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颌轨迹描记仪论文-林宗建,陆家瑜,吕成奇,于丽丽,瞿晓辉

下颌轨迹描记仪论文-林宗建,陆家瑜,吕成奇,于丽丽,瞿晓辉

导读:本文包含了下颌轨迹描记仪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4D下颌运动轨迹描记仪,完全可调式架,下颌运动

下颌轨迹描记仪论文文献综述

林宗建,陆家瑜,吕成奇,于丽丽,瞿晓辉[1](2019)在《4D下颌运动轨迹描记仪用于关系转移的精确性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利用4D下颌运动轨迹描记仪(4D~(TM) Jaw Motion System)记录下颌运动轨迹,测量计算切导斜度、髁导斜度等相关参数,初步探讨其获得的参数值用于关系转移的精确性和可靠性。方法选取个别正常、无颞下颌关节疾患等符合入选标准的30名志愿者作为受试对象,男女各15例,平均年龄在25~35岁之间,利用4D下颌运动轨迹描记仪测量下颌运动的左右侧Bennett角、左右侧前伸髁导斜度以及前伸切导斜度等5组参数,同时运用传统机械式架测量法计算相同参数,测量3次,取平均值。所得数据采用t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4D下颌运动轨迹描记仪和机械式架测量所得参数平均值分别为:(1)右侧Bennett角:(24.81±5.23)°和(25.35±4.05)°。(2)左侧Bennett角:(24.20±8.12)°和(26.58±4.98)°。(3)右侧前伸髁导斜度:(37.60±9.11)°和(34.13±6.74)°。左侧前伸髁导斜度:(38.25±10.32)°和(35.60±8.40)°。(5)前伸切导斜度:(39.97±9.43)°和(41.14±11.05)°。经过统计学分析,测量结果均在正常值范围内,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4D下颌运动轨迹描记仪测量架相关参数所得数值具有精确性和可重复性,操作简便,舒适度好。(本文来源于《口腔材料器械杂志》期刊2019年01期)

佘文珺,谢俊良,翁维民[2](2018)在《下颌运动轨迹描记在无牙颌颌位记录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运用下颌运动轨迹描计法记录无牙颌颌位关系。方法:随机选取无牙颌志愿患者8名,制作牙合托并利用JT-3D下颌轨迹描记仪记录患者习惯性开闭口运动轨迹,寻找下颌姿势位点,引导患者运动至该位点矢状位上方2 mm处,咬合记录硅橡胶固定颌位关系,转导至牙合架。重新制作牙合托,戴入患者口腔,采用息止颌间隙法及后牙咬合法验证颌位关系是否正确。结果:8名受试患者运用下颌运动轨迹描计法取得的颌位关系均通过传统颌位记录方法得以论证。结论:下颌运动轨迹描计法记录无牙颌颌位关系可行,较传统颌位关系记录更为直观、便捷。(本文来源于《临床口腔医学杂志》期刊2018年01期)

刘玉,张琪,李天舒,付贵源,徐琳[3](2016)在《下颌运动轨迹描记仪在不同型人群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背景:错畸形者牙列牙弓的不协调直接影响着下颌运动的发挥,甚至会造成颞下颌关节的超负荷,最终发生病变。目的:测量各类型人群的下颌运动特点。方法:(1)选取符合实验标准的自愿者33人,平均年龄21.71岁,男性1人,女性32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10人,安氏Ⅰ类错组10人,安氏Ⅱ类错组8人,安氏Ⅲ类错组5人;(2)用描记仪测量各组下颌各运动的轨迹,以及下颌姿势位到牙尖交错位的运动轨迹;(3)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得出各组人群下颌运动轨迹特点和差异。结果与结论:(1)开闭口、左侧、右侧、前伸运动时,安氏Ⅱ类错畸形组人群右下颌第1磨牙运动轨迹的最大距离与其他3组比较,差异有显着性意义(P<0.05);(2)做快速开闭口运动时,正常对照组下颌中切牙切点运动的垂直距离与安氏Ⅰ类错畸形组、安氏Ⅲ类错畸形组比较差异有显着性意义(<0.05);正常对照组最大距离与安氏Ⅰ类错畸形组比较差异有显着性意义(P<0.05);安氏Ⅱ类错畸形组右下颌第1磨牙运动的垂直距离与其余3组比较差异有显着性意义(P<0.05);正常对照组最快开口速度与安氏Ⅱ类错畸形组、安氏Ⅲ类错畸形组比较差异有显着性意义(P<0.05);(3)各组人群息止间隙不存在显着性差异。结果提示,不同型人群下颌中切牙运动轨迹、下颌第1磨牙运动轨迹和运动速度不同,因而推断错畸形可以影响下颌运动的方向、范围和速度。(本文来源于《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期刊2016年29期)

