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翻译论文-王明亮,刘智慧

汉语翻译论文-王明亮,刘智慧

导读:本文包含了汉语翻译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汉语数字习语,翻译,模糊语言学

汉语翻译论文文献综述

王明亮,刘智慧[1](2019)在《基于模糊语言理论的汉语数字习语翻译》一文中研究指出汉语中的数字习语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类习语因其独道的特色,其翻译已经引起了众多学者的关注。模糊语言学是研究语言中各种模糊现象一门学科,基于模糊语言理论,分析中国数字习语的语义模糊性,找出恰当的翻译策略,将为中国数字习语的翻译开启新的思路。(本文来源于《英语广场》期刊2019年12期)

袁艳玲,戈玲玲[2](2019)在《汉语小说中言语幽默生成机制与翻译转换——基于《二马》汉英双语平行语料库的考察》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在言语幽默概论(GTVH)的理论框架下,以老舍长篇小说《二马》及其英译本MR. MA&SON a Sojourn in London为语料建立汉英双语平行语料库,研究言语幽默生成机制与翻译转换模式。研究表明:1)《二马》中言语幽默的生成机制主要是修辞手段、本源概念; 2)译者在翻译言语幽默时,采用等类转换、非等类转换及省略转换叁种转换方式,幽默转换能力依次递减; 3)言语幽默生成机制与翻译转换有规律可循。(本文来源于《上海翻译》期刊2019年06期)

徐英瑾[3](2019)在《“Being”在日本哲学语境中的翻译及其对汉语哲学的启发》一文中研究指出众所周知,"being"具有系词、同一性与"存在"等多种含义,而从这些含义引申出来的哲学争论,在西方哲学史中一直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由于中西语言之间的巨大差异,如何尽量准确地翻译这个词,也导致了汉语哲学界的相关争鸣。然而,虽然近代以来中国的现代哲学词汇的构成多有日译之痕迹,汉语哲学界却鲜有对于日语哲学界对于"being"的日译实践的自觉讨论,这就使得我们对于此类问题的研究一直缺失了日语向度的学术参考。详细而言,虽然在井上哲次郎的时代,"being"并没有被翻译为"存在",但将"being"翻译为"存在"的做法,却在日后慢慢成为日本翻译界的标准操作。而根据和辻哲郎的观点,将"being"翻译为"存在"乃是不合适的,因为"存在"无法承担对主词进行临时性本质指派的功用,而这个功用对于西文中的"being"乃是非常重要的。在《伦理学》中,和辻哲郎本人主张对"存在"的东方语源意义进行深挖,以便开拓出一种与海德格尔的"基础存在论"旨趣有异的空间伦理学,而与此同时,他也没有特别纠结于如何日译"being"这个问题。而在《日本语与哲学问题》中,和辻哲郎则转而思考如何在悬置汉字文化之中心位置的前提下,从日语的假名表达方式中寻求翻译"being"。他最后找到的与"being"对应的概括性日语词汇乃是"あり",即"ある"之古体,而"ある"的变体"がある"与"である"则勉强可以对应西语中"being"中的不同变体。但即使如此,"ある"与"being"之间的对应关系依然是非常不严格的,因为有一部分与"being"有关的日语表达并不能被归到"ある"之下,而一部分与"ある"相关的日语表达式也很难在与"being"有关的西语表达式之中找到对应者。而与日语相比,汉语中甚至连一个像"ある"那样能够勉强覆盖"being"中大多数含义的字或词也没有(而王路先生主张用"是"来翻译"being"的做法,其实也是有问题的),因此,今天汉语翻译者必须自创新词来翻译"being"。譬如,"是存"就可以是一个备选的翻译方案。(本文来源于《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6期)

朱立婷[4](2019)在《“中介语”的切分式翻译现象对汉语学习的影响——以Adhyayan School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中介语(interlanguage)的研究有利于探索学习者习得第二语言的过程。本文研究的是尼泊尔小学生在习得汉语过程中,产生的既结合了汉语又结合了英语的切分式翻译现象,这种行为是学习汉语过程中,随着中介语的产生,小学生混合这两种语言去翻译其中一种语言的问题,本文主要集中在语法方面上。本文通过试卷测试的方法,找到学生出现的错误问题,并主要从两方面进行分析:一是英语如何转换成汉语的现象;二是汉语如何转换成英语的现象。探索尼泊尔Adhyayan School小学生中介语背后的切分式翻译现象,不仅有利于得知小学生习得第二语言的过程,更能为教师提供教学思路和方法,促进对外汉语教学。(本文来源于《汉字文化》期刊2019年22期)

李馨怡,李成静[5](2019)在《汉语预设触发语的翻译研究——以外交部例行会发言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预设(presupposition)是传递隐义信息的重要方式,是外交发言中有助于自身处在语义有利地位的常见手段;预设触发语(presupposition trigger)则是能产生预设的特定语词或结构形式。本文就外交部例行会的部分发言首先进行汉语部分的预设触发语分析,结合英文翻译分析对应的预设触发语,从而探索预设触发语的翻译方法。(本文来源于《国际公关》期刊2019年11期)

