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LAN的分布式汽车安全性能检测系统研究

基于LAN的分布式汽车安全性能检测系统研究

论文摘要

机动车技术状况良好是车辆行驶安全的基本保证,其安全性能检测是保证车辆技术状况的重要手段。目前,应用现代化的传感技术、计算机及网络通信技术开发集成化的智能系统成为汽车安全性能检测技术发展的研究热点。纵观我国目前投入运行的汽车安全性能检测系统,从系统的控制方式来看,主要有以下几种:集中式控制方式、接力式控制方式、分层分散式控制方式和分布式控制方式。在分析了各种控制方式的优缺点之后,提出了分布式汽车安全性能检测方案。系统由一个报检工位、三个检测工位和一个主控机(服务器)组成,各检测工位全部采用基于PC总线的测控硬件。每个工位相对独立工作。检测工位的控制计算机通过局域网络与作为网络服务器的控制工位的主控机连接,协调各检测工位的工作。论文对分布式汽车安全性能检测系统各部分硬件设计进行了研究,并且以制动性能检测为例详细阐述数据采集、分析、处理与检测过程控制方法的硬件实现。系统软件基于Windows 2000操作系统,采用VB语言编写,根据模块化思想加以实现;对其中涉及的数据库模型构建、通信技术以及车辆调度等关键技术也进行了研究。系统采用了分布式结构,可以同时检测多部车辆,继而提高了系统的检测速度,对实现汽车安全性、可靠性等性能的全自动微机联网测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汽车检测技术的发展状况
  • 1.2.1 国外汽车检测技术的发展状况
  • 1.2.2 国内汽车检测技术的发展状况
  • 1.3 本文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分布式汽车安全性能检测系统总体结构设计
  • 2.1 汽车安全检测线计算机自动测控系统的控制方式
  • 2.2 分布式检测系统的结构和基本工作原理
  • 2.2.1 系统网络拓扑结构
  • 2.2.2 系统体系结构
  • 2.2.3 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
  • 2.2.4 系统的检测工位设置和布局
  • 2.3 检测系统的基本功能
  • 2.4 总体设计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分布式汽车安全性能检测系统硬件设计与实现
  • 3.1 系统的硬件选择
  • 3.1.1 服务器的选择
  • 3.1.2 各工位计算机的选择
  • 3.1.3 检测线主要电气设备选择
  • 3.2 数据采集的硬件选择
  • 3.2.1 系统控制信号的统计和分类
  • 3.2.2 信号采集卡的选择
  • 3.3 各工位测控子系统硬件结构设计
  • 3.3.1 第一工位硬件结构设计
  • 3.3.2 第二工位硬件结构设计
  • 3.3.3 第三工位硬件结构设计
  • 3.4 汽车制动性能检测工位的硬件设计
  • 3.4.1 反力式滚筒制动性能试验台的结构
  • 3.4.2 制动性能试验台工作原理
  • 3.4.3 传感器选型
  • 3.4.4 制动性能检测系统结构
  • 3.4.5 信号调理模块的设计
  • 3.4.6 模拟数据的A/D 转换
  • 3.4.7 第三滚筒控制滚筒转停
  • 3.4.8 数字量输入/输出信号控制模块
  • 3.4.9 车辆定位
  • 3.4.10 LED 显示屏设计
  • 3.5 系统网络构建
  • 3.6 抗干扰的硬件措施
  • 3.6.1 抗电磁干扰措施
  • 3.6.2 过程通道干扰及抗干扰措施
  • 3.6.3 印刷电路板的抗干扰措施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分布式汽车安全性能检测系统软件构成
  • 4.1 系统的软件模块组成
  • 4.1.1 报检、外检项录入模块
  • 4.1.2 工位测控模块功能设计
  • 4.2 工位测控模块具体设计
  • 4.2.1 一号工位软件
  • 4.2.2 二号工位软件
  • 4.2.3 三号工位软件
  • 4.3 主控机软件模块
  • 4.4 主控机数据库设计
  • 4.4.1 数据库技术
  • 4.4.2 数据库结构设计
  • 4.4.3 数据库访问接口的选择
  • 4.5 检测结果的打印
  • 4.6 系统通信技术
  • 4.6.1 TCP/IP 网络通信协议
  • 4.6.2 基于VB 环境对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实现
  • 4.6.3 系统通信模型设计与实现
  • 4.7 系统车辆调度模型
  • 4.7.1 面向检测项目的调度模型
  • 4.7.2 调度处理过程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制动性能检测工位软件的设计与实现
