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东汉末的建安时代是中国历史上继春秋战国后的又一次大动荡的时代。“建安”本是东汉末献帝刘协的年号,从公元196到220年,但文学史上所说的建安文学往往超越了这二十五年,而是大致包括了东汉末到魏初的四、五十年。在这风云变幻的时代,以曹氏父子为中心,建安七子为主要成员的建安文坛却异常活跃,他们打破了两汉的经学禁锢,为文学的发展开辟了新天地,尤其是为文学之宗的诗歌创作注入了新的血液。建安诗歌在审美心理和艺术风格上高度重视个人情感的抒发,尤其是抒悲情。这是建安诗人内心情性的折射,也显示了汉末建安文学审美的尚悲走向。但历代对建安文学审美特点的评论多集中于建安风骨的慷慨,而对建安诗歌中形成了相当规模的尚悲缺少系统完整的论述。因此,本文以建安诗歌中的尚悲风格为研究对象,主要探讨三个问题:一.建安诗歌尚悲风格产生的社会、思想和文化原因。建安诗歌是建安时代的产物,是与汉末魏初发生的社会大变革分不开的。社会的动荡、士人思想的变化、文学的自觉发展、清商俗乐的盛行,这一切使文人们摆脱了“温柔敦厚”的诗教束缚,高扬尚悲之风。二.尚悲风格在建安诗歌中的具体表现。首先,建安诗歌通过哀民之多艰、叹生之易逝、感士之不遇等悲情主题来真实地反映特定时代的乱离和人们精神上的感伤情怀,也基本确立了后世文学反映悲情的几个重要主题。其次,本文运用《易经》中的取象思维方式对建安诗歌中出现的大量意象进行分析。建安文人通过悲风、霜露、浮云、孤雁、筝瑟等悲美意象的塑造和运用,更加明确了诗歌的主题、强化了诗歌的悲哀意绪。三.尚悲风格对魏晋六朝文学的影响。在文学创作上,魏晋六朝文人对建安诗歌的诗句、意象、题材、尤其是风格上的模拟,显示了建安诗歌独有的艺术魅力;在文学批评上,《文心雕龙》、《诗品》等一系列文学批评的上乘之作都对建安诗歌进行了整体、细致的评论,尤其对诗歌中的尚悲风格进行了理论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