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电气设备集中检修管理新模式的实践

高压电气设备集中检修管理新模式的实践

(浙江省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310016)

摘要:随着对电力系统可靠性要求的不断提高,以集中检修替代传统的分散检修成为趋势。220kV楠江变电站通过个别110kV线路带电实现负荷转供,在不损失负荷和在电网风险可控的情况下,用3天时间完成了大范围的集中检修,解决了停电时间、负荷损失与检修范围间的矛盾,开辟了一种全新的集中检修模式。

关键词:电气设备;集中检修;负荷转供;项目管理

0引言

随着对电力系统可靠性要求的不断提高,高压电气设备的长时间停电检修变得越来越困难,以集中检修替代传统的分散检修成为了一种趋势。集中检修可以缩短停电时间,提高设备利用率;优化人力和物力资源配置,提高工作效率;减少运行部门的操作和许可项目,降低运行人员的工作风险;提高工作人员的文明施工和标准化作业水平。

文献[2]论述了针对配电网设备的集中检修;文献[3]介绍了用10天时间,采用变电站全停的方式,对多个500kV变电站同时开展集中检修的实例,但长时间停电给电网带来较大风险;文献[4]介绍的检修方式是变电站内220kV系统全停,虽仅停1天时间,但其集中检修仅停留在设备常规检修和维护方面。以上集中检修模式并不能解决检修范围、停电时间与负荷损失间的矛盾。

220kV楠江变电站集中检修开辟了一种全新的集中检修模式:通过个别110kV线路带电实现负荷转供,在不损失负荷和在电网风险可控的情况下,用3天时间更换了25组110kV闸刀以及若干电流/电压互感器,很好地解决了停电时间、负荷损失与检修范围间的矛盾。本文对这种全新的集中检修模式,从项目管理的角度对变电站集中检修的项目策划和项目实施控制进行论述,并总结了经验和不足。

1项目策划

项目策划指的是目标控制前一系列筹划和准备工作。楠江变电站的项目策划包括集中检修可行性的论证和前期准备工作。

1.1方案确定

220kV楠江变电站是枢纽变电站,承担了永嘉县境内的大部分供电任务,由于存在110kV间隔闸刀锈蚀严重、机械卡涩严重等缺陷,改造刻不容缓。因涉及面广,采用传统的分散检修费时又费力,如果采用110kV系统全停方式,又会出现很大负荷缺口。经过反复论证,决定利用个别110kV线路带电实现负荷转供,在不损失负荷和在电网风险可控的情况下,用3天时间对110kV间隔25组闸刀及若干电流/电压互感器进行更换。集中检修的可行性需综合考虑负荷损失、电网风险、施工可行性和施工工期等因素。

1.2负荷损失及风险评估

为保证永嘉县正常有序用电,本次集中检修没有安排110kV系统全停,而是通过负荷转供的方式,实现负荷零损失;但110kV留有带电线路也给施工带来一定的安全风险,因此需预先做好电网风险评估。负荷转供具体方案如图1所示:110kV正副母线同停,楠马1027线通过楠江变电站110kV旁母线转供楠岩1100线(岩头变电站)、楠京1102线(小京变电站)、楠河1101线(河垟变电站),北一金菇1029线改运行转供菇溪变电站;马洋龙1274线通过龙桥变电站110kV桥开关转供罗浮变电站,茗桥象1308线通过大桥变电站110kV桥开关转供黄田变电站,瓯北变电站楠马瓯林1105线“1线带2变”,林洋变电站“1线带1变”,龙桥变电站马洋龙1274线“1线带1变”,罗浮变电站楠浮龙1106线“1线带2变”运行,调整部分不匹配的保护定值。

图1负荷转供方案

1.3施工可行性及工期确定

施工可行性是在施工安全的前提下,以施工队伍承载力来判断的。本次楠江变电站的集中检修在明确负荷转供方案后,在施工队伍承载力的范围内,尽可能地进行大面积检修,秉着这个原则,施工队以1辆吊车为1个单元来划分工作量,每辆吊车承担2个间隔约4组闸刀的检修工作,并把可能会影响施工进度的设备剔除出检修范围。本次集中检修共出动120名检修人员,8辆吊车、3辆登高车以及2辆货车。在对整个项目工作量进行划分和对单元工作进度进行细化、综合考虑电网风险及负荷损失后,确定了施工工期。