荣博[4](2014)在《下颌运动轨迹描记仪和锥形束CT测量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病前伸髁导斜度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使用下颌运动轨迹描记仪(computer aided diagnosis axiograph,CADIAX)和锥形束CT(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分别测量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病(temporomandibular joint osteoarthrosis,TMJOA)病人的前伸髁导斜度(SagittalCondylar Inclination,SCI)。通过锥形束CT图像数据推测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病病人的前伸髁导斜度,初步探讨锥形束CT和下颌运动轨迹描记仪对测量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病前伸髁导斜度是否存在一致性;研究锥形束CT是否能直接替代下颌运动轨迹描记仪测量出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病的前伸髁导斜度。方法:从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来大连市口腔医院颞下颌关节科就诊的患者和大连医科大学口腔医院志愿者中,选择已确诊的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病(temporomandibular joint osteoarthrosis,TMJOA)病人22例(其中男4例,女18例),年龄在14—60岁,平均年龄32岁。使用奥地利GAMMA DENTAL公司生产的下颌运动轨迹描记仪(computer aided diagnosis axiograph,CADIAX)、分析软件GammaDental Software Version3for Windows(GDSW)测量受试者的前伸髁导斜度。使用德国KaVo公司的KaVo3D eXam锥形束CT(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拍摄头颅部叁维图像。在Invivo Dental5.0软件中,利用叁维重建后的CBCT数据进行定点测量。选择颞下颌关节矢状位界面图像,采用中心点垂线测量法、两切线测量法和髁突长轴测量法叁种测量方法分别测量受试者的前伸髁导斜度,测量叁次,取平均值。所有数据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采用配对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检验水准选取α=0.05,将CBCT测得的SCI与CADIAX测得的SCI进行分析,比较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结果:(1)通过对22名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病前伸髁导斜度的测量,发现CBCT叁种测量方法即中心点垂线测量法、两切线测量法、髁突长轴测量法之间是存在相关性的(P<0.05),而且两切线测量法和髁突长轴延长线测量法相关性更高。(2)对22名受试者前伸髁导斜度的测量:髁突前伸5mm时,CADIAX测得的左右两侧SCI平均值的95%可信区间为(52.450±7.545)°;两切线测量法测得的左右两侧SCI平均值的95%可信区间(39.527±6.604)°;髁突长轴测得的左右两侧SCI平均值的95%可信区间(41.590±7.371)°。CADIAX与两切线测量法、髁突长轴测量法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3)对22名受试者前伸髁导斜度的测量,髁突前伸5mm时CADIAX测得左右两侧SCI的95%可信区间为:右(52.494±6.459),°左(52.340±9.441)°;两切线测量法测得的左右两侧SCI的95%可信区间为:右(40.413±6.250)°,左(38.604±7.688)°;髁突长轴测量法测得的左右两侧SCI的95%可信区间为:右(41.045±6.926)°,左(42.090±8.825)°。CBCT测量的SCI小于CADIAX测量值,并且髁突长轴测量法测量的SCI与CADIAX测量值更接近。结论:22名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病病人,通过CBCT图像数据推测的SCI与下颌运动轨迹描记仪CADIAX测量的SCI比较,存在显着性差异。其中CBCT中髁突长轴测量法测量的SCI与CADIAX测量值更接近。对于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病病人,临床上无CADIAX等下颌运动轨迹描记仪测量时,不可以使用CBCT通过特定软件推测的前伸髁导斜度直接代替下颌运动轨迹描记仪测量的前伸髁导斜度。(本文来源于《大连医科大学》期刊2014-04-01)

张松梅,张富强,苏凯,张志光[5](2011)在《联合动态MRI和下颌运动轨迹描记仪分析健康人开闭口时下颌运动轨迹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结合动态MRI分析健康人开闭口时下颌运动轨迹特征。方法:18例健康人最大开闭口过程进行动态MRI和下颌运动轨迹描记仪检查,分析髁状突及下颌前牙切点的运动特点及范围。结果:动态MRI显示闭口位关节盘本体部呈双凹形,本体部位于髁状突横嵴的前方(盘分界角<10°)。健康人下颌前牙切点运动轨迹平滑,双侧运动中心运动轨迹左右对称;运动轴始终保持平行,呈现开闭口初、末时密度比开闭口中时大;运动中心运动距离(13.2±3.1)mm,切点运动距离(41.1±3.8)mm。结论:下颌运动轨迹描记能记录髁状突运动轨迹并且间接反映颞下颌关节的关节盘在开闭口运动中的位置变化情况,为初步建立下颌运动轨迹描记对辅助诊断关节病的参考标准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口腔医学研究》期刊2011年05期)

