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冈底斯带扎雪石英二长斑岩体的地质特征及构造环境(论文文献综述)
赵亚云,刘远超,次琼,刘晓峰,龚福志,李军[1](2021)在《西藏昂仁县北姆朗矿区斑岩体地球化学特征及含矿性分析》文中研究表明西藏北姆朗矿区斑岩体具备斑岩型铜矿成矿有利地质条件,结合作者主持本地区野外矿产勘查工作的新认识和新发现,展开该地区成岩成矿地质背景及成因等问题研究。本文对北姆朗矿区内与成矿密切相关的斑岩体开展了详细的岩相学和岩石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矿区斑岩体主要由中新世形成的斑状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中细粒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和二长花岗斑岩组成。地球化学组成上,这套岩石具高硅(均值依次为68.60%→66.62%→70.30%)、高钾(均值依次为4.08%→3.83%→4.22%)、富碱(均值依次为8.16%→7.73%→8.32%)、贫MgO(均值依次为1.00%→1.62%→0.82%)、准铝质—过铝质,高钾钙碱性—钾玄岩系列I型花岗岩地化特征;δEu缺乏显着负异常(均值依次为0.85→0.80→0.80);微量元素表现出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Th、U、K、Sr、Hf)和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P、Ti)的特征,仅二长花岗斑岩相对亏损Sr;同时,具有高Sr、低Yb、低Y、高Sr/Y比,具有典型埃达克岩的特征。综合分析表明,岩石形成于印度与欧亚大陆碰撞后的伸展构造背景,岩浆源区可能为镁铁质的新生加厚下地壳部分熔融岩浆与深俯冲而进入拉萨地块之下的印度古老地壳组分经混合作用的产物。同时,北姆朗矿区找矿勘查的重要目标地质体是二长花岗斑岩和中细粒黑云母二长花岗岩,这一认识对北姆朗矿区及外围找矿提供了重要勘查启示。
刘洪,黄瀚霄,张林奎,李光明,欧阳渊,黄勇,吕梦鸿,兰双双[2](2021)在《西藏冈底斯成矿带西段鲁尔玛晚三叠世斑岩型铜(金)矿点的发现及意义》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鲁尔玛斑岩型铜(金)矿为冈底斯成矿带西段新发现的斑岩型矿点,目前已发现赋存于石英二长斑岩体中的斑岩型铜矿体1条,赋存于构造破碎带中的热液型脉状金(铜)矿体1条、热液型脉状铜矿体1条。以鲁尔玛含矿斑岩为中心,依次发育钾硅酸盐化、绢英岩化、青磐岩化,表现出斑岩型矿床的典型蚀变分带模式。其中,热液脉体从早到晚被可划分为:钾硅酸盐化脉(A脉)、石英-金属硫化物脉(B脉)以及石英-绿帘石-碳酸盐化脉(D脉)。这一新的发现,证实冈底斯成矿带西段具有斑岩型铜(金)矿床的找矿潜力,有望将冈底斯斑岩型铜矿带向西延伸近200km,同时也表明拉萨地体南缘的冈底斯成矿带斑岩型铜成矿作用最晚应该开始于晚三叠世。鲁尔玛斑岩型铜(金)矿点的发现,对深入理解冈底斯斑岩铜(金)矿带的成矿作用,完善冈底斯成矿带的成矿理论,更好地评价冈底斯西段找矿潜力,指导该地区的找矿突破,均具有重要意义。
欧阳渊[3](2020)在《西藏冈底斯成矿带西段斑岩型铜矿成矿规律与成矿预测研究》文中指出传统冈底斯斑岩铜矿带东起工布江达县,西至昂仁县,延绵近600km(87°E以东),分布有驱龙、雄村和朱诺等多个超大型斑岩铜矿床。但冈底斯成矿带西段(87°E以西)勘查和研究程度均较低。近年来在冈底斯系成矿带西段新发现了鲁尔玛、拔拉扎、达若和红山等多个斑岩型铜多金属矿,证实冈底斯西段具有巨大的斑岩型铜矿找矿潜力。本论文以新发现的典型矿床为研究对象,对矿床特征、蚀变分带、成矿流体、成矿时代、矿床成因等开展详细的研究工作,总结典型矿床成因机制、成矿规律、成矿系列;从找矿勘查的尺度,系统总结归纳找矿标志、地球物理、地球化学、遥感信息;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冈底斯成矿带西段斑岩铜矿成因模式,结合物化遥综合信息,构建地物化遥综合找矿模型;最后利用随机森林法开展研究区成矿预测。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取得的创新成果如下:1.研究总结了各典型矿床的矿床特征、蚀变分带、成因类型。鲁尔玛晚三叠世斑岩型铜(金)矿点:位于拉萨地块南缘的南冈底斯-下察隅火山岩浆弧带,为冈底斯成矿带西段新发现的典型斑岩型铜矿点。发现斑岩型铜矿体一条(赋存于晚三叠世石英二长斑岩体中)、热液脉状金(铜)矿体一条(赋存于构造破碎带中)和热液脉状铜矿体一条。以含矿斑岩为中心,具有钾硅酸盐化、黄铁绢英岩化和青磐岩化等典型的斑岩型矿床蚀变分带特征。其热液脉体从早到晚依次为:石英-钾长石脉(A脉)、石英-金属硫化物脉(B脉)、石英-绿帘石-碳酸盐矿物脉(D脉),流体研究显示其成矿流体属高温高盐度H2O-Na Cl体系,为典型的岩浆高温热液成矿流体,成因类型为斑岩型。拔拉扎晚白垩世斑岩-矽卡岩型铜钼矿床:位于拉萨地块北缘的措勤-申扎岩浆弧带中,矿体主要赋存于晚白垩世黑云母花岗斑岩中,少量赋存于花岗斑岩与灰岩接触带中(矽卡岩型矿体)。以斑岩体为中心发育典型的斑岩矿化蚀变分带--钾硅酸盐化带、黄铁绢英岩化带,并在斑岩体与外围碳酸盐接触带发育矽卡岩化带,为斑岩型成矿作用结果。达若古新世斑岩型铜多金属矿床:位于拉萨地块南缘的南冈底斯-下察隅火山岩浆弧带中,铜矿体赋存于古新世花岗斑岩和古新世典中组角砾凝灰岩中,地质特征显示,铜矿体的形成与古新世花岗斑岩密切相关。红山-罗布真渐新世-中新世斑岩-浅成低温热液成矿系统:位于拉萨地块南缘的南冈底斯-下察隅火山岩浆弧带中。红山斑岩型铜矿床含矿斑岩为渐新世花岗斑岩,发育典型的斑岩型矿化蚀变特征;罗布真浅成低温热液型金银矿床产于斑岩体远端次级构造裂隙中,地质特征显示,其热源、成矿物质源区均为前述红山渐新世花岗斑岩;两者空间上相距约2km,构成一个渐新世-中新世斑岩-浅成低温热液成矿系统。2.厘定典型矿床成矿时代,总结冈底斯成矿带西段斑岩矿床时空分布规律。鲁尔玛矿区成矿岩体锆石年代学研究显示其成矿作用发生在晚三叠世(约213 Ma),该研究成果成功将冈底斯成矿带斑岩型矿床成矿作用时间提前到晚三叠世,并将冈底斯斑岩型铜矿带向西延伸近200km;拔拉扎矿区成矿岩体锆石年代学研究显示其成矿作用发生在晚白垩世(约90Ma);达若矿区成矿岩体锆石年代学研究显示其成矿时间为古新世(约60Ma),为成矿带首例古新世斑岩型铜矿成矿作用;红山-罗布真矿集区成矿岩体锆石年代学研究显示其形成时代为渐新世末-中新世(25~12Ma),为成矿带首例斑岩-浅成低温热液成矿系统。