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教师专业化运动推动下的教师发展研究,已从教师教育的定位走向对教师学习的关注。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教师学习研究主要围绕教师学习的“产品”即教师知识和教学策略而展开,或者偏重描述教师学习的条件——教师教育或培训项目及其活动方式,而对教师学习的过程及其发生机制关注偏少,如对教师职业信念、动机取向、自主性、效能感、学习调节品质等内在心理结构与教师学习和发展的关系等,尚未形成大量研究。本研究尝试以学习化社会理论、自我导向学习理论和社会认知的自主学习理论为基础,在教师专业发展的背景下,讨论教师学习问题,探究教师在其专业发展过程中是如何学习的,围绕教师学习的影响因素,教师学习的调节模式,教师学习的自我调节特点,教师学习的有效策略等问题,展开一系列的相关研究。研究一通过对44名中小学教师的访谈,对教师学习的内容、影响教师学习的因素、教师学习行为,教师学习过程中的控制调节特征等进行了探索。对访谈资料的内容分析结果表明,教师学习内容与其专业发展紧密相连,重点指向专业理念、专业知识和解决问题的策略;影响教师学习的因素可归纳为二大类:个人因素和情境因素,个人因素主要包括主动性人格、自我效能感和个人成就目标定向,情境因素主要涉及教师感受到的压力、社会期望、竞争,可用学校目标结构来表征;教师学习的调节状态可以分为三种:外部调节、任务—自我调节、自我调节;教师学习行为具体可以归纳为八种,这八个方面主要涉及三类学习,即教师间的交互学习、教师个人的实践探究学习和教师元认知的反省学习。研究二根据访谈研究结果确定的主要影响因素,选择或编制相应的问卷,讨论影响因素的结构特点。首先,依据Elliot(2001)提出的成就目标的能力界定标准和能力效价的理论构想,提出教师成就目标的理论结构。研究在省内外十多所中小学教师中进行了取样,并在回收523份有效数据的基础上进行了分析,探索性和验证性因素分析的结果表明,教师成就目标定向的结构主要由3×2个维度构成,即:绝对—回避、个人—回避、参照—回避、个人—接近、参照—接近、绝对—接近。其次,探讨了教师学习影响因素变量(主动性人格、自我效能感、成就目标定向和学校目标结构)之间的关系。研究另在省内外十多所中小学教师中进行了取样,并在回收625份有效数据的基础上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主动性人格对自我效能感具有显著正效应;主动性人格和自我效能感对绝对—接近目标、个人—接近目标、参照—接近目标和参照—回避目标具有显著正效应;掌握目标结构对绝对—接近目标、个人—接近目标具有显著正效应,对绝对—回避目标具有显著负效应;成绩目标结构对绝对—接近目标、参照—接近目标在0.05水平上具有显著正效应,对个人—回避目标、参照—回避目标在0.001水平上具有显著正效应。这些结果一方面证实了以往相关研究的结论,另一方面揭示了教师主动性人格与成就目标,自我效能感与成就目标,学校目标结构与成就目标之间关系的特点,为以后的相关内容研究提供了基础和观点。研究三对教师学习调节模式和自主学习模式的结构进行研究。首先,根据访谈研究所获取的结果,在参照以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编制了教师学习调节模式初测问卷。其次,研究在省内外十多所中小学教师中进行了取样,并在回收523份有效数据的基础上进行了分析。探索性和验证性因素分析的结果表明,教师学习调节模式是一个三因素的结构,它由教师在工作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三类不同的学习意识和调节状态所构成,即自我调节、任务—自我调节和外部调节。研究还检验了教师自主学习的双重调节模型的有效性,结果说明,自我调节和任务—自我调节是教师自主学习的双重调节机制。研究四在访谈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教师学习策略的理论构想,并对该构想进行了研究。首先,在访谈结果的基础上,并在参照以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编制了教师学习策略的初测问卷。其次,研究在省内外十多所中小学教师中进行了取样,并在回收523份有效数据的基础上进行了分析,探索性和验证性因素分析的结果都表明,教师学习策略包括七个因素,即反思实践、专业对话、阅读规划、观摩学习、拜师学艺、记录研思、批判性思维。原访谈结果中的情感支持策略没有成为公共因子。研究还根据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的七因素之间的相关关系,尝试构建了教师学习策略的二阶三因素模型,即交互学习、探究学习和批判性思维。验证性因素分析的结果表明,教师学习策略的二阶三维模型是一阶七因素模型的简化模型。