生产综合体理论 |
2.2.5 增长极理论 |
2.2.6 核心-边缘理论 |
第3章 苏联时期的城镇化基础 |
3.1 列宁执政时期的城镇化停滞和恢复 |
3.2 斯大林执政时期的城镇化波动增长 |
3.2.1 国民经济一 ·五—二 ·五计划时期 |
3.2.2 二战及战后恢复时期 |
3.3 赫鲁晓夫执政时期的城镇化缓慢增长 |
3.4 勃列日涅夫和戈尔巴乔夫执政时期的城镇化发展 |
3.4.1 国民经济八·五—十·五计划时期 |
3.4.2 国民经济十一·五—十二·五计划时期 |
第4章 转型时期俄罗斯城镇化特征与问题 |
4.1 叶利钦执政时期的城镇化停滞 |
4.2 普京执政后的城镇化提升阶段 |
4.2.1 经济快速增长期 |
4.2.2 全球金融危机期 |
4.2.3 经济恢复与微增长期 |
4.2.4 欧美制裁下的停滞与发展期 |
4.3 俄罗斯城镇化问题与特征 |
4.3.1 城镇化发展产业动力不足 |
4.3.2 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突出 |
4.3.3 城镇体系结构不合理 |
4.3.4 城镇化基础设施严重落后 |
4.3.5 城市与乡村聚落萎缩现象较为普遍 |
4.3.6 生态环境污染问题突出 |
第5章 俄罗斯人口城镇化空间格局分析 |
5.1 20世纪90年代以后俄罗斯的人口增长变化 |
5.1.1 1992-2007年人口严重下降 |
5.1.2 2008年-至今人口整体增长 |
5.2 20世纪90年代以后俄罗斯的人口结构变化 |
5.3 俄罗斯的人口空间格局变化及原因 |
5.3.1 俄罗斯的人口重心迁移格局 |
5.3.2 俄罗斯的人口数量增减变化格局 |
5.3.3 俄罗斯的人口密度变化格局 |
5.3.4 俄罗斯的人口迁移流动格局 |
5.4 俄罗斯的城镇化水平变化 |
5.4.1 俄罗斯的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 |
5.4.2 俄全境的城镇化水平变化 |
5.4.3 俄联邦主体的城镇化水平变化 |
5.5 俄罗斯城镇化空间格局变化及原因 |
5.5.1 俄全境的城镇化空间格局变化及原因 |
5.5.2 俄联邦主体的城镇化空间格局变化及原因 |
第6章 俄罗斯城镇化空间发展战略与中俄边境地区发展合作 |
6.1 俄罗斯城镇化空间发展战略对策 |
6.1.1 加强大都市区和城市群的发展建设 |
6.1.2 培育西伯利亚区和远东区的增长极 |
6.1.3 加强高铁、机场、港口等区域基础设施建设 |
6.1.4 加快边境地区城镇化的开放发展 |
6.2 中俄边境地区的发展与合作 |
6.2.1 促进产业的分工和合作 |
6.2.2 扩大能源项目的协作 |
6.2.3 开发多样化的旅游资源和产品 |
6.2.4 培育多形式的跨境电商合作通道 |
6.2.5 加快基础设施的改造与共享 |
6.2.6 推动合作园区的建设与发展 |
6.2.7 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治理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10)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营建过程关键性技术问题研究(1840-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对象与概念界定 |
1.2.1 研究对象界定 |
1.2.2 时间概念界定 |
1.2.3 空间范围说明 |
1.3 文献综述及前期分析 |
1.3.1 中国近代建筑的相关研究 |
1.3.2 中国近代工业建筑的相关研究 |
1.3.3 中国近代建筑技术的相关研究 |
1.3.4 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营建技术相关研究小结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目标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目标 |
1.5 研究方法与研究难点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难点 |
1.6 论文研究整体框架 |
第2章 近代工业萌芽起步期工厂选址规划与厂区布局的探索 |
2.1 技术载体:萌芽起步期军事工厂的典型性 |
