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能让淘汰设备安装在乡镇企业(论文文献综述)
何绮珊[1](2021)在《二元社会下的家具产业结构转型 ——以顺德乐从为例》文中提出改革开放后,我国人类学、民族学界逐渐探索适合本国民族发展实情的理论研究,创建中国学派。在过去十年内,企业人类学的“伞式社会”和“蜂窝式社会”理论被提出、应用和发展。政府主导的自上而下“伞式”支持与民间自发的自下而上“蜂窝式”力量合称为“二元社会”,二元社会理论作为新的研究范式,它首先在企业人类学中提出,后又解答了中国许多相关领域、不同历史阶段的难题。本文以“经济行为浸没在社会行为”为理论起点,应用“二元社会”理论,赋予“乐从故事”人类学民族学的新解释,实质是探寻经济行为规律背后的社会运行机制。乐从镇以“一镇一业”打响了顺德区“两家一花”的名声,本研究以家具产业作为“乐从故事”的主题,回顾和探析了从古至今乐从家具产业的奠基、起步、形成和升级。研究结果表明,第一,四大产业历史阶段之间环环相扣,前一个阶段为后一个阶段提供了经验积累;第二,二元社会贯穿于乐从家具发展,企业和产业在二元社会中得以实现资源配置。“官”“民”两大主体的社会经济行为在社会结构的转型下,互相联系、合作、影响和交融,在转型阶段衔接过程中,构筑出连续谱的真实世界。政府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朋友式支持”“亲戚式支持”“父爱式支持”三大类型的伞式结构,以及民间主体形成了家庭型“蜂窝”、价值链式“蜂窝”、会馆型“蜂窝”、就业型“蜂窝”、产业集群型“蜂窝”和产城型“蜂窝”等蜂窝式结构。这两股力量强弱在不同历史阶段中有所差异,对此提炼发展规律,各自呈现出波动型的发展趋势;二元社会分别以不同的速率推进家具产业结构转型,共同促进了乐从家具产业前行。最后本研究秉持批判性思考,对二元社会的适用性进行反思,同时对乐从家具产业健康发展进行讨论。
梁枫[2](2019)在《新时代中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生态文明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党和国家历来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理念日益深入人心,污染治理力度之大、制度出台频度之密、监管执法尺度之严、环境质量改善速度之快前所未有,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变革,生态文明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但是,我们也必须深刻认识到,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成效并不稳固,生态环境保护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特别是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距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距离广大农村居民对于优美生态环境的内心向往,仍存在较大差距。因此,全面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正确处理生态环境保护与农业农村发展的关系,着力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推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格局,形势紧迫,意义重大,影响深远。论文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步入新时代为历史方位,基于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发展前沿和实践探索动态,遵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逻辑思路,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坚持理论指引和问题导向,聚焦中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这一研究主题做出了全面系统研究。厚植中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基础,马克思、恩格斯的“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人化的自然界”“人类与自然的和解”等生态文明思想构成其宝贵的思想理论渊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仁民爱物”“道法自然”“众生平等”等生态文明思想为其提供了丰富的本土资源;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集体的生态文明思想则为其提供了实践发展依据。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开展了一系列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工作,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从而为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顶层设计,持续推进建设美丽乡村、美丽中国提供了根本遵循。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基础。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坚持为民宗旨、尊重民意,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坚持规划引领、统筹兼顾,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推进,坚持德治法治、融合共治等原则,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生态文化建设、生态产业建设、人居环境建设、体制机制建设协调联动,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伟大成就,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呈现稳中向好趋势。但是,囿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正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已进入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的攻坚期,也到了有条件有能力解决生态环境突出问题的窗口期,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依然存在农村基础设施落后、环保设施缺乏、农村居民生态意识薄弱、农村生态保护体制机制不健全等诸多方面形势和问题的影响和制约。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利益关系复杂、问题涵盖面广的系统性综合工程。服务于农业生产实现绿色发展、农村人居环境持续优化、生产生活方式根本转变、农民文明程度显着提高、农村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建设目标,从中国农村农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加强中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需要统筹协调生态文化建设、生态产业建设、人居环境建设及体制机制建设等多方面要素,着力推进价值观念、体制机制、运行落实三个维度的建设与发展。只有坚持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价值目标、建立健全保护生态环境的体制机制、构建发展和保护协同共生的运行模式,才是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实现路径,才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最佳方式。