研究五使用结构方程模型的方法探讨了教师学习影响因素各个变量与不同的教师学习调节模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主动性人格和自我效能感作为个体稳定的人格和认知变量对教师学习调节模式具有预测作用,主动性人格与自我效能感都与学习的自我调节和任务—自我调节具有显著正效应,与外部调节具有显著负效应;不同的教师成就目标定向对教师学习调节模式有不同的影响,以任务为参照的绝对—接近目标有与任务—自我调节相联系的倾向;以自我为参照的个人—接近目标有与多种调节方式相联系的倾向,显示出以自我能力提高为定向的个人—接近目标在影响教师学习调节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以社会比较为参照的参照—接近目标有与外部调节相联系的倾向;环境目标,即教师感知到的学校目标对他们的学习调节具有影响,掌握目标结构与适应性的学习调节模式相联系,成绩目标结构与不适应的学习调节模式相联系。研究六考察教师学习调节对教师学习策略的影响。研究采用结构方程模型的方法,对来自于省内外十多所中小学的625份教师有效样本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自我调节和任务—自我调节对交互学习、探究学习和批判性思维都具有显著的积极影响。自我调节对探究学习的影响最大,任务—自我调节对交互学习和探究学习的影响相当,自我调节和任务—自我调节对批判性思维有显著正效应,但效应值小于对交互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效应值。外部调节对各类学习策略都没有积极影响,对探究学习具有显著消极影响。研究提示,本研究提出的教师学习策略属于教师自主学习策略的范畴,它们受教师自我调节和任务—自我调节的积极影响。研究七考察了不同教师学习调节下的教师学习策略对教师工作成就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教师学习调节模式对教师工作成就的影响是不同的。自我调节、任务—自我调节是教师学习有效的、适应性的调节模式,它们不但对于教师学习策略、教师适应性绩效和工作满意感具有直接的显著正效应,而且它们还以交互学习和探究学习为中介影响教师适应性绩效和工作满意感。此外,研究结果还表明,教师学习调节还是主动性人格、自我效能、成就目标定向、学校目标结构等动机、认知、情境变量影响教师学习策略、适应性绩效和工作满意感的一个重要中介变量。这一研究结果是对教师学习过程机制研究的一个贡献。最后,我们总结了研究的主要结论,探讨了研究的主要理论创新和现实意义,同时指出本研究在内容和方法上存在的局限性以及未来研究的方向。
论文目录
致谢摘要Abstract1 绪论1.1 问题的提出1.2 教师学习的概念及其分析维度1.2.1 教师学习的概念1.2.2 教师学习的分析维度1.3 本研究的理论和实践意义2 文献综述及问题的提出2.1 教师学习研究的理论基础2.1.1 学习化社会理论2.1.2 自我导向学习理论2.1.3 社会认知的自我调节学习理论2.2 教师学习研究的历史与现状2.2.1 关于教师生涯发展的相关研究2.2.2 教师学习产品──教师知识研究2.2.3 教师学习的条件研究2.2.4 教师的学习过程和机制研究2.3 小结 以往研究存在的问题及研究展望3 本研究的理论构思及总体思路3.1 教师学习调节模式及自主学习的双重调节模型的理论构思3.2 社会认知学习理论与本研究的理论构思3.3 本研究的研究技术和手段3.4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总体设计3.4.1 研究一:教师学习的访谈研究3.4.2 研究二:教师学习影响因素的结构分析3.4.3 研究三:教师学习调节模式的理论结构3.4.4 研究四:教师学习策略的理论结构3.4.5 研究五:教师学习影响因素对教师学习调节的影响3.4.6 研究六:教师学习调节对教师学习策略的影响3.4.7 研究七:不同教师学习调节下的教师学习策略对教师工作成就的影响4 研究一 教师学习的访谈研究4.1 引言4.2 研究方法4.2.1 访谈研究的样本情况4.2.2 访谈问题设计4.2.3 访谈实施过程4.3 访谈资料分析与结果4.3.1 访谈资料的分析方法4.3.2 编码类别的建立4.3.3 内容分析结果4.4 教师学习访谈研究的讨论与总结4.4.1 教师学习内容4.4.2 教师学习的影响因素4.4.3 教师学习调节模式4.4.4 教师学习行为4.5 本部分研究的理论意义和有待深入研究之处5 研究二 教师学习影响因素的结构分析5.1 引言5.1.1 主动性人格5.1.2 自我效能感5.1.3 个人成就目标5.1.4 学校目标结构5.2 研究目的5.3 研究方法5.3.1 取样5.3.2 研究工具5.3.3 数据分析5.4 结果及分析5.4.1 教师成就目标理论结构研究──教师成就目标问卷的编制5.4.2 教师学习影响因素研究问卷的信效度检验5.4.3 教师自我效能感、主动性人格、成就目标和学校目标定向的关系5.5 讨论与总结5.5.1 关于教师成就目标定向的理论结构5.5.2 关于教师学习影响因素的关系5.6 本部分研究的意义和有待深入研究之处6 研究三 教师学习调节模式的结构研究6.1 引言6.2 教师学习调节模式测量项目的收集与编制6.3 问卷项目预测与筛选6.3.1 项目分析6.3.2 因素分析6.4 教师学习调节模式结构的探索性研究6.4.1 研究目的6.4.2 研究假设6.4.3 研究样本6.4.4 研究方法6.4.5 研究结果6.4.6 小结6.5 教师学习调节模式结构的验证性研究6.5.1 研究目的6.5.2 研究假设6.5.3 研究样本6.5.4 研究方法6.5.5 结果与分析6.6 