2.2 宏观布局:地区选择——初期规划缺位与后期调整乏力 |
2.3 中观布局:地点选择——初期运输依赖与后期全面平衡 |
2.4 微观布局:厂址选择——初期因地制宜与后期逐步合理 |
2.4.1 江南制造局——两次选址失误 |
2.4.2 金陵制造局——邻护城河建厂 |
2.4.3 福州船政局——风水择地典型 |
2.4.4 天津机器局 |
2.4.5 广东机器局——近海到近铁路 |
2.4.6 北洋水师大沽船坞——结合祭祀文化 |
2.4.7 吉林机器局——资源优于运输 |
2.4.8 湖北枪炮厂(汉阳铁厂)——多个方案比较 |
2.5 厂区布局:总平面设计——“幼稚时代”的想象与探索 |
2.5.1 江南制造局——功能重叠引起流线混乱 |
2.5.2 金陵制造局——自由布局适应生产流程 |
2.5.3 福州船政局——分区明确兼顾礼制秩序 |
2.5.4 天津机器局 |
2.5.5 广东机器局——传统合院影响厂区布局 |
2.5.6 北洋水师大沽船坞——缺乏规划下一事一建设 |
2.5.7 吉林机器局——完全独立自主设计 |
2.5.8 汉阳铁厂(汉阳兵工厂)——比邻建设带来资源共享 |
2.6 近代工业萌芽起步期军事工厂选址布局及建设特点 |
2.6.1 结合传统风俗观念择地因地制宜利用旧有建筑 |
2.6.2 有目的规划设计偏少与有控制的建设过程缺乏 |
2.6.3 自由生产流线与传统等级秩序制约的平面布局 |
2.6.4 功能复合下空间布局及建筑形式的本土化改良 |
2.7 国内外工业发展早期工厂规划设计及理论的发展 |
2.7.1 国外早期工厂建筑规划选址及设计 |
2.7.2 国内近代工厂选址设计理论的发展 |
2.8 本章小结 |
第3章 近代工业萌芽起步期西式木屋架技术发展与中西互鉴 |
3.1 中西木屋架技术之别及西式木屋架体系传入 |
3.1.1 中西技术差异——基于力学原理的形式差异 |
3.1.2 知识引介普及——《建筑新法》及书中所载木屋架类型 |
3.1.3 名称反应认知——西式木屋架及各构件名称演变 |
3.1.4 需求引发变革——工厂建筑西式木屋架应用概况 |
3.2 近代工业萌芽起步期工业建筑木屋架技术应用 |
3.2.1 洋务运动中的机器局兵工厂 |
3.2.2 民族工业发展下的工业建筑 |
3.3 构造技术发展与木材使用 |
3.3.1 整体性补强与抗震技术构件增加 |
3.3.2 木构架之间结合方式与位置选择 |
3.3.3 木屋架与墙体及柱子间结合方式 |
3.3.4 进口木料与国产木材的使用偏好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近代工业快速发展期制砖工业化与工业建筑用砖技术 |
4.1 建材生产方式的改变——近代制砖工业技术发展 |
4.1.1 传统制砖技术延续 |
4.1.2 制砖技术的机械化 |
4.1.3 制砖工厂规划建设 |
4.2 建材生产变革的深入——产品类型变化与质量标准推行 |
4.2.1 产品及原料的多样化 |
4.2.2 规格与质量的标准化 |
4.3 建材生产变革的影响——制砖技术传播与砖瓦产业勃兴 |
4.3.1 制砖技术传播 |
4.3.2 制砖工业分布 |
4.4 工业建筑用砖技术的改变 |
4.4.1 “青”“红”之变——观念改变与技术改变之辩 |
4.4.2 砌筑方式——规格统一带来的改变 |
4.4.3 粘合材料——对应砌体改变的变化 |
4.4.4 特殊构造——回应工业生产的处理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近代工业快速发展期水泥引进与工业建筑混凝土应用 |
5.1 从落后到超越——中国近代水泥工业发展 |
5.1.1 大量建设保障——中国近代水泥产量提升 |
5.1.2 窑体技术变革——国际水泥生产技术提升 |
5.1.3 后发外生优势——中国近代水泥技术提升 |
5.1.4 多样企业类型——中国近代着名水泥企业 |
5.1.5 曲折前进及多样技术来源 |
5.2 营建技术提升——近代混凝土工业建筑技术应用 |
5.2.1 西方近代钢筋混凝土技术发展及其在工业建筑的应用 |
5.2.2 “过渡型”的结构——钢骨混凝土结构的引入与应用 |
5.2.3 中国近代钢筋混凝土结构工业建筑的技术应用 |
5.2.4 近代工业快速发展期钢筋混凝土工业建筑营建技术特征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近代工业发展放缓期工业建筑设计专业化 |
6.1 西方近代工业建筑设计发展与专业化 |
6.2 从“工匠”到“建筑师”——身份认同与地位转变 |