陈政[3](2019)在《精准扶贫中贫困农民内生动力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贫困是世界性的难题。新中国成立后不久,我国逐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从根本上消除了旧中国贫困发生的制度基础。但是,由于我国没有经历过资本主义的充分发展阶段,即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并非建立在经典作家所设想的发达资本主义的生产力基础之上,并且我们目前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因此,贫困现象至今仍然无法根除。建国以来,我国乡村扶贫事业基本上经历了三个阶段。即:政府道义式的简单救济阶段(1949-1978);政府主导的产业开发式扶贫为主而救济式扶贫为辅的阶段(1986-1999);政府主导的、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以产业开发式扶贫为主、社会保障兜底式扶贫同社会公共服务均等化并举(2000-今)等三个阶段;而农村扶贫对象的瞄准和帮扶的单元重心,依次经历了由全国普惠救济阶段(1949-1978)、以贫困县专项划分的县级瞄准为主要标志的区域性瞄准阶段(1986-1999),再到贫困村划分及村级瞄准的整村推进阶段(2000-2012),整村推进同针对农户个体的精准瞄准和帮扶相结合的阶段(2013-今)等五个时期的转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及时调整扶贫策略,适时提出了精准扶贫方略。在“十三五”时期,我国扶贫事业进入了脱贫攻坚阶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消除区域性整体贫困是我党对全国各族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庄严承诺。进入新时代,我国“以工补农、以城带乡、脑体结合”的趋向愈发显着、进展步伐愈发加快。与此同时,“城乡、区域、群体、行业之间的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历史难题依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在一些地方,甚至有逐步扩大、延伸的趋势。对此,如果不及时加以遏制、减缓和下大力气去解决乃至根治,那么势必影响我国迈向全面现代化强国的历史征程,势必影响社会公平正义和党的执政根基和政府的公信力。在目前举国上下合力克贫攻坚、同心决胜全面小康的“大扶贫”格局下,贫困地区的基层党员和领导干部到底该如何做到——有效激发贫困农民群众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打牢贫困农民群众稳定脱贫的基础、改进扶贫开发领域干部队伍的作风建设,从而切实提高贫困人口的获得感,确保他们同全国人民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进而为落实好乡村振兴战略夯实基础,十分迫切。当前,以扶贫干部“嵌入式”帮扶为主导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推进模式中,在一些地方、一段时期内出现了“干部一头热、群众一头冷”的现象。因此,如何全面和有效激发贫困群众能动、自主、自为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实现可持续的积极参与行为和自食其力的生计方式,就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对此,本文首先简要分析了全面激发贫困农民群众脱贫内生动力问题的理论依据和现实依据,接着详细分析了其脱贫内生动力不足的基本表现和基本成因,最后提出了着力进行相应的体制、机制、路径改革的主张和建议。本文认为,贫困农民群众作为社会历史实践主体,在脱贫致富领域的内生动力不足,主要表现为:“不愿脱贫”、“不敢脱贫”、“不能脱贫”等三个基本方面;而造成此况的基本要素要从他们所处的地域生存环境、社会发展战略及具体实施的体制机制、精准扶贫政策本身的顶层设计层面和基层政府、干部的执行力维度、贫困农民群众主体自身情况等四个方面进行剖析;最后,笔者指出,作为帮扶对象和脱贫主体,贫困农民群众在乡村贫困治理当中脱贫致富内生动力的全面有效激发机制的建立健全,需要多举措并举,多管齐下,全面发力,协同共治。具体来说,要着力从转变政府职能、壮大村集体经济、完善村民自治和实现基层民主、法制化、协同化治理转型,在重构村社社区共同体进程中强化贫困村民个体和群体的自我教育等四个方面入手,予以相应的变革和改进,从而有效提升贫困地区的干部群众和其他参与扶贫事业的多元主体之间上下同心、共同致力于全面小康、乡村振兴、城乡融合发展、共同富裕的内生动力。
邹泉[4](2018)在《璜塘污水处理厂的改造方案与效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由于污水排放标准的提高、处理工艺设计缺陷及设备陈旧等原因,需对璜塘污水厂进行改造。本文选取璜塘污水处理厂作为研究样本,在对其运行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出污水厂存在的各种问题并提出了相对应的改造方案,通过改造前后对比,确定了改造的整体效能优良,达到了改造目的。璜塘污水处理厂位于江阴市徐霞客镇,采用A2O二级生化处理工艺,一期建设规模1×104 m3/d,设计出水执行一级B排放标准。通过统计2015年1月12月的出水数据可得知出水COD、氨氮、总氮浓度均无法达到一级A的排放标准。而这期间进水的BOD/COD为0.35-0.46,进水的可生化性良好,故选择对生化池加以优化。在完成延长生化池,增加水力停留时间的优化后,对出水各项指标进行检测,其中出水COD的平均浓度降为31.4 mg/L;出水氨氮的平均浓度降为1.59 mg/L;出水总氮的平均浓度为4.45 mg/L;根据上述指标来看,均达到国家一级A标准。与原有工艺相比,改良后工艺能更好的去除氨氮与总氮。针对璜塘污水处理厂抗原水冲击负荷能力弱,本课题通过泵站检测、增设回流管路等应急改造,有效的解决了因原水冲击造成的超标排放问题。在完成改造后的2年时间里,成功应对了5次原水冲击事件,确保了污水厂的稳定运行。污水厂接管企业中化纤类污水中的塑料瓶片众多,粗、细格栅均难以清除。本课题通过自己研制的滚筒过滤机与泵吸过滤机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瓶片处理能力较原回转式格栅机提高了165%效果显着。为了有效提高污水厂运行效能,确保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本文中主要是对污水厂原设备进行优化更新。原自吸泵替换为潜污泵,平均每月可以节省用电约2.4×104 kwh;罗茨风机更换为空气悬浮风机,改造后平均每月节省用电约3.2×104 kwh。通过这两项改造,璜塘污水厂2017年整体电耗较2016年电耗减少了37%左右,全年可节约电费50余万元。这大大降低了污水厂运行能耗,提高了经济效益。
朱晓军[5](2018)在《中国工匠》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引言农民是中国最大的社会群体,也是称得起伟大的社会群体。中国的改革开放起始于农村,农民不仅是中国市场化改革的首创者,还创办了开辟中国工业化新路子的乡镇企业,2.8亿的农民工群体让中国成为世界工厂。没有农民的创造与奉献,中国不可能成为世界经济大国。浙江的一对农民兄弟,在北纬30°创造了中国制造业的传奇,书写下中国农民的梦想与辉煌。北纬30°是一神秘的纬度,也是盛产奇迹的纬度。它不仅贯穿四大文明古国,拥有金字塔、百慕大
