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焦炉固体燃料烘炉开工(论文文献综述)
梁青艳[1](2021)在《基于流程网络仿真的钢铁企业炼钢调度和能源优化》文中提出绿色化和智能化是钢铁行业智能制造转型升级的两大基本要素,研究生产系统以及能源系统的优化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近几年随着企业自动化、信息化水平的普遍提高,智能制造提升工程也逐渐着手实施,急需利用智能模型去解决复杂生产流程中的生产优化调度问题以及钢铁企业能源多介质优化调配问题。本文针对当前炼钢调度以及能源优化问题研究中的不足和局限性,提出基于流程网络仿真进行优化建模的新的解决方案,进行了关键技术研究和应用验证,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充分考虑钢铁企业炼钢调度的特点及难点,提出了基于多智能体技术的炼钢智能化动态调度方案,构建了通用性的多智能体流程网络仿真优化基础模型,并分别结合普钢和特钢不同实际生产场景进行了应用验证。应用结果表明该技术可以大大减少无效作业时间,提高作业效率,并且能适应多变的现场环境,有效解决了炼钢生产流程中具有强耦合、多路径、多目标、多约束、多干扰特性的计划调度较为困难的难题。(2)充分考虑钢铁企业能源和生产耦合紧密的特点,从能量流的角度出发,构建了能量流网络基本描述模型包括主工序能量流模型、分介质能量流网络模型、能量流网络集成模型,对物质流、能量流之间相互影响、相互耦合的关系进行了信息表征;提出了从钢铁流程生产工艺出发,基于静态因素、动态因素及能源本身波动规律建立主工序能量流节点模型的建模方案,并分别以煤气和电力介质为例进行了主工序能量流具体分析、模型描述及预测验证。预测过程中充分考虑到实时工艺节奏和动态工况信息,使模型具有更好的适应性。煤气预测模型,模型误差基本在10%以内;电力96点负荷预测模型,模型误差在5%以内的达到96%,均获得了较好的预测效果。(3)以能量流网络模型为基础,针对以满足需求,放散最小为目标的能源计划的智能生成问题构建了基于规则的能源仿真调配模型,针对以放散和成本最小为目标的能源动态调度问题构建了基于优化算法的能源优化调配模型,并分别通过仿真分析,验证了模型的适用性和有效性。这两部分的研究分别针对不同的具体应用问题,不同优化目标进行了建模,而且和能量流网络模型结合,形成了完整的模型体系,为能源的多工况场景计划制订、优化协调提供了新方法。
冶伟冬[2](2016)在《五号焦炉大修烘炉管理》文中研究指明焦炉的烘炉是焦炉开工投产的一项重要工作,烘炉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焦炉砌体的使用寿命。因此,做好烘炉的管理是很有必要的。本文从烘炉方法的选择和烘炉曲线的绘制,以及烘炉各项参数的管控进行阐述整个烘炉过程的管理过程。
姜娜[3](2016)在《焦炉烘炉智能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烘炉是焦炉在投入生产前的一道重要工序,好的烘炉过程不仅可以使得焦炉稳产、高产,延长焦炉使用寿命,还可以提高产出的焦炭的质量。我们所说的烘炉实际上是通过加温烘烤的方式提升焦炉炉体的温度,焦炉的砌体干燥需要经过三个阶段,分别是干燥,脱水和升温,直到温度达到900℃1000℃,实际上烘炉就是为焦炉投入到正式生产状态前所做的准备工作。在焦炉烘炉过程中,焦炉烘炉温度监测点众多,数据处理量大,工艺复杂,控制精度要求高、温度监控困难且及时性较高。在以往的新焦炉烘炉中,采用的是人工测温、人工调温、人工处理数据的模式,这些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生产的要求。烘炉中常常出现精度低和不能及时监控温度的问题,使得焦炉烘炉温度大幅度波动,直接影响了焦炉的使用寿命和焦炭的质量。而且也给焦炉烘炉人员带来了巨大的工作量,效率较低。为解决传统烘炉模式出现的弊端,我们采用了计算机控制技术,结合先进的工控软件IFIX。工程中我们使用了由IFIX监控软件提供的各种开发研制功能,实现系统监控、回路控制、数学运算、报警提示、趋势曲线、报表打印等这些复杂繁琐的问题。通过DDE通讯模式实现了IFIX与Excel的连接,同时应用IFIX提供的Visual Basic脚本编程环境,实现了较复杂的控制算法以及智能控制功能。在烘炉的过程中我们将烘炉的每个监测点接入控制系统,通过IFIX进行集中显示、控制,因此有效、及时地对烘炉过程中的每个监测点进行控制,最大程度的减轻烘炉温度的高频浮动变化,确保焦炉的使用寿命和使用中的安全性。
