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素蛋白论文-郭忠建,于宪印,董现云,于萌涵

泛素蛋白论文-郭忠建,于宪印,董现云,于萌涵

导读:本文包含了泛素蛋白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泛素,v-UB合成多肽,单克隆抗体,特异性

泛素蛋白论文文献综述

郭忠建,于宪印,董现云,于萌涵[1](2019)在《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泛素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一文中研究指出泛素(ubiquitin,UB)是一种小分子质量蛋白。从氨基酸序列上看,杆状病毒UB与真核生物UB的差异体现在2段序列上,即第15~31个和第53~57个氨基酸,其余的序列高度保守。这种高度保守性使得许多商业化的抗泛素抗体难以特异地将二者区分开来。将人工合成的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ombyx mori nucleopolyhedrovirus,BmNPV)UB(v-UB)多肽~(17)TEPAETVADLKQ~(28)作为免疫原免疫BALB/c小鼠,成功制备了针对该多肽的特异性单克隆抗体,实现了对v-UB的特异性检测。利用该抗体,确定v-UB在细胞质中形成的斑点状结构为P62内涵体(inclusion body)。获得的单克隆抗体为今后v-UB的研究提供了实验基础。(本文来源于《蚕业科学》期刊2019年04期)

董慧琳,聂红明,梅昭荷,赵彬彬,姜煜资[2](2019)在《泛素蛋白酶体途径的应用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泛素蛋白酶体途径(UPP)是一种依赖ATP进行的,具有高度特异性和选择性的蛋白质降解途径,其在真核细胞中广泛存在,在细胞周期调控、信号转导、抗原提呈、免疫应答等生物学功能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已知,该途径与神经退行性变、病毒感染、肿瘤、心血管等方面都有着密切联系,一旦UPP异常,影响α-synuclein、Parkin蛋白功能,就会导致帕金森病的发生。SCF蛋白复合物中Skp2、E3泛素连接酶c-Cbl、泛素结合酶E2C等均与肿瘤的发生发展有关。HCMV病毒等多种病毒都会攻击或利用UPP来逃避免疫攻击。此外,还有许多疾病的发生也均有报道与UPP有关,但目前我们对该体系知之甚少,对此的相关研究也远远不够,还需更多探索。(本文来源于《中国医药导报》期刊2019年29期)

潘莉,司秋菊,徐华洲,李媛,张艳慧[3](2019)在《大黄?虫丸对ox-LDL诱导血管内皮细胞泛素蛋白酶体系统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损伤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泛素蛋白酶体系统(UPS)的变化以及大黄?虫丸对泛素(Ub)、泛素激活酶(UbE1)、核转录因子(NF-κB)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HUVEC,加入ox-LDL共同孵育制成细胞损伤模型。将药物血清作用于细胞,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ox-LDL组、大黄?虫丸(1 400 mg·kg~(-1)、700 mg·kg~(-1))干预组、辛伐他汀阳性对照组。观察各组细胞形态,ELISA法检测ICAM-1含量,免疫组化法检测Ub表达,RT-PCR法测定UbE1、NF-κB、IκB mRNA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UbE1、NF-κB、I-κB的蛋白表达。结果大黄?虫丸干预后细胞形态随浓度变化趋于正常;ICAM-1含量降低(P <0.05);Ub呈弱阳性;UbE1、NF-κB mRNA表达减少(P <0.05),蛋白表达量下降;IκB mRNA上调(P <0.01),蛋白表达量增加。结论大黄?虫丸可通过阻抑泛素蛋白酶体系统活化NF-κB干预基因的表达,从而减轻动脉粥样硬化(AS)的炎症反应。(本文来源于《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期刊2019年09期)

