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文黄春蕾于永江山东省昌邑市奎聚街道辛置小学261399
摘要:班主任在平日的班级管理中,一定要充分发挥教育的作用,发挥我们的聪明才智,灵活引导,让学生走向正确的轨道。通过各种活动,促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会合作,让他们在合作中实现双赢,真正理解合作才能共赢的道理。
关键词:理解合作共赢
一次秋季田径运动会,有一个趣味健身的比赛项目,叫“冲过封锁线给战友送弹药”。要求全体同学必须全体参与。由于是学校组织的大型集体活动,作为班主任的我,为了班级的荣誉,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锻炼。但是由于身体素质的差异,还是有一些学生不能完全胜任这一活动。没有别的办法了,只好强弱搭配,相互帮助了。于是,我根据学生的性别和体质情况进行合理的分组。
“老师,我不和××一组,他个子小没有力气。”
“老师,我更不愿意和女生一组,她们跑得慢,光拖后腿。”
“老师,我非常不愿意和×××一组,我一看她就想吐。”
“老师,我特别的、非常的不愿意和×××一组,我一听他的名字就头疼。”
“老师,我特别想和×××一组,我们在一起保证能赢。”
学生们七嘴八舌……
学生们这是怎么了?一个班的同学怎么不愿意在一组?为什么相互说风凉话?甚至相互人身攻击?我一时无语,深入沉思:在平时的班级活动和体育活动中,我经常发现一种奇怪的现象:无论哪个班级,学生经常三五成群、五六一伙,无论做什么事,这些人都想方设法在一起。当志趣相投的分在一组时,他们兴高采烈,边说边练,相互帮助,融洽合作,任务完成好;不在一组时,抓着本组学生的弱点,说着风凉话,不久组内掀起了风雨。本来一个简单的动作,下课了也没有学会。这不是学生的能力不行,而是学生的思想出了问题。现在的孩子独生子女居多,以自我为中心,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小天地,不愿意让别人进入。更不愿意与人交往,不愿意敞开心扉。“怎样引导同学们正常交往?”“怎样引导他们正确处理同学之间的关系呢?”“怎样让他们相互包容别人,理解别人,相互帮助呢?”一连串的问题在我脑海中涌动。我一边听着同学们的抱怨,一边思考着解决的办法。情急中,苏霍姆林斯基的一段话浮现在我的脑海里:“当你在处理儿童思想上、感情上、认识上的差错时,一刻也不能忘记每个孩子都有善良的去向和良好的愿望。任何呵斥、任何威胁、任何想损伤儿童心灵的意图都是不容许的。”
想到这里,我说:“同学们,你们都是奥特曼,都是超人,做什么事也不需要别人的帮助就能顺利完成吗?”我平静地问,并把“帮助”两个字做了重点强调。
“有时需要,有时不需要。”“老师,我做前滚翻时,需要别人帮我一把,不然的话我起不来。”“老师,当学习舞蹈时,需要女生的帮助。”“老师,当长跑时我需要男生的鼓励。”……声音很低很低。
慢慢地,静下来了,大家沉默了。
“让我们敞开心扉,坦诚相见,实事求是地讲,你们需要别人的帮助吗?”我又问。
“老师,我需要别人的帮助。”“老师,我需要别人的鼓励。”
“对,我们不是超人,都需要别人的帮助。但有一个前提,就是相互宽容,相互理解,相互鼓励,相互合作。宽容别人的缺点,你身上的缺点也能得到别人的宽容;理解别人,别人也理解你;鼓励别人,别人也在关键时候给你加油助威;相互合作,才会互利实现互惠共赢。这样你才无所不胜,无所不能,你才成为真正的‘超人’。如果同学们之间相互排斥、相互指责、相互拆桥、单枪匹马,你将孤老终生,一事无成”,我一边说着,一边给同学们打气,“你们想成为超人吗?那就学会宽容,学会理解,学会鼓励,学会合作吧!”
“好的,老师,我们一定相互理解,相互信任。”“老师,我们一定相互鼓励,情同手足。”“老师,我们一定手挽手,肩并肩。”
趁热打铁,我又列举了一些宽容、理解、合作实现共赢的例子,学生们听得非常认真,纂紧小手,相互击掌为誓。之后在“冲过封锁线给战友送弹药”比赛中,学生们自觉按照老师的分组,在比赛进行中加油声、助威声此起彼伏,互助合作,圆满完成了比赛任务,本班名列同级部第一名。
理解与合作不仅可提高个人的生产力,并且是“创造一种生产力”,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神奇效果。聪明的人不但要积极与伙伴合作,也要勇于与竞争对手合作并从中获益。一个美国成功人士说过:“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这句话说得没错,每个很要好的朋友,很可能在某些因素下成为敌人,毕竟金钱、名利的诱惑是很大的,我们不能保证人都能对朋友忠诚。更有可能,这只是外表的朋友.敌人也是一样的,我们没有永远的敌人,就像中考,考场上,我们都是竞争的对手,谁也不会因为什么关系而放弃自己的学业。但是,在平常学习中,我们一起学习,互相帮助,这就是朋友是合作,我们没有选择的余地。生活在这个社会里,生下来就要竞争,只有强者才能生存,这也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忽然做给了我们内充分的准备,竞争给了我们表现的机会。我们要合作也要竞争,要成为双赢的群体,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进步,才有竞争的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