王旭昊[6](2018)在《基层政府对乡镇企业污染治理的现状分析与优化政策 ——以Q乡政府为例》文中研究指明2017年是我国大气污染治理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收官之年,从中央到地方党委、政府高度重视,重拳出击大力整治环境污染问题,尤其是环保部从全国范围内抽调5600人,对“2+26”城市开展了为期一年的压茬式督查。前期,环保部督察的对象主要是企业,查办发现问题后交由县级环保部门进行解决,到了中后期,环保部、省级环保部门从督察企业转变为督政,乡镇一级政府作为网格化管理的末端,是整改取缔“散乱污”企业的直接执行者,也是被各级环保部门问责督查的主体。乡镇企业由于缺少环保设备和措施、生产方式粗放、企业法人保护环境意识不高、管理观念落后、缺乏有效的监管等问题,大多数乡镇企业被列到“散乱污”企业的名单当中,需要整改或取缔。一方面,乡镇企业对增加当地税收,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带动当地经济发展,辐射相关产业,缓解农村就业压力,增加农民收入、保持地方稳定起着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上级部门的问责压力,倒逼乡镇政府主动作为。乡镇政府既面临着保持地方稳定,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重任,又要完成治理“散乱污”企业的任务,如何既完成大气污染治理的任务,又能促进乡镇企业健康有序的发展,检验着基层政府的执政能力。Q乡为家具板材聚集区,也被环保部划为“散乱污”重灾区,本文通过分析乡镇企业的污染的特性及危害,Q乡企业发展及其污染现状,Q乡政府及企业污染治理面临的困境,以及Q乡政府转变管理思维,用社会共治的方式,完善网格化管理,多措并举,将Q乡由散乱污集群重灾区转化为Z县具有示范性的先进典型,探索研究符合基层政府治理乡镇企业污染的有效办法和途径。
黄仁杰[7](2015)在《“江西省人杰工业设备安装有限公司”的发展战略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我国的建筑业受到剧烈的冲击,有许多的困难要面临,对我国建筑业的发展影响非常严重。战略的设计与选择是企业最重要的决策,发展战略选择的正确与否会直接影响企业长期的经营绩效。在当今瞬息万变的局势下,江西省人杰工业设备安装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为人杰)必须积极的采取正确的战略行动。‘因此在经营过程中,我们应该从当前的运作中,吸收资源和培养能力,加强自己竞争力的提升,以此为基础去进行下一阶段的战略创新。当企业面临营运问题时,更要留心将解决方案局限在作业层面上,其实有些作业层面的问题,必须从战略层面去思考,才能发掘问题的根源。当今企业的发展和竞争,在相当的程度上表现为企业战略定位的竞争,因此制定和执行正确精准的战略定位,已经成为了决定企业能否立于不败之地的核心之所在。想要发展的企业,就一定要选择正确、明确及适合的企业战略。只有以人为本,合理的规划和协调的发展,企业的发展才会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行。论文研究的主要论点集中在江西省人杰工业设备安装有限公司在发展过程中存在许多的问题,影响了企业自身的发展。人杰必须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有效的发展战略,以帮助企业更好的发展。以强烈的时代感结合自己的亲身体验,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不泛泛而谈也不过多的渲染。用科学的方法和亲身的经历作为论据,使文章更加具有说服力。
邓琳君[8](2015)在《环境犯罪预防论》文中研究表明目前,我国环境状况持续恶化,环境问题仍然是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破坏环境资源的大案要案时有发生,反映出我国现行规制环境违法乃至犯罪的法律法规存在一定的缺陷。其中较为突出的是,针对环境犯罪的预防机制不完善、手段不充分、规制不科学,难以达到较好的预防效果。因此,有必要以提高预防环境犯罪的实际效果为目的,针对刑法预防环境犯罪的局限与不足,通过研究视角和范式的转换,从犯罪学视角研究环境犯罪的成因及机理,从而为进一步完善我国环境犯罪立法、构建有效环境犯罪预防体系提供理论支撑和对策。本文以犯罪学为视角,采用文献分析方法、比较研究方法、实证研究方法和案例研究方法,并综合运用刑法学、社会学、经济学等领域中的相关研究范式展开了论述。对于环境犯罪预防的研究,本文基本遵循了犯罪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与路径。在对国内外环境犯罪预防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依据环境犯罪产生的原因,本文初步构建了环境犯罪的预防体系。该体系以消灭“带菌个体”、“犯罪情境”和“社会控制弱化”这三个致罪因素为目的,通过多方主体的共同作用,形成了由横纵交错的两个子系统构成的环境犯罪预防体系。其中,横向子系统围绕犯罪预防和被害预防展开。纵向子系统则按照环境犯罪发生发展的自然规律与先后顺序将环境犯罪预防分为“第一层预防”、“第二层预防”和“第三层预防”。社会预防作为“第一层预防”,是三层预防体系中最广泛的防线,具体包括宏观社会预防和微观社会预防两方面。其中宏观社会预防包括确立预防优先的指导思想、完善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原告资格、树立公民环境道德意识和大力发展环保产业。微观社会预防主要是以家庭、学校、社区、企业和被害人作为主体,通过这五类主体的自我完善来进一步巩固环境犯罪的第一道防线。情境预防是“第二层预防”,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其主要是围绕增加犯罪难度、提高犯罪风险、降低犯罪回报、减少犯罪刺激和排除犯罪借口这五类措施对环境犯罪进行预防。作为“第三层预防”,刑罚预防是环境犯罪预防的最后一道防线。具体可分为环境犯罪立法预防和环境犯罪司法预防两个方面。在环境犯罪刑事立法方面,一是确立多元的环境犯罪立法模式,二是增设新的环境犯罪罪名,三是完善环境犯罪刑罚适用原则,四是完善环境犯罪刑罚适用种类。在环境犯罪刑事司法方面,一是要成立环境污损司法鉴定机构,二是要综合运用各种因果关系证明理论,三是提高司法人员专业水平,四是建立环境行政执法与司法联动机制,五是充分发挥环保法庭的作用,六是建设环保警察队伍。
孙广琦[9](2014)在《强镇扩权:苏南乡镇治理模式的重构 ——以苏州经济发达镇为研究对象》文中提出乡镇是我国宪法规定的最低一级建制的地方基层政府,乡镇不仅承担着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和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使命,也是农村工业化、现代化的重要基础。自古以来,我国以农耕文明而着称,与之相对应的是乡镇发育早,历史悠久。从秦汉的乡亭制开始,到隋的保甲制,以及皇权、绅权和族权的长时间稳定共存。新中国成立以后,乡村并存向乡政权制、人民公社制到乡镇政府发展,乡村组织体系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演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先后多次进行了乡镇机构改革,使乡镇政权不断有效地适应了时代和环境的变化。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在市场经济深入发展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影响和带动下,我国乡镇的发展明显提速,并出现了分化,呈现出不同的发展水平,形成不同的乡镇类型。东部沿海地区凭借区位优势和改革发展的先机,一大批乡镇迅速壮大成为经济发达的乡镇,正在向新型小城市方向而迈出坚实的步伐,但是他们又普遍面临着职权、管理体制、机构配置和公共服务等诸多制约其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和障碍。创新经济强镇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已被提上议事日程。苏南地区作为“苏南模式”的发祥地,是全国科学发展的先行区,其经济强镇的快速崛起,不仅改变了苏南城市发展的空间布局,也对苏南区域增长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选择苏州经济强镇作为研究对象,一方面可以挖掘苏南强镇扩权独创性的做法和个性的价值和成效;另一方面,可为后续的扩权强镇提供可贵的经验,对全国后发达区域乡镇治理模式的重构提供启迪和借鉴,甚至还可以对我国新型城镇化的持续推进提供新的思路和路径。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没有统一的模式、统一的标准、没有统一的答案,必须在探索中积累经验、研究对策、总结完善。笔者对已有的一些资料进行搜集、整理和评述,同时结合自己直接参与强镇扩权改革的实践和探索,认为强镇扩权不仅是要理顺县镇之间的权责关系,消除现有的体制性障碍,更要突出以“善治”为引领,加快推进乡镇治理体系和能力的现代化,全面提升乡镇治理成效,使乡镇政府成为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有限型、责任型和法治型政府。