王化伟,周鹏,闫明召[4](2013)在《7m焦炉蓄热室吹扫及吸力调节方法》文中认为鞍钢鲅鱼圈7m焦炉采用了蓄热室分格设计,1号焦炉采用固体液体烘炉方法,由于烘炉时间较长,造成焦炉一些部位积尘比较严重,为保证焦炉正常生产,对焦炉积灰部位进行吹扫和清理,并测量蓄热室吸力调整焦炉各项温度系数,形成了7m蓄热室分格焦炉的蓄热室吹扫方案、砖煤气道清透方案、分格蓄室吸力测量方法。
金锋,高波[5](2012)在《6m焦炉采用天然气直接烘炉的实践与探讨》文中研究指明某项目首座焦炉的烘炉经论证,采用调压天然气直接烘炉。烘炉采取了调整孔板,加长烧嘴,改造火床及监管火焰等技术措施;并着重做好温度控制,膨胀管理,检测空气过剩系数及供气监管等烘炉管理工作。首座焦炉用调压天然气成功转为正常加热仅用时2 h。烘炉温度控制评定为优,炉体膨胀结果理想,烘炉和转正常加热共消耗天然气97万m3。6 m焦炉使用调压天然气烘炉并转正常加热的成功实践,对首座焦炉建设开工有一定借鉴意义。
周晓锋[6](2012)在《焦炉改造过程中的主要问题研究与探讨》文中研究说明焦炉是冶金行业结构最复杂的工业加热炉之一,从炉体砌筑乃至工艺配套设施的安装开始,要达到正常生产,还要经过烘炉,调试与开工等诸多环节。极特殊情况下,有时还需要将焦炉在生产的高温状态停炉到常温状态。在这些复杂的工程操作中,每一环节都由于各种因素的不确定性而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方式和程度,有时直接关乎到生产的优劣。有些可能关系到焦炉的寿命。本文从焦炉的砌筑开始,详细的阐述了焦炉砌筑前的准备工作以及砌筑的程序、注意事项;焦炉烘炉的方案制定、烘炉方式、烘炉的关键环节;焦炉开工的方案制定、开工后的标定原则和内容;焦炉转为正常生产后,生产操作中需要遵守的各项规章制度以及生产操作中各种工艺参数的确定等;随着焦炉老龄化的开始,焦炉的炉体修理问题逐渐提到日程,针对此问题,本文较详细描述了修理的部位、修理方式以及修理的方案制定;此外,还对淘汰落后产能的焦炉需要停炉的停炉方法做了较简单的介绍。在上述各工程操作环节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许多问题,文章除指出这些问题外,还分析和讨论了问题的原因,提出了解决的方法及措施。
胡远华,马兴翼[7](2009)在《焦炉煤气单热式焦炉采用贫煤气烘炉》文中指出焦炉煤气单热式焦炉的烘炉一般首选焦炉煤气作为燃料,当温度升至750~800℃时可直接转为正常加热,这种烘炉操作简便。由于煤气平衡问题或根本就没有焦炉煤气的情况下,可以选用贫煤气进行烘炉。中冶焦耐公司曾为北台、榆中、宏阳等多个焦化厂家应用此法进行烘炉,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宋英臣[8](2007)在《应用高炉煤气烘炉的实践》文中研究说明介绍了新建焦炉在无焦炉煤气作燃料进行烘炉时,使用高炉煤气烘炉的实践经验,并对高炉煤气烘炉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张志宏[9](2004)在《焦炉固体燃料烘炉开工》文中提出叙述了捣固焦炉采用固体燃料烘炉开工的温度控制管理、焦炉铁件管理以及热态工程操作的方法和措施,简述了开工时的注意事项。为捣固焦炉全部采用固体燃料烘炉提供了可参考的经验。
陈金贵,程启国,陈锡通[10](2004)在《低温环境固体燃料烘炉与开工技术》文中认为介绍低温环境下捣固焦炉采用固体燃料烘炉和开工所采取的一系列特殊措施.理论和实践证明,采取这些特殊措施是正确和有效的.
