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背景:胃癌和结直肠癌是我国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前列,而且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变,其发病率和死亡率有上升趋势。大量临床资料表明胃癌和结直肠癌的预后有赖于早期发现、早期诊断以及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目前治疗胃癌和结直肠癌的主要手段是手术完整切除肿瘤,并辅以化疗、放疗、生物免疫及中医中药等综合治疗措施。因此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降低死亡率、延长患者生存期的关键。Ep-CAM(Epithelial Cell Adhesion Molecule)也称为KSA、KS1/4及17-1A等,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嗜同种非钙离子依赖性上皮细胞粘附分子。Ep-CAM在多种上皮源性癌细胞表面表达,包括胃癌、结直肠癌、乳腺癌、头颈部癌以及肝癌等。Ep-CAM的表达与肿瘤细胞的增殖、去分化、侵袭及转移相关。我们的前期研究结果表明,利用组织芯片技术,研究Ep-CAM在胃癌和结直肠癌组织以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Ep-CAM在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单克隆抗体4D10是以人结肠癌细胞株LOVO免疫Balb/c小鼠获得,免疫组化研究显示,4D10mAb能够与不同分期的结肠癌组织切片反应,并利用该单抗进行免疫亲和层析,可以从培养的结肠癌细胞株LOVO中纯化结肠癌相关抗原。从免疫组化的照片中可以发现,该抗原主要分布于胞膜和胞浆。纯化后的抗原进行SDS-PAGE和Western blot分析,结果显示其相对分子量约为65KDa。目的:1.检测Ep-CAM和4D10在胃癌和结直肠癌血清中的表达水平;2.并与胃肠道良性疾病(包括结肠/直肠息肉、溃疡性结肠炎、胃炎等)及健康正常人血清表达水平之间进行比较;3.探讨胃癌和结直肠癌血清Ep-CAM和4D10表达水平与肿瘤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4.初步研究Ep-CAM和4D10表达水平之间的相关性以及两者用于联合诊断的价值。旨在探讨其作为胃癌和结直肠癌肿瘤标志物的可行性,以期能够为胃肠肿瘤的早期诊断提供帮助。方法:选取我院2005年9月至2006年6月手术切除并经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胃癌患者血清标本53例和结直肠癌患者血清标本40例为实验组,同时选取胃肠道良性疾病患者血清标本30例和健康正常成人血清标本50例(安徽省红十字会中心血站提供)为对照组。利用双抗体夹心法ELISA分别检测实验组和对照组Ep-CAM和4D10的表达水平;实验组Ep-CAM和4D10表达水平与患者临床病理资料之间的关系;Ep-CAM和4D10表达水平之间的相关性。实验结果以光密度(OpticalDensity,OD值)表示。结果:1.胃癌组Ep-CAM OD平均值为0.550±0.1109,阳性率66%(35/53);结直肠癌组血清Ep-CAM OD平均值为0.643±0.0573,阳性率67.5%(27/40);胃肠道良性疾病组血清Ep-CAM OD平均值为0.248±0.0411,阳性率13.3%(4/30);健康正常成人组血清Ep-CAM OD平均值为0.247±0.0152,均为阴性。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2.胃癌组4D10 OD平均值为0.558±0.1197,阳性率54.7%(29/53);结直肠癌组血清4D10 OD平均值为0.741±0.1201,阳性率52.5%(21/40);胃肠道良性疾病组血清4D10 OD平均值为0.331±0.0151,阳性率23.3%(7/30);健康正常成人组血清4D10 OD平均值为0.262±0.0123,均为阴性。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3.实验组Ep-CAM和4D10在胃癌TNMⅠ、Ⅱ期和结直肠癌Dukes A、B期;肿瘤直径小于5cm以及肿瘤侵及肌层时即有表达,并高于对照组。表明Ep-CAM和4D10在胃癌和结直肠癌早期即有高水平表达并可以在血清中被检测到。4.Ep-CAM和4D10在胃肠肿瘤血清中的表达有相关性,在所有胃肠肿瘤标本中Ep-CAM单项阳性率为66.7%(62/93),4D10单项阳性率为53.8%(50/93),两者联合检测阳性率79.6%(74/93),联合检测可以提高阳性率。5.Ep-CAM和4D10在胃肠肿瘤血清中的表达不受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的病理类型、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等诸临床病理参数的影响。结论:1.Ep-CAM和4D10在胃癌和结直肠癌血清中可以被检测到,而且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可能由肿瘤细胞产生并参与了胃癌和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过程。2.胃癌和结直肠癌早期即有Ep-CAM和4D10产生,并可以在血清中被检测到,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有望被用于胃肠肿瘤的早期诊断。3.Ep-CAM和4D10联合检测有望被用于提高胃肠肿瘤检出率。4.Ep-CAM和4D10在胃肠肿瘤血清中的表达不受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的病理类型、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等诸临床病理参数的影响,表明这两种指标可能是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的独立影响因素。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E-cad、Ep-CAM在头颈部腺样囊性癌中表达的临床意义[J]. 重庆医学 2015(27)
- [2].EP-CAM、N-CAM1及C-KIT与原发性肝癌分级、转移及患者预后的关系[J]. 实用癌症杂志 2020(02)
- [3].宫颈癌组织中Ep-CAM和Ki67的表达及临床意义[J].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2019(06)
- [4].肝脏祖细胞标志物Ep-CAM、N-CAM1、C-Kit和Ki-67表达与原发性肝癌的关系[J]. 现代实用医学 2019(12)
- [5].肝细胞癌癌组织和癌旁肝组织Ep-CAM和C-Kit表达及其意义探讨[J]. 实用肝脏病杂志 2019(01)
- [6].共干扰Hpa、EP-CAM对人胆囊癌细胞株裸鼠模型的实验研究[J].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2(04)
标签:胃癌论文; 结直肠癌论文; 上皮细胞粘附分子论文; 酶联免疫吸附实验论文; 光密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