吴织芬,王惠芸,万玲,颜朝云[6](1994)在《牙周炎患者的合力、肌功能及下颌运动轨迹描记》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对40例牙周炎患者的合力、咀嚼肌肌电和下颌运动轨迹作了检查,结果表明,患者的超、覆合值异常且个体差异很大,但ICP后移者仅2例。下颌从肌位到牙位发生偏斜者少,这与牙齿的松动有关,MKG显示合间隙<1mm者20例。下颌姿势位肌电值明显升高。表明牙周炎患者的咀嚼肌处于较紧张状态。最大紧咬肌电值及平均每牙合力值明显减小,这与牙周组织的炎性破坏密切相关。(本文来源于《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期刊1994年02期)

徐可卿,王毓英[7](1993)在《下颌运动轨迹描记仪在口腔医学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下颌运动轨迹描记仪是一种磁电量转换方式的叁维描记仪,具有快速、准确、操作简便、无(牙合)干扰及不限制下颌运动等特点。根据运动轨迹的对称性、稳定性、光滑流畅程度及范围等,可用于TMJDS与错(牙合)畸形的诊断和判断疗效、判断修复体的效果、确定领位关系及判断牙周病治疗的效果等。(本文来源于《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期刊1993年06期)

韩科,王毓英,刘铁成[8](1989)在《无接触型下颌运动轨迹描记仪的研制》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霍尔效应原理研制出一种下颌运动轨迹描记仪,可在无接触条件下叁维地记录下颌切牙点的运动轨迹。其测量精度在测量初始零点位置(正中(牙合)位)附近可满足定量分析的需要、在较大的下颌运动范围(边缘运动)中可满足定性分析的需要。由于是在无接触条件下进行测量,可使人体正常生理功能受到的干扰减至最低限度、从而保证了测值的可靠性和临床诊断价值。(本文来源于《北京生物医学工程》期刊1989年01期)

下颌轨迹描记仪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研究运用下颌运动轨迹描计法记录无牙颌颌位关系。方法:随机选取无牙颌志愿患者8名,制作牙合托并利用JT-3D下颌轨迹描记仪记录患者习惯性开闭口运动轨迹,寻找下颌姿势位点,引导患者运动至该位点矢状位上方2 mm处,咬合记录硅橡胶固定颌位关系,转导至牙合架。重新制作牙合托,戴入患者口腔,采用息止颌间隙法及后牙咬合法验证颌位关系是否正确。结果:8名受试患者运用下颌运动轨迹描计法取得的颌位关系均通过传统颌位记录方法得以论证。结论:下颌运动轨迹描计法记录无牙颌颌位关系可行,较传统颌位关系记录更为直观、便捷。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下颌轨迹描记仪论文参考文献

[1].林宗建,陆家瑜,吕成奇,于丽丽,瞿晓辉.4D下颌运动轨迹描记仪用于关系转移的精确性初探[J].口腔材料器械杂志.2019

[2].佘文珺,谢俊良,翁维民.下颌运动轨迹描记在无牙颌颌位记录中的应用[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18

[3].刘玉,张琪,李天舒,付贵源,徐琳.下颌运动轨迹描记仪在不同型人群中的应用[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6

[4].荣博.下颌运动轨迹描记仪和锥形束CT测量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病前伸髁导斜度的研究[D].大连医科大学.2014

[5].张松梅,张富强,苏凯,张志光.联合动态MRI和下颌运动轨迹描记仪分析健康人开闭口时下颌运动轨迹特征[J].口腔医学研究.2011

[6].吴织芬,王惠芸,万玲,颜朝云.牙周炎患者的合力、肌功能及下颌运动轨迹描记[J].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1994

[7].徐可卿,王毓英.下颌运动轨迹描记仪在口腔医学中的应用[J].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1993

[8].韩科,王毓英,刘铁成.无接触型下颌运动轨迹描记仪的研制[J].北京生物医学工程.1989

标签:;  ;  ;  

下颌轨迹描记仪论文-林宗建,陆家瑜,吕成奇,于丽丽,瞿晓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