二、焦炉固体燃料烘炉开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焦炉固体燃料烘炉开工(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流程网络仿真的钢铁企业炼钢调度和能源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炼钢生产优化调度问题研究现状 |
1.2.1 炼钢生产调度的特点及难点 |
1.2.2 炼钢生产调度问题的研究方向 |
1.2.3 生产调度问题主要研究方法 |
1.2.4 当前研究中的不足和局限性 |
1.3 能源优化调配问题研究现状 |
1.3.1 能源产耗模型的研究 |
1.3.2 单一能源介质的优化模型的研究 |
1.3.3 多能源介质的优化模型的研究 |
1.3.4 当前研究中的不足和局限性 |
1.4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1.5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1.5.1 研究内容 |
1.5.2 创新点 |
2 基于多智能体技术的炼钢流程仿真优化模型 |
2.1 建模方案 |
2.2 基于多智能体的仿真优化模型 |
2.2.1 多智能体基本概念 |
2.2.2 智能体体系结构 |
2.2.3 智能体基本结构 |
2.2.4 智能体状态划分 |
2.2.5 物料智能体 |
2.2.6 设备管理智能体 |
2.2.7 设备智能体 |
2.2.8 天车管理智能体 |
2.2.9 天车智能体 |
2.2.10 智能体任务协调流程 |
2.3 本章总结 |
3 炼钢-连铸流程仿真优化模型实现及仿真分析 |
3.1 炼钢-连铸生产工艺流程及阶段 |
3.2 生产工艺流程特点 |
3.3 技术方案 |
3.3.1 仿真优化流程 |
3.3.2 多智能体模型实例化 |
3.3.3 作业时间波动分析 |
3.4 案例分析 |
3.4.1 仿真优化分析 |
3.4.2 多场景下的生产调度 |
3.5 本章总结 |
4 高速工具钢炼钢流程仿真优化模型实现及仿真分析 |
4.1 高速工具钢生产工艺流程及阶段 |
4.2 生产工艺流程特点 |
4.3 技术方案 |
4.3.1 仿真优化流程 |
4.3.2 多智能体模型实例化 |
4.4 案例分析 |
4.4.1 案例描述 |
4.4.2 冶炼浇铸流程优化调整 |
4.4.3 电渣工序优化调整 |
4.4.4 设备故障调整 |
4.4.5 炉次优化调整 |
4.5 本章总结 |
5 能量流网络模型 |
5.1 能源系统分析 |
5.1.1 能源消耗分析 |
5.1.2 能源平衡分析 |
5.1.3 能源转换分析 |
5.1.4 能源系统特点总结 |
5.2 能量流网络模型 |
5.2.1 能量流网络结构描述 |
5.2.2 主工序能量流模型 |
5.2.3 分介质能量流网络模型 |
5.2.4 能量流网络集成模型 |
5.3 煤气能量流网络中主工序节点模型 |
5.3.1 煤气产耗波动特点 |
5.3.2 煤气主工序节点模型 |
5.3.3 模型验证 |
5.4 电力能量流网络中主工序节点模型 |
5.4.1 负荷波动特点 |
5.4.2 电力负荷主工序节点模型 |
5.4.3 模型验证 |
5.5 本章总结 |
6 基于能量流网络动态仿真的能源优化调配 |
6.1 基于调度规则的仿真优化模型 |
6.1.1 基于规则的整体调配流程 |
6.1.2 燃气调配计算逻辑 |
6.1.3 蒸汽调配计算逻辑 |
6.1.4 电力调配计算逻辑 |
6.2 基于优化算法的仿真优化模型 |
6.2.1 仿真优化调配流程 |
6.2.2 目标函数 |
6.2.3 约束条件 |
6.2.4 模型求解 |
6.3 能源仿真优化模型软件化 |
6.4 案例分析 |
6.4.1 案例说明 |
6.4.2 基于调度规则的能源仿真计算 |
6.4.3 基于优化算法的能源仿真分析 |
6.5 本章总结 |
7 结论和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科研工作及发表论文 |
致谢 |
(3)焦炉烘炉智能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3 课题的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焦炉烘炉工艺 |
2.1 焦炉工艺 |
2.2 烘炉 |
2.2.1 烘炉的方法 |
2.2.2 烘炉升温计划的制定 |
第三章 焦炉烘炉控制系统的硬件部分 |
3.1 系统结构 |
3.2 检测点 |
3.2.1 检测点设置 |
3.2.2 控制柜介绍 |
第四章 焦炉烘炉控制系统的软件部分 |
4.1 IFIX软件介绍 |
4.2 IFIX研发实现功能 |
4.2.1 ADAM4000-5000utility模块配置程序软件 |
4.2.2 IFIX系统的组态 |
4.2.3 DATABASE数据库开发 |
