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外光固化可降解涂层用树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紫外光固化可降解涂层用树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论文摘要

高分子材料与环境和资源协调发展已成为高分子领域的主流趋势。鉴于此本文以顺丁烯二酸酐、邻苯二甲酸酐、癸二酸、尿素、乙二醇、聚乙二醇-400、丙二醇为原料,采用熔融聚合工艺合成了一种兼有紫外光固化成型性和可降解性的新型不饱和聚酯酰胺脲低聚物。这种低聚物具有良好的自引发功能和水溶性,有效的降低了传统紫外光固化体系中小分子引发剂和活性单体对环境和人体的危害,其固化后涂层能够在水环境中实现降解,对环境友好,在一次性用品和食品包装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通过系列实验研究了这一涂层树脂的聚合反应特性,物理特性,光固化特性,水溶性和降解特性,结果表明:(1)聚合反应酸值的降低随时间延长而减缓,当酸值控制在50左右时,产物的固化性能最优。增加尿素和癸二酸的用量均有利于聚合反应速率的提高,但原料组分中尿素的摩尔分数大于0.08时,反应速率过快,反应程度不易控制。(2)合成的低聚物分子量大于2000,流动性在80℃以上良好,在常温下较差,其颜色随尿素用量增加而加深。低聚物长期储存需避免直接光照、持续高温和环境潮湿,并需加入相应的阻聚剂。(3)所合成的低聚物在紫外光固化过程中具有明显的自引发性,不使用光引发剂,在紫外光照射30~60s后可实现固化,其固化速率随尿素用量的增加先增强后减弱。当原料组分中尿素的摩尔分数在0.04~0.05时低聚物固化速率最优,但涂层的凝胶含量比使用引发剂体系要低,不足以用作大分子引发剂,固化后涂层的硬度介于3H~4H。(4)当原料组分中尿素的摩尔分数大于0.046时,低聚物可直接溶于水。在水性体系下,原料组分中尿素摩尔分数为0.04~0.05,饱和酸与不饱和酸的摩尔比为1:7~1:9,聚乙二醇-400在二元醇组分中的摩尔分数为0.15,引发剂选用D-1173与二苯甲酮以质量比1:1混合,用量为混合体系总质量的3%~4%时,低聚物具有较好的固化性能。(5)尿素和聚乙二醇-400用量的增加均有利于低聚物亲水性的提高,使水解速率加快,综合低聚物光固化性能考虑,聚乙二醇-400在醇组分中的的摩尔分数不宜超过0.15,尿素在原料组分中的摩尔分数不宜超过0.06。当不饱和酸与饱和酸的摩尔比为7:1,饱和酸组分中邻苯二甲酸酐与癸二酸的摩尔比为1:1.1时,低聚物兼有较好的固化性能和水解性能。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插图索引
  • 附表索引
  • 第1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高分子的紫外光固化
  • 1.2.1 紫外光固化技术
  • 1.2.2 紫外光固化体系
  • 1.2.3 紫外光固化研究进展
  • 1.3 高分子材料的降解
  • 1.3.1 可降解高分子材料
  • 1.3.2 高分子降解的形式
  • 1.3.3 影响高分子降解的因素
  • 1.3.4 可降解高分子材料的应用
  • 1.4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及内容
  • 第2章 实验部分
  • 2.1 实验原料及仪器
  • 2.2 测试及表征
  • 2.2.1 红外光谱表征
  • 2.2.2 相对分子量测定
  • 2.2.3 红外光谱测定
  • 2.2.4 黏度测定
  • 2.2.5 储存稳定性测试
  • 2.2.6 固化速率测试
  • 2.2.7 凝胶含量测定
  • 2.2.8 涂层硬度测试
  • 2.2.9 涂层冲击强度测试
  • 2.2.10 涂层耐溶剂性测试
  • 2.2.11 涂层吸水率测试
  • 2.2.12 涂层降解性测试
  • 2.2.13 扫描电镜分析
  • 第3章 不饱和聚酯酰胺脲的合成
  • 3.1 不饱和聚酯酰胺脲的合成原理
  • 3.2 原料及工艺选择
  • 3.3 合成工艺流程
  • 3.4 合成反应的控制
  • 3.4.1 反应时间的影响
  • 3.4.2 原料配比的影响
  • 3.5 合成产物的物理性能
  • 3.6 合成产物的储存稳定性
  • 3.7 合成产物的结构分析
  • 3.8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不饱和聚酯酰胺脲的自引发
  • 4.1 不饱和聚酯酰胺脲的自引发及其光固化机理
  • 4.2 尿素对不饱和聚酯酰胺脲自引发性能的影响
  • 4.2.1 尿素对固化速率的影响
  • 4.2.2 尿素对固化程度的影响
  • 4.2.3 尿素对涂层性能的影响
  • 4.3 原料组分对固化性能的影响
  • 4.3.1 二元酸组分对低聚物固化性能的影响
  • 4.3.2 二元醇组分对低聚物固化性能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水性体系下涂层树脂的光固化
