肱肌肌支移位修复臂丛神经下干损伤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肱肌肌支移位修复臂丛神经下干损伤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论文题目: 肱肌肌支移位修复臂丛神经下干损伤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手外科,显微外科

作者: 郑宪友

导师: 顾玉东

关键词: 正中神经,肱肌肌支,屈指功能,神经移位,解剖学研究,臂丛神经,大鼠,动物模型,下干,健侧,肋间神经

文献来源: 复旦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第一部分 肱肌肌支移位修复臂丛神经下干损伤重建屈指功能的解剖学研究 目的 研究成人肱肌的神经支配与上臂正中神经功能束组的定位,为肱肌肌支移位修复正中神经重建屈指功能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10%福尔马林固定的成人尸体标本20具40侧,新鲜成人尸体标本5具10侧,共50侧上肢标本。在2.5倍头戴式手术放大镜下仔细进行显微解剖与测量,观察肱肌肌支与正中神经的起源、分支、分型及二者的毗邻关系。测量肱肌肌支的长度、外径;并以Hunter’s线为基准,对肱肌肌支进行定位。同时,对新鲜尸体的肱肌肌支行乙酰胆碱酯酶(AchE)组织化学染色,Olympus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其神经纤维组成。并进行HE与Weil氏髓鞘染色,应用Leica FW4000图像分析系统,对有髓神经纤维进行计数。应用显微解剖结合乙酰胆碱酯酶染色的方法对肱肌肌支平面正中神经内部功能束组的分布特点进行定位研究。另在6具12侧新鲜尸体标本上设计并模拟肌皮神经肱肌肌支移位正中神经重建屈指功能术。结果 肱肌主要由肌皮神经发支支配,并在44%的肱肌前下部可见桡神经的双重支配。肌皮神经肱肌肌支平均长约4.84±1.29cm,外径平均为1.69±0.30mm,平均入肌支数为1.16±0.55束。按肱肌肌支的分支形式,将其分为三型:Ⅰ型(单支型)45侧(90%),Ⅱ型(粗细两支型)3侧(6%),Ⅲ型(多支型)2侧(4%)。肱肌肌支在距Hunter’s线平均约13.18±2.77cm或距喙突平均约18.11±2.76cm入肌。对肱肌肌支进行AchE染色,可见有髓神经纤维对AchE反应阳性,酶染区局限于轴索区,而髓鞘无染色;进行HE与Weil氏髓鞘染色,计数有髓运动神经纤维为1324±116根。同时,对臂部正中神经的进行显微解剖,可见高位型正中神经44侧(88%),低位型正中神经4侧(8%),单根型正中神经2侧(4%)。应用显微解剖结合乙酰胆碱酯酶染色可见在肱肌肌支平面,正中神经可恒定地分为三个功能束组:前侧功能束组,主要包括旋前圆肌肌支和桡侧腕屈肌肌支组成;后侧功能束组,主要包括骨间前神经与掌长肌肌支;中间功能束组,主要是手部感觉、运动支。在6具12侧新鲜尸体标本上模拟手术,均顺利完成,且未见神经、血管等副损伤;术后被动活动见有一例(8.33%)发生吻合口撕裂。结论1.肌皮神经肱肌肌支是有效、安全的移位动力源神经;2.臂部正中神经功能束组的准确定位,为正中神经部分束作为供体或受体神经移位修复提供了解剖学依据;3.尸体模拟手术证实了肱肌肌支移位正中神经重建屈指功能的可行性,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了解剖学依据。

论文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肱肌肌支移位修复臂丛神经下干损伤重建屈指功能的解剖学研究

实验一 成人肱肌的神经支配及其临床意义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图

实验二 成人臂部正中神经功能束组定位的显微解剖学研究及其临床意义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图

实验三 臂丛下干损伤肌皮神经肱肌肌支移位修复正中神经重建屈指功能的解剖可行性研究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附图

第二部分 肱肌肌支移位修复臂丛神经下干损伤重建屈指功能的动物实验研究

实验一 大鼠单纯臂丛神经下干损伤屈指功能重建动物模型的探讨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图

实验二 大鼠肱肌肌支移位修复臂丛神经下干损伤重建屈指功能的实验研究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图

第三部分 臂丛神经下干损伤肱肌肌支移位修复正中神经重建屈指功能的临床报道

第一章 臂丛神经下干损伤肌皮神经肱肌肌支移位修复正中神经重建屈指功能的临床观察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图

第二章 臂丛神经下干损伤不同修复术式疗效比较的临床报道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图

全文小结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博士研究生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论文独创性声明

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发布时间: 2005-09-19

参考文献

  • [1].胫神经腓肠肌肌支神经切断术缩减小腿体积的基础与临床研究[D]. 李希军.南方医科大学2007
  • [2].旋后肌肌支移位修复臂丛神经中下干损伤的实验和临床研究[D]. 张雷.复旦大学2012
  • [3].肋间神经移位修复桡神经肱三头肌肌支的长期随访疗效[D]. 赵沛.复旦大学2012

相关论文

  • [1].旋后肌肌支移位修复臂丛神经中下干损伤的实验和临床研究[D]. 张雷.复旦大学2012
  • [2].颈7神经根束支结构与功能定位的实验研究[D]. 陆伟.复旦大学2003
  • [3].副神经移位治疗臂丛损伤恢复肩外展功能术式改进的基础与临床研究[D]. 官士兵.复旦大学2004
  • [4].内窥镜技术提高周围神经修复疗效的基础与临床研究[D]. 陆九州.复旦大学2005
  • [5].健侧颈7移位治疗臂丛根性撕脱伤最佳术式及相关大脑可塑性的研究[D]. 孙贵新.复旦大学2005
  • [6].臂丛损伤神经移位术后运动皮层重组的功能磁共振研究[D]. 孙华平.复旦大学2005
  • [7].臂丛神经根机能解剖的实验研究[D]. 陈亮.上海医科大学1998
  • [8].上臂段桡神经内桡神经深支定位的基础和临床研究[D]. 杨剑云.复旦大学2007
  • [9].臂丛及其主要分支的应用解剖与上肢血管神经的三维重建研究[D]. 彭田红.南方医科大学2007
  • [10].成人臂丛神经损伤合并肩袖损伤的基础与临床研究[D]. 赵延旭.南方医科大学2007

标签:;  ;  ;  ;  ;  ;  ;  ;  ;  ;  ;  

肱肌肌支移位修复臂丛神经下干损伤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