6.2.1 主业之外兼营副业——洋行发展与设计类洋行(机构)产生 |
6.2.2 华洋混合来源复杂——中国近代建筑设计师产生 |
6.2.3 工业建筑审批制度——《建筑工厂审核法》颁布 |
6.3 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设计机构与设计师 |
6.3.1 经验建设与跨界参与——非建筑专业人员的设计 |
6.3.2 以施工带入建筑设计——营造厂(施工方)的设计 |
6.3.3 执业特点与专业设计——专业建筑设计师设计 |
6.4 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设计发展与专业化过程特征 |
6.4.1 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设计特点 |
6.4.2 近代工业发展放缓期建筑设计专业化加速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 |
7.1 研究主要成果及结论 |
7.1.1 中国近代城市工业发展分期方案 |
7.1.2 中国近代工业发展中工业建筑营建过程关键性技术问题探讨 |
7.1.3 技术的适应性及技术选择 |
7.1.4 营建技术观念及文化抗争 |
7.1.5 技术真实性及其重要意义 |
7.2 研究创新 |
7.2.1 系统梳理中国近代工业建筑建造技术史 |
7.2.2 分类研究建筑材料及其生产流程和技术应用 |
7.2.3 尝试对技术实现保障的制度和建筑师的研究 |
7.3 未竟之处 |
7.3.1 和海外的技术关联性需要进一步深入探索 |
7.3.2 和遗产物证的相关性需要进一步延伸拓展 |
7.3.3 研究营建技术发展尚未深入结构力学分析 |
参考文献 |
附录A:随文附表 |
附录B:随文附图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四、桃村特别工业区建材批发市场建设项目可行性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城市热岛效应下的气候适应性城市设计研究 ——以昆明为例[D]. 牛航. 昆明理工大学, 2021
- [2]俄罗斯北极开发及其效应研究[D]. 徐曼. 吉林大学, 2021(01)
- [3]产城融合视角下小城镇工业园区空间布局规划研究 ——以景谷威远镇林产工业园为例[D]. 胡汪琪.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1)
- [4]河津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研究[D]. 尹润森.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5]基于后工业景观更新理论的城市开放空间营建手法研究 ——以江苏昆山鑫源电厂工业园区景观设计为例[D]. 梅雨亭.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6]厦门市集美区城中村比较研究 ——讨论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资本循环特征[D]. 詹扬哲. 华侨大学, 2020(01)
- [7]北京集中建设区不透水面规划管控体系研究[D]. 黄浩. 北京工业大学, 2020(06)
- [8]城市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与规划研究 ——以哈尔滨为例[D]. 蔺阿琳.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1)
- [9]俄罗斯城镇化过程与空间格局研究[D]. 初楠臣.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2020(05)
- [10]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营建过程关键性技术问题研究(1840-1949)[D]. 赖世贤. 天津大学, 2020
标签:小城镇论文; 河津论文;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论文; 产城融合论文; 城市经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