1.4前期准备工作

实施集中检修必然带来生产任务阶段性高度集中、作业面大、同时参与作业人员多、交叉作业频繁等问题,现场安全管理控制与常规检修作业现场也有较大的差别,因此施工准备工作显得格外重要。楠江变电站集中检修由运维检修部牵头,三大工区各尽其责,针对即将实施集中检修的变电站及其相关线路和外围变电站开展针对性较强的安全性评价及施工准备。

1.4.1检修试验工区

以检修试验工区为主成立项目部。项目部由项目经理、项目总工、总(分)工作负责人、安全员、质量组、设备材料组、后勤组等组成。对施工现场进行文明施工布置,设置“五牌一图”[5],明确提示作业点和带电点。

对水平式闸刀进行组装预调试,利用红外线测距和静触头制作计算公式,完成剪刀式闸刀的静触头制作。通过查阅图纸和测量吊车吊勾长度来确定能否在110kV管母下进行起吊,以此来决定吊车的吨位及摆放位置。进行设备选型及试验。根据场地空间,共分为7个施工区域,确定以每辆吊车为1个单元进行人员分工,统筹安排车辆通道及设备堆场等问题。

1.4.2变电运维工区

成立楠江变电站操作小组,制定相应的操作方案,合理减少操作量。组织人员对本站及外围变电站进行特巡,做好缺陷上报。根据安全措施提前做好围栏示意图,安全措施的布置必须有效区分变电站内运行区域和施工区域,防止施工人员误入带电间隔、误登带电设备[6]。

1.4.3输电运检工区

成立楠江变电站线路保供电小组,制定相应的工作方案。对可能发生危及线路安全的树木生长区和易遭外力破坏区进行巡视检查;发动沿线群众护线员关注重要线路的状态,发现异常及时与运检班组联系进行查勘;每条重要线路在停电期间都安排固定人员进行线路值守。

2项目的实施与控制

2.1实施前的准备

提前召开施工动员大会,组织所有施工人员认真学习施工方案,确保每位施工人员熟知现场作业危险点、停电方式、工作界面、施工进度表、车辆安排、人员分工等;设置相应的专责监护人,对现场作业点进行监护。各分负责人还针对自己的工作范围,再次召开站班会。

2.2施工过程控制

工作中注意识别带电设备并与带电设备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严防误入带电间隔、误碰误动和人身触电。严禁擅自拆除、移动临时遮拦或误入运行区域。在施工过程中,由各工作负责人把控工作进度,注意人员和车辆的安全,注意一次和二次系统工作的配合。

2.3危险点控制

(1)110kV旁母和部分间隔带电,采用硬围栏进行有效隔离。

(2)110kV旁母带电,施工时固定好拆除的导线,防止导线甩向旁母。

(3)开关端子箱带电,在更换空气开关时做好二次系统安全防护措施。

2.4验收

7个区域分负责人互检互查结束后,由总工作负责人向项目经理申请开展交接验收工作。交接验收人员由运行人员和检修人员担任。

3结语

本次集中检修通过负荷转供在负荷零损失的前提下完成,开辟了一种全新的集中检修模式,但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以下不足之处:

(1)一次、二次系统交叉配合需改进提高。

(2)改造前的踏勘工作忽视了二次系统部分,造成后期二次系统工作时间紧张。

(3)对外租用的吊车未进行细致检测,防倾覆措施做得不到位,差点发生吊车侧翻事故。科学合理地组织实施集中检修,对供电企业深化优质服务、优化生产和基建任务的执行程序、提高企业效益、取得经济和社会价值,具有十分积极的促进作用[7]。

参考文献:

[1]王双明,王玉忠,刘江.供电企业集中检修模式探讨[J].农村电工,2011(6):27.

[2]宋亮,盛跃峰.电力企业开展集中检修模式的探讨[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1(32):213-215.

[3]褚双伟.河南电网500kV集中检修经验和启示[J].河南电力,2006(3):52-55.

[4]张扬.可视化管理在集中检修工作中的应用[J].农村电气化,2013(10):28-29.

[5]全国一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用书编写委员会.建设工程项目管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6]邱东晓,倪国强,陈永根.220kV集控站无人值班变电所集中检修的危险点分析与控制[J].科技创新导报,2009(6):97-98.

[7]陈朝明.地市供电企业集中检修刍议[J].电力安全技术,2008(9):23-24.

标签:;  ;  ;  

高压电气设备集中检修管理新模式的实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