教师学习调节模式问卷的信度和效度分析6.6.1 信度分析6.6.2 效度分析6.7 教师自主学习的双重调节模型的建构6.8 本部分研究的讨论与总结6.9 本部分研究的意义及有待进一步研究之处7 研究四 教师学习策略的结构研究7.1 引言7.2 教师学习策略测量项目的收集与编制7.3 问卷项目预测与筛选7.3.1 项目分析7.3.2 因素分析7.4 教师学习策略结构的探索性研究7.4.1 研究目的7.4.2 研究假设7.4.3 研究样本7.4.4 研究方法7.4.5 研究结果7.4.6 小结7.5 教师学习策略结构的验证性研究7.5.1 研究目的7.5.2 研究假设7.5.3 研究样本7.5.4 研究方法7.5.5 结果与分析7.6 教师学习策略问卷的信度和效度分析7.6.1 信度分析7.6.2 效度分析7.7 教师学习策略七因素的关系分析7.8 本部分研究的讨论和总结7.9 本部分研究的意义及有待进一步研究之处8 研究五 教师主动性人格、自我效能感、成就目标对教师学习调节模式的影响8.1 引言8.2 研究假设8.2.1 教师主动性人格与教师学习调节模式的关系假设8.2.2 教师自我效能感与教师学习调节模式的关系假设8.2.3 教师成就目标与教师学习调节模式的关系假设8.2.4 教师知觉到的学校目标结构与教师学习调节模式的关系假设8.3 研究方法8.3.1 取样8.3.2 测量工具8.3.3 数据分析8.4 结果及分析8.4.1 教师主动性人格、自我效能感对教师学习调节模式的作用分析8.4.2 教师成就目标对教师学习调节模式的影响分析8.4.3 教师知觉到的学校目标结构对教师学习调节模式的影响分析8.5 讨论与总结8.6 本研究的意义和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9 研究六 教师学习调节模式与学习策略的关系9.1 引言9.2 研究假设9.3 研究方法9.3.1 取样9.3.2 测量工具9.3.3 数据分析9.4 结果及分析9.4.1 教师学习的自我调节与教师学习策略的关系9.4.2 教师学习的任务─自我调节与教师学习策略的关系9.4.3 教师学习的外部调节与教师学习策略的关系9.5 讨论9.6 本部分研究的结论和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10 研究七 不同学习调节模式下的教师学习策略对教师工作成就的影响10.1 引言10.2 研究目的10.3 研究假设10.3.1 教师学习调节模式与教师工作成就的关系假设10.3.2 教师学习策略与教师工作成就的关系假设10.3.3 教师学习调节模式的中介作用假设10.3.4 教师学习策略的中介作用假设10.4 研究方法10.4.1 研究取样10.4.2 测量工具10.4.3 数据分析10.4.4 研究问卷的信效度检验10.5 结果与分析10.5.1 教师学习调节模式对教师工作成就的影响分析10.5.2 教师学习策略对教师工作成就的影响分析10.5.3 教师学习调节模式的中介作用分析10.5.3.1 学习的自我调节方式的中介作用检验10.5.3.2 学习的任务─自我调节方式的中介作用检验10.5.3.3 学习的外部调节方式的中介作用检验10.5.4 教师学习策略的中介作用分析10.6 讨论10.6.1 教师学习调节模式对教师工作成就的影响10.6.2 教师学习策略对教师工作成就的影响10.6.3 教师学习调节模式的中介作用10.6.4 教师学习策略的中介作用10.7 本研究的意义和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11 总结11.1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11.1.1 教师学习的内容11.1.2 教师学习的影响因素及其关系11.1.3 教师学习调节模式的三维理论结构和教师自主学习双重调节模型11.1.4 教师学习策略的理论结构11.1.5 教师学习影响因素变量对教师学习调节模式的影响11.1.6 教师学习调节模式对教师学习策略的影响11.1.7 教师学习调节模式对教师工作成就的影响11.1.8 教师学习策略对教师工作成就的影响11.1.9 教师学习调节模式的中介作用11.1.10 教师学习策略的中介作用11.2 本研究的理论进展11.2.1 提出教师成就目标定向的六因素理论结构11.2.2 探索教师学习调节模式的三因素结构11.2.3 揭示教师学习策略的结构11.2.4 探索教师学习调节模式的作用机制11.2.5 提出教师自主学习的双重调节理论11.3 本研究的现实意义11.4 本研究的局限及未来研究的方向参考文献附录附录一 教师学习访谈提纲附录二 三份自编问卷的预测问卷附录三 自编修订问卷(项目分析后因素分析用卷)附录四 自编正式问卷(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用卷)附录五 研究总问卷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与的项目等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教师学习论文; 教师学习影响因素论文; 学习调节模式论文; 学习策略论文; 工作成就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