黄仕美,臧贵勇,汪元河,罗亚[4](2019)在《海洛因对大鼠额叶、海马区泛素蛋白酶体功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海洛因对大鼠额叶和海马区脑组织形态学改变及Ub、UbE1在脑组织中的表达,探讨海洛因对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和形态的影响及其发生机制。方法:选择SD大鼠,分为3组(短时组2w、长时组4w及正常对照组),首日每次皮下注射海洛因3mg/kg,每天2次,逐日按3mg/kg递增海洛因注射量,连续9天(第9天每次剂量达27mg/kg),第10天用5.0mg/kg纳洛酮腹腔注射,诱发戒断症状,对海洛因成瘾大鼠模型戒断症状进行评分;对照组按同样方式注射等量生理盐水。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别检测Ub、UbE1在神经元中的表达变化。结果:Ub和UbE1主要表达在神经元细胞核、细胞质内,细胞外未见表达。图像分析显示Ub、UbE1的表达量均为海洛因长时依赖组(4w)<海洛因短时依赖组(2w)<非海洛因依赖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海洛因中毒可引起脑组织形态学改变,表现为神经元数量减少、神经元变性等,其机制可能与泛素蛋白酶体功能障碍有关。(本文来源于《现代养生》期刊2019年10期)

谢少利,刘家有,王碧娟,黄红梅,李静佳[5](2019)在《泛素蛋白连接酶E3A在乳腺癌细胞中作用的蛋白质组学与生物信息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蛋白质组学与生物信息学方法探讨泛素蛋白连接酶E3A(UBE3A)在乳腺癌细胞中的生物学功能。方法:将叁阴性乳腺癌细胞MDA-MB-231分别转染shRNA-UBE3A片段(UBE3A敲低组)与阴性对照shRNA片段(对照组)后,采用双向电泳(2-DE)法及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TOF-MS/MS)对两组细胞的差异蛋白质分离和鉴定;采用DAVID Functional Annotation及String在线工具对差异表达蛋白质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2-DE及MALDI-TOF-TOF-MS/MS分离和鉴定出28个差异蛋白,其中UBE3A敲低组相对于对照组有4个表达上调,24个表达下调。与DAVID数据库有23个相匹配,其中能够进行生物学途径、细胞成分、分子功能注释分类的蛋白质分别为23个(100%)、20个(87.7%)和23个(100%),而在泛素-蛋白酶体系统及糖代谢方面分类比较明确;String分析显示这些差异蛋白中有23个存在直接或间接的联系。结论:UBE3A可能通过泛素-蛋白酶体系统功能与糖代谢途径参与乳腺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调控。(本文来源于《中国普通外科杂志》期刊2019年05期)