第一部分,导论。这部分主要探讨研究的缘起、研究的意义以及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重点对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并深度分析相关理论,从而得出文章可能的创新之处与不足。第二部分,乡镇与乡镇治理。通过历史分析法,对我国乡镇发展历程进行回顾,梳理了我国乡镇治理模式的演变,揭示了建国以来我国乡镇政权体制的发展变化以及乡镇政府的角色演变,并对我国乡镇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进行了剖析。第三部分,国内外乡镇治理的经验与启示。本部分通过比较研究法,在分析研究国内外地方及乡镇治理积累的一些比较成熟的经验做法的基础上,提出其对我国推进乡镇治理模式重构的借鉴与启示。第四部分,苏南乡镇的发展与治理改革的动因。苏南地区凭借良好的区位条件和工业基础,并抢抓开发开放的机遇,崛起了一大批综合实力不凡的“经济强镇”,凸现了经济总量大、人口集聚度高、城市化水平高、产业特色鲜明等特征。本部分运用PEST分析法,从政治、经济、社会、技术四个角度的因素分析来总体把握苏南经济强镇治理模式重构的宏观环境和影响因素。并对经济强镇治理模式重构的动因,从经济动力、政治动力和现实动力三大方面进行作了详细的分析,指出了传统的乡镇行政管理体制与苏南经济强镇谋求可持续发展之间形成强烈的冲突,必须要通过重构治理模式,从而拓展发展空间,激发体制活力,提高发展绩效。第五部分,苏南强镇扩权的实践探索。苏南经济强镇根据自身实际,并在国家、省和市等各级政策制度的引领下,围绕扩大管理权限、开展综合执法和便民服务、优化机构编制和人员配置、创新经济强镇的管理体制等方面作了全新的探索。第六部分,苏南强镇扩权后的成就与问题。本部分在论述苏南强镇扩权带来的正效应的基础上,重点分析其存在的若干问题和其背后的原因。苏南强镇通过扩权改革,在管理体制、组织机构等自身体系调整优化以及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都己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与此同时,在放权的合法性、资源政策倾斜、政策执行、权责匹配、体制障碍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第七部分,推进我国经济强镇治理模式重构的对策与思考。论文指出,从强镇扩权向扩权强镇延伸和提升,须从思想认识的提升、制度设计的引领,要素功能的完善、权力运用的规制以及城市演进的方面等方面着手,持续推进配套改革,以战略性、整体性、系统性设计与思路,谋求改革的深化,不断释放“改革红利”。第八部分:结论。主要概括出本文的几点基本结论,并提出进一步思考的方向。
严霄云[10](2013)在《符应理论视角:职业教育与中国新产业工人的生产 ——一项对H市XS经济技术开发区中职校工(生)的研究》文中认为研究农民工问题的立意要与中国特定的工业化过程相联系,而具体工人的生产与不同管理制度和生产关系的工厂制度相结合。中国农民工向新产业工人转换有着特殊的社会背景,但与世界主要国家工业化相比较也具有共同点,都是符合工业化进程对劳动力有着数量和质量上的需求这一客观规律。自工业革命起,工厂制度作为资本积累方式和劳动生产组织在国家干预、市场力量、劳动过程共同作用之下发生着变迁,根本目的在于控制经济系统的稳定性和社会阶级结构的再生产。鲍尔斯与金蒂斯归纳了美国历史上工厂制度变迁与教育制度改革之间的相互作用,提出了联系教育过程与劳动过程的“符应原则”。狭义上的“符应原则”指学校教育的社会关系与工厂劳动的社会关系之间的对应性,而广义的“符应原则”指国家通过学校教育将潜在劳动力统合至社会经济结构中去。中国的中等职业学校是为工业化提供产业工人的教育机构,近年来农村户籍的学生逐渐成为中职教育的主体,毕业之后成为企业一线用工的主体。但鉴于工业社会中教育层次与职业层次的联系,中等职业教育一直存在“阶层再制还是劳动力提升?”的争论。学校和工厂都已成为培养产业工人的地方,本文应用“符应原则”运行机制从知识技术、个性品质、阶层意识三个方面对杭州下沙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中职校工(生)在中职学校、制造业工厂接受的训导进行分析,应用“符应原则”传送机制对这一潜在劳动力成为产业工人的过程进行区分,从中反映出国家意识形态、工厂制度的强制与同意因素。在工业化的推动下,劳动方式的转变主要体现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向现代化的工业劳动。但在改革开放之前,中国的工业体系基本上对农村劳动力采取封闭措施,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发展劳动力市场才使得农村劳动力成为产业工人的一员。与这段历史相似的是,中国的中等职业教育一开始只招收少量农村家庭的精英子女,1992年之后开始对农村人口放开,但之前的分配工作、落户等政策不再具备,中等职业教育逐渐成为一种生存教育。工业生产体系内部是多元化的,即使是在制造业工厂,工作岗位也分若干层次,而教育与职业之间的联系在所有工业社会中本质都是一样的,有着很强的相关性。“符应原则”的传送机制就是要将社会身份不同的潜在劳动力分配到分层化的教育格局和劳动格局中去。中国建立了不同层次的教育机构,对应着不同职业发展的可能性,并通过教育分流进行分配。农村家庭子女由于受限于各种资本,客观的结果是其进入中等职业教育的比例逐年扩大,而其毕业后从事的职业层次有降低的趋势,难免引起教育再生产的讨论。工业化带来的另一相似影响是企业与工人之间是资本--劳动力的市场化劳动关系,在国际分工领域,中国位于产业链的中后段,国际资本强调的是弹性的积累,在劳动领域表现为低层次工人工作的临时性和不稳定性。中国制造业需要在竞争中壮大,提升产业工人的人力资本成为转型的关键,这也对中职校工(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代工厂往往通过劳动分工和等级区分对企业进行复杂控制。统治阶级在教育政策有两大目标:一是劳动力的再生;二是生产关系的再生。“符应原则”在学校层面的运行机制在中国的中等职业学校也显示了它的作用:在知识技术训导方面,中职学生由于性别、家庭经济条件、个人喜好等因素,选择的专业也不尽相同,这对其进入制造业一线生产岗位产生了影响;在个性品质训导方面,中职学生特别强调纪律约束和规范内化,这与之后的工作要求是对应的;在成层意识训导方面,中等职业教育宣传的是蓝领文化,通过隐性课程来塑造学生的价值观,中职学生在此训导之下分化为积极、消极制造两类群体。进入工厂之后,极大多数中职校工(特别是流水线生产上的用工)被安排在劳动等级制分工的较低层次,工厂对等级制分工所需要的知识技术、个性品质有着更为明确的要求,中职校工(生)必须接受工厂的再次训导,职业教育再次发挥了作用。与学校教育的相对公平而言,工厂的训导更带有技术、官僚控制的意图。在结构的限制之下,部分上进的中职校工(生)寻求工厂外部的职业教育资源,通过提升人力资本达到符合职业层次提高所需要的条件。工厂制度的物质基础是资本对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和对劳动过程的控制,与发达国家的工厂制度的变迁相比,中国沿海开发区的制造业工厂在劳动分工、管理制度、劳动力市场分割等方面呈现趋同性,当然也有自身的一些特点。下沙开发区的制造业有四大行业,每个行业的一线生产的工种基本上可以分为普工和技工。“符应原则”的传送机制在中职校工(生)被分配至东部沿海开发区时出现了新的内容,与制造业专业关系不大的中职校工(生)主要通过劳务派遣形式来工厂充当普通操作工人,地区差异成为异地工作制造同意的基础。在市场环境下,劳动力在工厂内部转换为劳动,光靠强制手段是不行的,必须结合同意才能达到有效生产的目的。技术控制和官僚控制成为下沙制造业工厂普遍采用的控制方式,这一控制方式的合法性来自于工业社会普遍适用的技术决定论--选优任能论。工厂对处于劳动等级制分工不同位置的中职校工(生)进行再次整合,并促使其形成与工作相联系的阶层意识。而整合的过程同时也是分化的过程,中职校工(生)发挥个人主动性追求个人的利益时也在维护着工厂的利益。由于企业职级的金字塔结构是既定的,中职校工(生)最终成为一线生产的主体,部分中职校工(生)经过时间磨砺成为技术工人和基层管理者,从而实现了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的目的和“符应原则”所反映的劳动等级制分工的再生产。农村户籍的中职校工(生)要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产业工人,需要一系列稳定性因素的保障。受葛兰西思想的影响,鲍尔斯、布洛维从教育过程与劳动过程两方面探讨阶级结构稳定化的作用机制,强调国家干预导致霸权制度的出现。将青年人统合到社会经济结构中去是“符应原则”传送机制的功能,而这一功能的发挥与工厂制度的变迁紧密联系。下沙开发区的工厂制度正发生着重构,这一案例体现了政府、资方、劳工各自的变化情况。总体上说,开发区的工厂制度是向着好的方面发展,当然,在发展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出现若干问题。职业是工业社会中进行社会分层的主要依据,教育--职业--阶层是分层与流动的逻辑。调查数据显示:中职校工(生)在下沙开发区制造业初步形成了稳定的职业群体,标志着这一群体向产业工人进一步的转化,从而说明中等职业教育的有效性。整个工业社会都力图将工人变为具有权利与义务的工业公民,而不是阶级的一员来建构,但“符应原则”最终揭示的是“少数人控制着大部分生产资料,大多数人只有劳动力”的社会现象,对这一社会现象的理解必须重返
