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大西洋鱿鱼捕捞中使用鱼钩和钓线的调查与试验研究

西南大西洋鱿鱼捕捞中使用鱼钩和钓线的调查与试验研究

一、西南大西洋鱿钓作业中钓钩和钓线使用的调查试验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李腾[1](2017)在《鱿钓渔船灯光总功率与诱鱼范围及钓捕深度关系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中国已经成为鱿鱼的主要生产国、消费国、和贸易国,中国的鱿钓渔船不仅是近岸,还是远洋,都占有很大的部分。自80年代末引进鱿钓渔业开始,中国的鱿钓渔业几经发展,慢慢由小做大,实现了从近岸到远洋的跨越式发展,已经成为中国远洋渔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近年来随着世界渔业资源的普遍衰减,在远洋方面,阿根廷渔场状况不佳,鱿钓渔业的年捕捞量波动较大,加上国际油价偏高以及市场上鱿鱼的价格持续走低,使整个鱿钓渔业增加了很多的不确定性。远洋鱿钓渔业,作为一种高成本,高耗能的作业方式,如何更好的节能降低成本,是很多渔业从业者需要思考的问题。集鱼灯作为鱿钓渔业的一种必不缺少的助渔设备,也是鱿钓渔业成本消耗的主要方面之一。集鱼灯经历了从非电源集鱼灯到如今以金属卤化物灯为主的发展阶段,集鱼灯的功率一直增加,由于国内的一些渔业从业者误认为集鱼灯的功率越大产量越好,造成了成本的加剧,能源的消耗增大,但是其捕捞效益和效率却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本文针对国内鱿钓渔业追求不断提高集鱼灯总功率的问题,以金属卤化集鱼灯为研究对象,对水上集鱼灯,通过叠加法计算模型计算不同类型、不同功率配置时的诱鱼半径、诱鱼体积和钓捕深度(以离船舷处5m的位置作为鱿钓渔船的投钩位置);对于水下集鱼灯,使用光辐射理论,使用新的照度计算模型计算水下集鱼灯的诱鱼半径和诱鱼体积;根据上述计算结果,对于水上的集鱼灯,分析了钓捕深度与总功率之间的关系,并且提出如何选取最佳功率。研究表明:(1)对于1k W型、2k W型、3k W型和4k W型的水上集鱼灯,在水下所形成的光场中,诱鱼区(良好感应区0.1-10lx加上微弱感光区0.01-0.1lx)的半径和诱鱼水体体积都是随着集鱼灯总功率的增加而增加,但增加的幅度变的越来越缓慢,并且根据其变化趋势以及拟合的公式来看,最终会无限逼近某个值。对于4种类型的水上集鱼灯,配置1k W型时,饱和诱鱼水体体积为4.25×105m3;配置2k W型时,其饱和诱鱼水体体积为5.26×105m3;配置3k W型时,其饱和诱鱼水体体积为4.48×105m3;配置4k W型时,其饱和诱鱼水体体积为4.46×105m3;所以对于8154型的改装鱿钓渔船,配置2k W型的水上集鱼灯,其饱和诱鱼体积可以达到最大,建议配置2k W型的水上集鱼灯更为合适。对于2-5k W型的水下集鱼灯,其诱鱼半径和诱鱼水体体积也是随着功率的增加而增加,但增加的幅度同样一直减小,最终也将无限逼近某个值。可见,集鱼灯功率在一定范围内,是越大越好,但超过了一定的范围,集鱼灯功率的增大并没有带来诱鱼范围的同比增加,反而功率增加带来了能源的不必要消耗加剧;所以应对于不同规格的渔船进行灯光的适配,保证捕捞效率的同时避免能量的浪费。(2)对于1-4k W型的集鱼灯均存在功率较小时,钓捕深度随着功率的增加而增加,随着功率的逐渐增大,钓捕深度增加的幅度逐渐减小,最终会逐渐稳定在某个值,1k W型的集鱼灯,钓捕深度的最大不会超过41-72m,而分别配置2k W型、3k W型、4k W型的集鱼灯,其钓捕深度最大都不会超过48-80m。另外对于8154型的鱿钓渔船,以目前渔船的常用集鱼灯总功率为120k W来说,配置1k W型集鱼灯时,建议合适钓捕深度为39.3-70.4m;配置2k W型集鱼灯时,建议合适钓捕深度为44-75m;配置3k W型集鱼灯时,建议合适钓捕深度为40.2-70.9m;配置4k W型集鱼灯时,建议合适钓捕深度为39.9-70.3m。再算上船舷离水面的高度为2.5m,以2k W型集鱼灯为例,那么建议钓捕深度应为46.5-77.5m;另外因0.01lx-0.1lx的照度区域依然是鱿鱼可以感受到的光照区域,所以钓捕深度可以大于77.5m;