李云海[6](2019)在《PSMD2通过调控p21和p27的泛素蛋白酶体降解途径影响乳腺癌细胞周期进程》一文中研究指出第一部分蛋白酶体亚基PSMD2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情况目的:分析泛素蛋白酶体系统相关基因在乳腺癌中的差异表达谱,筛选出具有显着表达差异的目标基因进行验证,并分析其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相关性及预后价值。方法:利用TCGA数据库,分析泛素蛋白酶体系统797个相关基因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差异。筛选出具有显着表达差异的基因PSMD2进行RT-qPCR和IHC验证。利用卡方检验分析PSMD2的表达与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利用生存曲线和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PSMD2与乳腺癌预后的相关性。结果:差异基因分析发现,相比于正常组织,在乳腺癌组织中有208个基因表达显着上调,239个基因表达下调。在所有异常表达的26S蛋白酶体核心成分中,PSMD2在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最高。利用RT-qPCR,在32对乳腺癌和正常组织中证实PSMD2的mRNA水平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显着高于正常组织。利用IHC证实,PSMD2的蛋白表达水平在癌组织中的表达同样要明显高于正常组织。高表达PSMD2与患者年龄(p=0.031)、肿瘤大小(p=0.006)、腋窝淋巴结转移(p=0.023)和TNM分期(p=0.016)密切相关。PSMD2高表达的患者总体生存期OS和无远处转移生存期DMFS更差,但PSMD2与无复发生存期RFS无明显相关性。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发现,PSMD2可作为OS(HR=3.15,95%CI:1.08-9.23,p=0.036)和DMFS(HR=3.16,95%CI:1.29-7.72,p=0.012)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相比于正常组织,PSMD2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显着上调。PSMD2的表达与乳腺癌的预后密切相关,并可作为乳腺癌的独立预后因素。第二部分PSMD2对乳腺癌细胞功能的影响及初步机制探讨目的:研究PSMD2在乳腺癌中的生物学功能,并初步探讨PSMD2发挥生物学功能的相关机制。方法:利用GSEA基因富集分析,预测PSMD2在乳腺癌中的潜在的生物学功能。通过siRNA干扰技术,利用CCK-8、克隆形成、裸鼠成瘤等实验手段,检测PSMD2对乳腺癌细胞增殖、肿瘤生长的影响;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PSMD2对乳腺癌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应用western blot检测在干扰PSMD2条件下,细胞周期相关蛋白CDK4、CDK6、cyclin D1、E2F1、Rb、p Rb、p21、p27和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7、cleaved caspase-7、cleaved caspase-9的变化。利用免疫荧光检测干扰PSMD2条件下p21和p27定位改变。在干扰PSMD2的同时,敲低p21和/或p27,通过流式分析p21和p27在PSMD2细胞周期调控中的作用。结果:GSEA分析发现,PSMD2与细胞增殖、细胞周期和凋亡密切相关。细胞功能试验证实干扰PSMD2后,乳腺癌细胞在增殖水平受到了明显的抑制。裸鼠成瘤实验发现,敲低PSMD2可显着抑制肿瘤生长。此外,干扰PSMD2可导致乳腺癌细胞G0/G1期的比例显着增加,S期的细胞比例显着减少。Western blot结果显示,敲低PSMD2之后,CDK4、CDK6、cyclin D1、E2F1和p Rb均出现显着下调,而p21和p27的表达则显着升高。干扰PSMD2还可促进乳腺癌细胞的凋亡,并伴随凋亡相关蛋白cleaved caspase-7和cleaved caspase-9的上调。免疫荧光和胞核胞浆蛋白分离实验发现上调的p21和p27主要位于细胞核内。干扰p21和/或p27,可明显逆转PSMD2敲低引起的细胞周期阻滞。结论:干扰PSMD2可抑制乳腺癌细胞增殖、促进凋亡、抑制肿瘤生长,并导致乳腺癌细胞G0/G1期阻滞。在一定程度上,PSMD2是通过p21和/或p27影响的乳腺癌细胞周期进程。第叁部分PSMD2调控p21和p27表达的分子机制研究目的:深入研究PSMD2调控p21和p27表达的分子机理,阐明PSMD2影响乳腺癌细胞周期进程的具体机制。方法:利用蛋白酶体活性检测试剂盒检测PSMD2敲低对蛋白酶体活性的影响。Western blot分析PSMD2敲低后p21和p27半衰期的改变。应用免疫沉淀实验分析PSMD2对泛素化形式的p21和p27表达水平的影响。利用乳腺癌病例石蜡样本连续切片,研究PSMD2与p21和p27在组织中蛋白表的相关性。免疫共沉淀实验检测PSMD2与p21和p27的蛋白质结合。免疫荧光分析PSMD2与p21和p27在乳腺癌细胞中的共定位。应用免疫共沉淀和GST pull-down实验,验证USP14与PSMD2结合情况。siRNA干扰USP14之后,western blot检测p21和p27表达以及泛素化水平的变化。结果:PSMD2与p21和p27在m RNA水平无明显相关性。敲低PSMD2,可导致蛋白酶体的活性明显下降,总的泛素化蛋白水平上调。敲低PSMD2可显着延长p21和p27的半衰期,并且p21和p27的泛素化水平也出现了明显的升高。50例乳腺癌病例石蜡样本连续切片免疫组化结果显示,PSMD2与p21和p27在蛋白表达水平呈显着负相关性。共转染和免疫共沉淀实验证实PSMD2可与p21和p27结合。共定位分析发现PSMD2与p21和p27主要共定位于细胞核。免疫共沉淀和GST pull-down实验证实USP14可与PSMD2结合。敲低USP14后p21和p27的蛋白水平明显升高,但对PSMD2并无影响。免疫沉淀实验发现,p21和p27的泛素化水平也出现明显升高。结论:PSMD2可与p21和p27结合。USP14很可能参与了PSMD2介导的p21和p27降解。(本文来源于《重庆医科大学》期刊2019-05-01)

