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烟台万华(600309)(论文文献综述)
刘瑞瑞[1](2021)在《万华化学高派现股利政策的动因与经济后果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桑海燕[2](2021)在《我国化工上市公司财务绩效的评价及提升策略研究》文中认为
贾孟让[3](2021)在《基于平衡计分卡视角的企业并购整合综合绩效研究 ——以万华实业为例》文中提出
张小艺[4](2020)在《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财务战略实施改进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聚氨酯是当前高分子材料中应用最广、品种最多的材料之一。聚氨酯材料的性能卓越,具有极强的不可替代性,整个行业发展具有非常良好的前景。万华化学是我国聚氨酯行业的龙头企业,近年来万华化学取得很大的进展,资本市场运作也非常成功。研究万华化学的财务战略,一方面可以对万华化学当前的财务战略进行评价,发现万华化学财务战略当前可以改进的空间,对公司的后续财务战略规划提供切实可行的建议;另一方面也可以总结万华化学在财务战略方面的有益经验,对其他类似企业财务战略规划提供借鉴。本文以财务战略的文献综述入手,整理和归纳了当前国内外财务战略的研究现状,介绍了财务战略研究的基础理论和研究内容。本文介绍聚氨酯行业特征和万华化学的基本情况之后,使用哈佛分析框架对万华化学进行系统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对万华化学当前财务战略内容进行解析,明确认识万华化学财务战略现状和可以改进的空间,进而提出面向未来的万华化学财务优化和相应保障措施。在此基础上总结万华化学财务战略成功的经验,并对国有企业集团财务战略问题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具体来说本文包括以下六个部分。阐述本文研究的背景和意义,当前国内外研究的现状以及对研究现状的评述,介绍本文研究的内容和研究方法。介绍财务战略研究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基于企业生命周期、价值创造、可持续增长和基于核心能力的财务战略研究。介绍了财务战略矩阵和哈佛分析框架研究方法的基本内容。通过哈佛分析框架对万华化学进行分析。介绍了聚氨酯行业发展历程和趋势后,对万华化学基本情况进行介绍。包括战略分析、会计分析、财务分析和前景分析。面评价万华化学采用当前财务战略对企业现实情况的影响,总结当前财务战略正确的做法,发现其中可以改进的问题。对企业财务战略相关问题进行归纳并提出相应政策建议,提出本研究存在的不足及改进方向。总结万华化学财务战略成功的经验,为其他企业集团财务战略规划提供有益的借鉴。
霍元彬[5](2020)在《整体上市对公司绩效的影响研究 ——以万华化学为例》文中指出在国企改革不断推进的过程中,整体上市作为重要手段之一,受到企业的欢迎。整体上市是我国资本市场的创新成果,是相对于分拆上市而言的,能够从根本上解决我国资本市场建立初期,通过剥离优质资产分拆上市而导致的关联交易、同业竞争、公司缺乏独立性等历史遗留问题,同时能够优化股权结构、增强核心竞争力,从而提高公司绩效,积极推动了我国资本市场的繁荣和发展。但是,自2004年国内首家企业成功整体上市至今,也只有十几年的时间,其发展并不成熟,国内学者对于整体上市的研究也没有得出统一定论,整体上市过程中诸多问题仍需重点关注。因此,本文对实施整体上市的典型案例进行绩效评价分析,以期充实整体上市案例研究,为后来者提供帮助。本文将理论分析与案例研究相结合,以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万华化学”)吸收合并烟台万华化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万华化工”)这个山东省首家整体上市的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为案例研究对象,分析整体上市对万华化学公司绩效的影响。首先,在查阅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归纳总结了整体上市的相关概念、理论;然后,引入万华化学和万华化工整体上市的案例,从行业背景、公司基本情况和整体上市的动因、模式、过程方面进行介绍;接着从整体上市对公司绩效影响的作用路径方面进行介绍分析,进而运用事件研究法,分析整体上市前后公司的超额收益率,进行整体上市的短期市场绩效分析,运用因子分析法,对整体上市前后的财务指标进行排名分析,进行整体上市的财务绩效分析。本文研究结果表明,整体上市使万华化学公司绩效得以提升。最后,本文对后续拟整体上市的公司和政府相关部门给出建议。
