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场”边缘的“80后”文学

“文学场”边缘的“80后”文学

论文摘要

上世纪末,以徐佳的《我爱阳光》和韩寒的《三重门》为代表的“80后”文学异军突起。“80后”文学具有与生俱来的机械复制性特点,这使得文学界主要关注它的文化学意义和作为整体的意义,却忽视了它在文学上的重要意义。商业化因素对“80后”文学的介入导致“80后”文学与当代文学出现明显的“断裂”,也造成了主流文学界对其文学批评的困难,促使主流文学界一直漠视“80后”文学在文学史上的贡献,“80后”文学的研究明显滞后于它的创作情况。笔者深入细致研究“80后”文学作品文本,探析“80后”文学的独特性,进而还原被“遮蔽”的“80后”文学以及它们怎样迎合了大众文化心理。通过分析研究,本论文给“80后”文学崭新的文学定位,更加公正地评价“80后”文学在文学史上的作用和贡献,推动当代文学的延续性发展。对“80后”文学的解读,离不开文本之外的当代文化背景和社会结构的分析。为了提供更加合理的依据,本论文引用消费主义的相关理论、畅销书的理论和本杰明对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分析来探讨“80后”文学的特点。笔者认为,只有结合当前的文化格局,从文学文本的解读出发,兼顾文学接受和消费的情况,梳理出“80后”文学产生、传播、消费的过程与社会文化之间的微妙关系,才是领悟“80后”文学与当代文学发展的最有效途径。笔者把布迪厄的“文学场”理论运用到“80后”文学的研究中,使人们认识到“80后”文学在市场上的热销和文坛上的冷落是经济深入“文学场”内部的结果。“文学场”的特点在于它的“斗争性”和“历史性”,因为“文学场”是一个“颠倒的经济世界”,它遵循“输者为赢”的逻辑,所以精英文学作家不应该忽视“80后”作家对“文学场”的介入,“80后”作家也应该警惕当代文学的“娱乐化”困境。为了建立一个合理的、适合当前文学发展的“文学场”秩序,笔者利用哈贝马斯的“交往行动”理论,深入探析了精英文学和“80后”文学之间的调节之道。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新的文学生产机制背景下的“80后”文学
  • 第一节 消费社会的文化景观
  • 第二节 出版市场和大众传媒的合谋
  • 第三节 机械复制时代的到来
  • 第四节 “文学场”边缘的“80后”文学
  • 第二章 “80后”小说的创作类型
  • 第一节 叛逆成长,残酷青春
  • 第二节 都市边缘,别样情感
  • 第三节 先锋尝试,实力显现
  • 第四节 网络互动,娱乐大众
  • 第三章 “80后”文学反思
  • 第一节 “80后”文学的"断裂"与"传承"
  • 第二节 “80后”文学批评的困境
  • 第三节 文学娱乐化的困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相关论文文献

    • [1].刍议传统文化在现当代文学中的意义[J]. 鸭绿江(下半月版) 2014(09)
    • [2].文学与思想的互动共生——评《思想史视野中的中国现当代文学》[J]. 语文建设 2019(23)
    • [3].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研究的一个新视域——五四时期至1950年代初期中国籍作者的域外华文书写[J]. 学术月刊 2019(12)
    • [4].《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实践教学研究[J].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20(03)
    • [5].当代文学的现代性问题[J]. 南方文坛 2020(01)
    • [6].当前国学热现象与我国现当代文学分析[J].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2020(03)
    • [7].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考试改革中的建构意识[J]. 教育教学论坛 2020(11)
    • [8].中国现当代文学在意大利的译介出版研究[J]. 出版广角 2020(05)
    • [9].地域文化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影响——评《文化视角的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J]. 语文建设 2020(06)
    • [10].基于民间理念与当代情感解读中国现当代文学[J]. 中国民族博览 2020(06)
    • [11].媒体融合背景下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究[J].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20(03)
    • [12].重新想象“当代文学”的方式——评李阳著《<上海文学>与当代文学体制的五种形态》[J]. 大连大学学报 2020(01)
    • [13].走向创造教育的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变革[J]. 白城师范学院学报 2020(01)
    • [14].汉语言专业现当代文学教改分析[J]. 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01)
    • [15].新媒体背景下的当代文学研究——评《媒介生态与当代文学》[J]. 领导科学 2020(09)
    • [16].越位之思:中国现当代文学原典问题刍议[J].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3)
    • [17].动态全球语境下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对话与交流——评《多元文化语境下的中国文学走出去研究》[J]. 中国教育学刊 2020(09)
    • [18].中国现当代文学在西班牙的译介与传播研究[J]. 东方翻译 2020(04)
    • [19].面向中小学语文的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改革[J].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0(04)
    • [20].美食在当代文学中的文化意义——评《中国当代文学概论》[J]. 食品工业 2020(09)
    • [21].新阶段、新时期、新时代与当代文学建构的再思考[J]. 文学评论 2020(05)
    • [22].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想史的对象、理念及方法[J]. 甘肃社会科学 2020(05)
    • [23].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研究生国际视野的培养[J]. 中国大学教学 2020(08)
    • [24].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学科教学研究与实践——评《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学科观念与教学实践》[J]. 新闻爱好者 2020(10)
    • [25].广西当代文学对外译介初探[J]. 南方论刊 2020(10)
    • [26].新时代“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德育教学实践新探索[J]. 山东教育(高教) 2020(09)
    • [27].当代文学的现实与“现实感”[J].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9(02)
    • [28].甘肃当代文学的影响力分析[J]. 兰州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3)
    • [29].论当代文学与中学生及中学语文教学[J]. 中国教育学刊 2019(S1)
    • [30].慕课背景下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教学[J].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9(10)

    标签:;  ;  ;  ;  ;  

    “文学场”边缘的“80后”文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