陈美含[7](2019)在《E3泛素蛋白连接酶β-TrCP在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中的调控机制及治疗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目的: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Autosomal dominant polycystic kidney disease,ADPKD)是一个系统性疾病,发病率在1/1000~1/400,是最常见的遗传性肾脏病,主要由PKD1或者PKD2基因突变导致。以双侧多发性肾囊肿以及进行性肾脏总体积增大为特征,导致尿液浓缩障碍、高血压、多尿、夜尿症、疼痛、肾结石、血尿,感染和肾功能逐渐丧失。在欧洲,每10名终末期肾病(End stage renal disease,ESRD)患者中就有1名是ADPKD,在美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每20例终末期肾病患者中有1例有ADPKD。长期以来,多囊肾病的治疗和管理并不像其他肾脏病发展的那么迅速,因此寻找有效治疗ADPKD的方法显得尤为重要。泛素-蛋白酶体系统(Ubiquitin-proteasome system,UPS)是重要的蛋白质水解系统,负责降解许多参与细胞生命活动的蛋白质,包括细胞周期进展、凋亡、DNA损伤/修复、内吞作用、耐药性、血管生成和细胞分化,对细胞内环境平衡至关重要,在肿瘤发生和肿瘤存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β-转导素重复序列包含蛋白(β-transducin repeats-containing proteins,β-TrCP)是SCF家族的一员,在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中作用显着。目前很少有关于UPS在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中的研究,因此本文主要探讨E3泛素连酶β-TrCP在ADPKD中的作用以及调控机制。并以UPS为靶点,抑制UPS或者特异性抑制β-TrCP观察其对囊肿生长的作用,为临床诊疗ADPKD提供新思路。研究方法:首先我们想了解β-TrCP在多囊肾病中的表达情况,因此我们通过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免疫组化、免疫荧光等多种方法检测了多囊肾病患者肾组织、PKD小鼠模型肾组织以及人永生化的囊肿衬里上皮细胞(Pkd1~(+/-)细胞)中的β-TrCP,发现其表达上调。其次,我们想要了解β-TrCP在多囊肾病中表达上调的机制。我们在囊肿衬里上皮细胞中过表达以及抑制STAT1检测β-TrCP的表达以及启动子活性,随之我们过表达PC1 C末端剪切片段(Polycystin1 C terminal tail,PC1-CTT)检测β-TrCP的表达以及启动子活性,验证PC1-CTT是否可以通过激活JAK2-STAT1通路上调β-TrCP的表达。紧接着我们想要了解β-TrCP过表达在多囊肾病发展中的作用。我们通过给予MDCK细胞UPS抑制剂PS-341处理以及在IMCD3细胞中特异性敲低β-TrCP,发现囊泡生长受到抑制,证实了β-TrCP在多囊肾病中作为癌蛋白的身份。接下来,我们检测了PS-341处理以及特异性敲低β-TrCP后细胞的增殖和凋亡情况、纤毛的形态和纤毛上多囊蛋白2(Polycustin 2,PC2)的表达,以及β-TrCP的底物PDCD4以及PC2总量变化,并进一步探讨了自噬降解途径与泛素-蛋白酶体途径的交叉和相互作用。由于目前还没有特异性的β-TrCP抑制剂,因此我们暂且选择蛋白酶体抑制剂PS-341作为治疗性药物,在早发型PKD小鼠模型中探讨其对多囊肾病的治疗作用。给予PKD小鼠模型PS-341 0.3mg/kg腹腔注射,每周两次。收集标本检测肾功能和囊肿指数以及生存曲线。结果:我们发现E3泛素蛋白连接酶β-TrCP在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患者、PKD小鼠模型以及囊肿衬里上皮细胞中表达上调,且主要定位细胞核中。接着我们研究了β-TrCP在囊肿衬里上皮细胞中高表达的机制,发现囊肿形成后,PC1-CTT剪切增多,PC1-CTT通过活化下游JAK2-STAT1信号通路促进β-TrCP表达。接下来我们研究β-TrCP的作用,我们发现PS-341可以通过增加纤毛长度以及纤毛上PC2的表达,促进细胞凋亡、抑制细胞增殖,最终抑制叁维立体培养环境下MDCK细胞形成囊泡,但对β-TrCP的底物PDCD4和PC2的总量没有影响。特异性下调β-TrCP可以抑制IMCD3细胞形成囊泡,在人的囊肿衬里上皮细胞中特异性敲低β-TrCP后,纤毛变长,纤毛上PC2表达增加,PDCD4表达上调,PC2总量变化不明显,说明下调β-TrCP可以通过上调其底物PDCD4以及促进纤毛的形成和PC2在纤毛上的定位抑制囊泡生长。而过表达BTRC基因后,纤毛变短,甚至不能正常形成。但是,PS-341处理细胞后,PDCD4和PC2的泛素化降解受到抑制,为什么其总蛋白量却没有改变呢?这使得我们继续探讨其原因,我们发现,PS-341处理囊肿细胞后,自噬通路代偿性活化。PDCD4和PC2可能通过自噬通路代偿性降解。动物实验结果发现,PS-341治疗后,小鼠肾脏的囊肿指数显着降低,肾功能明显改善,生存时间明显延长。我们进一步检测了肾组织中增殖、凋亡和炎症指标,发现PS-341治疗后小鼠肾组织增殖减弱,凋亡增加,炎细胞浸润明显减少。结论:(1)在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中,PC1-CTT通过活化JAK2-STAT1通路促进β-TrCP的表达;(2)β-TrCP作为癌蛋白在ADPKD中高表达;(3)特异性抑制β-TrCP可以通过上调PDCD4、增加纤毛长度以及PC2在纤毛上的有效剂量抑制囊泡生长;(4)PS-341促进细胞凋亡、抑制细胞增殖,最终抑制囊泡生长,可能是通过使纤毛变长,增加纤毛上的PC2的表达实现的。(5)PS-341可以通过抑制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以及减少肾间质巨噬细胞浸润,显着地抑制囊肿生长、改善肾功能,并且显着延长多囊肾病小鼠的生存时间。(6)广谱抑制UPS治疗ADPKD引起自噬通路代偿性活化,可能会伴随某些副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期刊2019-05-01)