基于矿床地质背景,对应上述成矿时代将冈底斯成矿带西段内斑岩成矿作用划分为4个矿化集中期:成矿带南部,南冈底斯-下察隅火山岩浆弧带内,晚三叠世与新特提斯洋北向俯冲有关的斑岩型铜金多金属成矿作用;成矿带北部,措勤-申扎岩浆弧带,晚白垩世与羌塘-拉萨地块碰撞有关的斑岩型铜钼多金属成矿作用;成矿带南部,南冈底斯-下察隅火山岩浆弧带内,古新世与印度-欧亚大陆碰撞有关的斑岩型铜铅锌成矿作用;成矿带北部,南冈底斯-下察隅火山岩浆弧带内,渐新世-中新世与印度-欧亚大陆碰撞后伸展有关的斑岩型铜金多金属成矿作用。3.典型矿床成矿模式及综合找矿模型的建立,并运用综合找矿模型对冈底斯西段进行了成矿预测,圈定了一批具有找矿价值的成矿远景区。针对冈底斯成矿带西段各典型矿床分别建立矿床成矿模式图,结合各研究区地球物理、地球化学、遥感信息,构建了综合找矿模型;并运用综合找矿模型,结合随机森林算法开展了研究区成矿预测,圈定斑岩型铜多金属矿找矿远景区11个:Ⅰ级远景区2个,Ⅱ级远景区3个,Ⅲ级远景区6个,其中罗布真、打加错、达若、拔拉杂、尕尔穷和布东拉等远景区找矿潜力较大,有望发现新的矿床(点),为冈底斯成矿带找矿勘查打开了新的视野。
田坎[4](2019)在《西藏帮布勒铅锌铜铁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论文选取项目团队在冈底斯成矿带西段新发现的帮布勒Pb-Zn-Cu-Fe多金属矿床为研究对象,基于详实的野外地质调查,首次系统性的总结报道了帮布勒矿床的地质特征以及成矿地质条件,对典型岩矿石标本开展了岩相学观察,对与成矿相关的石英斑岩、流纹斑岩等开展了高精度锆石U-Pb定年、锆石Hf同位素以及全岩Sr-Nd-Pb同位素分析;利用扫描电镜、电子探针等多种手段开展了矿物学、矿物地球化学分析;并结合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以及C-H-O同位素分析、金属硫化物矿物的S-Pb同位素分析等研究,探讨了该矿床的成因。取得的主要认识如下:1.查明并报道了帮布勒矿床地质特征帮布勒矿床矿(化)体产于晚白垩世石英斑岩与灰岩接触带,以及灰岩和砂岩的层间界面,形态较复杂。现有地表探槽工程与钻探工程初步控制了矿区内三个主要矿体群,并证实了300m以下隐伏矿体的存在。在矿区范围地表内圈定铅锌矿(化)体76个、铜矿体2个,深部隐伏矿(化)体12个;矿石矿物以方铅矿、闪锌矿、黄铜矿、磁铁矿等为主;矿区内主要蚀变为发育在接触带附近的矽卡岩化,以形成钙铁榴石、透辉石和阳起石为主。根据已有控制程度概算矿区主要矿体333+3341金属资源量为:Pb 32.67万吨,Zn 38.00万吨,Ag 170.91吨,Cu 1259吨,已达到大型矿床规模。该发现为念青唐古拉成矿带的向西延伸提供了重要的事实依据,使该成矿带继查个勒矿床的发现后再次向西延伸约250km。2.开展了岩石地球化学研究,厘定了岩浆岩成因类型帮布勒矿区内成矿相关的石英斑岩Si O2含量变化于72.4777.31 wt.%;K2O含量为0.865.89 wt.%;铝饱和指数A/CNK为0.881.43,显示高钾钙碱性、偏铝质、高分异I型花岗岩特征;稀土总量变化于73.95247.89 ppm之间(平均189.80 ppm),具轻稀土相对富集,重稀土亏损的特点,同时具有明显的Sr、Eu、Nb、Ta、P等负异常,暗示其岩浆形成过程中经历了重要的结晶分异过程。石英斑岩的εHf(t)整体集中于-7.92-12.85,对应的地壳模式年龄为19611121 Ma;全岩(87Sr/86Sr)i比值为(0.71480.7258),εNd(t)值(-9.01-7.32),二阶段Nd模式年龄为16121477 Ma;铅同位素206Pb/204Pb、207Pb/204Pb、208Pb/204Pb分别为18.68618.781、15.69915.762和39.13139.344,显示Pb同位素的组成与拉萨地体的Pb同位素一致。综上,帮布勒矿区石英斑岩可能形成于班公湖-怒江洋南向俯冲结束后的后碰撞伸展环境,与拉萨地块基底的部分熔融有关。3.限定了帮布勒矿床的成岩与成矿时代,为完善晚白垩世(8070Ma)这个“特殊”时间段冈底斯成矿带的成岩成矿演化序列提供了新的证据获得了研究区内的石英斑岩、流纹斑岩、闪长玢岩的锆石U-Pb年龄均为77Ma左右,结合区域研究成果,我们认为晚白垩世冈底斯带上的岩浆活动是连续的,并不存在前人认为的8070 Ma期间的岩浆活动“静宁期”。该时期(8070 Ma)北冈底斯地区的岩浆活动作用强度强于南部冈底斯地区,并且侵位时间也有从北向南逐渐变新的趋势,同时也表现出东部地区强于西部地区的特点。该时期的成矿作用在北冈底斯地区以铁铜、铜金矿化为主,形成了东部以日阿、更乃等铁铜矿点为代表的矿床;在念青唐古拉带上则以铅锌铁铜多金属矿化为主,形成了以帮布勒为代表的大型矽卡岩型Pb-Zn-Cu-Fe矿床。4.讨论了矿床成因并初步建立了成矿模式矿区内矿石δ34SCDT值集中在-0.8‰3.9‰,中值在0附近,显示了硫为单一岩浆来源的特征。矿石与石英斑岩中的Pb同位素的组成较为稳定,具有较为一致的上地壳来源特征。与成矿相关的透明矿物的C-H-O同位素结果显示成矿流体在早期以岩浆流体为主,到晚期逐渐过渡为以大气降水为主。成矿模式简述为:晚白垩世(77Ma±),羌塘地体与拉萨地体已经由碰撞造山作用逐渐进入后碰撞环境。在碰撞向后碰撞环境的转换过程中区内的古老地壳发生部分熔融并经过高度的分离结晶作用形成石英斑岩岩浆,随后岩浆携带大量的成矿物质向上侵入围岩地层或局部超覆于围岩之上,与围岩中的灰岩发生交代反应,在岩体与围岩接触带附近形成矽卡岩化带。矽卡岩阶段以岩浆水为主的成矿流体整体具有高温、高盐度、高氧逸度的特征,在接触带及附近发育以石榴子石、透辉石、阳起石等为主的矽卡岩蚀变,到了矽卡岩末期大量的磁铁矿开始生成,并交代早期的矽卡岩矿物;而到了石英-硫化物期由于大气降水的不断混入,成矿流体的温度、盐度等出现明显降低,含矿气水热液在石英斑岩与灰岩接触带附近、灰岩与拉嘎组砂板岩的层间破碎带以及拉嘎组地层内广泛发育节理裂隙的部位发生减压、降温,随后伴随成矿物质的沉淀、堆积,在有利部位形成了矽卡岩型的铅锌铜铁多金属矿体,5.为区域找矿提出了下一步的工作建议研究认为晚白垩世8070Ma羌塘-拉萨地块碰撞后的局部伸展作用诱发的岩浆活动侵入到碳酸盐围岩地层中,可能是此时期形成矽卡岩型矿床的主要机制。围绕该时期的岩浆活动,在念青唐古拉铅锌铁铜成矿带上寻找矽卡岩型矿床可能会是下个阶段找矿工作的重点关注对象,并重点围绕着帮布勒大型铅锌矿床的发现,考虑矿床丛聚性、等距性等分布特点,在隆格尔-南木林弧背断隆带及冈底斯火山岩浆弧北缘加大勘探力度。
