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疏成份分析及在雷达成像处理中的应用

稀疏成份分析及在雷达成像处理中的应用

论文题目: 稀疏成份分析及在雷达成像处理中的应用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信息与通信工程

作者: 杜小勇

导师: 郁文贤

关键词: 稀疏成份分析,稀疏表示,过完备词典,超分辨,一维距离像,成像,多频段多分辨雷达,信号综合

文献来源: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稀疏成份分析是一种新兴的信号分析方法。它以过完备词典为基础,能从有限的观测数据中获得信号的稀疏表示,有效地挖掘信号的自然属性和本质的驱动源,提高变换域的分辨率,为信号处理提供了有力的工具。作为信号处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雷达成像技术无论在军事还是民用上都有巨大的应用潜力。雷达成像本质上就是一个信号表示过程,由于高频区雷达目标散射行为具有局部特性,用稀疏成份分析方法能提高雷达图像的质量,有利于图像分析和目标识别。 本文针对雷达成像的应用背景,研究了稀疏成份分析中稀疏性度量函数构造的一般准则等理论问题,以及基于稀疏成份分析的雷达成像算法,包括一维距离像、二维逆合成孔径雷达成像和多频段雷达信号综合技术等。 首先,研究了稀疏成份分析中度量函数的构造和算法分析等理论问题。提出了构造稀疏性度量函数的一般性准则,证明了满足该准则的度量函数能在理论上获得信号的最稀疏表示。针对满足上述准则的一般函数类,从惩罚函数的角度讨论了求解信号稀疏表示的有效算法,并证明了算法的收敛性,从而将前人的FOCUSS算法推广到更一般的情形。根据上述准则,给出了几种具有稀疏表示能力的度量函数,并进行了数值验证。 其次,利用稀疏成份分析方法研究了高分辨一维距离像稀疏表示的原子构造与相关算法,并对算法的参数估计性能进行了理论分析。根据高频区雷达目标的几何绕射模型和理想点散射体模型,分别给出了与雷达观测系统和目标散射特性相匹配的过完备词典的构造方法,提出了基于FFT和Toeplitz系统的快速超分辨成像算法。针对以l1-范数为度量函数的情形,提出了一种不需扩大问题规模的线性规划算法,与基寻踪法相比可节省计算量和存储量。在此基础上,对稀疏成份分析算法的参数估计性能进行了理论分析与数值验证,结果表明参数估计是有偏的,偏差的大小及估计误差的方差与该原子上是否存在信号分量有关。 再次,研究了基于稀疏成份分析的逆合成孔径雷达成像算法。在理想点散射体模型的基础上,构造了用于逆合成孔径雷达成像的二维过完备词典。由于直接利用矩阵的稀疏性计算矩阵-向量乘积时其计算效率难以满足实时或准实时成像的要求,本文根据词典的结构特点提出了基于FFT的二维联合超分辨成像算法。在成像时间要求更严的场合,通过对雷达观测模型的解耦提出了基于Toeplitz系统的二维解耦超分辨成像算法。针对雷达目标的非均匀转动特性,提出了含参词典族的概念,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单自由度多分量线性调频信号参数估计的序列线性规划算法,实现了瞬时多普勒分辨。 最后,根据雷达目标散射信号的稀疏表示模型,研究了多频段多分辨雷达信号综合技术。根据雷达目标的理想点散射体模型和几何绕射模型,分析了多频段雷达回波观测信号

论文目录:

目录

图表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稀疏成份分析与雷达成像的研究现状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与组织结构

第二章 稀疏性度量函数的构造与优化

2.1 过完备词典上的信号表示

2.2 一般稀疏性度量函数类的构造

2.3 稀疏成份分析、正则化技术与贝叶斯分析

2.4 基于一般度量函数类的优化算法与分析

2.6 小结

第三章 高分辨一维距离像的稀疏表示

3.1 引言

3.2 高分辨距离像的信号模型

3.3 几何绕射模型的原子构造与算法设计

3.4 理想点散射体模型的原子构造与算法设计

3.5 距离像稀疏表示的线性规划算法

3.6 参数估计的性能分析

3.7 小结

第四章 基于稀疏成份分析的逆合成孔径雷达成像

4.1 引言

4.2 逆合成孔径雷达观测模型与数据预处理

4.3 二维超分辨逆合成孔径雷达成像

4.4 单自由度多分量LM信号的参数估计

4.5 小结

第五章 基于信号稀疏表示的多频段雷达信号综合技术

5.1 引言

5.2 高分辨距离像的多频段信号综合

5.3 多频段雷达分辨率匹配处理技术

5.4 小结

第六章 结束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非线性稀疏成份分析模型

附录B 电磁计算软件的仿真计算精度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学术论文

发布时间: 2005-11-07

参考文献

  • [1].基于近似观测的压缩感知雷达成像方法研究[D]. 李博.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8
  • [2].压缩感知算法在雷达成像中的应用研究[D]. 徐建平.电子科技大学2012
  • [3].提高雷达成像质量的若干新体制和新方法研究[D]. 许然.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5
  • [4].基于空间谱理论和时空两维随机辐射场的雷达成像研究[D]. 徐浩.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
  • [5].CFRP层板缺陷与铺层方向的红外热波雷达成像检测技术研究[D]. 龚金龙.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
  • [6].基于压缩感知的雷达成像方法研究[D]. 吕文涛.上海交通大学2015
  • [7].分布式无源雷达成像方法研究[D]. 王硕.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4
  • [8].穿墙雷达成像处理技术研究[D]. 陈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5
  • [9].空间目标压缩感知雷达成像方法与应用研究[D]. 侯庆凯.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5
  • [10].双基地合成孔径雷达成像方法的研究[D]. 李枫.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8

相关论文

  • [1].图像稀疏表示模型及其在图像处理反问题中的应用[D]. 孙玉宝.南京理工大学2010
  • [2].压缩感知理论在雷达成像中的应用研究[D]. 谢晓春.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2010
  • [3].基于实测数据的雷达成像方法研究[D]. 邢孟道.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2
  • [4].基于目标角闪烁特性的末制导雷达跟踪与识别技术[D]. 李保国.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5
  • [5].信号的稀疏分解及其在脑电信号处理中的应用研究[D]. 徐鹏.电子科技大学2006
  • [6].基于Contourlet变换的图像稀疏分量分析[D]. 刘盛鹏.上海大学2007
  • [7].雷达信号层融合成像技术研究[D]. 王成.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6

标签:;  ;  ;  ;  ;  ;  ;  ;  

稀疏成份分析及在雷达成像处理中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