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本文旨在通过分析中国寿险营销员人格特质、工作满意度、个体需求、领导风格偏好和激励效果之间的关系问题,为科学的设计寿险公司的激励制度提供测评依据。为保证本文研究的完整性和系统性,特选取了上海市某合资寿险公司的146名寿险营销人员作为被试,其中6名具有典型背景的营销员接受了深度访谈,其余140名营销员接受了问卷调查。通过相关分析得出以下研究结果:1、通过深度访谈提出八项研究假设;2、通过数据分析对研究假设进行验证,结果表明:(1)利用SPSS做描述统计分析得出:中国寿险营销人员在外倾性、开放性、宜人性上的得分均很高,验证了寿险营销人员表现中高的宜人性和外倾性。(2)通过保健需求与激励需求T检验,验证了寿险营销人员激励因素要求高与保健因素需求的假设。(3)利用ONE-WAY ANOVA分析了不同性别、年龄、教育背景、工作年限水平是否会影响激励措施的激励效果。结果显示各因子对激励措施效果和员工需求无显著影响。(4)通过回归分析,得出员工满意度与教育水平负相关,员工满意度与交易型领导的显著正相关,与变革型领导负相关,但不显著,变革型领导与员工满意度正相关的假设不成立。工作年限与物质激励效果呈显著的负相关,与大五人格中的责任心维度显著正相关,而与其他四个维度的性格特点均无显著的相关性。保健因素需求与人格特质无关。激励因素需求与员工责任感,宜人性正相关。保健因素需求与物质激励效果相关性不显著,激励因素需求与精神激励效果显著正相关。通过以上研究分析,本文为中国寿险营销员激励制度的设计提出了应注重内在激励,激励方式应以促进个体与组织和谐为目的、设计富有自动调节能力的动态激励方式、长期激励与短期激励相结合等建议,希望能够为寿险公司的实际管理工作提供一点启示。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建设高产能寿险营销队伍思考[J]. 中国保险 2020(02)
- [2].寿险营销服务新思维:树立、拓展与改变[J]. 中国保险 2016(03)
- [3].寿险营销制度探讨[J]. 新经济 2016(26)
- [4].我国寿险营销内部环境的完善措施[J]. 知识经济 2015(01)
- [5].我国寿险营销员管理体制研究[J]. 东西南北 2020(01)
- [6].突破寿险营销制度的高流失怪圈[J]. 环球市场信息导报 2016(46)
- [7].我国寿险营销员现状分析[J]. 山西青年 2013(16)
- [8].寿险营销员对激励因素满意度的实证分析[J]. 安徽科技 2013(12)
- [9].对寿险营销创新与发展的思考[J]. 科技经济导刊 2019(06)
- [10].寿险营销员管理体制改革初探[J]. 才智 2014(27)
- [11].我国寿险营销存在问题及改革路径[J]. 中外企业家 2014(16)
- [12].基于调查问卷的黑龙江省寿险营销员流失影响因素分析[J]. 黑龙江金融 2013(01)
- [13].我国寿险营销方式转变研究[J]. 保险研究 2012(04)
- [14].基于分工理论的寿险营销员业绩提升方法[J]. 福建金融 2012(06)
- [15].我国寿险营销体制改革路径研究[J]. 新西部 2010(07)
- [16].寿险营销员离职倾向影响因素分析——以山东省寿险营销员为样本[J]. 保险研究 2010(10)
- [17].我国寿险营销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J]. 商场现代化 2009(32)
- [18].我国寿险营销制度方向的选择分析[J].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08(S2)
- [19].我国寿险营销方式转变探析[J]. 财经界(学术版) 2015(30)
- [20].我国寿险营销员的离职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武汉市寿险营销员现状[J]. 时代金融 2013(12)
- [21].论我国寿险营销员激励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J].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11(06)
- [22].我国寿险营销员管理体制改革的基本构想[J]. 财政监督 2011(08)
- [23].个人寿险营销员管理体制改革探究[J]. 中国证券期货 2011(10)
- [24].国外寿险营销模式简析[J]. 中国保险 2010(06)
- [25].海外寿险营销员管理模式评介——以美、英、日为例展开[J]. 企业家天地下半月刊(理论版) 2009(01)
- [26].代理制寿险营销模式:现状评估与改革建议[J].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3)
- [27].2017年度上海市四星级、五星级寿险营销员表彰公示[J]. 上海保险 2017(07)
- [28].国外寿险营销渠道的发展对我国的启示[J]. 金融经济 2014(12)
- [29].寿险营销服务创新思路探讨[J]. 全国流通经济 2019(23)
- [30].浅谈突破寿险营销管理“瓶颈”的思路[J]. 甘肃金融 2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