二、不能让淘汰设备安装在乡镇企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不能让淘汰设备安装在乡镇企业(论文提纲范文)
(1)二元社会下的家具产业结构转型 ——以顺德乐从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一)经济与社会的研究 |
(二)社会与企业的研究 |
(三)珠三角行业经济的研究 |
(四)乐从家具产业的研究 |
三、研究框架、内容与方法 |
(一)研究框架 |
(二)研究内容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创新点与不足 |
(一)研究的创新点 |
(二)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一章 乐从家具产业的基础阶段(20 世纪80 年代以前) |
第一节 奠基期:明清至建国初期 |
一、广府地区的行会组织 |
二、从家庭作坊到搭棚会馆 |
第二节 过渡期:共和国集体化时期——20 世纪80 年代初 |
一、建国初期——20 世纪70 年代初期 |
二、20 世纪70 年代初——80 年代初 |
小结 |
第二章 乐从家具产业的起步阶段(20 世纪80 年代初——90 年代中) |
第一节 伞式社会与地方企业 |
一、乡镇集体企业 |
二、私营企业 |
第二节 蜂窝式社会与家具制造业 |
一、改革开放的先行者 |
二、价值链网络:家具产销模式确立 |
三、家具工厂的聚合与裂变 |
第三节 反思:家具厂“野蛮生长” |
小结 |
第三章 乐从家具产业的形成阶段(20 世纪90 年代末—2011 年) |
第一节 伞式社会与地方产业 |
一、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 |
二、搭建行业高端平台 |
第二节 蜂窝式社会与产业集群 |
一、跨越式变迁:从简易棚户到高级家私城 |
二、高潮:家具会展经济 |
三、行业群体:乐从家具协会 |
四、成熟:家具产业链的形成 |
第三节 反思:行业群体的依附性 |
小结 |
第四章 乐从家具产业的升级阶段(2012 年——至今) |
第一节 伞式社会与地方产业 |
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
二、特色小镇的布局规划 |
第二节 蜂窝式社会与产城融合 |
一、融合:产学研旅型 |
二、深耕:产业链优化 |
第三节 反思:强伞下的中小企业何去何从? |
小结 |
结论与讨论 |
一、家具产业四大阶段间的衔接发展 |
二、连续谱:家具产业结构“传统—现代”转型 |
三、“伞式社会”和“蜂窝式社会”的强弱转变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图和附表清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表 |
(2)新时代中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概念 |
1.3.1 生态文明 |
1.3.2 农村生态文明 |
1.3.3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国外研究综述 |
1.4.2 国内研究综述 |
1.5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方法 |
1.6 创新点 |
第二章 新时代中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基础 |
2.1 理论渊源——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 |
2.1.1 “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 |
2.1.2 “人化的自然界” |
2.1.3 “人类与自然的和解” |
2.2 本土资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生态文明思想 |
2.2.1 “仁民爱物”——儒家文化蕴含的生态文明思想 |
2.2.2 “道法自然”——道家文化蕴含的生态文明思想 |
2.2.3 “众生平等”——佛家文化蕴含的生态文明思想 |
2.2.4 其他流派文化蕴含的生态文明思想 |
2.3 实践发展——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集体生态文明思想 |
2.3.1 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思想的萌芽阶段 |
2.3.2 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思想的发展阶段 |
2.3.3 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思想的完善和成熟阶段 |
第三章 新时代中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及主要成就 |
3.1 指导思想: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
3.1.1 “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的生态自然观 |
3.1.2 “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生态发展观 |
3.1.3 “用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保护生态环境”的生态法治观 |
3.1.4 “人民的自觉行动”及“国际合作”的行为主体论 |
3.1.5 建设“美丽中国”“美丽乡村”的生态目标论 |
3.2 新时代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目标和基本原则 |
3.2.1 新时代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目标 |
3.2.2 新时代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原则 |
3.3 新时代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 |
3.3.1 生态文化建设 |
3.3.2 生态产业建设 |
3.3.3 人居环境建设 |
3.3.4 体制机制建设 |
3.4 新时代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成就 |
3.4.1 生态文化不断丰富 |
3.4.2 生态产业不断融合 |
3.4.3 人居环境不断改善 |
3.4.4 体制机制不断完善 |
第四章 新时代中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
4.1 观念维度:农村生态文明的文化建设 |
4.1.1 生态意识淡薄 |
4.1.2 生态文明教育缺失 |
4.1.3 乡村文化建设与宣传薄弱 |
4.2 制度维度: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体制与机制 |
4.2.1 法律保障体系建设与执行力量不足 |
4.2.2 政绩考核体制与基层管理能力弱化 |
4.2.3 资金投入及激励机制不完善 |
4.3 行为维度:农村发展模式与环境治理 |
4.3.1 农村生活污染严重 |
4.3.2 农业面源污染的恶性循环 |
4.3.3 乡镇工业化发展对环境的危害 |
