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电影在中国虽是舶来品,但自其传入中国,特别是中国民族电影诞生之后,由于它所反映的是中华民族的历史与现状、生活与斗争,观众对象也主要是中国的普通民众,所以它在自身成长发展过程中就必然要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的营养,尊重中国观众的审美习惯,逐步形成自己的创作特色和民族风格。因此百年中国电影的民族化之路是清晰可见的。在早期中国电影的创作中,传统文艺形式中的戏曲、小说、民间传说和诗歌等就成为了影片创作的重要题材内容资源,同时,有意识地借鉴中国传统戏剧、小说、绘画等艺术形式的创作技法,也是中国各个时期的导演都具备的特色。进入新时期,电影理论界先后掀起了20世纪70年代末和21世纪初两次关于电影民族化的讨论热潮。研究者们开始更多地将电影民族化作为一个涉及中国电影发展的重要理论问题进行分析与探讨。同时,进入新时期的中国电影理论从其自身的发展情况来说,也有着一种追求民族化的趋势。与理论相伴,新时期电影在创作上对民族化追求也在几代导演身上有着不同的体现。从内容方面来看,民族生活、民族性格、民族精神以及民族文化内核都成为了电影表现的主要内容。从影片的形式来看,戏曲、话本、诗词、国画中的叙述方法、结构形式和艺术技巧等仍然是电影民族化创作借鉴的对象。在继承与借鉴的同时,电影艺术家还对传统的艺术手法进行了改造与创新,并尝试与西方电影艺术手段结合,达到了很好的艺术表现效果。除此之外,新时期电影还进一步从审美意识上来把握民族精神和民族灵魂,在影片中渗透着浓郁的民族风情和民族神韵,而对意境理论的坚持与发展则成为当中最重要的内容。总的来看,新时期中国电影能够把民族美学传统和现代电影语言融会起来,在吸收和借鉴其他民族富有表现力的艺术手法和电影语言的基础上张显出了中国电影自身的美学特色,保持着自身独特的民族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