吴昌炟[5](2019)在《西藏冈底斯带埃达克岩岩石成因与斑岩铜成矿潜力研究》文中提出青藏高原南部的冈底斯斑岩Cu矿带是全球巨型成矿域——特提斯成矿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带内斑岩Cu矿主要发育于侏罗纪和中新世,且成矿斑岩均具有埃达克岩属性。然而,冈底斯带内还广泛发育有其它时期的埃达克质岩浆,它们却缺乏斑岩成矿作用。由于斑岩Cu矿的发育与成矿斑岩的岩浆属性密切相关,因此,对冈底斯带内不同时代成矿斑岩和贫矿斑岩进行对比研究是查明斑岩成矿能力控制机制的关键。本论文以冈底斯带内各时期埃达克质岩浆岩为主要研究对象,在研究岩石成因的基础上,探讨了源区属性、岩浆演化、区域构造与斑岩成矿作用之间的耦合关系。通过对冈底斯带内大陆碰撞环境成矿斑岩与贫矿斑岩的研究发现,斑岩Cu矿的发育与岩浆源区属性紧密相关,并受岩浆演化过程和区域构造环境等因素的控制。古老下地壳源区不利于形成斑岩Cu矿,受早期弧岩浆和板片流体强烈改造而形成的新生下地壳才是形成斑岩Cu矿的关键。弧岩浆和板片流体为地壳注入幔源物质的同时,在地壳深部形成大量含水矿物和含Cu硫化物。只有当这种新生下地壳部分熔融时,产生的富Cu、富水的氧化性埃达克质岩浆才具有形成斑岩Cu矿的潜力。因此,所有大陆碰撞环境斑岩Cu矿均分布于以新生地壳为主的冈底斯带中东部,而由古老地壳组成的冈底斯带西段与最东端则发育贫矿岩体。斑岩Cu矿通常发育于加厚的地壳。在冈底斯带,尽管东西两侧的增厚方式存在差异,整体地壳厚度在始新世已经显着加厚。然而,陆-陆碰撞早期阶段的挤压构造背景不利于源自新生下地壳的埃达克质岩浆在地壳浅部形成母岩浆房,导致上部斑岩体缺乏有效的流体和岩浆补给,因此未能在地壳增厚的初期形成斑岩Cu矿。中新世的伸展环境使得浅部母岩浆房能够充分发育,有利于大型甚至超大型斑岩Cu矿的形成。冈底斯带在渐新世处于挤压与伸展之间的过渡环境,斑岩成矿通常规模较小。具有成矿潜力的埃达克质熔体在向上侵位期间的岩浆演化过程决定了斑岩Cu矿的成矿金属组合类型。上地壳物质的混染有利于形成斑岩Cu-Mo-Pb-Zn矿床,而高度的岩浆分异则有利于形成斑岩Cu-W-Mo矿床。冈底斯带内晚白垩世埃达克质岩浆岩源自新特提斯洋中脊俯冲导致的大洋板片部分熔融,尽管其源区富水并存在大量幔源物质的贡献,同时经历了高度的分离结晶作用,但是明显较低的氧逸度暗示该时期埃达克岩成矿潜力较弱。
唐攀[6](2018)在《西藏冈底斯成矿带斑岩铜多金属矿床黑云母矿物学特征—对成矿环境的指示》文中研究表明西藏冈底斯成矿带是我国最重要的斑岩-矽卡岩-浅成低温热液型铜多金属带之一。尽管该带在勘查和综合研究均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但是成矿作用空间分带规律、岩浆热液演化过程、成矿元素运移沉淀机制等重要科学问题研究尚较为薄弱。本文基于前人的研究基础,通过详细的地质编录、系统的镜下鉴定,应用EPMA等测试方法,开展冈底斯成矿带不同成矿背景、不同矿化类型的斑岩铜多金属矿床中不同产出状态的黑云母矿物化学特征研究,揭示成矿作用的有利条件。此外,通过对比分析进一步阐述不同矿化类型岩浆源区的形成机制。通过上述研究取得以下主要进展和创新性成果:1、不同矿化类型的岩浆热液系统可以形成具不同地球化学特征的黑云母。其中,岩浆黑云母具有较高的Ba O和Ti O2,Ba O含量一般大于0.1%,Ti O2含量一般大于3%;而热液黑云母的Ba O和Ti O2含量与之相反。邦铺矿床存在两套成分不同的热液黑云母,即钼(铜)矿化系统中的热液黑云母和铜(钼)矿化系统中的热液黑云母。雄村矿床Ⅰ号矿体中的热液黑云母和Ⅱ号矿体中的热液黑云母成分明显不同。2、碰撞伸展背景下的斑岩铜钼矿(邦铺、甲玛、驱龙、拉抗俄)中岩浆黑云母和热液黑云母为金云母或镁质黑云母,富Mg,低Fe、Mn和Cl;而雄村岛弧型斑岩铜金矿中热液黑云母为镁质黑云母,但靠近铁质黑云母区域,富Cl,Mg含量偏低,Mn和Fe含量偏高。3、黑云母的矿物成分能有效地确定斑岩矿床岩浆热液成矿系统的温度、氧逸度、卤素逸度等物理化学条件。碰撞伸展背景产出的斑岩铜钼矿形成时的氧逸度高(NNO),log(fHF/fHCl)高,log(fH2O/fHF)偏低,热液黑云母的形成温度高;而岛弧型斑岩铜金矿形成时的氧逸度偏低(QFMNNO),log(fHF/fHCl)偏低,log(fH2O/fHF)较高,热液黑云母的形成温度偏低。4、黑云母矿物化学特征可以有效地示踪岩石成因,制约成矿作用。综合黑云母矿物化学特征及前人的工作研究表明,冈底斯成矿带东段斑岩铜钼矿床含矿斑岩为I型花岗岩,造山带钙碱性岩系,岩浆源区为壳幔混源;从邦铺→拉抗俄→甲玛→驱龙→雄村矿床,岩浆侵位过程中,混染地壳物质的量逐渐降低,幔源物质逐渐增加。岩浆热液成矿系统中的F和Cl含量及氧逸度制约Cu、Mo、Au等成矿元素在熔体或流体相中的分配和运移。高氧逸度、富F的岩浆热液成矿系统有利于钼的聚集和运移;高氧逸度、富Cl的岩浆热液成矿系统有利于铜的聚集和运移;偏低的氧逸度、富Cl的岩浆热液成矿系统有利于金的聚集和运移。岩浆热液演化过程中,温度降低、压力降低、p H升高、氧逸度变化是成矿元素沉淀的重要因素。岩浆源区和岩浆热液成矿系统中F、Cl含量是造成冈底斯成矿带斑岩矿床矿化类型差异的重要因素。5、黑云母矿物化学特征可以有效地指导斑岩矿床的找矿勘查。在冈底斯成矿带上,与斑岩铜(金、钼)矿有关的黑云母为金云母或镁质黑云母,富镁(Mg/Fe>1),具有较高的挥发分(F或Cl)。黑云母中的挥发分组成与斑岩矿床的矿化类型具有较好的对应关系,其中与斑岩铜金矿有关的黑云母富Cl,与斑岩钼(铜)矿有关的黑云母富F,与斑岩铜钼矿有关的黑云母富F和Cl。
孟元库,马士委,许志琴,陈希节,马绪宣[7](2018)在《冈底斯带甲玛矿区花岗斑岩类年代学、地球化学及岩石成因》文中研究说明藏南冈底斯带中新世斑岩成因主要存在残留洋壳的部分熔融、加厚下地壳的部分熔融、陆下岩石圈的部分熔融和俯冲流体交代基性下地壳的部分熔融四种观点.为了进一步阐明该时期的岩浆成因和大地构造背景,对冈底斯带甲玛矿区不同类型的斑岩体进行了岩石学分析和LA-ICP-MS锆石U-Pb测试,并运用X荧光光谱仪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分别对样品进行了全岩主、微量元素测试.测试结果显示冈底斯带甲玛矿区的斑岩类形成于16.714.4Ma,总体上具有埃达克质岩石的地球化学特征.其中花岗斑岩类来自于藏南加厚的基性新生下地壳的部分熔融,而辉长闪长玢岩来源于富集的岩石圈地幔.早中新世以来(1813Ma)青藏高原处于构造转换阶段,含矿的埃达克质岩浆沿断裂通道上升,并且在上升过程中遭受到了中上地壳物质的混染,演化形成甲玛矿区内石英闪长玢岩、花岗闪长斑岩、二长花岗斑岩和花岗斑岩,而近乎同时期来自于岩石圈地幔的岩浆则演化形成辉长闪长玢岩;矿区内含矿热液流体在岩浆热驱动和构造应力作用下,在林布宗组砂板岩、角岩与多底沟组大理岩、灰岩的层间滑脱带或褶皱的构造虚脱空间就位,形成冈底斯带甲玛矽卡岩型铜多金属主矿体.