汪思琦[6](2020)在《基于关联交易视角的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中评估增值率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带领了中国企业的不断崛起。由于企业规模的限制和企业自身对于更大规模、更高平台的渴望,不同行业的各个企业也在不断探索获得更大市场规模的新方法。而在这一系列新方法中,并购重组已经成为扩大市场规模的趋势所在。在并购重组项目过程中,最后成交价的重要参考依据是评估值,并且还有涉及到企业价值的评估增值率问题。在整个过程中,对于评估增值率影响的因素有很多,找出对于企业并购重组评估增值率有影响的因素对于行业发展良好态势有重要作用。另外,由于国情和市场环境的特殊性,上市公司中国有企业改制比较多,这样就会导致上市公司和原有企业存在一定的交集,所以在关联交易的基础上来考虑评估增值率问题对于行业研究有一定作用。由于评估增值率这一因素在行业内极差很大,考虑评估结果的有效性,本文选取超额评估增值率为因变量,主要分析相对于行业平均水平的评估增值率问题。因此本文试图从理论和实证两个角度来分析各因素与超额评估增值率的关系,并通过实际案例支持佐证的方法,找出在上市公司涉及关联交易并购重组中超额资产评估增值率的重要影响因素,以保证评估结果的合理性。本文将通过回归分析法和案例分析法结合来进行研究关联交易下的上市公司并购重组评估增值情况。根据国泰安并购重组数据库和资产评估数据库,筛选出2014-2019年上市公司涉及关联交易的共549个案例,运用数据分析的方法,通过SPSS.17.0进行回归分析,分析固定资产比重、无形资产比重、负债权益比重、重大资产重组、支付方式、市场环境和评估方法与超额评估增值率的相关性,并将分析结果作为筛选条件,进行案例筛选依据,并将筛选后的案例进行分析,用于验证实验结果的可行性。并根据回归分析结果得出结论:(1)固定资产比重对与超额评估增值率呈反向显着影响。(2)重大资产重组项目对超额评估增值率有促进作用。(3)不同的支付方式会对超额评估增值率存在显着影响。(4)不同的市场环境对超额评估增值率有显着影响。最后针对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中资产评估存在的问题以及增值率的影响因素,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着重从国家政府、评估机构、上市公司的角度给出建议:(1)定位政府职能,加强市场监管。(2)提高中介机构在并购重组中的助力作用。(3)保护中小股东的利益。该论文有图7幅,表9个,参考文献90篇。
杨子浩[7](2020)在《万华化学集团高派现股利政策研究》文中提出作为当今财务学领域研究的三大核心问题之一,股利政策在上市公司财务决策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如何选择、制定和实施稳定合理的股利政策受到当前国内外众多学者的广泛关注,这也是探究股利政策这一热门问题的关键所在。虽然我国资本市场起步较晚,但近些年不断发展和成熟,上市公司的股利分配政策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自2001年起,证监会陆续出台一系列规范上市公司现金分红的政策法规,这一系列政策的出台促使那些有再融资需求的企业不断进行分红,A股市场“铁公鸡”数量明显减少,中国资本市场高派现现象逐渐凸显。而万华化学作为国内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中的龙头企业,对其高派现股利政策展开相关研究,对于丰富和完善我国高派现股利政策的理论研究具有一定的价值,同时也可以为其他上市公司制定合理的股利政策提供参考。本文综合采用案例研究法、事件研究法和对比分析法,同时结合了股利政策理论中的生命周期理论、信号传递理论、代理理论以及掏空理论等对万华化学高派现股利政策的动因和经济后果进行了研究。首先,本文对高派现股利政策的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然后阐述了相关理论基础,为后文的案例研究提供了理论上的支撑;其次,具体列示了万华化学历年股利分配情况以及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上市公司的股利分配情况,并对二者的股利分配情况展开了对比分析;再次,从财务支撑能力因素、股权结构、生命周期、政策法规和整体上市等多个视角剖析万华化学高派现的动因;最后,本文运用事件研究法对万华化学高派现的市场反应展开分析,同时研究了高派现对企业价值的影响。本文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第一,高盈利和充足的现金流量是高派现的前提条件;第二,股权结构对高派现股利政策的制定有着重大影响;第三,企业生命周期是影响高派现的客观因素;第四,高派现成为上市公司大股东进行利益输送的重要手段;第五,高派现股利政策并不意味着正面的经济后果。本文通过对万华化学高派现股利政策的动因及经济后果的研究,以期能够对政府部门完善分红政策以及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的制定提供些许启示。
