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数学概念与定理是学生数学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小学数学知识教学的基本内容。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学生对不同类型的数学知识,学习的兴趣、能力等均存在着差异。一些学生擅长代数运算却对几何敬而远之,而另一些学生代数水平一般,却对欧氏几何情有独钟。这样的数学学习能力差异在学生中是否普遍?教学中需要注意什么以适合学生这种差异,促进学生在课堂上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是本文研究的主要问题。本文旨在通过教学实验来研究不同的知识呈现方式对具有数学学习能力偏向的学生理解数学知识产生的影响。本研究首先使用前苏联克鲁捷茨基对学生数学思维分类的方法对学生的数学学习思维类型进行了测试,分辨出属于代数型、几何型以及偏代数型和偏几何型的若干学生,作为之后教学干预研究的重点关注对象。然后通过教学实验,了解知识呈现方式对这些学生知识理解的影响。为消除无关变量的干扰,实验设计采用了轮换实验方法。为探明采用不同的知识呈现方式教学对这些学生知识理解的影响,本研究采用了Skemp对理解的分类方法,针对两个教学内容分别设计了学生知识理解测试题,在教学后对所有学生进行了测试、分析,并对重点研究对象进行了访谈,以了解知识呈现方式对学生,尤其是有学习能力偏向的学生数学学习的具体影响。研究发现,72名中等职业高一被试中只有1个学生被判为代数型,还有1个“有点勉强”地被判为几何型,有大约22%的学生被定为偏代数型或偏几何型,但大多数学生在测试中没有对代数或几何表现出特别显著的能力偏向。知识呈现方式教学干预实验结果表明,采用代数与几何两种方式呈现的课堂教学比单纯采用代数或几何一种方式呈现的课堂教学更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单一方式呈现的课堂教学对具有思维偏向学生的知识理解产生较大的影响。由此我们认为,数学课堂教学应提供多种知识呈现方式,以满足不同思维类型学生的学习需求,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