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韩大众文化比较研究

当代中韩大众文化比较研究

论文摘要

1992年中韩建交转变了东亚历史的发展方向,同时成为增进中韩两国经济文化交流的踏板。经过10多年的发展,中韩两国经济贸易迅速扩大,文化交流也得到了活跃发展。具有不同社会理念和不同体制的两个国家能够发展成为无摩擦无矛盾的友邦国家,最重要的是因为有了共同的文化背景和持续的文化交流。目前中国和韩国文化交流大部分是大众文化。从这点上考虑,对两国大众文化的理解成为重要的问题。 中国和韩国对大众文化的理解各自有不同的意识形态背景。比如中国是以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角度判断大众文化的效用和价值,韩国则从后现代主义文化观出发,焦点放在大众文化的多样性,从而理解其意。虽然存在着这样的差异,但两国的大众文化交流还是得到了顺畅的发展,这不仅是因为中韩两国具有东洋文化圈这个类似的历史文化背景,而且中韩两国的大众文化还同时受到了西洋文化帝国主义的影响。但中国则向着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大众文化形态发展,韩国则向着资本主义大众文化形态发展,这就是两国大众文化的根本不同点。 在中韩各自不同的历史背景下发展起来的当代大众文化同时带来了正面和负面的影响。在中国,改革开放以后,经济体制发生变化,经济方面随着生活越来越充裕,人们对文化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这一时期大众文化起到了缓和经济压力、精神压力的作用,还担当了教育工具的角色,并形成了市民社会,这是正面的影响。与此相反,在文化帝国主义的影响下,中国大众文化的形成受到了西方文化价值观和意识形态的影响,它在瓦解中国传统精神文化的同时带来了中国人文精神的危机。 在韩国,大众文化成为展现个人风采的工具,具有缓解精神压力功能的同时具有经济功能,从能够得到利润这一层面上起到了正面作用。反面,就像中国所存在的问题,存在人文学和纯粹传统艺术的危机、民族文化的丧失等弊端。通过比较两国大众文化的功能进而提高对两国大众文化的理解,就能够探索到通过文化交流促进两国关系不断发展的方案。 以对中韩两国大众文化的意义和历史、功能的比较分析为基础,从微观上阐