肖雪芬[8](2020)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企业战略选择的研究评价 ——基于双案例的案例研究》文中认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2015年年末提出的,至今已有超过四年的时间,各企业完成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任务成果也开始显现。本文试基于“新供给经济学”理论和价值创新的战略管理理论,选取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和湖北双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为案例企业,以两家企业实现供给侧改革的措施与成效为切入点,通过案例分析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企业的战略选择进行研究。案例研究发现,万华化学的战略以创新为着力点,通过企业制度改革和技术创新,从而实现产品结构优化和供给创新,淘汰落后产能的效果也较为明显,且企业经营绩效较原有水平有明显提高。双环科技的战略选择则更倾向于防御型。双环科技通过转让子公司股权和改良设备来完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去产能和降成本的任务,淘汰落后产能有一定效果,但产品成本降低没有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企业的经营绩效出现下滑。由此可得出结论,采用了以创新为着力点的战略选择的企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任务完成度更高,企业的绩效水平也相对较高。我国关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现有文献中,研究方向大多集中在探讨政府在改革过程中发挥怎样的作用,从宏观调控层面给出建议。本文以微观层面为切入点,以企业为主题探究企业的战略选择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起到的作用,为中国特色的新供给经济学和价值创新的战略管理理论提供了事实证据,并为企业的供给侧改革提供一些经验以供参考。
李易之[9](2020)在《化工行业并购绩效与风险研究 ——以万华化学收购万华化工为例》文中研究指明中国化工行业整体“大而不强”。一方面,我国化工行业覆盖炼化、石化、基础化工原料、化肥、农药、橡胶、染料、涂料、特种化学品、合成纤维、化工设备制造等20多个领域,行业营业收入和进出口贸易总额居中国各工业部门之首。另一方面,我国化工产品同质化问题严重,低端产能过剩,而高附加值化学加工技术匮乏,大量精细化工产品完全依赖进口,年平均贸易逆差高达2600亿美元。为了加快我国化工行业由“大”到“强”的转变,化工企业应抓住战略机遇,通过并购重组打破技术垄断,完成产业升级,参与国际竞争。万华化学并购交易是2018年度国内资本市场规模最大的数起并购项目之一,并购规模达到522亿元人民币,同时也是我国“一带一路”战略在中东欧产业布局的重要一环。通过此次并购,万华化学实现了战略转型和国际化经营,但在并购过程中也遇到了各种难以估量的风险。本文对万华化学并购案例进行深入剖析,总结其中的经验和不足,以期能提出合理有效的建议,帮助其他化工企业有针对性地防范和化解并购过程中的各类风险,提高并购成功率。在实证方法上,本文利用事件研究法和经济增加值法分别考察企业短期绩效和长期价值创造情况,同时利用风险价值(VaR)模型对企业并购风险进行度量。结合案例和实证分析,本文发现并购为万华化学带来了正向的短期绩效,市场对并购交易给予积极评价;但从长期来看,并购在使万华化学实现了产能扩张和国际化经营的同时,也使其长期绩效出现下降。化工行业投资回收期长、成本大,产品竞争激烈,因而其并购风险呈现出动态性、阶段差异性和持续性的显着特点,限制了企业预期协同效应的实现和长期并购价值的创造,增加了并购难度。作为典型的周期性产业,由宏观经济下行和需求疲软所引发的市场风险是导致万华化学长期绩效下滑的主要因素,对化工企业并购后的生产经营秩序带来负面效应。根据最终结论,本文认为,化工企业应主动做好战略管理和可行性研究,在并购前开展详尽的尽职调查;要加强与中介机构的合作,降低并购交易成本和时间费用;重视资产整合和人才整合,增加并购后企业凝聚力;根据经济周期波动,灵活调节产能和并购计划;转变生产观念,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王方玉[10](2019)在《万华化学 垄断保卫战》文中研究指明除了新入局者的威胁,万华最为倚重的聚氨酯业务也正在遭遇逆周期。纵观中国的化工行业,你很难找出一个企业像万华化学(600309.SH)一样,在近千亿的市场中占据寡头垄断地位,且能够长期保持稳定且丰厚的利润。上市19年以来,万华化学的营收和净利润涨幅均超百倍。19年中表现最差的年份,万华化学的加权净资产收益率也高达14.6%。近10年时间里,万华的ROE有9年都在20%以上。
二、烟台万华(600309)(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烟台万华(600309)(论文提纲范文)
(4)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财务战略实施改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企业战略与财务战略 |