唐菊兴,王勤,杨欢欢,高昕,张泽斌,邹兵[8](2017)在《西藏斑岩-矽卡岩-浅成低温热液铜多金属矿成矿作用、勘查方向与资源潜力》文中提出西藏主要成矿带是东特提斯成矿域的重要组成部分。1999年以来,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大调查的全面实施,国家公益性基础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商业性勘查的及时跟进,真正意义上的找矿突破得以实现。论文在前人资料和研究成果综述的基础上,结合研究团队近年来的研究进展,总结了西藏各成矿带主要矿床的地质特征和成矿规律,梳理了若干影响勘查评价和找矿突破的重大问题,构建了主要矿集区的勘查模型,提出进一步找矿方向和资源潜力。西藏四大成矿带特色鲜明,东特提斯成矿域集聚了从新特提斯洋俯冲-碰撞的多种矿床类型,控矿因素复杂,主要矿床类型为斑岩-矽卡岩-浅成低温热液型铜多金属和岩浆热液脉型矿床,成岩成矿时代从170 Ma到12 Ma,具有成矿时代跨度大、矿床类型丰富、成矿元素复杂、矿石质量较好之特点,已经成为我国最重要的资源储备基地。藏东玉龙成矿带除了斑岩型铜(钼)矿以外,斑岩体外接触带的矽卡岩型矿床具有重要工业价值,如玉龙Ⅱ、V号矿体、昂青银铅锌(铜)矿,成岩成矿时代在4038 Ma,成矿岩体和矿体受北西向走滑构造控制的背斜控制。冈底斯成矿带类型发现识别出赋存于林子宗群典中组的低硫化浅成低温热液型矿床,显示谢通门—昂仁县以西林子宗群分布区寻找斑岩-浅成低温热液型铜多金属(银、金、铅锌)矿床具有重要意义;矿床学研究成果作为构造地质背景确定的指针之一,认为印度大陆和亚洲大陆的碰撞事件发生在5250 Ma,至少典中组火山岩还是陆缘弧的产物,并形成典型的浅成低温热液矿床,甚至斑岩-浅成低温热液矿床;含矿斑岩接触带有碳酸盐岩,接触带和深部需要勘查评价矽卡岩型铜多金属矿体或铅锌银矿体,9013 Ma侵位的花岗斑岩、花岗闪长斑岩可形成规模较大的矽卡岩型矿床,甲玛、驱龙外围的知不拉、邦铺、洞中拉—蒙亚啊矿集区、努日、尕尔穷—嘎拉勒等矿床均具有相似的特征,而这种类型矿体较之斑岩型铜(钼)矿更具工业价值。班公湖—怒江成矿带多龙矿集区120116 Ma的斑岩-浅成低温热液成矿系统形成斑岩型-高硫化浅成低温热液型-隐爆角砾岩型矿床,110 Ma的陆相安山质火山岩——美日切错组(K1m),作为良好的成矿后盖层,是该类矿床得以保存的必要条件;班—怒结合带两侧形成于140110 Ma的则弄群、多尼组、去申拉组、美日切错组等安山质、英安质、流纹质火山岩具有强烈的蚀变,发育火山机构,是新特提斯洋俯冲形成的产物,成矿地质背景类似于南美安第斯成矿带,显示良好的成矿潜力。西藏已经初步查明的铜资源量>6 000万吨,钼资源量>300万吨,共伴生金>1 000 t,共伴生银>25 000 t,铅锌资源量>1 000万吨,已经成为我国最重要的有色金属储备基地,研究认为西藏铜的资源潜力将超过15 000万吨。
杨震[9](2017)在《西藏尼木岗讲斑岩铜钼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预测》文中研究指明西藏尼木岗讲铜钼矿床大地构造位于冈底斯陆缘火山-岩浆弧,成矿带上位于冈底斯带中段。矿床是由一系列产于二长花岗斑岩中的板状次级铜钼矿体组成。将岗讲Cu-I矿体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对矿体形态变化特征、成岩成矿年代学、矿化富集规律及成矿机理等进行重点研究,采用EH-4、高精度磁测技术,结合已有遥感、土壤地球化学测量、激电测量数据的再处理,在岗讲矿区及外围开展找矿预测评价工作。通过研究,所获得的主要成果及认识如下:(1)岗讲Cu-I矿体总体上由一系列近南北向、向西陡倾的板状次级矿体组成,矿体品位、厚度定量分析表明,品位数值为单峰分布,北段矿体厚度大于南段矿体,品位略低于南段矿体,矿体垂向上具有“上铜下钼”的分带特点。(2)在充分分析岗讲矿区主要侵入岩体的矿物组成、主量及微量元素基础上,探讨了区内岩体的岩浆来源、形成的地质背景,对岩体的含矿性进行了评价。岗讲侵入岩体属于高钾钙碱性准铝质-弱过铝质I-S过渡型花岗岩,相对偏向S型。各岩体微量元素普遍富集Rb、Th、U、Sr等大离子亲石元素,相对亏损Nb、Ta、Zr等高场强元素,强烈亏损HREE、Y和Yb元素,稀土元素分配模式均表现为弱负铕异常的右倾斜轻稀土富集型,反映岩体之间相似的岩浆源区,形成于印度-亚洲大陆碰撞后的应力松弛伸展阶段;从元素富集角度对各岩体与成矿关系进行评价,认为二长花岗斑岩是主要的成矿母岩;岗讲矿区矿化斑岩与无矿化岩石微量元素对比研究表明,两者具有相似的稀土、微量元素分配模式,矿化斑岩∑REE、LREE/HREE、(La/Yb)N随着矿化强度的增强而表现为连续下降的趋势,暗示原岩与矿化斑岩的内在联系,微量元素在热液活动中呈比例迁出。(3)系统的成岩成矿年代学研究表明,岗讲矿床二长花岗斑岩、花岗闪长斑岩和英云闪长玢岩LA-ICP-MS锆石U-Pb加权平均年龄分别为16.6±0.3Ma(MSWD=0.94),16.1±0.2Ma(MSWD=1.07),14.4±0.4Ma(MSWD=1.12),结合野外地质调查,厘定出岗讲复式岩体侵入序列为含巨斑黑云二长花岗岩→二长花岗斑岩→流纹斑岩(深部定名为英云闪长玢岩)→安山玢岩;12件辉钼矿样品获得的Re-Os同位素模式年龄加权平均值为13.4±0.1Ma(MSWD=0.65),等时线年龄为13.6±1.6Ma(MSWD=1.2),成矿时代为中新世,成岩成矿是一个连续的岩浆-热液演化过程,形成于印度-亚洲大陆碰撞造山后的伸展阶段。(4)构建岗讲Cu-I矿体原生晕分带模式,垂向上表现为上部Mn、Co、Sb、Cu,中部Cu、Mo、Ni、Bi、W,下部为Zn、Ag、Pb,选取分带指数值(Cu×Mo×Sb)D/(Pb×Zn×Ag)D作为构建深部找矿预测模型的指标,建立了岗讲矿床原生晕定量评价模型;围岩蚀变分带由内而外依次为钾-硅化带、黄铁绢英岩化带、泥化带和靑磐岩化带,铜钼矿化主要发生于钾-硅化阶段,黄铁矿绢英岩化次之,多种蚀变带叠加是成矿的有利部位;划分矿床的形成阶段,包括岩浆期、热液期和表生期,岩浆期矿化规模大,但强度普遍偏低,热液期和表生期对铜钼矿化起到了明显的改造富集、次生氧化淋滤作用;关于矿床的形成机理,认为岗讲矿床的形成是印度-亚洲大陆碰撞后伸展阶段的构造-岩浆-成矿事件之一,铜钼矿化与中新世两期含矿热液活动息息相关,含矿热液沿岩体裂隙叠加贯入,多期次结晶分异最终形成品位较高的细脉-浸染状铜钼矿体;控矿构造、剥蚀深度、盖层性质最终导致岗讲与厅宫、白容、驱龙矿床在矿体品位、规模方面的差异。(5)在总结岗讲矿区及外围找矿标志和找矿预测准则基础上,针对不同勘查区的研究程度、地质特征选取不同的勘查技术手段进行找矿预测,提出预测依据并对找矿远景区进行圈定和评价,认为岗讲EH-4剖面西侧的D1低阻异常空间上连续性好,为矿致异常的可能性较大;白容南部具有成为白容“第二条”东西向矿(化)带的潜力;绒岗蒙西北部遥感蚀变异常明显,野外踏勘发现规模较大的褐铁矿化带,显示巨大的找矿前景;提出了白容北部寻找类似于汤巴拉矽卡岩型铜多金属矿的新思路,试验性EH-4剖面和高精度磁测剖面反映的深部异常位置与构建的白容-汤巴拉地质推测模型计算的理论深度基本一致。圈定的找矿远景区有待更进一步的勘查与研究工作,以期实现提质增储目的。
