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个人主义与唯从主义的冲突是美国文学中经久不衰的主题。长期以来就有这样一种担心:美国个人主义者虽然逃离了家庭,把社会和传统价值抛在身后,但他内心深处却是个唯从主义者。美国作家辛克莱·刘易斯的成功力作《巴比特》通过描写主人公巴比特力图摆脱盲从却又无法成功的故事,借以批判上世纪二十年代美国社会盲从的风气。上世纪二十年代,由于美国城市化、大众文化、消费主义的影响,唯从主义在很大程度上占领了美国中产阶级的价值观。本文借鉴了一种社会学的视角,尤其依据是大卫·里斯曼的“孤独的人群”理论,来分析主人公巴比特性格的演变过程。本文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通过分析指出,巴比特的理想之所以幻灭,其个性和精神价值之所以丧失,根源在于他精神真空中存在的肤浅的理想、机械的生活方式以及现实生活中种种徒劳的逃避行为,他也因而成为一个满脑子金钱思想的实利主义者、精神极度空虚的理想主义者、不幸的唯从主义者。第二部分指出受梭罗影响,刘易斯笔下的巴比特试图摆脱家庭、事业和内心寂寞的压抑,回归自然,但他的精神、行为、生活方式都与大自然格格不入,不能像梭罗那样在瓦尔登湖惬意地生活,因此逃避是暂时的。第三部分揭示了由于美国自独立之日起便崇尚个性,伴随着经济结构、社会变迁和国家观念等方面的急剧变化,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纠结在一起,令许多人产生困惑。一致性、标准化、实利主义、文化狭隘主义成为当时整个社会的心态特征。孤独人群中的巴比特在社会环境和习俗的强大压制下屈从放弃,因此,他追求个性萌发的思想火花转瞬即灭。结论部分指出,《巴比特》给我们的启示是:人们只有不断寻找生活的真正价值并保有自己的个性,才能在这个因循守旧的社会中找到立足点,否则,一生都将失去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