1.3.2 财务战略研究理论基础、内容与定位 |
1.3.3 企业财务战略规划与制定 |
1.3.4 文献评述 |
1.4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
1.4.1 本文研究的内容 |
1.4.2 本文研究方法 |
2 财务战略研究理论基础与分析方法 |
2.1 财务战略的相关理论基础 |
2.1.1 基于生命周期理论的企业财务战略研究 |
2.1.2 基于可持续增长率的企业财务战略研究 |
2.1.3 基于价值创造的企业财务战略研究 |
2.1.4 基于核心能力的企业财务战略研究 |
2.2 财务战略的分析方法 |
2.2.1 财务战略矩阵 |
2.2.2 哈佛分析框架 |
3 万华化学的哈佛框架分析 |
3.1 万华化学的战略分析 |
3.1.1 万华化学简介与行业发展现状 |
3.1.2 万华化学SWOT分析 |
3.1.3 万华化学SWOT交叉分析 |
3.2 万华化学的会计分析 |
3.2.1 万华化学报表结构分析与重要会计项目 |
3.2.2 万华化学关键的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 |
3.3 万华化学财务分析 |
3.3.1 万华化学报表趋势分析 |
3.3.2 万华化学财务比率分析 |
3.3.3 万华化学杜邦分析 |
3.4 万华化学前景分析 |
3.4.1 行业前景分析 |
3.4.2 公司前景分析 |
4 万华化学财务战略现状与问题 |
4.1 万华化学财务战略解析 |
4.1.1 万华化学筹资战略解析 |
4.1.2 万华化学投资战略解析 |
4.1.3 万华化学运营战略解析 |
4.1.4 万华化学分红战略解析 |
4.2 万华化学当前财务战略存在的问题 |
5 万华化学财务战略优化与具体举措建议 |
5.1 万华化学整体财务战略优化 |
5.1.1 万华化学针对当前问题的战略优化方向 |
5.1.2 万华化学财务战略优化重点与各方面系统结合 |
5.2 万华化学财务战略优化举措建议 |
5.2.1 万华化学融资战略举措建议 |
5.2.2 万华化学投资战略举措建议 |
5.2.3 万华化学运营战略举措建议 |
5.2.4 万华化学股利分配战略举措建议 |
6 研究结论与研究局限 |
6.1 研究结论与建议 |
6.2 研究的局限性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整体上市对公司绩效的影响研究 ——以万华化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相关研究 |
1.2.2 国内相关研究 |
1.2.3 文献评述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与不足 |
1.4.1 创新点 |
1.4.2 论文的不足 |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整体上市的概念 |
2.1.2 公司绩效的概念 |
2.2 整体上市相关理论 |
2.2.1 整体上市的动因 |
2.2.2 整体上市的模式 |
2.3 整体上市对公司绩效影响的理论 |
2.3.1 企业边界理论 |
2.3.2 协同效应理论 |
2.3.3 规模经济理论 |
2.3.4 关联交易理论 |
2.4 整体上市与公司绩效的关系 |
2.4.1 整体上市通过调整企业边界影响公司绩效 |
2.4.2 整体上市通过优化股权结构影响公司绩效 |
2.4.3 整体上市通过促进规模效应影响公司绩效 |
2.4.4 整体上市通过减少关联交易影响公司绩效 |
3 万华化学整体上市的案例介绍 |
3.1 行业背景介绍 |
3.2 涉及方简介 |
3.2.1 万华化学简介 |
3.2.2 烟台万华化工简介 |
3.3 万华化学整体上市的过程 |
3.3.1 整体上市的动因 |
3.3.2 整体上市的模式 |
3.3.3 整体上市过程及股权结构变化 |
4 整体上市对万华化学公司绩效的影响分析 |
4.1 整体上市对万华化学绩效影响的作用路径分析 |
4.1.1 整合核心业务,提升行业地位 |
4.1.2 减少关联交易,增强经营独立性 |
4.1.3 发挥规模和协同效益,提高核心竞争力 |
4.2 基于事件研究法的短期市场绩效分析 |
4.2.1 事件研究法 |
4.2.2 确定研究事件及事件日 |
4.2.3 确定事件期及估计期 |
4.2.4 计算超额收益率及累计超额收益率 |
4.2.5 分析整体上市的短期市场绩效 |
4.3 基于因子分析法的财务绩效分析 |
4.3.1 因子分析法 |
4.3.2 财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
4.3.3 因子分析过程及综合财务绩效得分 |
4.3.4 分析整体上市对公司财务绩效的影响 |
4.4 案例小结 |
5 万华化学整体上市的启示与建议 |
5.1 公司层面 |
5.1.1 看准上市时机,选好上市模式 |
5.1.2 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合理评估自身能力 |