孔琪玲[8](2019)在《类泛素蛋白FAT10调控内皮细胞通透性的作用及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背景:血管壁通透性增加是导致心血管疾病的重要病因之一,如血管炎症、动脉粥样硬化及脑卒中等,而增加血管通透性的病理机制尚未充分阐明。类泛素蛋白FAT10是新近发现的类泛素蛋白家族成员之一,在炎症,肿瘤,自噬,凋亡,DNA损伤应答等方面均发现有重要作用。然而FAT10对血管内皮细胞通透性的调控作用未见报道。研究目的:本研究通过在体动物和离体细胞实验探索FAT10调控血管内皮细胞通透性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方法:在体动物实验:Crispr/cas9技术构建FAT10基因敲除小鼠(FAT10~(-/-)),利用角叉菜胶构建小鼠背部皮下炎症模型,通过背部皮下炎症灌洗液白细胞总数及分类检测血管通透性改变,将实验小鼠分为4组:对照组(WT组)、FAT10敲除组(FAT10~(-/-)组)、正常+炎症刺激组(WT+炎症组)、FAT10敲除+炎症刺激组(FAT10~(-/-)+炎症组);组织学苏木-伊红(Hemotoxylin&Eosin,HE)染色检测组织学改变等。体外细胞实验:选择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为研究对象,通过人重组干扰素(IFN-γ)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诱导处理,构建细胞炎症模型,并给予过表达或干扰FAT10腺病毒、转染FAT10质粒及N-乙酰-L-半胱氨酸(N-acetyl-l-cysteine,NAC)处理,将细胞分为12组:正常对照组(con组)、溶剂对照组(Vehicle组)、TNF-α及IFN-γ诱导组(TNF-α+IFN-γ组)、过表达阴性病毒对照组(ad-Ctrl组)、过表达FAT10组(ad-FAT10组)、干扰阴性病毒对照组(sh-Ctrl组)、干扰FAT10组(sh-FAT10组)、转染Flag质粒组(Flag组)及其NAC处理组(Flag+NAC组)、转染FAT10质粒组(FAT10组)及其NAC处理组(FAT10+NAC组)、干扰FAT10片段组(sh-FAT10组)及其NAC处理组(sh-FAT10+NAC组);Western-Blot检测FAT10蛋白表达,巨噬细胞transwell迁移实验检测内皮细胞通透性在NAC处理前后的改变及共聚焦检测ROS的改变。研究结果:1.在体实验结果显示:与con组相比,FAT10~(-/-)组小鼠背部炎症气囊灌洗液中,白细胞总数降低(平均值1.775×10~9个/L vs 4.922×10~9个/L,P<0.05);背部炎症组织HE染色可见FAT10~(-/-)小鼠的血管内皮下炎症细胞浸润减少,新生小血管的形成也减少,管腔内炎症免疫细胞数量较少。2.离体细胞实验结果表明:与con组相比,TNF-α+IFN-γ组中FAT10的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且与ad-Ctrl组相比,ad-FAT10组中巨噬细胞迁移的数目增多(P<0.001);与ad-FAT10组相比,sh-FAT10组迁移的巨噬细胞数目减少(P<0.001)。3.共聚焦结果显示与Flag组相比,FAT10组中ROS明显增加(P<0.001,N≥6),sh-FAT10组中ROS降低(P<0.01)。在NAC处理后的巨噬细胞transwell结果显示,与Flag组相比,FAT10组中穿透过去的巨噬细胞数量明显增多(P<0.05,N≥6),sh-FAT10组中巨噬细胞数量减少(P<0.05);且与FAT10组相比,FAT10+NAC组中巨噬细胞数量下降(P<0.05)。结论:炎症因子可诱导血管内皮细胞高表达FAT10,经增加ROS的产生,从而增加内皮细胞通透性,使得炎症细胞及炎性物质渗出增多,加重并维持血管慢性炎症反应。本研究结果为后续深入了解其机制提供实验依据。(本文来源于《南昌大学》期刊2019-05-01)