杨仕芬[6](2019)在《汉语文化负迁移对英语翻译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学习者在学习一门外语的过程当中,母语由于其与外语之间不同的成分,而对外语学习产生的不利影响,叫做语言的负迁移现象。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汉语文化负迁移具有的主要特点,以及在英语翻译的过程当中需要注意的要点,并介绍汉语文化负迁移现象对英语翻译产生的具体影响,探究优化翻译效果的策略。(本文来源于《英语广场》期刊2019年11期)

金金[7](2019)在《英文电影片名汉语翻译的方法和原则》一文中研究指出电影是一种雅俗共赏的艺术,同时又是一种大众的娱乐形式。电影作为有影响力的媒体,同时融合了艺术和商业元素。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发展和世界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其他各国特别是英语国家的大批优秀影片不断涌入中国市场,电影翻译就成了一项日益重要的工作。电影片名的翻译,既要能够传达影片内容,又要能够吸引观众。英语电影片名的汉语翻译并非易事。想要实现电影片名翻译的成功,译者要掌握一定的翻译方法和原则。(本文来源于《新乡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10期)

原伟[8](2019)在《面向计算机辅助翻译的乌兹别克语-汉语平行语料库构建与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论文采用了外语教学、语料库建设及机器辅助翻译的相关理论和方法,针对新闻领域乌汉平行语料库的构建及其在乌兹别克语教学中应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在研究过程中,分析了乌汉双语语料对齐和语料库翻译实例的调用特点,整合自编乌汉双向新闻词典、乌语网络新闻新闻及乌国防部新闻互译文本的相关语料,建立包含词、句级别的平行语料库,面向常用机辅翻译软件建立了翻译记忆库和术语库。通过本项目研究,在理论上揭示了乌汉平行语料库构建的方法论基础,阐明该语种语料库语言教学工作的促进作用,建立可行的实施方案,在应用上将推动了中亚语种乃至非通用语种平行语料库建设的发展。(本文来源于《电脑知识与技术》期刊2019年30期)

刘辉,张玉林[9](2019)在《借助信息技术石油工程汉语无主句翻译方法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的信息覆盖日益丰富,更新速度越来越快,也给翻译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手段,译者可以在互联网上利用搜索引擎查找资料,为翻译工作提供便利。针对翻译界对无主句汉译英的研究较多,但对石油工程这个领域的研究却相对较弱的现状,本文在互联网上搜索数据,就石油工程汉语无主句的英译问题展开研究,由石油工程汉语无主句的特点,探讨其英译方法,并归纳出五种译法,即补足主语、译为英语的被动句、译成非谓语结构、译为there be句型、译成it做形式主语等。(本文来源于《信息记录材料》期刊2019年10期)

滕明新[10](2019)在《变译理论观照下汉语古诗文的翻译策略——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壮译本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的壮语译本,对壮族群众更好地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应用变译理论,总结出《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中汉语古诗文的壮语翻译策略和处理方法,以求教于各位行家。(本文来源于《民族翻译》期刊2019年03期)

汉语翻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在言语幽默概论(GTVH)的理论框架下,以老舍长篇小说《二马》及其英译本MR. MA&SON a Sojourn in London为语料建立汉英双语平行语料库,研究言语幽默生成机制与翻译转换模式。研究表明:1)《二马》中言语幽默的生成机制主要是修辞手段、本源概念; 2)译者在翻译言语幽默时,采用等类转换、非等类转换及省略转换叁种转换方式,幽默转换能力依次递减; 3)言语幽默生成机制与翻译转换有规律可循。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汉语翻译论文参考文献

[1].王明亮,刘智慧.基于模糊语言理论的汉语数字习语翻译[J].英语广场.2019

[2].袁艳玲,戈玲玲.汉语小说中言语幽默生成机制与翻译转换——基于《二马》汉英双语平行语料库的考察[J].上海翻译.2019

[3].徐英瑾.“Being”在日本哲学语境中的翻译及其对汉语哲学的启发[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4].朱立婷.“中介语”的切分式翻译现象对汉语学习的影响——以AdhyayanSchool为例[J].汉字文化.2019

[5].李馨怡,李成静.汉语预设触发语的翻译研究——以外交部例行会发言为例[J].国际公关.2019

[6].杨仕芬.汉语文化负迁移对英语翻译的影响[J].英语广场.2019

[7].金金.英文电影片名汉语翻译的方法和原则[J].新乡学院学报.2019

[8].原伟.面向计算机辅助翻译的乌兹别克语-汉语平行语料库构建与应用[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9

[9].刘辉,张玉林.借助信息技术石油工程汉语无主句翻译方法探讨[J].信息记录材料.2019

[10].滕明新.变译理论观照下汉语古诗文的翻译策略——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壮译本为例[J].民族翻译.2019

标签:;  ;  ;  

汉语翻译论文-王明亮,刘智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