5.1.3 整体上市需立足于公司战略 |
5.1.4 加强整体上市的风险防范 |
5.2 政府层面 |
5.2.1 建立健全整体上市制度 |
5.2.2 严格整体上市审批制度,加强对资产评估的监管 |
5.2.3 完善市场的信息披露制度,切实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6)基于关联交易视角的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中评估增值率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1.4 技术路线 |
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2.1 并购重组相关理论 |
2.2 资产评估增值率影响因素研究 |
2.3 国内外并购重组资产增值研究述评 |
3 基于关联交易视角的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中评估增值率问题理论分析 |
3.1 我国上市公司关联交易与并购重组现状 |
3.2 资产评估增值率情况分析 |
3.3 提出研究假设 |
4 基于关联交易视角的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中评估增值率问题实证分析 |
4.1 数据来源、变量选择及模型建立 |
4.2 描述性统计分析 |
4.3 回归模型分析 |
5 案例验证分析 |
5.1 不同固定资产比重下评估增值率情况案例分析 |
5.2 是否为重大资产重组下评估增值率情况案例分析 |
5.3 不同支付方式下评估增值率情况案例分析 |
5.4 不同市场环境下评估增值率情况案例分析 |
6 总结 |
6.1 结论及建议 |
6.2 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7)万华化学集团高派现股利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高派现股利政策的影响因素研究现状 |
1.2.2 高派现股利政策的经济后果研究现状 |
1.2.3 文献述评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股利政策的概念 |
2.1.2 股利支付的主要形式 |
2.1.3 高派现的概念界定 |
2.1.4 股利政策的类型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一鸟在手理论 |
2.2.2 信号传递理论 |
2.2.3 生命周期理论 |
2.2.4 掏空理论 |
2.2.5 股利迎合理论 |
2.2.6 代理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万华化学集团高派现股利政策的案例介绍 |
3.1 万华化学基本概况 |
3.1.1 公司简介 |
3.1.2 经营情况 |
3.1.3 股权结构 |
3.2 万华化学股利分配情况及行业对比 |
3.2.1 万华化学历年股利分配情况 |
3.2.2 行业现金股利分配现状 |
3.2.3 万华化学与行业均值比较分析 |
3.3 万华化学股利分配的特征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万华化学集团高派现的动因分析 |
4.1 财务支撑能力分析 |
4.1.1 盈利能力分析 |
4.1.2 现金流量分析 |
4.2 股权结构分析 |
4.2.1 股权集中度分析 |
4.2.2 实际控制人分析 |
4.2.3 股权制衡度分析 |
4.2.4 机构投资者分析 |
4.3 企业生命周期分析 |
4.4 政策法规分析 |
4.5 整体上市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万华化学集团高派现的经济后果分析 |
5.1 市场反应分析 |
5.1.1 研究方法及步骤 |
5.1.2 研究结果及分析 |
5.2 企业价值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研究成果与结论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启示 |
6.3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8)供给侧改革背景下企业战略选择的研究评价 ——基于双案例的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结构 |
第二章 理论背景回顾与启示 |
2.1 理论背景回顾 |
2.1.1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
2.1.2 “新供给经济学”理论 |
2.1.3 企业战略和经营绩效 |
2.1.4 战略管理理论 |
2.2 启示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3.1 研究思路设计 |
3.2 研究方法选取 |
3.3 案例公司选取 |
3.4 数据收集分析 |
第四章 案例介绍与研究 |
