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庄子》是一部中国古典哲学著作,一直以来,备受中外译家青睐,已先后被翻译成英、日、法等多种语言,仅英译版本就达26种之多。译本的多样性与译者的主体性有着密切的关系。译者主体性在翻译的整个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译本的风格和释义。译者的动机、理解、知识、能力等内部因素,以及职业、国籍、时代、社会文化背景等外部因素,构成了译者主体性的基本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是相互作用的。随着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译者主体性受到了不同翻译研究学派的重视。不同的翻译研究学派对译者主体性有着不同的看法,这些理论丰富了译者主体性这个课题的研究。本文拟从译者主体性角度出发,并以目的论、阐释学派、操纵学派的理论作为基础,对理雅各、冯友兰、葛瑞汉的三个英译《庄子》版本进行比较研究。三位译者文化背景的差异对其主体性的影响,在《庄子》译本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本文将从原语文本及翻译策略的选择、对原文本的理解阐释以及表达等方面出发,对三个译本进行分析和对比,以丰富《庄子》的研究,并进而促进中外文化的交流。通过对比研究,本文的结论是:《庄子》的三个译者都在整个翻译过程中体现了他们的主体性,译者主体性也在翻译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他们的翻译目的、职业、国籍、时代、语言文化能力、社会文化及教育背景这些主观因素构成了《庄子》翻译的译者主体性体系,并影响了各个译本的面貌和风格。而各个译本都是对《庄子》内涵的补充。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新的文化语境中《庄子》之文献、解释史与哲学研究——近40年《庄子》研究述论[J]. 中国文化研究 2019(04)
- [2].《庄子》中的孔子[J]. 台州学院学报 2019(05)
- [3].《庄子》之“忘”义辨[J].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2020(01)
- [4].论《庄子》“相”与“独”的哲学意蕴与价值追求[J].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6)
- [5].郭象对《庄子》的“误读”[J]. 滁州学院学报 2019(06)
- [6].刍议庄子亲情伦理思想内涵及其实践特征[J]. 大众文艺 2020(01)
- [7].析论《庄子》书中的两种“自然”——从历史到当代[J]. 哲学动态 2019(12)
- [8].浅谈庄子性情观[J]. 人文天下 2020(Z1)
- [9].“天地之正”与《庄子》自由思想的天道根据[J]. 现代哲学 2020(02)
- [10].从《庄子·天下》谈诸子对“百家争鸣”现象的批判[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0(03)
- [11].论庄子后学与黄老之学的思想交互——以《庄子·天道》诸篇为中心[J]. 齐鲁学刊 2020(01)
- [12].一场有关任博克《庄子》英文全译本的访谈与对话[J].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2020(05)
- [13].葛瑞汉《庄子》英译中的“道”及相关概念的遮蔽[J].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02)
- [14].围绕庄子的历史谎言[J]. 文学自由谈 2020(03)
- [15].论《庄子·外物》的主旨和结构[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0(03)
- [16].庄子学派对老子之“道”的诠释[J]. 江淮论坛 2020(02)
- [17].《庄子·天下》节选[J]. 大学书法 2020(01)
- [18].庄子美学非悖论——为庄子美学的合法性辩护[J]. 中国文化研究 2020(02)
- [19].《逍遥游》的艺术手法——《庄子》内篇赏读之二[J]. 名作欣赏 2020(16)
- [20].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庄子》的逍遥精神境界[J]. 名作欣赏 2020(20)
- [21].深渊与寓所:《庄子》“虚”喻象解析[J]. 厦门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20(02)
- [22].论《庄子》之“美”的双重意蕴——兼论《庄子》美学的“相对主义”问题[J]. 上海文化 2020(06)
- [23].浅析《逍遥游》中的自由世界[J].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0(09)
- [24].论《四库全书总目》的《庄子》研究思想[J]. 今古文创 2020(02)
- [25].《庄子》论“仁”[J].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2020(08)
- [26].从《庄子》文本看“物物而不物于物”思想的哲学意涵[J].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4)
- [27].《庄子》散文的说理与宋玉散体赋的赋说[J]. 鞍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0(03)
- [28].华兹生与《庄子》英译[J]. 名作欣赏 2020(24)
- [29].“言不尽意,得意忘言”——试论卫礼贤译本中《庄子》语言观的德语阐释[J]. 现代交际 2020(16)
- [30].论庄子自然观对逍遥境界的两种实现[J].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