周敖日格勒[10](2017)在《西藏冈底斯成矿带斑岩型矿床剥露历史的构造热年代学约束》文中认为岩浆弧隆升与剥露不仅控制了斑岩型和浅成低温热液矿床的时空分布,而且影响了矿床的保存与资源潜力。冈底斯岩浆弧为巨型多金属成矿带,斑岩型铜矿床是该成矿带最典型的矿床类型。但该类矿床在冈底斯地区空间与时间分布存在较大差异,大型斑岩型矿床在冈底斯弧东段发育,而中、西段较少,但目前对这种差异分布规律的机制存在不同认识,是冈底斯成矿带存在的重大科学问题。冈底斯岩浆弧中、西段与东段具有相似的地质背景,暗示成矿后的埋藏、隆升与剥露可能对该地区矿床分布特征具有控制作用。本文通过对冈底斯岩浆弧中、西段雄村、吉如和朱诺矿床和东段驱龙、冲江和厅宫矿床热年代学研究,分析了典型矿床岩浆-热液演化和剥露历史,探讨了冈底斯岩浆弧剥露差异性及其与矿床时空分布的关系。热年代学研究结果显示,驱龙斑岩型Cu-Mo矿床在12.6~10.0Ma之间发生了快速剥露作用,至今剥露量约1.7~2.9km;冲江斑岩型Cu-(Au-Mo)矿床成矿深度约2.0~2.5km,矿区自8Ma开始遭受剥露;厅宫斑岩型Cu-Mo矿床侵位深度大于2km,8.5~7.0Ma的快速剥露作用使矿区剥露到地表;吉如斑岩型Cu-Mo矿床中新世成矿深度非常浅(<1km),而矿区保存了始新世斑岩矿体,指示始新世至中新世净剥露量小;雄村斑岩型Cu-Au矿床经历了22~18和15~8Ma两期快速剥露作用,总剥露量达7.5~8.5km;朱诺斑岩型Cu-Mo-Au矿床成矿深度也<1km,而始新世石英斑岩结构特征指示矿区始新世至中新世净剥露量小,即矿区始新世以来总剥露量不大。结合前人数据,发现东冈底斯成矿带北亚带自始新世后剥露量一般小于2km,中冈底斯北带可达4km;然而,除了中冈底斯南带北部和东冈底斯南带拉萨-泽当地区剥露较小(<3km)外,冈底斯成矿带南亚带渐-中新世以来剥露量达6~8km。冈底斯带矿床和剥露的时空分布特征显示,古-始新世矿床分布与冈底斯北带低剥露量带一致;中新世矿床分布与冈底斯南带高剥露量带一致;渐新世矿床分布与冈底斯南带拉萨-泽当地区较低剥露量带一致,指示冈底斯成矿带不同时代矿床呈带状分布受剥露作用控制。根据区域上剥露差异,本文认为古-始新世矿床在冈底斯北亚带具有找矿潜力,中新世矿床在中冈底斯南带北部和东冈底斯南带拉萨-泽当地区具有资源潜力,而渐新世矿床最有利找矿区域也是东冈底斯南带拉萨-泽当地区。前新生代矿床受后期火山岩埋藏,因此在冈底斯南带强剥露区找矿潜力较大。
二、冈底斯带扎雪石英二长斑岩体的地质特征及构造环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冈底斯带扎雪石英二长斑岩体的地质特征及构造环境(论文提纲范文)
(1)西藏昂仁县北姆朗矿区斑岩体地球化学特征及含矿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区域地质背景 |
2 矿区及矿体特征概况 |
2.1 矿区特征 |
2.2 矿体特征 |
3 斑岩体地球化学特征 |
3.1 样品采集及分析测试 |
3.2 主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3.3 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3.4 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4 构造背景及岩石成因讨论 |
5 斑岩体含矿性分析 |
6 结论 |
(2)西藏冈底斯成矿带西段鲁尔玛晚三叠世斑岩型铜(金)矿点的发现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 区域地质背景 |
2 矿床地质特征 |
2.1 矿区地质 |
2.2 矿体特征 |
2.3 热液蚀变与成矿阶段 |
3 矿床成因分析 |
3.1 成矿时代与构造背景 |
3.2 成矿物质来源 |
3.3 成矿流体性质 |
3.4 矿床成因 |
4 找矿潜力与发现意义 |
4.1 找矿潜力 |
4.2 鲁尔玛含矿斑岩体的发现意义 |
5 结论 |
(3)西藏冈底斯成矿带西段斑岩型铜矿成矿规律与成矿预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研究区范围及自然地理条件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冈底斯成矿带西段地质工作研究现状 |
1.3.2 斑岩型铜矿研究现状 |
1.3.3 成矿预测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4.3 创新点及关键技术 |
1.5 论文主要工作量 |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区域地层 |
2.2 区域构造 |
2.3 区域岩浆岩 |
2.4 区域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特征 |
2.4.1 区域地球物理特征 |
2.4.2 区域地球化学特征 |
第3章 典型矿床分析 |
3.1 鲁尔玛晚三叠世斑岩型铜(金)矿点 |
3.1.1 矿床地质特征 |
3.1.2 地球化学异常特征 |
3.1.3 地球物理异常特征 |
3.1.4 控矿因素与找矿标志 |
3.1.5 矿床成因 |
3.1.6 找矿潜力与下一步勘查方向 |
3.2 拔拉扎晚白垩世斑岩-矽卡岩型铜钼矿床 |
3.2.1 矿床地质特征 |
3.2.2 控矿因素与找矿标志 |
3.2.3 矿床成因 |
3.3 达若古新世斑岩型铜多金属矿点 |
3.3.1 矿床地质特征 |
3.3.2 地球化学、地球物理异常特征 |
3.3.3 控矿因素与找矿标志 |
3.3.4 矿床成因 |
3.4 红山-罗布真渐新世-中新世斑岩-浅成低温热液成矿系统 |
3.4.1 矿床地质特征 |
3.4.2 物化遥特征 |
3.4.3 控矿因素与找矿标志 |
3.4.4 矿床成因分析 |
3.5 朱诺中新世斑岩型铜金矿床 |
3.5.1 矿床地质特征 |
3.5.2 控矿因素与找矿标志 |
3.5.3 矿床成因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成矿作用及矿床时空分布规律 |
4.1 主要矿床类型 |
4.2 区域成矿作用的时空分布 |
4.3 区域控矿因素与找矿标志 |
4.3.1 控制因素 |
4.3.2 找矿标志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区域综合找矿信息分析 |
5.1 地质-地球物理找矿信息 |
5.1.1 多尺度重力异常特征与矿床预测分析 |
5.1.2 区域重力异常的多阶小波分析 |
5.1.3 区域航磁异常的多阶小波分析 |
5.1.4 重磁综合异常特征与区域矿床预测 |
5.2 地质-地球化学找矿信息 |
5.2.1 地球化学多元统计分析 |
5.2.2 地球化学找矿信息 |
5.3 地质-遥感异常找矿信息 |