刘健,黄洪亮,李灵智,冯春雷,王磊,戴阳,陈帅,张禹,徐国栋[2](2012)在《中国鱿鱼钓机装备研究现状及展望》文中指出鱿鱼钓机是远洋鱿钓渔业的重要生产工具。目前鱿鱼钓机装备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机钓产量低。本文介绍了我国鱿鱼钓机装备的研究现状,对钓机运转速度、作业水深控制、抖动模式设置及结构设计等方面的研究趋势进行了探讨。最后,提出了我国鱿鱼钓机发展对策,研究指出需重点解决钓机结构优化设计、控制系统性能优化、运行参数优化等问题,为远洋鱿钓渔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朱文斌,徐汉祥,张洪亮,徐开达,林珊民[3](2011)在《西南大西洋阿根廷滑柔鱼钓捕试验》文中指出2008年1月-2009年3月西南大西洋公海滑柔鱼资源探捕调查期间,对阿根廷滑柔鱼钓捕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3种不同类型的钓钩钓捕效率有所不同,在渔况一般时,白天韩产软质钓钩的上钩率比国产钓钩高25.22%,而在夜间,国产钓钩的上钩率比韩产软质钓钩高46.26%;韩产硬质钓钩的上钩率在白天和夜间均高于国产钓钩,尤其在夜间,硬质钓钩的上钩率比国产钓钩高40.00%以上;在上钩率较高时,3种钓钩的上钩率差别不明显。6种不同颜色国产钓钩的上钩率有所不同,放钓水深较浅时,深色钓钩的上钩率均高于浅色钓钩,而放钓水深较深时,浅色钓钩的上钩率多高于深色钓钩。在鱼况一般或较差时,菱形卷扬机钓捕效率高于圆形卷扬机,而在产量较高的3-5月份渔汛期间,上钩率较高时,两种卷扬机钓捕效率相差不大。不同位置钓机的钓捕效率有所不同,其中船中位置最高。

钱卫国,陈新军,郑波[4](2007)在《智利外海茎柔鱼渔获率及钓捕技术的初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根据2006年4-6月我国鱿钓船对东南太平洋智利外海茎柔鱼资源探捕,对捕捞产量及其钓捕技术进行了分析。探捕期间,其产量以手钓为主,约占总产量的98%。试验表明,八角型手钓钩的脱钩率为6.5%19.5%,平均为13.2%。船体后部和前部的手钓脱钩率较高,中部较低。机钓脱钩率为20.7%46.2%,平均为32.9%。茎柔鱼对机钓钩的颜色具有选择性,其中荧白色机钓钩的钓获率为最高,其次为绿色,橙色为最低。集鱼灯为金属卤化物灯时(2kW×180盏),八角型手钓钩的钓捕产量比四角型手钓钩高0.5倍;凌晨02:00-03:30时采用高压钠灯时(30盏×500W),四角型手钓钩反过来比八角型手钓钩高0.35倍。

吴国峰,陈新军[5](2006)在《影响鸢乌贼手钓上钩率的因子探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根据印度洋西北部鸢乌贼(Symplectoteuthis oualaniensis)作业渔场的现场调查数据,分析了作业水深、作业时段、摄食等级和月相等因子对手钓上钩率的影响。统计表明,晚上、午夜和凌晨3个不同时段和不同作业水深对手钓上钩率均有显着性影响。3个时段中,其摄食等级呈先低后高再低的现象。午夜和凌晨,上钩率的变化趋势与摄食等级的变化趋势呈显着的负相关。在月相的影响下,离朔日三四天之前,手钓产量呈上升趋势;离望日五六天之前,手钓产量呈明显的下降趋势。

唐议[6](2002)在《西南大西洋鱿钓作业渔获物——阿根廷滑柔鱼生物学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本文通过海上生产调查分析了西南大西洋鱿钓作业渔获物—阿根廷滑柔鱼的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1)公海渔场3月前后的渔获物在雌雄比例、性成熟度、雌性渔获物性成熟个体体长方面都有所不同,据此推测3月前后公海渔场的阿根廷滑柔鱼可能分属两个不同的种群,1~2月以SSS种群的个体为主,3月后则为SPS种群的个体代替;福克兰渔场渔获物的雌雄比例、性成熟度和雌性渔获物性成熟个体体长情况表明福克兰渔场的阿根廷滑柔鱼群体和公海渔场3月后的群体同属SPS种群。(2)体重测定的结果表明渔获物的个体大小随时间的推移逐渐变大,生产者应据此在不同的渔汛阶段调整对钓钩和钓线的使用。(3)阿根廷滑柔鱼主要在夜间捕食,尤其以黄昏刚入夜和黎明前为主,生产者应注意对昼夜间生产时间的把握。

唐议[7](2001)在《西南大西洋鱿钓作业中钓钩和钓线使用的调查试验研究》文中认为本文通过对 2 0 0 0年海上生产调查试验的总结分析 ,初步研究了西南大西洋鱿钓作业中有关钓钩和钓线使用的生产技术问题。结果表明 :①不同颜色的钓钩的渔获效果有差异 ,以草绿色钓钩的渔获效果最好 ;②应将钓线保持在深海声波扩散层 (DSL)的上方水层进行钓捕 ;③生产中应根据渔获物个体大小的变化对钓钩的规格、单根钓线的钓钩数量和钓线的粗度进行调整。渔汛初期可使用 =1.0mm的钓钩 ,单根钓线装 2 5~30只钓钩 ,钓线选用 5 0 - 6 0号 ;渔汛末则可选用 =1.17- 1.30mm的钓钩 ,单根钓线装 15~ 2 0只钓钩 ,钓线选用 80 - 90号