张琳婧[9](2019)在《基于泛素蛋白酶体途径研究牵正散合大补阴丸对体外帕金森模型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用蛋白酶体抑制剂(Proteasome inhibitor,PSI)诱导PC12细胞,建立体外大鼠肾上腺嗜铬瘤细胞(pheochromocy-toma cells,PC12)帕金森病模型,以细胞增殖周期、凋亡、SOD活性和MDA水平以及泛素蛋白酶体途径为研究切入点,探讨牵正散合大补阴丸对细胞增殖周期、凋亡、SOD活性和MDA水平以及泛素蛋白酶体途径中相关因子TBP1-19、PA28α在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从细胞和分子水平上明确牵正散合大补阴丸对PC12细胞的影响,从而确定牵正散合大补阴丸对帕金森(颤证)的作用。方法:利用MTT法检测牵正散水煎剂及大补阴丸水煎剂对PC12细胞的细胞毒性作用;采用DAPI染色及伊红染色相结合的方法,利用倒置荧光显微镜观察确定PSI诱导PC12细胞形成的帕金森病细胞模型的合适剂量;利用HE染色观察PSI诱导PC12细胞的体外帕金森病模型的嗜酸性小体;利用MTT法确定牵正散水煎剂及大补阴丸水煎剂对PSI诱导PC12细胞的体外帕金森病模型增殖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牵正散合大补阴丸水煎剂干预48h时PSI诱导的PC12细胞模型周期变化情况以及细胞死亡情况;Annexin V/FITC流式细胞分析法检测细胞凋亡率;采用SOD、MDA检测法测定牵正散合大补阴丸水煎剂干预48h对PSI诱导的PC12细胞模型的细胞内SOD值与MDA值的影响;利用Western Blot技术测定牵正散合大补阴丸水煎剂在有无PSI诱导时时对细胞内相关因子TBP1-19、PA28α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MTT结果显示,不同浓度的牵正散、大补阴丸对细胞增殖有不同的影响:作用细胞48h时,牵正散水煎剂从6 mg/ml浓度开始显示出对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12及24mg/ml浓度的抑制率分别为61%及91%;大补阴丸水煎剂从0.125mg/ml浓度开始显示出对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0.25、0.5、1及2mg/ml浓度的抑制率分别为14%、9.8%、0.64%及26.46%;不同浓度的牵正散水煎剂及大补阴丸水煎剂均可改善PSI对PC12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用SPSS Statistics 20软件计算出药物相应IC0、IC25及IC50,牵正散水煎剂对大鼠嗜铬细胞瘤细胞PC12细胞作用48h的ICO为0.2 mg/ml、IC25为12.292 mg/ml、IC50为22.652 mg/ml,大补阴丸水煎剂对大鼠嗜铬细胞瘤细胞PC12细胞作用48h的IC0为0.814mg/ml、IC25为4.485mg/ml、IC50为9.004mg/ml;体外MTT法实验结果显示,12.292mg/ml(IC25)浓度的牵正散水煎剂与4.485mg/ml(IC25)浓度的大补阴丸水煎剂表现出的缓解PSI诱导的PC12细胞模型损伤较为显着。DAPI及伊红染色显示PSI在浓度为6μmol/L时,PC12细胞的形态改变及胞浆中嗜酸性小体表现最为典型;HE染色后,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结果显示PSI作用下PC12形态及数量均发生改变。流式细胞术周期结果显示,PSI诱导大鼠嗜铬细胞瘤PC12细胞会影响细胞周期,但牵正散合大补阴丸未见明显改善细胞周期。Annexin V/FITC流式细胞分析法凋亡结果显示,PSI组细胞凋亡率升高,加药组不同程度降低凋亡率。SOD及MDA含量检测结果显示,PSI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大鼠嗜铬细胞瘤细胞PC12的SOD活力值下降,脂质过氧化产物MDA含量升高;加药处理后,各剂量组牵正散水煎剂与大补阴丸水煎剂与PSI组相比SOD活力升高、MDA含量下降。Western Blot结果显示,PSI诱导PC12细胞后,可增加TBP1-19、PA28α的蛋白表达量。加药处理后,与PSI组相比,各剂量组牵正散水煎剂可降低TBP1-19、PA28α蛋白表达量;各剂量组大补阴丸水煎剂能降低TBP1-19、PA28α蛋白的表达量。结论:PSI诱导的PC12体外帕金森模型具有科学意义;牵正散水煎剂、大补阴丸水煎剂及合方均可缓解PSI对PC12体外帕金森模型的抑制作用,可提高PSI诱导的PC12细胞存活率;其机制为调控PSI诱导的PC12细胞凋亡及细胞内SOD、MDA含量,此外,通过调节泛素蛋白酶体途径中相关因子TBP1-19、PA28α蛋白水平的表达来影响机体的代谢,从而发挥缓解帕金森(颤证)作用。(本文来源于《北京中医药大学》期刊2019-05-01)