5.3.1 遥感线环构造的地质分析 |
5.3.2 斑岩铜矿带蚀变遥感异常分析 |
5.3.3 斑岩铜矿与地貌特征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找矿预测与远景区优选 |
6.1 欠采样随机森林模型 |
6.1.1 随机森林 |
6.1.2 欠采样 |
6.1.3 欠采样随机森林模型 |
6.1.4 预测模型的评价指标 |
6.2 找矿预测结果与评价 |
6.2.1 预测数据集 |
6.2.2 模型预测 |
6.2.3 后验概率 |
6.3 远景区圈定与优选 |
6.3.1 后验概率分级 |
6.3.2 远景区圈定与优选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 |
7.1 主要研究成果及创新认识 |
7.2 存在的问题和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4)西藏帮布勒铅锌铜铁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选题及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1 矽卡岩型矿床研究现状 |
1.2.2 研究区多金属矿床研究现状 |
1.2.3 研究区勘查工作现状 |
1.2.4 存在的主要问题 |
1.3 研究思路及创新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主要创新点 |
1.4 论文工作量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区域构造背景 |
2.2 区域地层 |
2.3 区域岩浆岩 |
2.3.1 火山岩 |
2.3.2 侵入岩 |
2.4 区域构造 |
2.4.1 区域断裂 |
2.4.2 区域褶皱 |
2.5 区域变质作用 |
2.6 区域矿产 |
第三章 矿床地质特征 |
3.1 矿区地层 |
3.2 矿区岩浆岩 |
3.3 矿区构造 |
3.3.1 断裂 |
3.3.2 褶皱 |
3.4 围岩蚀变 |
3.5 矿体特征 |
3.5.1 北部矿体群 |
3.5.2 中部矿体群 |
3.5.3 东南部矿体群 |
3.5.4 矿床规模 |
3.6 矿石特征 |
3.6.1 矿石类型 |
3.6.2 矿石组构 |
3.6.3 矿石成分特征 |
3.7 空间分布特征与期次划分 |
3.7.1 空间分布特征 |
3.7.2 期次划分 |
第四章 岩浆岩地球化学特征 |
4.1 岩相学特征 |
4.2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
4.2.1 主量元素特征 |
4.2.2 微量元素特征 |
4.2.3 稀土元素特征 |
4.3 锆石U-Pb年代学特征 |
4.4 全岩Sr-Nd-Pb及锆石Hf同位素特征 |
4.4.1 Sr-Nd-Pb同位素特征 |
4.4.2 锆石Hf同位素特征 |
4.5 岩石成因及动力学背景 |
4.5.1 岩石成因类型 |
4.5.2 起源与源区性质 |
4.5.3 构造环境分析 |
4.6 冈底斯晚白垩岩浆活动的新证据 |
第五章 矽卡岩矿物及金属矿物特征 |
5.1 矽卡岩矿物学特征 |
5.1.1 石榴子石 |
5.1.2 辉石族 |
5.1.3 闪石族 |
5.1.4 绿帘石 |
5.1.5 绿泥石 |
5.1.6 云母类 |
5.2 矽卡岩矿物成因 |
5.2.1 石榴子石成因 |
5.2.2 辉石成因 |
5.3 金属矿物学特征 |
5.3.1 方铅矿 |
5.3.2 闪锌矿 |
5.3.3 黄铜矿 |
5.3.4 斑铜矿 |
5.3.5 磁铁矿 |
5.4 金属矿物成因 |
5.4.1 结构成因 |
5.4.2 矿物成因 |
第六章 流体特征及物质来源 |
6.1 岩相学特征 |
6.2 物理化学特征 |
6.2.1 均一温度 |
6.2.2 流体盐度 |
6.2.3 流体密度 |
6.2.4 压力与深度估算 |
6.3 成矿流体来源:C-H-O同位素 |
6.3.1 C-H-O同位素特征 |
6.3.2 成矿流体来源 |
6.4 成矿物质来源:S-Pb同位素 |
6.4.1 S同位素 |
6.4.2 Pb同位素 |
第七章 矿床成因及成矿模式 |
7.1 矿床成因 |
7.2 成矿模式 |
7.3 晚白垩世成矿演化序列的补充 |
7.4 找矿建议 |
第八章 主要结论与存在问题 |
8.1 主要结论 |
8.2 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5)西藏冈底斯带埃达克岩岩石成因与斑岩铜成矿潜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冈底斯成矿带 |
1.2.2 埃达克岩的形成机制 |
1.2.3 冈底斯带埃达克质岩浆作用 |
1.2.4 斑岩成矿作用的制约因素 |
1.2.4.1 岩浆氧逸度 |
1.2.4.2 岩浆含水量 |
1.2.4.3 深部地壳结构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5 主要成果与创新点 |
1.6 主要工作量 |
2 区域地质概况 |
2.1 青藏高原地质构造格架 |
2.2 拉萨地体 |
2.3 冈底斯带 |
3 岩体岩石学特征 |
3.1 晚白垩世埃达克岩 |
3.2 始新世埃达克岩 |
3.3 渐新世-中新世埃达克岩 |
4 分析方法 |
4.1 锆石分选、制靶与阴极发光照相 |
4.2 锆石O同位素分析 |
4.3 锆石U-Pb同位素定年测试及微量元素分析 |
4.4 锆石Hf同位素分析 |
4.5 电子探针分析 |
4.6 全岩主量与微量元素分析 |
4.7 全岩Sr-Nd同位素分析 |
5 实验结果 |
5.1 锆石U-Pb定年 |
5.1.1 晚白垩世埃达克岩 |
5.1.2 始新世埃达克岩 |
5.1.3 渐新世-中新世埃达克岩 |
5.2 锆石微量元素 |
5.3 锆石Hf同位素 |
5.4 锆石O同位素 |
5.5 电子探针成分 |
5.6 全岩主量与微量元素 |
5.6.1 晚白垩世埃达克岩 |
5.6.2 始新世埃达克岩 |
5.6.3 渐新世-中新世埃达克岩 |
5.7 全岩Sr-Nd同位素 |
6 埃达克岩岩石成因与地球动力学背景 |
6.1 晚白垩世埃达克岩 |
6.1.1 岩石成因 |
6.1.1.1 岩浆演化过程 |
6.1.1.2 岩浆源区 |
6.1.2 深部地球动力学背景 |
6.2 始新世埃达克岩 |
6.2.1 岩石成因 |
6.2.2 陆-陆碰撞增厚过程 |
7 埃达克岩与斑岩成矿作用 |
7.1 大陆碰撞环境斑岩矿床形成的制约因素 |
7.1.1 地壳厚度 |
7.1.2 岩浆源区 |
7.1.3 岩浆演化过程 |
7.1.4 构造背景 |
7.2 大洋俯冲环境晚白垩世埃达克岩的成矿潜力 |
8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介 |