  • 5.1 程序的流程
  • 5.2 数据读取模块
  • 5.2.1 从AC1057 读取数据
  • 5.2.2 动态链接库文件的函数调用
  • 5.3 数据采集的预处理模块
  • 5.3.1 软件消除电平漂移
  • 5.3.2 异常数据的取舍
  • 5.4 数据处理模块
  • 5.5 传感器校验模块
  • 5.5.1 传感器信号非线性校正
  • 5.5.2 现场标定方法
  • 5.5.3 工程量纲转换
  • 5.5.4 非线性拟合方法
  • 5.6 制动性能检测试验验证
  • 5.7 数据传送模块
  • 5.8 程序界面和数据显示模块
  • 5.9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基于LAN的八通道任意波形发生器设计与实现[J]. 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学报 2020(02)
    • [2].基于LAN总线的频谱仪控制技术的实现[J].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2014(06)
    • [3].LAN宽带小区施工与验收测试[J]. 通信与信息技术 2008(03)
    • [4].中国移动全业务接入用户中WLAN与LAN混合组网的探索[J]. 计算机时代 2011(06)
    • [5].传播学视角下电子杂志《澜LAN》的制胜策略[J]. 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02)
    • [6].基于LAN总线的网络化天线自动测试系统的设计及实现[J]. 国外电子测量技术 2008(04)
    • [7].缩短LAN改制业务开通时长方案探讨[J]. 山东通信技术 2016(03)
    • [8].VLAN的产生及发展[J]. 科学之友 2011(20)
    • [9].LAN示教对护理技术操作效果影响的研究[J]. 中国护理管理 2008(09)
    • [10].基于LAN的并粗车间计算机监控系统[J]. 毛纺科技 2009(12)
    • [11].无线传感器网络汇聚节点LAN接口设计与实现[J]. 计算机测量与控制 2011(07)
    • [12].新血型系统LAN(LAN,033)的研究进展[J].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2016(05)
    • [13].浅谈无线路由器的WAN口与LAN口[J]. 电子制作 2016(16)
    • [14].IPv6数据包在LAN传输效率中提高的设计思考[J]. 科技视界 2013(24)
    • [15].局域网的安全控制与病毒防治策略[J]. 企业家天地下半月刊(理论版) 2009(08)
    • [16].局域网的安全控制与病毒防治策略[J]. 教育教学论坛 2010(03)
    • [17].局域网的信息安全与病毒防治策略[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0(30)
    • [18].小型单位局域网安全策略[J]. 信息通信 2011(04)
    • [19].探析局域网的安全控制与病毒防治策略[J]. 商业经济 2009(07)
    • [20].局域网的安全控制与病毒防治策略[J]. 科技信息 2009(14)
    • [21].初探局域网的安全控制与病毒防治策略[J]. 成功(教育) 2010(01)
    • [22].局域网的安全与病毒防治[J]. 科技致富向导 2009(04)
    • [23].CATV最新技术(4) 无线LAN的新近发展[J]. 有线电视技术 2013(09)
    • [24].基于LAN总线技术的泰克示波器与计算机通信[J]. 内江科技 2018(09)
    • [25].局域网信息安全与病毒防治策略[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3(31)
    • [26].LAN的安全防范[J]. 科学咨询(决策管理) 2009(10)
    • [27].浅探局域网的安全控制与病毒防治策略[J]. 科技信息 2009(34)
    • [28].WLAN与3G网络协同建设的探讨[J]. 电子世界 2012(21)
    • [29].某导弹一体化测试设备LAN接口卡设计[J]. 计算机测量与控制 2011(01)
    • [30].基于多星LAN的竞争冲突淘汰存取方式仿真建模的探讨[J]. 计算机应用研究 2009(01)

    标签:;  ;  ;  ;  

    基于LAN的分布式汽车安全性能检测系统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