李志行[10](2019)在《柔嫩艾美耳球虫外泌体的分离与鉴定及泛素蛋白功能初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柔嫩艾美耳球虫(Eimeria tenella,Et)是专一性寄生于鸡盲肠的单细胞原虫,是引起鸡球虫病的主要病原之一。目前鸡球虫病的防治主要依赖于化学药物,但耐药性的产生使药物效果大打折扣,因此了解虫体与宿主的互作机制,研发新型防治技术已经刻不容缓。外泌体(exosome)是一种可携带蛋白质、RNA和脂质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的膜性小囊泡,可以介导免疫调节、细胞迁移和细胞间通讯等功能。目前已报道了多种寄生虫外泌体在寄生虫-宿主互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至今未见有鸡球虫外泌体的报道。本研究首次对柔嫩艾美耳球虫外泌体(EtExo)进行了分离与鉴定,并对其中一个外泌体蛋白-柔嫩艾美耳球虫泛素(Et ubiquitin,EtUb)(基因编号:ETH00031625)的功能进行初步研究,研究结果为深入解析艾美耳球虫与宿主互作机制提供基础。1.柔嫩艾美耳球虫外泌体的分离与鉴定通过体外培养柔嫩艾美耳球虫子孢子,收集培养虫体24h后的培养基,运用差速离心法分离获得EtExo。运用透射电镜、纳米颗粒跟踪分析、Western blot等技术对EtExo进行了鉴定,结果发现,EtExo为直径约106-108nm的圆形或椭圆形囊泡结构,可分别被兔抗柔嫩艾美耳球虫子孢子全蛋白血清和α延伸因子1血清识别。EtExo可以与鸡巨噬细胞(HD11)发生融合,且浓度为8μg/mL、16μg/mL、32μg/mL的EtExo对HD11细胞增殖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分离的EtExo蛋白进行质谱分析,结果共鉴定到了359种球虫蛋白,包括Actin、Enolase、Lactatedehy drogenase、Pyruvate kinase、Elongation factor 1-alpha、Heat shock protein 90、Ubiquitin等29个外泌体常见标识蛋白分子;Microneme protein,Apical membrane antigen-1、Rhoptry neck protein 2、Surface Antigen、TA4等18个Et抗原分子;Enolase、LDH、PK等18个酶分子。GO分析发现EtExo蛋白主要参与了催化活性、结合活性、结构分子活性、转运蛋白活性等分子功能。2.EtUb基因的克隆与表达以柔嫩艾美耳球虫孢子化卵囊cDNA第一条链为模版,PCR扩增获得了777bp的EtUb ORF序列,生物学信息学分析,发现EtUb基因序列编码258个氨基酸,分子量28.4 kDa,等电点为4.78,编码的蛋白无信号肽和跨膜区域,与其他球虫Ub的同源性在70.35%-97.67%,说明该蛋白在鸡球虫中具有较高的保守性。构建了重组表达质粒pET-28a-EtUb,体外诱导表达分析显示该蛋白主要以上清形式表达;运用His亲和层析法成功收集到了rEtUb蛋白。qPCR结果显示,第二代裂殖子和孢子化卵囊中EtUb基因转录水平明显高于未孢子化卵囊和子孢子。3.EtUb蛋白的功能初步分析制备了兔抗rEtUb的多克隆抗体,并可以识别子孢子全蛋白,表明获得的重组蛋白免疫原性良好。Western blot方法检测了EtUb在虫体4个不同阶段中的蛋白翻译水平,发现该蛋白在裂殖子阶段表达量最高、其次为子孢子阶段和孢子化卵囊阶段,而在未孢子化卵囊中的表达量最低。免疫荧光实验检测对EtUb蛋白虫体的分布,发现EtUb广泛分布在子孢子与裂殖子表面,且在顶端有富集现象。体外入侵抑制实验检测了EtUb抗体对子孢子入侵宿主BHK细胞的影响,发现随着抗体浓度的升高,子孢子的入侵抑制率明显升高,入侵抑制率在300μg/ml达到最大值36%。免疫共沉淀方法筛选EtUb的潜在互作蛋白,共筛选出10个潜在的EtUb互作蛋白,如Microneme protein 3、40S ribosomal protein S18、putative等。(本文来源于《上海师范大学》期刊2019-05-01)

