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抑郁症是一种以持续性心境低落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已成为全球性的精神疾患。据WHO报告,在全世界发病率约为11%,目前已成为世界第四大疾患,到2020年抑郁症可能成为仅次于心脏病的第二大疾病。在美国,由于“抑郁”每年造成的损失高达400亿美元以上,与冠心病相当。本实验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提出肝气郁结证是抑郁症最常见的证型,肝失疏泄则是抑郁症发生的基本病机。筛选出以四关穴作为针刺实验治疗用穴,从血液流变学、肝脏组织、胃肠功能、记忆能力、性功能等方面研究电针对抑郁模型大鼠肝主疏泄功能的影响,从而探讨电针治疗抑郁症的作用机理。将SD雄性大鼠,体重200±20g,40只,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模型组、药物组、电针组,每组10只。模型组、药物组和电针组大鼠制造慢性应激抑郁模型,电针组在造模同时取四关穴进行电针治疗,药物组在造模同时予以百优解治疗,共21天。结果如下:1、血液运行方面: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全血比粘度、血浆比粘度、红细胞压积、血沉及血沉K值均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和药物组的全血比粘度、血浆比粘度、红细胞压积、血沉及血沉K值均明显下降(P<0.05);而电针组与药物组比较,两者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电针四关穴具有改善抑郁状态下大鼠血液流变学的作用。2、肝脏组织方面: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肝脏组织Bcl-2蛋白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正常组,p53蛋白阳性表达率却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提示抑郁状态抑制了Bcl-2蛋白的表达,增强了p53蛋白的表达,从而诱导肝脏细胞凋亡;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和药物组肝脏组织Bcl-2蛋白阳性表达率明显增加,p53蛋白阳性表达率却明显降低(P<0.05);而电针组与药物组比较,两者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电针四关穴可激发Bcl-2蛋白的表达,抑制p53蛋白的表达,从而抑制肝脏细胞凋亡,达到保护肝脏组织的作用。3、胃肠功能方面: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结肠组织中iNOS活性、NO含量增加,GSH-Px活性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电针、药物可降低抑郁模型大鼠结肠组织中iNOS的活性及NO的含量,提高结肠组织中GSH-Px的活性(P<0.05);而电针组与药物组比较,两者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电针四关穴具有保护抑郁状态下结肠组织的作用。4、记忆功能方面: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脑组织AchE活性明显升高,NOS活性及NO含量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电针和药物可降低抑郁模型大鼠脑组织中AchE的活性,提高脑组织NOS的活性及NO的含量(P<0.05),而电针组与药物组比较,两者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电针四关穴具有改善抑郁模型大鼠大脑记忆功能的作用。5、性功能方面: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的嗅舔次数、爬背次数明显减少(P<0.05);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及药物组的嗅舔次数、爬背次数却明显增高(P<0.05);但电针组与药物组两者之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因此可以得出结论,电针四关穴具有调节雄鼠性功能的作用。从上述实验可以看出,肝失疏泄的表现可能与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功能失调有关,即与中枢多种神经递质及其合成酶、神经肽、激素、环核苷酸系统的变化有关,而电针的调节作用机理还有待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