4.1 案例企业简介 |
4.2 万华化学推进供给侧改革的战略措施 |
4.2.1 以企业制度改革完善顶层设计 |
4.2.2 以技术创新为思想明确去产能路径 |
4.2.3 优化产品结构实现有效供给 |
4.3 双环科技推进供给侧改革的战略措施 |
4.3.1 从环保入手实现企业绿色转型 |
4.3.2 以技术改造设备提升生产效率 |
4.3.3 转让股权化解产能过剩压力 |
4.4 企业供给侧改革的成效及对比 |
4.4.1 淘汰落后产能效果分析 |
4.4.2 优化产品结构效果分析 |
4.4.3 科技创新效果分析 |
4.5 企业战略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
4.5.1 企业战略类型及对企业绩效的调节作用 |
4.5.2 万华化学供给侧改革前后经营绩效分析 |
4.5.3 双环科技供给侧改革前后经营绩效分析 |
4.5.4 万华化学和双环科技供给侧改革前后绩效对比分析 |
4.5.5 基于平衡计分卡的企业战略业绩评价 |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启示 |
5.1 研究结论 |
5.2 研究启示 |
5.3 研究局限与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化工行业并购绩效与风险研究 ——以万华化学收购万华化工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文献研究综述 |
三、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
四、创新和不足 |
第一章 企业并购绩效及风险相关理论 |
第一节 并购绩效理论分析 |
一、并购绩效的定义 |
二、并购的价值创造机理 |
三、差别效率理论 |
第二节 并购风险理论分析 |
一、并购风险的定义 |
二、并购风险的形成机制 |
三、并购风险的动态性 |
四、信息不对称理论 |
五、并购风险链 |
第三节 并购风险管理理论 |
一、并购风险管理定义 |
二、并购风险的量化 |
三、风险价值VaR模型 |
第二章 万华化学并购案例分析 |
第一节 化工行业并购背景 |
一、我国化工行业“大而不强” |
二、我国化工行业出现并购热潮 |
三、我国化工行业并购动机 |
第二节 万华化学并购案例分析 |
一、并购方:上市公司万华化学 |
二、被并购方:万华化工及下属子公司 |
三、并购背景 |
四、并购动机 |
五、并购结果 |
第三章 万华化学并购绩效的短期与长期分析 |
第一节 短期绩效分析 |
一、事件研究法定义 |
二、化工行业短期绩效分析 |
三、万华化学短期绩效分析 |
第二节 长期绩效分析 |
一、经济增加值定义 |
二、万华化学并购经济增加值计算 |
三、万华化学长期绩效分析 |
第四章 万华化学并购风险的量化分析 |
第一节 并购风险因素 |
一、市场风险 |
二、外汇风险 |
三、政策风险 |
四、整合风险 |
第二节 并购风险实证分析 |
一、研究设计 |
二、数据预处理 |
三、风险价值计算 |
四、实证结果检验 |
五、实证结果分析 |
结论与政策建议 |
一、本文结论 |
二、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万华化学 垄断保卫战(论文提纲范文)
新入局者 |
保卫垄断 |
激烈竞争 |
四、烟台万华(600309)(论文参考文献)
- [1]万华化学高派现股利政策的动因与经济后果研究[D]. 刘瑞瑞. 中国矿业大学, 2021
- [2]我国化工上市公司财务绩效的评价及提升策略研究[D]. 桑海燕. 青岛科技大学, 2021
- [3]基于平衡计分卡视角的企业并购整合综合绩效研究 ——以万华实业为例[D]. 贾孟让. 中国矿业大学, 2021
- [4]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财务战略实施改进研究[D]. 张小艺.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6)
- [5]整体上市对公司绩效的影响研究 ——以万华化学为例[D]. 霍元彬. 北京印刷学院, 2020(08)
- [6]基于关联交易视角的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中评估增值率问题研究[D]. 汪思琦.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1)
- [7]万华化学集团高派现股利政策研究[D]. 杨子浩. 华北电力大学, 2020(02)
- [8]供给侧改革背景下企业战略选择的研究评价 ——基于双案例的案例研究[D]. 肖雪芬. 内蒙古大学, 2020(01)
- [9]化工行业并购绩效与风险研究 ——以万华化学收购万华化工为例[D]. 李易之.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20(07)
- [10]万华化学 垄断保卫战[J]. 王方玉. 英才, 201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