4.3.4 乡村建设科学规划不足 |
4.3.5 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
第五章 新时代中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实现路径 |
5.1 培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观念取向 |
5.1.1 树立绿色发展理念 |
5.1.2 提升农民生态文明主体意识 |
5.1.3 加强生态文明思想教育 |
5.1.4 广泛开展生态思想宣传 |
5.2 建立健全保护农村生态环境的制度体系 |
5.2.1 健全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法律和执法体系 |
5.2.2 健全农村生态资金保障机制 |
5.2.3 健全责任追究和激励机制 |
5.3 构建发展和保护协同共生的行为模式 |
5.3.1 推动资源要素向农村配置 |
5.3.2 着力解决生态突出问题 |
5.3.3 持续推进农村产业发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3)精准扶贫中贫困农民内生动力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精准扶贫中激发农民内生动力的理论依据和现实依据 |
第一节 核心概念界定 |
一、精准扶贫 |
二、贫困农民 |
三、内生动力 |
第二节 脱贫攻坚中激发农民内生动力的理论依据 |
一、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思想 |
二、人民历史主体论 |
三、可行能力与权利贫困理论 |
四、内源式发展理论 |
五、社会存在同社会意识之间的辩证关系原理 |
第三节 精准扶贫中激发农民内生动力的现实依据 |
一、它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共同富裕的客观要求 |
二、它是根本摆脱贫困状态,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客观要求 |
三、它是根本提升农民权能,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客观要求 |
四、它是有力保障农民人权,实现贫困治理现代化的客观要求 |
第二章 精准扶贫中农民内生动力不强的主要表现和基本成因 |
第一节 贫困农民内生动力不足的主要表现 |
一、“不愿脱贫”:部分农民依赖政府救济,不愿自食其力 |
二、“不敢脱贫”:部分农民发展思路、机会、能力、支持不足 |
三、“不能脱贫”:部分农民因病债灾致贫,自救力和信心不足 |
第二节 贫困农民内生动力不足的基本成因 |
一、生存环境方面 |
二、社会体制方面 |
三、扶贫政策方面 |
四、贫困农民自身原因 |
第三章 精准扶贫中激发农民内生动力的路径探析 |
第一节 加快基层政府职能转变,构建服务共治型治理体制 |
一、改革帮扶管理机制,促进产业脱贫优质可持续 |
二、供需有效对接,充分赋权群众引导能动参与 |
三、改进动员方式,简政放权第三力量协同参与 |
四、大胆赋权村社,合作化联合参与项目实施 |
第二节 壮大集体经济,构建现代农业生产经营体系 |
一、挖掘多元功能,实现农业发展转型 |
二、鼓励返乡创业,实现人气旺盛回流 |
三、加大人力资源投入,实现农民职业化转型 |
四、挖掘乡村文化价值,实现社区内生源发展 |
第三节 完善村民自治,构建现代化乡村治理体系 |
一、发掘后备人才,党建引领带动 |
二、推进协商民主,实现共建共享 |
三、引进“乡贤”“回巢”,激发内生活力 |
四、推进德法并治,规范参与秩序 |
第四节 加强自我教育,构建贫中农互助共同体 |
一、抓好典型示范,增进互助和谐 |
二、促成协会组织,强化集体行动 |
三、传承优良家风,推进家庭互动 |
四、养成自我教育,巩固内驱脱贫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4)璜塘污水处理厂的改造方案与效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1.1 太湖流域的污染情况及治理现状 |
1.1.2 污水厂升级改造的必要性分析 |
1.2 国内外A~2O工艺研究现状 |
1.2.1 国内污水厂运行现状 |
1.2.2 国外污水厂运行现状 |
1.3 污水处理设备的发展现状 |
1.3.1 格栅技术的发展现状 |
1.3.2 水泵技术的发展现状 |
1.3.3 鼓风机技术的发展现状 |
1.4 研究的目的及内容 |
1.5 技术路线图 |
第2章 璜塘污水厂运行现状 |
2.1 城镇背景概述 |
2.2 污水厂概况 |
2.3 污水厂工艺介绍 |
2.4 污水厂主要构筑物介绍 |
2.4.1 调节池 |
2.4.2 厌氧池 |
2.4.3 生化池 |
2.4.4 二沉池 |
2.4.5 混凝沉淀池 |
2.5 污水厂运行工况分析 |
2.5.1 污水厂进出水水质现状 |
2.5.2 污水厂生物处理各工艺段现状 |
2.5.3 污水厂主要设备运行现状 |
2.5.4 污水厂电耗现状 |
2.5.5 运行突发事件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璜塘污水厂改造方案的研究 |
3.1 进水水量水质分析 |
3.1.1 进水水量趋势分析 |
3.1.2 进水水质趋势分析 |
3.2 抗原水冲击改造方案的研究 |
3.2.1 进水管理 |
3.2.2 泵站检测 |
3.2.3 增加回流管路 |
3.3 化纤瓶片的处理方案 |
3.3.1 瓶片特点介绍 |
3.3.2 新型格栅机的研制 |
3.3.3 滚筒过滤机的研制 |
3.3.4 泵吸过滤机的研制 |
3.4 生物处理工艺的改造 |
3.5 污水厂节能降耗的改造 |
3.5.1 污水厂能耗分析方法 |
3.5.2 璜塘污水厂电耗概况 |
3.5.3 污水提升水泵的节能改造 |
3.5.4 曝气风机的节能改造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璜塘污水厂的效能研究 |
4.1 抗原水冲击应急改造效果 |
4.2 瓶片处理效果 |
4.2.1 滚筒过滤机效果 |
4.2.2 泵吸过滤机效果 |
4.2.3 瓶片处理效果对比 |
4.3 生化池改造效果分析 |
4.4 节能改造效果分析 |
4.4.1 提升泵改造的效能分析 |
4.4.2 风机改造的效能分析 |
4.4.3 节能改造的经济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中国工匠(论文提纲范文)
一 |
二 |
三 |
四 |
1. 利用绍兴县及浙江省所给予的优惠待遇和良好的投资环境及地理条件, 建设具有一流国际技术水平和质量的汽车配件及应用其制造技术而制造的各种工业用零配件的销售、维修服务及相关业务先进工厂, 为提高中国生产效益和改善生活环境做出贡献。 |
2. 使用先进技术及科学的经营管理方法, 努力使在下一条款项所定义的产品质量、性能、设计等方面在国际市场具有竞争能力。 |
3. 改善和提高包括材料、零部件在内的中国汽车配件、纺织机械配件及应用其制造技术生产的工业用零配件和纺织机械零件及应用其制造技术的工业产品的技术水平, 谋求促进代替汽车零件的进口, 促进中日两国经济技术合作, 同时获得合资当事人所能满意的经营效益。 |
(6)基层政府对乡镇企业污染治理的现状分析与优化政策 ——以Q乡政府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 |
1.2 研究的意义和目的 |
1.2.1 研究的意义 |
1.2.2 研究的目的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主要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1.6 创新点 |
第2章 Q乡企业环境污染的概况及其成因 |
2.1 Q乡企业现状 |
2.1.1 Q乡企业分类情况 |
2.1.2 Q乡企业分布情况 |
2.2 Q乡企业环境污染的类型及特点 |
2.2.1 Q乡企业环境污染的类型 |
2.2.2 Q乡企业污染的特点 |
2.3 Q乡企业环境污染的成因 |
第3章 Q乡政府及企业环境污染治理面临的困境 |
3.1 基层政府环保部门对乡镇企业环境保护监管的缺位 |
3.1.1 基层政府环保部门人力资源缺乏 |
3.1.2 基层政府缺乏环保专业管理人员 |
3.1.3 执法难度大 |
3.1.4 企业布局不合理 |
3.2 Q乡企业环境污染治理的能力低下 |
3.2.1 成本与收益的约束 |
3.2.2 知识信息与技术约束 |
3.2.3 专业人员与管理能力约束 |
