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审美与现代性时间的逆返回转 ——基于回忆的审美内涵初探

回忆审美与现代性时间的逆返回转 ——基于回忆的审美内涵初探

论文摘要

本课题立足于现代背景,旨在为解决现代人的时间困境及生命困境、德性困境提供一个可能的哲学选择。在主要着重时间-现在和时间-未来的现代社会,对时间-过去(传统)的研究因其不在场而在场,反而显得相当重要。以历史反思的方式处理过去(传统)已被证实具有某些不可避免的缺欠,而以审美观照的方式亦即回忆审美的方式看待过去(传统)却可能弥补这一缺欠。在对回忆审美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如下问题势必被提出并得到回答:为何是回忆审美?回忆是什么?回忆如何发生?回忆如何成其为回忆?回忆何为?回忆审美的问题源于现代人的现代处境。一方面现代性危机需要借助传统(过去)资源来化解,另一方面对传统(过去)的敬仰本身以艺术(审美)作品的方式存活于现代。因而,文学艺术书写的问题必须得到注意,何况自古典开始它就与回忆与遗忘难舍难分。在古典美善相乐与现代审美德性缺失的对观中,善的维度彰显出来,并内涵回转(回忆)古典价值的要求。回忆问题经个体经验触发应运而生。回忆的概念从词源上与“艺术”、“沉思”、“灵感”、“真理”、“纪念”等关系密切,从中可见“回忆”涵摄真善美合体。作为哲学-艺术概念,它在哲学史、文论史上一直与审美紧紧相连,并被赋义、区分而逐层脱落古典涵义。虽然时有哲人学者为其招魂,重申其古典价值,但从总体上,它还是落入现代圈套,成为日常回忆(自觉记忆)。古典“回忆”与当代日常回忆的主要区别在于古典融合性价值与现代区分性价值,后者甚至沦落为商品,看似“专业”实则丧失了个体性。从回忆概念入手却必须进入具体回忆(文学为体现)事件。通过宇文所安的研究管窥中国古典文学,回忆无时无处不在,并具有理想性、断片性、意象性等特征。中国古典浑融一体的回忆在普鲁斯特《追寻逝去的时光》中区分为自觉与不自觉。在后者的文学(审美)描述中,回忆诸要素和特点更为清晰,内外张力更为明显,且与主体、遗忘、现实、信仰、共通感等关联。中西文学(审美)作品均表明具体回忆事件的复杂性,除个体性意义更有纪念性价值,由此需要从回忆事件重新出发。对回忆事件的探讨关涉其(物质和精神)世界、时间、空间等层面。德勒兹多样统一且涵盖回忆(文学)的四重世界因牺牲细节差异和忽略文本之外的世界而需加改善,由此可区分自觉回忆、不自觉回忆及灵魂回忆(三者亦如阶梯),并提取作为本源回忆的灵魂回忆和作为回忆形式的(审美)艺术。在时间结构上,从古典时期的圆形时间观到现代线性矢量时间观的转变也是时间从单个具体性、生活性、自由组织性的区域时间向普遍抽象的、生产性的、非自由性的世界时间的转变。回忆对此正有逆返回转之作用。从作为时间基座的空间角度看,回忆通过它将物质和精神世界重新交还给时间,使得身处时间困境中的现代人能够在自身与外界的适当关联中找到安身立命之所在。作为回忆质料的“亲历共在”呼之欲出。完成回忆事件的剖析之后,回忆的动力(对真理的爱欲)、目的(美善相乐)、形式(审美艺术)、质料(亲历共在的此在践履)等四方齐全,其意义也自然流露。回忆作为亲历共在的审美,对现代性真理、德性的相对化和现代人交往伦理和信仰缺失有纠偏意义,使现代人找到个体生命安放之所,最终助益于现实世界的恳挚践履和超越。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导论 为何是回忆审美?
  • 第一节 现代处境下的回忆审美
  • 第二节 个体书写与回忆审美
  • 第三节 审美上行与回忆审美
  • 一、如何实现审美向上维度的转变
  • 二、审美上行的审美考察
  • 三、审美上行的现代性考察
  • 第四节 从个体生命体验与阅读经验到回忆审美
  • 第五节 从回忆出发
  • 第一章 “回忆”溯源:回忆是什么?
  • 第一节 “回忆”的词源考察
  • 第二节 “回忆”的哲学史
  • 一、柏拉图的“回忆”
  • 二、亚里士多德的“回忆”
  • 三、从普罗提诺到奥古斯丁的“回忆”
  • 四、现代哲学的“回忆”
  • 第三节 审美回忆与日常“回忆”
  • 第二章 进入“回忆”——文学的路径:回忆如何发生?
  • 第一节 宇文所安的“追忆”(如何迹近回忆?)
  • 第二节 “追忆似水年华”(回忆如何发生?)
  • 一、回忆过程
  • 二、回忆之“我”
  • 三、两种回忆的三个层次
  • 四、回忆的诗学特征
  • 五、回忆的二元性
  • 六、回忆与现实
  • 七、回忆与信仰
  • 八、回忆的共通
  • 第三节 “第二次起航”
  • 第三章 “回忆”的结构:回忆如何成其为“回忆”?
  • 第一节 回忆的世界结构
  • 第二节 回忆的时间结构
  • 第三节 回忆与时间空间化
  • 一、回忆的空间性
  • 二、回忆的时空关系
  • 三、回忆的时间空间化
  • 第四章 回忆的结构内涵及其意义:回忆何为?
  • 第一节 回忆与审美
  • 第二节 回忆对现代社会的反思
  • 第三节 回忆中的亲历共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相关论文文献