4.2.4 对检测点的显示界面开发 |
4.2.5 温度报警设计 |
4.2.6 采用DDE技术的报表自动打印功能设计 |
4.2.7 烘炉曲线的显示制作 |
4.2.8 检测点的软件修改设计功能 |
4.2.9 温度参数的处理 |
4.2.10 PID控制策略 |
第五章 总结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着 |
致谢 |
(5)6m焦炉采用天然气直接烘炉的实践与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天然气供气方案的选用 |
2 天然气烘炉采取的技术措施及其管理 |
2.1 技术措施 |
2.2 天然气烘炉的管理 |
3 焦炉用调压天然气转为正常加热 |
4 烘炉控制结果 |
4.1 烘炉温度控制 |
4.2 炉体膨胀 |
4.3 天然气消耗量统计 |
5 结语 |
(6)焦炉改造过程中的主要问题研究与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2. 文献综述 |
2.1 焦炉的砌筑 |
2.1.1 焦炉砌筑施工时的操作要点 |
2.1.2 焦炉砌体的质量要求 |
2.1.3 焦炉砌筑中的若干问题 |
2.2 焦炉的烘炉 |
2.2.1 烘炉方案的选择 |
2.2.2 烘炉曲线的制定 |
2.2.3 烘炉前焦炉工程及其他工程应达到的条件 |
2.2.4 烘炉前炉体原始状况的检查 |
2.2.5 炉体原始状况的测量 |
2.2.6 烘炉前其他方面的准备工作 |
2.2.7 烘炉点火及操作 |
2.2.8 烘炉安全操作规程 |
2.3 焦炉的开工 |
2.3.1 焦炉开工前所具备的条件 |
2.3.2 试运转 |
2.3.3 焦炉扒封墙 |
2.3.4 焦炉装煤和接通集气管送煤气 |
2.3.5 焦炉改为正常加热 |
2.3.6 向焦炉送煤气 |
2.3.7 开工后初步调温 |
2.4 炼焦炉的生产 |
2.4.1 炼焦煤的生产操作 |
2.5 炼焦炉的停炉 |
2.5.1 炼焦炉的冷却停炉方法 |
2.5.2 梅钢 JN43 型焦炉停炉工程实践 |
3.工程实践过程 |
3.1 焦炉的砌筑 |
3.1.1 砌筑前的准备工作 |
3.1.2 焦炉的本体砌筑 |
3.1.3 砌筑结尾工程 |
3.1.4 焦炉砌筑过程中的主要问题 |
3.2 焦炉的烘炉 |
3.2.1 烘炉计划的制定 |
3.2.2 烘炉人员组织 |
3.2.3 烘炉温度的管理 |
3.2.4 热态工程 |
3.2.5 焦炉烘炉过程中的主要问题 |
3.3 焦炉的开工 |
3.3.1 焦炉开工方案制定 |
3.3.2 送氨水、装煤开工与出焦试生产 |
3.3.4 开工过程中的主要问题 |
3.4 焦炉的生产 |
3.4.1 焦炉正常生产时工艺技术参数 |
3.4.2 焦炉正常生产时的技术操作要求 |
3.4.3 焦炉维护与修理 |
3.4.4 焦炉生产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
3.5 焦炉的停炉 |
3.5.1 停炉前的准备工作 |
3.5.2 停炉前应具备的条件 |
3.5.3 停炉操作 |
3.5.4 焦炉停炉中的主要问题 |
4.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焦炉煤气单热式焦炉采用贫煤气烘炉(论文提纲范文)
1 烘炉燃料的选择 |
2 贫煤气烘炉的燃烧措施 |
3 转为正常加热的措施 |
3.1 贫煤气进入富煤气燃烧系统的实践 |
3.2 贫煤气进入焦炉燃烧系统的措施 |
4 结语 |
四、焦炉固体燃料烘炉开工(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流程网络仿真的钢铁企业炼钢调度和能源优化[D]. 梁青艳. 钢铁研究总院, 2021(01)
- [2]五号焦炉大修烘炉管理[A]. 冶伟冬. 2016全国冶金建设管理文集, 2016
- [3]焦炉烘炉智能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姜娜. 山东师范大学, 2016(03)
- [4]7m焦炉蓄热室吹扫及吸力调节方法[A]. 王化伟,周鹏,闫明召. 第九届中国钢铁年会论文集, 2013
- [5]6m焦炉采用天然气直接烘炉的实践与探讨[J]. 金锋,高波. 煤化工, 2012(03)
- [6]焦炉改造过程中的主要问题研究与探讨[D]. 周晓锋. 辽宁科技大学, 2012(07)
- [7]焦炉煤气单热式焦炉采用贫煤气烘炉[J]. 胡远华,马兴翼. 燃料与化工, 2009(02)
- [8]应用高炉煤气烘炉的实践[J]. 宋英臣. 河南冶金, 2007(04)
- [9]焦炉固体燃料烘炉开工[J]. 张志宏. 山西冶金, 2004(04)
- [10]低温环境固体燃料烘炉与开工技术[J]. 陈金贵,程启国,陈锡通. 南方金属, 20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