第4章 Q乡政府对乡镇企业环境污染治理的措施与效果 |
4.1 社会共治——Q乡政府治理企业环境污染的原则 |
4.1.1 社会共治制度的内涵 |
4.1.2 Q乡政府实现乡镇企业环境污染治理的路径 |
4.2 Q乡政府对企业环境污染治理的措施 |
4.2.1 实现排查、巡查全覆盖 |
4.2.2 建立完善二、三级网格化体系 |
4.2.3 完成重点工作整治任务 |
4.2.4 加强宣传和培训机制 |
4.2.5 严把企业“复工关”与打造智慧环保体系相结合 |
4.3 Q乡企业环境治理的效果 |
4.3.1 增强企业负责人的环保意识 |
4.3.2 污染物增长量持续下降 |
4.3.3 群众的环保意识显着提高 |
4.3.4 乡政府的管理能力明显提升 |
第5章 进一步加强Q乡政府治理乡镇企业环境污染措施的建议 |
5.1 正确处理乡域整体发展与环境污染的关系 |
5.1.1 协调处理发展经济与治理企业污染的矛盾 |
5.1.2 正确处理乡域稳定与企业污染的关系 |
5.2 进一步完善网格化监管体系 |
5.2.1 网格化管理制定的遵循原则 |
5.2.2 打造环保网格化管理制度 |
5.3 继续深化社会共治手段治理乡镇环境污染企业 |
5.3.1 环保设备不达标的企业一律关停 |
5.3.2 转变乡镇企业经营者的管理思维 |
5.3.3 通过第三方实现管理全覆盖 |
5.4 政府规划产业园区集中治理污染 |
5.4.1 规划环保工业园区的要求 |
5.4.2 全面整顿,集中入园 |
5.4.3 打造环保工业园区需要注意的几个要素 |
5.4.4 打造环保工业园区与家居旅游新模式 |
5.5 加大对企业负责人的培训问责力度 |
5.6 政府搭建Q乡企业污染治理融资平台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7)“江西省人杰工业设备安装有限公司”的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框架 |
1.5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5.1 国外研究现状 |
1.5.2 国内研究现状 |
2 战略管理理论基础及战略分析工具 |
2.1 战略管理理论概述 |
2.2 企业竞争优势理论 |
2.3 战略管理过程 |
2.3.1 战略分析 |
2.3.2 战略选择及评价 |
2.3.3 战略实施及控制 |
2.4 战略分析工具 |
2.4.1 PEST分析模型 |
2.4.2 SWOT分析模型 |
3 人杰的发展现状与战略分析 |
3.1 公司简介 |
3.2 公司外部环境PEST分析 |
3.2.1 政治环境 |
3.2.2 经济环境 |
3.2.3 社会文化环境 |
3.2.4 技术环境 |
3.3 公司内部环境SWOT分析 |
3.3.1 优势 |
3.3.2 劣势 |
3.3.3 机遇 |
3.3.4 威胁 |
4 人杰发展战略的选择 |
4.1 战略目标的制定 |
4.2 战略的选择 |
4.3 战略的措施 |
5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环境犯罪预防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价值与研究现状 |
(一)选题价值 |
(二)研究现状 |
二、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一)研究方法 |
(二)技术路线 |
三、主要内容及创新之处 |
(一)主要内容 |
(二)创新之处 |
第一章 环境犯罪预防理论前设 |
第一节 环境犯罪的界定 |
一、犯罪概念的学科解读 |
二、本文中环境犯罪的界定 |
第二节 环境犯罪的现状及特征 |
一、环境犯罪的现状 |
二、环境犯罪的特征 |
第三节 环境犯罪预防的基础理论 |
一、犯罪预防概述 |
二、环境犯罪预防的理论依据 |
三、环境犯罪预防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国外环境犯罪预防现状及评析 |
第一节 美国环境犯罪预防现状及评析 |
一、美国环境犯罪预防之立法 |
二、美国环境犯罪预防之实践 |
三、评析 |
第二节 澳大利亚环境犯罪预防现状及评析 |
一、澳大利亚环境犯罪预防之立法 |
二、澳大利亚环境犯罪预防之实践 |
三、评析 |
第三节 日本环境犯罪预防现状及评析 |
一、日本环境犯罪预防之立法 |
二、日本环境犯罪预防之实践 |
三、评析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环境犯罪预防的体系构建 |
第一节 环境犯罪的生成 |
一、犯罪生成概述 |
二、环境犯罪的生成 |
第二节 环境犯罪预防体系的要素分析 |
一、环境犯罪预防的原则选择 |
二、环境犯罪预防的主体选择 |
三、环境犯罪预防的对象选择 |
四、环境犯罪预防的手段选择 |
第三节 环境犯罪预防的体系选择 |
一、应当以环境犯罪的生成为依据 |
二、应当以事前、事中和事后划分预防层次 |
三、应当以犯罪预防和被害预防为重点 |
四、环境犯罪预防的基本体系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环境犯罪的社会预防 |
第一节 社会预防概述 |
一、社会预防的概念 |
二、社会预防的特点 |
第二节 环境犯罪之宏观社会预防 |
一、确立预防优先的指导思想 |
二、完善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原告资格 |
三、树立公民环境道德意识 |
四、大力发展环保产业 |
第三节 环境犯罪之微观社会预防 |
一、环境犯罪之家庭预防 |
二、环境犯罪之学校预防 |
三、环境犯罪之社区预防 |
四、环境犯罪之企业预防 |
五、环境犯罪之被害人预防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环境犯罪的情境预防 |
第一节 情境预防概述 |
一、情境犯罪预防的定义 |
二、情境犯罪预防的价值 |
第二节 环境犯罪情境预防的具体展开 |
一、情境预防的具体举措 |
二、环境犯罪领域情境预防的具体运用 |
第三节 环境犯罪情境预防的个案分析——以企业违法排污为例 |
一、企业违法排污的具体情境 |
二、企业违法排污的情境预防措施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环境犯罪的刑罚预防 |
第一节 刑罚预防概述 |
一、刑罚预防的定义 |
二、刑罚预防的特征 |
三、刑罚预防的功能 |
第二节 环境犯罪之立法预防 |
一、确立多元的环境犯罪立法模式 |
二、增设新的环境犯罪罪名 |
三、完善环境犯罪刑罚适用原则 |
四、完善环境犯罪刑罚适用种类 |
第三节 环境犯罪之司法预防 |
一、成立环境污损司法鉴定机构 |
二、综合运用各种因果关系证明理论 |
三、提高司法人员专业水平 |
四、建立环境行政执法与司法联动机制 |
五、充分发挥环保法庭的作用 |
六、建设环保警察队伍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9)强镇扩权:苏南乡镇治理模式的重构 ——以苏州经济发达镇为研究对象(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的缘起 |
二、研究的意义 |
三、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四、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分析视角 |
五、研究方法与论文思路 |
六、可能的创新之处与不足 |
第一章 乡镇与乡镇治理 |
第一节 我国乡镇发展的历史沿革 |
一、建国以前的乡村组织体系 |
二、建国以后农村基层组织的制度变革 |
第二节 我国乡镇治理模式的演变 |
一、建国以来乡镇政权体制的发展变化 |
二、建国以来我国乡镇政府的角色演变 |
第三节 我国乡镇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分析 |
一、目前我国的乡镇治理模式 |
二、我国乡镇治理中存在的问题 |
三、我国乡镇治理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国内外乡镇治理的经验与启示 |
第一节 国外的地方(基层)治理 |
一、国外地方(基层)治理的实践 |
二、国外地方(基层)治理的教训 |
三、国外地方(基层)治理对我国乡镇治理的启迪和借鉴 |
第二节 国内乡镇治理改革的探索 |
一、广东省的“简政强镇” |
二、浙江省的“强镇扩权” |
三、山东省的“扩权强镇” |
四、吉林省的“百镇建设” |
第三节 我国港台地区的基层治理 |
一、香港基层治理的经验与借鉴 |