    • [1].资产阶级与种族视野:普鲁斯特的犹太意识与阶级身份[J]. 社会科学文摘 2019(11)
    • [2].意会普鲁斯特——读《追忆似水年华》[J]. 走向世界 2019(52)
    • [3].论贝克特《论普鲁斯特》[J]. 艺术广角 2018(02)
    • [4].与普鲁斯特共度假日[J]. 当代外国文学 2017(02)
    • [5].沙龙中的普鲁斯特[J]. 书城 2014(12)
    • [6].普鲁斯特问卷 问剑静[J]. 当代教育家 2019(11)
    • [7].徜徉·流连·汲取——普鲁斯特《追忆似水年华》赏读[J]. 五台山 2019(04)
    • [8].跟鹰在一起,也就学会了飞翔[J]. 故事家 2019(24)
    • [9].普鲁斯特问卷 问建新[J]. 当代教育家 2019(12)
    • [10].跟鹰在一起,也就学会了飞翔[J]. 意林(少年版) 2020(02)
    • [11].普鲁斯特问卷 问温妮·赫尔茜[J]. 当代教育家 2020(02)
    • [12].普鲁斯特问卷 问国营[J]. 当代教育家 2020(03)
    • [13].阅讀普鲁斯特最初的日子[J]. 山西文学 2020(07)
    • [14].普鲁斯特问卷 问志强[J]. 当代教育家 2020(04)
    • [15].他可能钟爱的是回忆本身——关于普鲁斯特的对谈[J]. 青年文学 2020(07)
    • [16].普鲁斯特问卷 问于明[J]. 当代教育家 2020(07)
    • [17].“非意愿记忆”是什么?——基于普鲁斯特、柏格森和克里希那穆提的表述[J]. 青岛文学 2018(11)
    • [18].知亦有涯[J]. 文苑(经典美文) 2019(04)
    • [19].最美的曾经[J]. 少男少女 2018(11)
    • [20].大师的父亲[J]. 晚报文萃 2016(12)
    • [21].校长答普鲁斯特问卷[J]. 教育 2016(49)
    • [22].普鲁斯特:追忆与交互[J]. 山西文学 2017(01)
    • [23].校长答普鲁斯特问卷[J]. 教育 2017(01)
    • [24].陪伴[J]. 作文通讯 2016(24)
    • [25].慢读[J]. 少男少女 2016(20)
    • [26].作为教师,您应该“追寻远逝的教育好时光”[J]. 福建教育 2016(52)
    • [27].追寻逝去的时光(创作谈)[J]. 山花 2017(02)
    • [28].校长答普鲁斯特问卷[J]. 教育 2017(05)
    • [29].言论[J]. 课外阅读 2017(06)
    • [30].校长答普鲁斯特问卷[J]. 教育 2017(09)

    标签:;  ;  ;  ;  ;  

    回忆审美与现代性时间的逆返回转 ——基于回忆的审美内涵初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