(6)西藏冈底斯成矿带斑岩铜多金属矿床黑云母矿物学特征—对成矿环境的指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来源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斑岩铜矿研究现状 |
1.2.2 黑云母对成岩成矿指示的研究现状 |
1.3 冈底斯斑岩成矿带研究现状及主要问题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完成工作量 |
1.6 主要成果及创新点 |
1.6.1 取得的主要成果 |
1.6.2 创新点 |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大地构造位置 |
2.2 区域地层 |
2.3 区域构造 |
2.4 区域岩浆岩 |
第3章 典型矿床地质特征 |
3.1 甲玛铜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 |
3.1.1 地层 |
3.1.2 构造 |
3.1.3 岩浆岩 |
3.1.4 蚀变 |
3.1.5 矿体特征 |
3.2 拉抗俄铜钼矿床地质特征 |
3.2.1 地层 |
3.2.2 岩浆岩 |
3.2.3 热液蚀变 |
3.2.4 脉体特征 |
3.2.5 流体包裹体特征 |
3.3 邦铺、驱龙和雄村矿床地质特征简介 |
3.3.1 邦铺钼(铜)矿床 |
3.3.2 驱龙铜(钼)矿床 |
3.3.3 雄村铜金矿床 |
第4章 典型矿床成岩成矿作用 |
4.1 典型矿床成年成矿时代精确厘定 |
4.1.1 甲玛铜多金属矿床 |
4.1.2 拉抗俄铜钼矿床 |
4.2 典型矿床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
4.2.1 甲玛铜多金属矿床 |
4.2.2 拉抗俄铜钼矿床 |
4.3 冈底斯斑岩成矿带成岩成矿作用浅析 |
第5章 典型矿床黑云母矿物学及矿物化学特征 |
5.1 邦铺钼(铜)矿床 |
5.2 甲玛铜多金属矿床 |
5.3 驱龙铜(钼)矿床 |
5.4 拉抗俄铜钼矿床 |
5.5 雄村铜金矿床 |
5.6 典型斑岩矿床黑云母对比研究 |
5.7 小结 |
第6章 黑云母对岩石成因及岩浆热液系统物理化学条件的指示 |
6.1 黑云母对岩石成因的指示 |
6.2 黑云母对岩浆热液系统温度的指示 |
6.3 黑云母对岩浆热液系统氧逸度的指示 |
6.4 典型斑岩矿床岩浆热液系统卤素化学特征 |
6.4.1 邦铺钼(铜)矿床 |
6.4.2 甲玛铜多金属矿床 |
6.4.3 驱龙铜(钼)矿床 |
6.4.4 拉抗俄铜钼矿床 |
6.4.5 雄村铜金矿床 |
6.4.6 典型斑岩矿床岩浆热系统卤素化学对比分析 |
6.5 小结 |
第7章 黑云母矿物化学对斑岩成矿作用的制约 |
7.1 对成矿元素运移、沉淀机制的约束 |
7.2 对斑岩矿床矿化类型差异机制的约束 |
7.3 对斑岩矿床不同岩浆热液系统的约束 |
7.3.1 甲玛铜多金属矿床 |
7.3.2 邦铺钼(铜)矿床 |
7.3.3 雄村铜金矿床 |
7.4 斑岩铜多金属矿黑云母矿物化学的勘查评价准则 |
7.5 小结 |
结论 |
结论 |
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工作思路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7)冈底斯带甲玛矿区花岗斑岩类年代学、地球化学及岩石成因(论文提纲范文)
1 区域地质背景及样品特征 |
1.1 地质背景及研究概况 |
1.2 样品岩相学特征 |
1.2.1 花岗斑岩 |
1.2.2 二长花岗斑岩 |
1.2.3 花岗闪长斑岩 |
1.2.4 石英闪长玢岩 |
1.2.5 辉长闪长玢岩 |
2 测试方法 |
3 分析结果 |
3.1 锆石U-Pb年龄 |
3.1.1花岗斑岩 |
3.1.2 二长花岗斑岩 |
3.1.3 花岗闪长斑岩 |
3.2 全岩地球化学 |
3.2.1 主量元素特征 |
3.2.2 微量元素特征 |
3.2.3 稀土元素特征 |
4 讨论 |
4.1 成矿时代 |
4.2 岩浆源区及岩石成因 |
4.3 岩浆成矿作用 |
5 结论 |
(8)西藏斑岩-矽卡岩-浅成低温热液铜多金属矿成矿作用、勘查方向与资源潜力(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1.1 20世纪80—90年代, 传统矿集区的勘查评价 |
1.2 1999—2009年, 新矿集区的发现和勘查评价, 新成矿理论、新认识的不断涌现, 新矿带的确立 |
1.3 2009—2014年, 矿床新类型的发现和高品质矿床的勘查评价 |
1.4 2015年至今, 斑岩-浅成低温热液型矿床模型的不断完善, 找矿方向的不断扩展, 新矿床类型不断涌现, 成矿地质背景的传统认识受到挑战 |
2 各成矿区带主要矿床空间分布、地质特征 |
2.1 藏东三江玉龙成矿带 |
2.2 冈底斯—念青唐古拉成矿带 |
2.2.1 矿带划分及各亚带特征 |
2.2.2 铜钼元素时空分离机制 |
2.2.3 普桑果铜多金属矿床——特殊的矽卡岩型矿床 |
2.3 班公湖—怒江成矿带 |
2.3.1 多龙矿集区成矿背景 |
2.3.2 多龙矿集区矿床类型 |
2.3.3 尕尔穷—嘎拉勒矿集区 |
3 几个问题的讨论 |
3.1 关于冈底斯谢通门—昂仁以西的勘查评价方向 |
3.2 关于陆相火山岩地区斑岩-矽卡岩-浅成低温热液型矿床的找矿方向 |
3.3 关于冈底斯成矿带特提斯洋碰撞的时限与矿床学指针 |
3.4 斑岩-矽卡岩铜多金属矿床组合 |
4 结论 |
(9)西藏尼木岗讲斑岩铜钼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选题的来源、目的及意义 |
1.2 交通及自然地理概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发展趋势及存在问题 |
1.3.1 岗讲铜钼矿床研究现状 |
1.3.2 斑岩型铜矿研究现状 |
1.3.3 主要存在的问题 |
1.4 研究思路、方法及创新点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4.3 主要创新点 |
1.5 完成工作量 |
第二章 区域成矿地质背景 |
2.1 区域地质特征 |
2.1.1 区域地层 |
2.1.2 区域构造 |
2.1.3 区域岩浆岩 |
2.1.4 区域矿产资源 |
2.2 区域背景及成矿作用 |
2.2.1 区域构造背景及演化 |
2.2.2 青藏高原成矿作用 |
第三章 矿床地质特征 |
3.1 矿区地质 |
3.1.1 地层 |
3.1.2 构造 |
3.1.3 岩浆岩 |
3.2 矿床地质 |
3.2.1 矿体特征 |
3.2.2 矿石特征 |
3.2.3 铜钼矿化元素垂向分带 |
3.3 矿区外围地质概况 |
3.4 矿区及外围化探异常特征 |
3.5 矿区及外围物探异常特征 |
3.5.1 岩(矿)石物性特征 |
3.5.2 高精度磁测 |
3.5.3 激电中梯扫面测量 |
第四章 侵入岩地球化学特征 |
4.1 岩相学特征 |