二、西南大西洋鱿钓作业中钓钩和钓线使用的调查试验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西南大西洋鱿钓作业中钓钩和钓线使用的调查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鱿钓渔船灯光总功率与诱鱼范围及钓捕深度关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和目标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
        1.2.1 鱿钓渔业研究现状
        1.2.2 集鱼灯和鱿鱼感光聚集分布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渔船参数
    2.2 集鱼灯光学特性实测
    2.3 集鱼灯优化配置计算方法
        2.3.1 水上集鱼灯光场计算模型
        2.3.2 水下集鱼灯光场计算模型
第三章 水上集鱼灯灯光功率与诱鱼范围关系
    3.1 水面照度分布
    3.2 水下照度分布
    3.3 总功率与诱鱼半径的关系分析
    3.4 总功率与诱鱼水体体积的拟合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水下集鱼灯灯光功率和诱鱼范围的关系
    4.1 水下照度分布和衰减
    4.2 总功率与诱鱼半径的拟合分析
    4.3 总功率与诱鱼水体体积的拟合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灯光功率和钓捕深度的关系
    5.1 感光区和钓捕深度的关系
    5.2 抛钩处的集鱼灯光场分布
        5.2.1 配置1kW的集鱼灯抛钩处光场分布
        5.2.2 配置2kW型集鱼灯抛钩处光场分布
        5.2.3 配置3kW型集鱼灯抛钩处光场分布
        5.2.4 配置4kW型集鱼灯抛钩处光场分布
    5.3 功率和钓捕深度的拟合分析
    5.4 不变功率下的钓捕深度对比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6.1 主要结论
    6.2 有关探讨
    6.3 创新之处
参考文献
致谢

(2)中国鱿鱼钓机装备研究现状及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中国鱿鱼钓机装备的研究进展
2 鱿鱼钓机装备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2.1 鱿鱼钓机装备面临的主要问题
    2.2 机钓产量低的影响因素
3 鱿鱼钓机装备的研究趋势
    3.1 收、放线速度控制
    3.2 作业水深控制
    3.3 抖动模式设置
    3.4 钓机结构设计
4 展望

(5)影响鸢乌贼手钓上钩率的因子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调查船
    1.2 调查时间与海域
    1.3 采样方法
    1.4 数据分析
2 结 果
    2.1 不同作业时段和作业水深对上钩率的影响
    2.2 摄食等级对上钩率的影响
    2.3 月相对上钩率的影响
3 讨论与分析
    (1) 钓捕率与摄食等级之间的关系探讨。
    (2) 作业时段对上钩率的影响是间接通过摄食等级因素而产生的。
    (3) 月相对钓捕率的影响。
    (4)

(7)西南大西洋鱿钓作业中钓钩和钓线使用的调查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1.1 调查船
    1.2 调查时间
    1.3 调查海域
    1.4 钓钩和钓线
    1.5 调查试验方法
        (1) 不同颜色的钓钩的渔获效果比较试验。
        (2) 不同钓捕水深渔获效果的比较试验。
        (3) 钓钩规格、单根钓线的钓钩数量和钓线粗度的选用。
    1.6 数据处理分析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颜色的钓钩的渔获效果比较试验结果
    2.2 不同钓捕水深的比较试验结果
    2.3 钓钩规格、单根钓线的钓钩数量和钓线粗度的选用
3 讨论

四、西南大西洋鱿钓作业中钓钩和钓线使用的调查试验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鱿钓渔船灯光总功率与诱鱼范围及钓捕深度关系的研究[D]. 李腾. 上海海洋大学, 2017(03)
  • [2]中国鱿鱼钓机装备研究现状及展望[J]. 刘健,黄洪亮,李灵智,冯春雷,王磊,戴阳,陈帅,张禹,徐国栋. 渔业信息与战略, 2012(02)
  • [3]西南大西洋阿根廷滑柔鱼钓捕试验[J]. 朱文斌,徐汉祥,张洪亮,徐开达,林珊民.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04)
  • [4]智利外海茎柔鱼渔获率及钓捕技术的初步研究[J]. 钱卫国,陈新军,郑波.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2007(05)
  • [5]影响鸢乌贼手钓上钩率的因子探讨[J]. 吴国峰,陈新军. 湛江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2006(06)
  • [6]西南大西洋鱿钓作业渔获物——阿根廷滑柔鱼生物学分析[J]. 唐议. 海洋渔业, 2002(01)
  • [7]西南大西洋鱿钓作业中钓钩和钓线使用的调查试验研究[J]. 唐议.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2001(04)

标签:;  ;  

西南大西洋鱿鱼捕捞中使用鱼钩和钓线的调查与试验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