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现阶段,利用科学手段控制公共危机事件本身已不是危机管理者面临的唯一问题,消除由此带来的社会恐慌,扼制会对经济、社会秩序产生影响的羊群行为的发生同样成为危机管理的主题。公共危机状态下的抢购行为是一种典型的羊群行为,其发生往往带来较大的经济、社会影响,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对该类行为的处理是否迅速、得当直接关系到政府的形象和公信力,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秩序稳定。公众是危机反应的主体,探索其在公共危机状态下的行为决策规律,是国内外学者近年来的研究重点。目前国内外关于公共危机状态下抢购行为的研究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一方面侧重于对危机事件引发的抢购现象进行简单描述,另一方面侧重于用经济学或社会心理学中的理论对抢购行为的发生机制进行解释。虽然有了一些研究基础,但总体研究数量还较少,层次尚浅,且多是简单的理论分析,缺乏实证研究。关于公共危机状态下抢购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个别学者略有提及,但也仅限于理论分析,并未进行实证研究。本文首先利用应激反应理论、马斯洛需要理论以及心理与行为偏差的相关理论,分析了公共危机状态下个体参与抢购的根本原因,又结合实际案例,对抢购行为中个体的行为特征进行总结。基于前景理论的思想和相关应用,构建了基于心理预期价值的个体抢购行为决策模型。根据认知心理学、行为学的相关研究,把影响个体抢购行为决策的因素划分为个体对环境的主观反应因素和客观特征因素两个方面,通过问卷调查数据,利用二元Logistic回归方法研究了具有不同主观反应特征和客观特征个体的抢购行为决策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危机恐惧感知、对政府信任程度、媒体报道压力、对可能危机源的防备态度、噪音信任态度、性别和年龄层次显著影响个体的抢购行为决策。具体来说,对危机事件越恐惧、对政府越不信任、媒体报道造成的压力越大、对可能危机源的防备心理越强、越容易轻信噪音的个体参与抢购的可能性越大,另外,女性比男性更容易参与抢购,随着年龄层次的提高,参与抢购的概率下降。而对政府公开信息诉求、年收入水平、职业对个体的抢购行为决策没有显著影响。最后基于以上的研究成果,提出应对公共危机状态下抢购行为的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