论文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一、文化交流状况
  • 二、大众文化研究概况
  • 第二节 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范围和方法
  • 一、研究范围
  • 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当代中韩大众文化的历史和基本特征
  • 第一节 大众文化在中国和韩国的定义
  • 一、中国的大众文化定义
  • 二、韩国的大众文化定义
  • 第二节 中国大众文化的起源和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大众文化
  • 一、中国大众文化的历史和起源
  • 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大众文化
  • 第三节 韩国大众文化的历史和资本主义的大众文化
  • 一、韩国大众文化的历史和起源
  • 二、韩国资本主义大众文化的特征
  • 第四节 中韩大众文化的特征比较
  • 一、中韩大众文化的历史哲学特征的比较
  • 二、中韩大众文化的文艺社会学特征的比较
  • 第三章 当代中韩两国大众文化的功能比较
  • 第一节 中国大众文化的作用和影响
  • 一、中国大众文化的积极作用
  • 二、中国大众文化的消极影响
  • 第二节 韩国大众文化的积极作用及其负面影响
  • 一、韩国大众文化的积极作用
  • 二、韩国大众文化的消极影响
  • 第三节 中国与韩国大众文化的作用比较
  • 一、中韩大众文化积极作用的比较
  • 二、中韩大众文化的消极影响比较
  • 第四章 中国与韩国建交后大众文化的交流
  • 第一节 中国的文化开放政策与其影响
  • 一、20世纪90年代中国文化开放政策的发展变化
  • 二、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的文化思想的影响
  • 第二节 中国对“韩流”的接收过程与其原因
  • 第三节 “韩流”在中国的各种形态与影响效应
  • 一、电视剧
  • 二、电影
  • 三、音乐
  • 第四节 “汉风”的功能与其影响
  • 一、“汉风”的文化影响
  • 二、“汉风”的社会影响
  • 第五节 “汉风”与“韩流”的积极作用以及发展方向
  • 一、“汉风”和“韩流”的积极作用以及消极影响
  • 二、“汉风”和“韩流”的发展方向
  • 第五章 中韩大众文化产业的交流与展望
  • 第一节 20世纪90年代后中韩国民的经济增长和大众文化产业的变化
  • 一、中国国民经济增长和大众文化产业的变化
  • 二、韩国国民的经济增长和大众文化产业的变化
  • 第二节 中韩大众文化产业的市场比较
  • 一、音像产业的比较
  • 二、影像产业的比较
  • 三、游戏产业的比较
  • 第三节 中韩文化产业的交流与未来
  • 一、中韩文化产业的交流
  • 二、中韩文化产业的合作方案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一、中文
  • 二、韩文
  • 三、英文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 [1].杭州长生路,见证中韩并肩抗战[J]. 金桥 2015(09)
    • [2].第7届南开—启明中韩管理与经济国际学术研讨会[J]. 国际学术动态 2008(02)
    • [3].第22次中韩日佛教友好交流会议祈福法会[J]. 法音 2019(11)
    • [4].中韩(武汉)石化,开放标杆——专访中国石化中韩(武汉)石化党委书记、董事长刘家海[J]. 中国石油石化 2020(02)
    • [5].在比较中深化中韩语言研究——评《中韩语言对比研究》[J]. 语文建设 2020(01)
    • [6].当代中韩佛教交流述评[J]. 公共外交季刊 2019(04)
    • [7].韩国语词缀“-█”的汉语对译词研究[J]. 韩国语教学与研究 2019(04)
    • [8].加快中韩产业园建设的研究与发展[J]. 环渤海经济瞭望 2020(02)
    • [9].文化互动理论视域下中韩中秋文化符号探析[J]. 东疆学刊 2020(02)
    • [10].疫情风暴眼中的中韩石化[J]. 中国石油石化 2020(07)
    • [11].国务院关于中韩(长春)国际合作示范区总体方案的批复[J]. 城市规划通讯 2020(10)
    • [12].中韩风俗文化差异案例分析[J]. 公关世界 2020(12)
    • [13].后疫情时代中韩要下好先手棋[J]. 世界知识 2020(11)
    • [14].新时代中韩现实主义电影比较——以《我不是药神》《寄生虫》为例[J]. 文化产业 2020(08)
    • [15].中韩传统礼服文化分析与对比[J]. 山东纺织科技 2020(04)
    • [16].中韩茶文化的交流与传播[J]. 福建茶叶 2020(08)
    • [17].韩国新冠疫情防控与中韩抗疫合作[J]. 当代韩国 2020(01)
    • [18].新形势下如何深化中韩企业合作[J]. 唯实 2020(09)
    • [19].中韩春节习俗之比较[J]. 文学教育(下) 2019(01)
    • [20].中韩对照翻译的现况和展望[J]. 韩国语教学与研究 2018(04)
    • [21].在第二十一次中韩日佛教友好交流会议祈祷世界和平法会上的致辞[J]. 法音 2018(10)
    • [22].中韩日佛教分论坛[J]. 法音 2018(11)
    • [23].中韩经贸合作面临的问题、趋势与对策[J]. 经济纵横 2019(05)
    • [24].中韩电视剧冲突话语回应策略及文化因素对比[J]. 戏剧之家 2019(17)
    • [25].中韩语言及非语言文化差异研究[J]. 大众文艺 2019(12)
    • [26].“第九届中韩学术年会:东亚历史文化的传承”国际学术研讨会述要[J]. 中国史研究动态 2019(04)
    • [27].关于深化中韩经贸合作 重点领域及路径的建议[J]. 全球化 2019(08)
    • [28].中韩翻译相关研究论文考察[J]. 韩国语教学与研究 2019(03)
    • [29].构建吉林省中韩自贸实验区经济效应分析[J]. 老字号品牌营销 2019(03)
    • [30].中韩自贸区的建立对两国经济贸易的影响分析[J]. 纳税 2018(04)

    标签:;  ;  ;  ;  ;  

    当代中韩大众文化比较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