4.2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
4.2.1 主量元素特征 |
4.2.2 微量及稀土元素特征 |
4.3 侵入岩形成的地质背景 |
4.3.1 结晶分异作用 |
4.3.2 岩石成因类型 |
4.3.3 构造环境判别 |
4.4 侵入岩体含矿性评价 |
4.5 矿化斑岩地球化学特征 |
4.5.1 稀土元素特征 |
4.5.2 微量元素特征 |
第五章 岗讲矿床成岩成矿年代学研究 |
5.1 成岩年代学 |
5.1.1 样品采集与测试 |
5.1.2 二长花岗斑岩 |
5.1.3 花岗闪长斑岩 |
5.1.4 英云闪长玢岩 |
5.2 成矿年代学 |
5.2.1 样品采集与测试 |
5.2.2 辉钼矿Re-Os同位素测年 |
5.2.3 Re含量与成矿物质来源 |
5.3 岩浆演化序列 |
5.4 成矿动力学背景 |
5.5 区域成岩成矿时代 |
第六章 岗讲铜钼矿化富集规律及成矿机理 |
6.1 矿化形式及分带特征 |
6.1.1 矿化形式 |
6.1.2 矿化分带特征 |
6.2 元素分带特征 |
6.2.1 元素垂向分带特征 |
6.2.2 元素水平分带特征 |
6.3 控矿因素 |
6.4 围岩蚀变 |
6.4.1 围岩蚀变及分带 |
6.4.2 蚀变与矿化关系 |
6.5 成矿阶段 |
6.6 成矿机理探讨 |
6.7 岗讲与白容、驱龙、厅宫矿床对比研究 |
6.7.1 岗讲、白容矿床对比研究 |
6.7.2 岗讲、驱龙矿床对比研究 |
6.7.3 岗讲、厅宫矿床对比研究 |
6.7.4 对冈底斯斑岩铜矿下一步勘查的启示 |
第七章 岗讲矿区及外围找矿预测 |
7.1 找矿标志 |
7.1.1 地质找矿标志 |
7.1.2 地球化学标志 |
7.1.3 地球物理标志 |
7.2 预测准则 |
7.3 找矿靶区圈定及评价 |
7.3.1 岗讲西部预测区(Ⅰ靶区) |
7.3.2 白容南部预测区(Ⅱ靶区) |
7.3.3 绒岗蒙西北部预测区(Ⅲ靶区) |
7.3.4 夏庆中部预测区(Ⅳ靶区) |
7.3.5 白容北部预测区(Ⅴ靶区) |
第八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版及说明 |
(10)西藏冈底斯成矿带斑岩型矿床剥露历史的构造热年代学约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2 斑岩铜矿研究现状 |
1.2.1 矿床的定义,分类,构造背景和时空分布 |
1.2.2 岩浆性质、起源、运移过程 |
1.3 冈底斯斑岩铜矿带研究现状 |
1.3.1 冈底斯成矿带矿床时空分布特征 |
1.3.2 冈底斯成矿带隆升与剥露作用研究现状 |
1.3.3 存在问题 |
1.4 研究意义、研究内容及研究思路 |
1.4.1 研究意义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思路 |
1.5 论文工作情况及实物工作量 |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构造单元与构造演化 |
2.2 拉萨地体 |
2.3 日喀则弧前盆地 |
2.4 山前磨拉石带 |
2.5 主要断裂构造 |
第3章 矿床地质 |
3.1 冈底斯东段驱龙斑岩型Cu-Mo矿床 |
3.2 冈底斯东段冲江斑岩型Cu(-Au-Mo)矿床 |
3.3 冈底斯东段厅宫斑岩型Cu-Mo矿床 |
3.4 冈底斯中段吉如斑岩型Cu-Mo矿床 |
3.5 冈底斯中段雄村斑岩型Cu-Au矿床 |
3.6 冈底斯西段朱诺斑岩型Cu-Mo-Au矿床 |
第4章 矿床岩浆-热液演化和剥露历史 |
4.1 年代学和热年代学样品采集情况及测试结果 |
4.1.1 锆石LA-ICP-MS U-Pb测年结果 |
4.1.2 裂变径迹年龄 |
4.1.3 锆石U-Th/He年龄 |
4.1.4 磷灰石U-Th/He年龄 |
4.2 驱龙矿床岩浆-热液演化和剥露历史 |
4.3 冲江矿床剥露历史 |
4.4 厅宫矿床剥露历史 |
4.5 吉如矿床剥露历史 |
4.6 雄村矿床岩浆-热液演化和剥露历史 |
4.7 朱诺矿床剥露历史 |
4.8 冈底斯东段和中、西段成矿深度和剥露历史差异 |
第5章 冈底斯成矿带剥露历史 |
5.1 冈底斯成矿带剥露历史 |
5.1.1 谢通门剖面 |
5.1.2 日喀则-南木林剖面 |
5.1.3 尼木剖面 |
5.1.4 曲水-羊八井剖面 |
5.1.5 桑耶-拉萨剖面 |
5.1.6 泽当-门巴剖面 |
5.2 冈底斯成矿带剥露历史空间变化规律 |
5.3 构造、气候和河流对剥露作用的影响 |
5.3.1 构造对剥露作用的控制 |
5.3.2 气候对剥露作用的控制 |
5.3.3 河流(和冰川)对剥露作用的控制 |
第6章 冈底斯成矿带找矿远景预测 |
6.1 剥露作用与成矿作用关系 |
6.2 剥露作用与矿床保存关系 |
6.3 找矿远景预测 |
第7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表 |
作者简历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四、冈底斯带扎雪石英二长斑岩体的地质特征及构造环境(论文参考文献)
- [1]西藏昂仁县北姆朗矿区斑岩体地球化学特征及含矿性分析[J]. 赵亚云,刘远超,次琼,刘晓峰,龚福志,李军. 甘肃地质, 2021(04)
- [2]西藏冈底斯成矿带西段鲁尔玛晚三叠世斑岩型铜(金)矿点的发现及意义[J]. 刘洪,黄瀚霄,张林奎,李光明,欧阳渊,黄勇,吕梦鸿,兰双双.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2021
- [3]西藏冈底斯成矿带西段斑岩型铜矿成矿规律与成矿预测研究[D]. 欧阳渊. 成都理工大学, 2020
- [4]西藏帮布勒铅锌铜铁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研究[D]. 田坎. 中国地质大学, 2019(05)
- [5]西藏冈底斯带埃达克岩岩石成因与斑岩铜成矿潜力研究[D]. 吴昌炟.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02)
- [6]西藏冈底斯成矿带斑岩铜多金属矿床黑云母矿物学特征—对成矿环境的指示[D]. 唐攀. 成都理工大学, 2018
- [7]冈底斯带甲玛矿区花岗斑岩类年代学、地球化学及岩石成因[J]. 孟元库,马士委,许志琴,陈希节,马绪宣. 地球科学, 2018(04)
- [8]西藏斑岩-矽卡岩-浅成低温热液铜多金属矿成矿作用、勘查方向与资源潜力[J]. 唐菊兴,王勤,杨欢欢,高昕,张泽斌,邹兵. 地球学报, 2017(05)
- [9]西藏尼木岗讲斑岩铜钼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预测[D]. 杨震. 中国地质大学, 2017(01)
- [10]西藏冈底斯成矿带斑岩型矿床剥露历史的构造热年代学约束[D]. 周敖日格勒.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