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力木江•肉孜阿克苏地区温宿县第一中学高中信息技术教研组843100
【摘要】旨在通过对新教育形势下高中课程改革后通过实例证明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技能性与知识性相结合的课程,即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又需要培养学生实际分析问题、动手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自学能力的课程。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情境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19)04-187-01
在教学中,如何让学生有更多交流和探究的机会,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已成为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教学不仅是教师将知识点传授给学生,让学生被动接受、理解和掌握,而应该让学生运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用独特的思维方式去尝试解决新问题、建构新概念体系。这也正是本文所要讨论的问题。
一、生活为蓝本,关注认知冲突,创设真实的问题情境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教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使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带来疲劳。”这也就是说,导语的设计对一节课的成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能为整堂课的和谐自然发展奠定基调。
对于信息技术教师而言,不但要提升自己的语言魅力,更应在导语的出其不意、构思巧妙上下一番功夫,一般都采用“任务驱动”方式、“问题解决”方式、对比方式、情境创设方式等展开教学,创设宽松的学习氛围。这就要求教师充分利用导入的短短几分钟时间,紧紧地抓住学生的思维,使其被呈现的内容或教师的设计所吸引,从而积极主动地探索新知,很愉悦地完成一节课的学习任务。
很显然,导入是教学的第一环节,问题解决式导入设计能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的思维聚焦,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前提。在教学过程中,教是手段,学是目的。只有对学生手、脑、口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地引导和调动,才能有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形成和学习效果的显现。
二、主题为依托,结合生活体验,彰显课堂人文内涵
但就目前实际而言,由于信息技术课堂对于技术的要求,往往使大部分教师忽略了课堂上对于学生情感教育渗透,致使一节课上仅仅是几个操作步骤了事,结合新课程要求,这其实也就是我们所要说的确定课堂教学主题。教学主题的确定受课型、内容、素材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但只要信息技术教师具备良好的素养:文化底蕴、教育追求、教育智慧,这些问题均可突破。
围绕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点,通过导入营造真实的问题情境,以问题引导教学,问题必须是真实的,能够与学生的经验背景产生冲突的,从而提出本节课的活动主题。以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为主要载体,在教师的引导下开展自主学习、合用学习、探究学习等,从而在活动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对知识加以掌握和灵活运用,使学习更好地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实际经验。可以不断优化教学过程,不断地解决生成性问题,不断地进行情感教育并渗透,进而达成终极的学习目标。
所以教学过程中只有恰当地运用技巧和活动方式,选择适当的教学主题,才能使课堂始终充满人文气息,处于积极、和谐的状态。
三、评价为手段,检测“教”“学”效果
评价是学校生活的重要内容,是一种价值判断的过程,它反映着教育的价值取向,是人的社会化不可或缺的社会性刺激生成的方式。
评价的多元性主要有:坚持评价主体多元,主要是师评、自评、互评,强调多方参与和互动、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相结合;评价内容多元,既考虑学生的全面发展,又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特长;评价标准、手段多元,例如对学生的演示文稿、网站等作品,我们可以制定相应的评价量规,恰当地运用系列评价工具。教育的意义在于引导学生发展,而贯穿于教学过程始终的评价应是促进学生发展的手段。
在过程性评价中教师所设计的练习应面向全体学生,充分考虑学生操作水平及个性方面的差异,注意基础性和发展性相结合,在课标的前提下,合理延伸和拓展教学内容,能够满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主选择和自我设计,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适应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随堂练习应以教材为主要依托,但应根据学生的学习差异进行必要的调整,变单纯的整体训练为分层次训练和多样化练习,为各个发展层面的学生提供学习施展的机会和平台。
同时要注重过程评价和课堂生成的有效评价,让评价贯穿课堂教学的始终,评价的落点一定要准确,不要总是泛泛而谈,要落实在学生对于问题的分析和解决的方法上。教学要能灵活掌控,发现问题,及时解决,要使学生明确地知道自己或别人的问题所在,以便在课堂上及时校正,快速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不至于将问题带到课下。
四、素质教育为落点,提升学生信息素养
课改进行到现在,不管是我们听的各种讲座还是,都是要将素质教育落实在课堂上,要加强信息技术课程的育人功能。信息技术课堂要做到: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学生的全面发展、面向学生发展的三个面向。
课堂教学的落点应该在学生身上,教师是教学是为学生的发展服务的,不仅在知识和技能上要让学生达标,更要让其不要做一个德育没搞好的危险人。
加强对中学生信息伦理道德教育,提高学生的道德认知能力,加强对学生的法律和法规的教育,信息伦理道德在信息时代尤其需要加强。
总之通过健康、活泼、多元的课堂实现对学生各方面多维的培养,才能形成课标所要求的多种能力,使之具有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和责任感,从而实现信息技术课的终极目标即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教育是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教学和教研实践中我们需要更多的实践和积累、探索和创新,为打造信息技术的育人功能,为培养具有创新人格、创新精神、创新探索能力的人才作出自己的努力。
参考文献
[1]高中英语阅读课导入和应用实例,邢季,《语数外学习(高中英语教学)》,2014.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