  • 5.1 不饱和聚酯酰胺脲的水溶性
  • 5.1.1 尿素对不饱和聚酯酰胺脲水溶性的影响
  • 5.1.2 胺试剂对不饱和聚酯酰胺脲的水溶性的影响
  • 5.2 水性体系下不饱和聚酯酰胺脲的光固化
  • 5.2.1 水稀释量的影响
  • 5.2.2 引发剂的影响
  • 5.2.3 胺试剂对固化的影响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不饱和聚酯酰胺脲的降解
  • 6.1 固化涂层降解的进程
  • 6.2 尿素对低聚物降解的影响
  • 6.3 二元酸对低聚物降解的影响
  • 6.4 二元醇对低聚物降解的影响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及专利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紫外光固化银色墨的开发[J]. 杭州化工 2017(01)
    • [2].紫外光固化预聚物的研究进展[J]. 安徽化工 2017(05)
    • [3].紫外光固化超支化聚氨酯丙烯酸酯的制备及性能[J].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2020(07)
    • [4].复合型紫外光固化水性涂料[J]. 精细化工原料及中间体 2009(07)
    • [5].环境友好型紫外光固化水性涂料研究进展[J]. 中国涂料 2017(07)
    • [6].紫外光固化水性聚氨酯丙烯酸酯的制备及其性能分析[J].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2019(11)
    • [7].紫外光固化高柔韧性夜光涂料的研究[J]. 信息记录材料 2013(02)
    • [8].3D打印用长波紫外光固化树脂的制备[J].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2020(01)
    • [9].酰基氧化膦型光引发剂的合成及应用进展[J].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2020(09)
    • [10].紫外光辐射能量对紫外光固化木器涂料挥发物含量的影响[J]. 林产工业 2017(10)
    • [11].月桂烯源乙烯基酯树脂单体的合成、表征及其紫外光固化物性能研究[J]. 林产化学与工业 2015(04)
    • [12].一种车用新型紫外光固化阻燃涂膜的制备[J]. 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 2020(04)
    • [13].浅谈紫外光固化法修复老城区排水管道[J]. 智能城市 2018(09)
    • [14].一种紫外光固化树脂的合成及性能表征[J]. 化学与黏合 2018(05)
    • [15].紫外光固化油漆涂层结构对漆膜性能的影响[J]. 木材工业 2014(02)
    • [16].紫外光固化光敏涂料的研制[J]. 化工进展 2010(06)
    • [17].水性紫外光固化树脂的研究进展[J]. 离子交换与吸附 2009(04)
    • [18].紫外光固化胶粘剂研究进展[J]. 山东化工 2018(13)
    • [19].陶氏公司推出首个无溶剂有机硅保形涂层[J]. 有机硅材料 2020(02)
    • [20].紫外光固化含氟聚氨酯弹性涂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J]. 化工新型材料 2017(01)
    • [21].光量热仪表征紫外光固化胶黏剂的固化过程[J]. 化学分析计量 2014(05)
    • [22].涂层组成对紫外光固化弹性地板漆膜性能的影响(英文)[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05)
    • [23].紫外光固化油漆涂布量对木地板漆膜性能的影响[J]. 木材工业 2013(02)
    • [24].紫外光固化内衬修复技术在城市排水管网改造中的应用[J]. 四川水泥 2019(09)
    • [25].紫外光固化技术在厦门同炳路污水管道修复中的应用[J]. 市政技术 2015(05)
    • [26].聚氯代对二甲苯薄膜表面用紫外光固化漆的制备与表征[J]. 功能材料 2013(08)
    • [27].紫外光固化绝缘漆的配方设计与性能研究[J]. 涂料工业 2010(10)
    • [28].紫外光固化松香基聚氨酯丙烯酸酯的合成[J]. 涂料工业 2010(12)
    • [29].浅析紫外光固化内衬修复技术在集水管中的应用[J]. 特种结构 2018(01)
    • [30].紫外光固化三防漆在航天电子产品中的应用[J]. 制导与引信 2017(04)

    标签:;  ;  ;  ;  ;  

    紫外光固化可降解涂层用树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