二、台湾基层治理的实践和启示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苏南乡镇的发展与治理改革的动因 |
第一节 苏南乡镇的发展之路 |
一、苏南乡镇的发展演变 |
二、苏南乡镇发展的历史社会基础和现实自然条件 |
第二节 苏南乡镇的总体特征 |
一、经济总量大,人口集聚度高 |
二、城镇化水平高,产业特色鲜明 |
第三节 苏南经济强镇发展呼唤治理改革 |
一、苏南经济强镇治理模式重构的背景 |
二、苏南经济强镇治理模式重构的动因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苏南强镇扩权的实践探索 |
第一节 强镇扩权:苏南乡镇治理模式的重构 |
一、苏南乡镇治理的创新实践 |
二、苏南强镇扩权的政策依据 |
三、苏南强镇扩权的制度设计 |
四、苏南强镇扩权的政府定位 |
第二节 苏南强镇扩权的具体措施 |
一、下放权力,赋予强镇部分县级管理权限 |
二、重赋功能,打造强镇治理新型服务平台 |
三、优化结构,重组强镇资源配置方式 |
四、再造流程,优化强镇政府运行方式 |
五、尊重基层,因地制宜推进扩权试点 |
第三节 苏南强镇扩权实践中的若干创新 |
一、扩大经济强镇的管理权限 |
二、开展综合执法和便民服务 |
三、优化机构编制和人员配置 |
四、创新经济强镇的管理体制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苏南强镇扩权后的成就与问题 |
第一节 苏南强镇扩权后取得的成就 |
一、产生了经济强镇扩权改革的“四大效应” |
二、实现了经济强镇运行和管理机制的“三大转变” |
三、促进了经济强镇公共治理和经济社会的“两大提升” |
第二节 苏南强镇扩权后产生的若干困惑 |
一、放权和用权的合法性问题 |
二、资源政策倾斜不力问题 |
三、政策执行问题 |
四、权责匹配问题 |
五、部门协调问题 |
六、体制障碍问题 |
第三节 苏南强镇扩权后产生困惑的原因分析 |
一、路径依赖导致阶段性的合法性缺失 |
二、思想认识不一致、不统一 |
三、制度设计不周全、不系统 |
四、利益博弈影响改革进程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推进我国经济强镇治理模式重构的对策与思考 |
第一节 注重思想认识的提升 |
一、提升领导思想认识,支持强镇扩权 |
二、加快干部理念更新,推进强镇扩权 |
三、引导群众积极参与,共享强镇扩权 |
第二节 注重制度设计的引领 |
一、突出上层设计的首要性 |
二、突出制度设计的配套性 |
三、突出制度汲取的广泛性 |
第三节 注重要素功能的完善 |
一、营造有利环境 |
二、夯实物质基础 |
三、强化要素保障 |
四、加强组织领导 |
第四节 注重权力运用的规制 |
一、确权须明确,风险重监控 |
二、用权要规范,执行须有效 |
三、绩效重测评,违规必问责 |
第五节 注重城市演进的方向 |
一、创新城镇建设理念 |
二、突出规划引领发展 |
三、注重生态环境建设 |
第六节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学术论文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附录4 |
附录5 |
附录6 |
附录7 |
致谢 |
(10)符应理论视角:职业教育与中国新产业工人的生产 ——一项对H市XS经济技术开发区中职校工(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 问题的提出 |
二、 职业教育与社会阶层关系的研究论述 |
(一) 教育在阶层中的作用 功能主义与冲突理论的歧见 |
(二) 职业教育 阶层再制还是劳动力提升 |
(三) 职业技术分层 产业工人在生产关系中的位置 |
三、 研究的意义 |
第二章 理论概念与研究方法 |
一、 理论概念 |
(一) 教育的阶级再生产理论 |
(二) 劳动过程理论 |
(三) 核心概念 |
二、 研究内容 |
(一) 研究框架和主要内容 |
(二) 研究方法与调查对象说明 |
第三章 国家产业政策与农村家庭劳动方式、中职教育的选择 |
一、 农业劳动方式向工业劳动方式转化 |
(一) 农村劳动力农业劳动方式的维系 |
(二) 农村劳动力转向工业劳动用工的机会 |
二、 职业教育发展与农村家庭职业教育选择 |
(一) 工业化与中等职业教育政策 |
(二) 中等职业教育对农村家庭的影响层面 |
三、 农村家庭子女对中等职业教育的具体选择 |
(一) 考试制度 |
(二) 社会选择 |
(三) 分流的反应 |
四、 小结 |
第四章 中职教育 中职校工(生)的初次整合 |
一、 职业知识技术训导 |
(一) 两类不同意愿的学生 |
(二) 各自专业的技术训导 |
(三) 与工厂有关的知识技术训导 |
二、 职业个性品质训导 |
(一) 中职学校的时空控制 |
(二) 纪律约束中的个性品质 |
(三) 规范内化中的个性品质 |
三、 职业教育成层意识训导 |
(一) 学校的成层文化 |
(二) 中职校生成层认同意识 |
(三) 中职校生成层抵制意识 |
四、 小结 |
第五章 职校到工厂 中职校工(生)初次整合后的分配 |
一、 职业资格与顶岗实习 |
(一) 职业资格空间 |
(二) 实习与顶岗实习 |
二、 杭州下沙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发展背景与劳动力市场 |
(一) 杭州下沙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发展背景 |
(二) 杭州下沙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劳动力市场 |
三、 中职校工(生)劳动力“符应”分配机制 |
(一) 初职的符应分配机制 |
(二) 符应分配机制产生的认同与抵制 |
四、 小结 |
第六章 制造业工厂制度 中职校工(生)的再次整合 |
一、 下沙制造业工厂的劳动组织控制结构与中职校工(生)的定位 |
(一) 下沙制造业工厂的劳动分工与等级 |
(二) 下沙制造业工厂的时空控制 |
(三) 中职校工(生)在下沙各类制造业企业中的职业层次与变动依据 |
二、 制造业工厂职业知识技术再训导 |
(一) 职业知识技术训导的推动力与中职校工(生)的认识 |
(二) 职业知识技术训导论的途径与中职校工(生)的选择 |
三、 制造业工厂个性品质再训导 |
(一) 以工厂纪律为基础的规则定向再训导 |
(二) 以工厂考核为指向的规范内化再训导 |
四、 小结 |
第七章 制造业工厂制度的延伸 国家意识形态下的中职校工(生)向产业工人阶层的转变 |
一、 下沙开发区制造业工厂制度(体制)的变迁与中职校工(生)的认识 |
(一) 制造业工厂内部层面的问题 |
(二) 制造业工厂外部层面的问题 |
二、 下沙开发区制造业中职校工(生)的职业流动与阶层意识 |
(一) 中职校工(生)的职业流动 |
(二) 中职校工(生)的阶层意识 |
三、 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讨论 |
一、 主要结论 |
二、 需要进一步讨论的问题 |
附录 |
参考文献 |
个人成果 |
后记 |
四、不能让淘汰设备安装在乡镇企业(论文参考文献)
- [1]二元社会下的家具产业结构转型 ——以顺德乐从为例[D]. 何绮珊.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 2021(02)
- [2]新时代中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研究[D]. 梁枫. 河北大学, 2019(08)
- [3]精准扶贫中贫困农民内生动力问题研究[D]. 陈政. 太原科技大学, 2019(04)
- [4]璜塘污水处理厂的改造方案与效能研究[D]. 邹泉.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8(02)
- [5]中国工匠[J]. 朱晓军. 江南, 2018(06)
- [6]基层政府对乡镇企业污染治理的现状分析与优化政策 ——以Q乡政府为例[D]. 王旭昊. 河北大学, 2018(12)
- [7]“江西省人杰工业设备安装有限公司”的发展战略研究[D]. 黄仁杰. 江西财经大学, 2015(02)
- [8]环境犯罪预防论[D]. 邓琳君. 华南理工大学, 2015(01)
- [9]强镇扩权:苏南乡镇治理模式的重构 ——以苏州经济发达镇为研究对象[D]. 孙广琦. 苏州大学, 2014(09)
- [10]符应理论视角:职业教育与中国新产业工人的生产 ——一项对H市XS经济技术开发区中职校工(生)的研究[D]. 严霄云. 上海大学, 201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