泛素蛋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泛素蛋白酶体途径(UPP)是一种依赖ATP进行的,具有高度特异性和选择性的蛋白质降解途径,其在真核细胞中广泛存在,在细胞周期调控、信号转导、抗原提呈、免疫应答等生物学功能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已知,该途径与神经退行性变、病毒感染、肿瘤、心血管等方面都有着密切联系,一旦UPP异常,影响α-synuclein、Parkin蛋白功能,就会导致帕金森病的发生。SCF蛋白复合物中Skp2、E3泛素连接酶c-Cbl、泛素结合酶E2C等均与肿瘤的发生发展有关。HCMV病毒等多种病毒都会攻击或利用UPP来逃避免疫攻击。此外,还有许多疾病的发生也均有报道与UPP有关,但目前我们对该体系知之甚少,对此的相关研究也远远不够,还需更多探索。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泛素蛋白论文参考文献

[1].郭忠建,于宪印,董现云,于萌涵.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泛素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J].蚕业科学.2019

[2].董慧琳,聂红明,梅昭荷,赵彬彬,姜煜资.泛素蛋白酶体途径的应用研究进展[J].中国医药导报.2019

[3].潘莉,司秋菊,徐华洲,李媛,张艳慧.大黄?虫丸对ox-LDL诱导血管内皮细胞泛素蛋白酶体系统的影响[J].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2019

[4].黄仕美,臧贵勇,汪元河,罗亚.海洛因对大鼠额叶、海马区泛素蛋白酶体功能的影响[J].现代养生.2019

[5].谢少利,刘家有,王碧娟,黄红梅,李静佳.泛素蛋白连接酶E3A在乳腺癌细胞中作用的蛋白质组学与生物信息学分析[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19

[6].李云海.PSMD2通过调控p21和p27的泛素蛋白酶体降解途径影响乳腺癌细胞周期进程[D].重庆医科大学.2019

[7].陈美含.E3泛素蛋白连接酶β-TrCP在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中的调控机制及治疗意义[D].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2019

[8].孔琪玲.类泛素蛋白FAT10调控内皮细胞通透性的作用及机制[D].南昌大学.2019

[9].张琳婧.基于泛素蛋白酶体途径研究牵正散合大补阴丸对体外帕金森模型的影响[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9

[10].李志行.柔嫩艾美耳球虫外泌体的分离与鉴定及泛素蛋白功能初步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9

标签:;  ;  ;  ;  

泛素蛋白论文-郭忠建,于宪印,董现云,于萌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