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生秩序、国家权力与村落转型 ——基于对村民群体性活动的比较研究

自生秩序、国家权力与村落转型 ——基于对村民群体性活动的比较研究

论文摘要

本文以不同类型的村民群体性活动为观察对象,试图通过对该现象内部发生机制及外部制约结构的比较研究,回答当前我国村落自生秩序与国家权力之间复杂而多元的关系性质,并试图在此基础上确立国家与村落相衔接的理论和现实依据,最终得出国家应该帮助村落重建政治共同体的结论。相对于纯私人性的个体和家庭生活而言,于普通村民来说,他们生活中另一重要组成部分即是超越于纯私人性范围的有较大多数(乃至全体)村民共同聚集、参与的群体活动,这些活动在本研究中被统称为村民群体性活动。对于各类村民群体性活动,从核心力量上来抽象,在政治学的分析视角下,可以以自生秩序主导性强为左端,以国家制度安排色彩强为右端,对各类村民群体性活动进行实质意义上的排序和归类。处于任何位置的村民群体性活动都是在自生秩序和国家权力的框架下发生的,区别只在于主导力量是哪一方,以及离这两大力量的距离远近。这是出于政治学研究的需要:一方面,村民群体性活动是透视村落自生秩序与国家权力间关系的窗口;另一方面,对村民群体性活动的政治学考察必须被放置到秩序自生和现代国家治理的视野中进行。从纵向上讲,本文将当前我国部分地区的村民群体性活动放到历史变迁特别是中国独特的政治变迁逻辑中考察;从横向上讲,本文将村民群体性活动放到自生秩序与国家权力的二维框架下探讨。从历史和理论的逻辑上看,本文首先阐明了我国村落自生秩序与国家权力间关系的演变逻辑:传统村落因为自生秩序与国家权力具有内在的一致性,村落在与国家相衔接的同时保持了一定的自主性,村落自生秩序同时发挥着治理村落公共事务的功能;自近代开始的国家政权建设,现代国家的建构性秩序开始嵌入村落,并试图开发村落的现代治理功能,但因为全国性的权力体系未能成功建立,这一进程以国家权力的“内卷化”为主要弊端而告终;新中国成立之后,国家逐步在农村全面打碎并替代传统的文化组织网络,在此情况下,国家权力以前所未有的深广度进入村落,自生秩序处于被压抑的状态而难以发挥公共作用;20世纪80年代全面的农村经济社会政治改革以来,国家权力从村落形式上撤离,但安排了政治上的村民自治和经济上集体所有/个体经营,村落自生秩序一方面在新的条件下依托传统的根脉得以复兴,另一方面产生于新的利益和制度基础上,体现就是各类村民群体性活动的展开上,但此时的村落自生秩序呈现出多元分化的特征和趋向,自生秩序内部并不是系统而有机的。这一点可以通过对当前我国部分地区村民群体性活动的问卷调查和活动白描来验证。本文通过对二十余个村落三百余位村民的问卷调查以及对村民群体性活动的白描,分析出当前我国村落自生秩序与国家权力间关系的基本状况和内在机制。在统计分析和活动分析的基础上,本文进而结合现有的理论,主要证明了如下几个相互联系的命题:当前我国村落中总体上存在各种形式的自生秩序,在非村落公共事务的范围内,自生秩序居于主导地位,这是我国乡村社会常态化和社会回归的结果。这体现在婚丧嫁娶、宗族活动、民间信仰等方面。同时,我们也不能否认,这一类村民群体性活动在社会转型中所拥有的一定的村落秩序维系功能。国家对这一领域的村民群体性活动基本上是不介入的。村落中存在的自生秩序不仅仅停留于非村落公共事务中,它们还延续到(发生于)村落公共事务中,体现为涉及大部分村民利益的各种自发性的组织活动。在村落公共事务中,村落自身资源贫乏且呈现外流趋势,单纯依靠自生秩序往往不能实现有效的治理后果,这往往需要国家在资金、技术和组织方法上的介入。两者不能有效配合时,基于自生秩序的村民群体性活动最终很难走向成功。这主要体现在公共工程等经济性主导的群体性活动上。而在偏靠国家已有制度安排的村落公共事务领域,以村组会议(及相关活动)和上访为主要形式的村民群体性活动中,自生秩序是在既有的制度安排基础上发挥作用并嵌入到村落公共事务中的,客观上更需要乡村政权直至国家的对接和引导,但实践中这一对接和引导并不充分。通过研究可以发现,涉及村落公共事务的群体性活动,不论是经济性为主导还是以政治性为主导,都体现出以下的结构性特征:围绕分配型利益和发展型利益尤其是分配型利益可以迅速聚集的村民群体性活动,往往因为国家(主要是基层政权)的不能回应和活动本身精英/信任的缺乏(实质上是权威的缺乏)导致不能产生预期的结果。这充分表明,国家仅仅在村落安排一定的现代制度并不能自然带来有效的治理,更为需要的可能是:将这一制度嵌入村落并成为村民生活方式的力量和机制。而在这一方面,乡村精英依然是最为主要的依靠力量。反过来讲,村民依托既有国家制度安排自发结成群体性活动,如果缺乏国家的积极回应,或者无法克服其活动过程中的机制问题,它们很难单靠自身的力量解决问题。归根到底,还是村落缺乏有机的政治共同体。将村落公共事务统称为村落范围内的政治,本文采用“没有产出的政治”描述当前我国部分地区村民群体性活动的结构性困境。具体地讲,涉及公共事务的村民群体性活动客观上需要与国家的有效衔接,同时也需要处理自身的精英/信任问题。但从国家的角度看,村民群体性活动之所以难以达成除了市场化和家庭经营带来的个体利益上升所带来的村民纠纷居主导的原因之外,国家已有的基层政治精英对村落的介入方式往往是一个深远的原因。因此,本研究也就意味着,未来我国村落的治理结构必将是多元力量共同参与的。因为自生秩序的存在并发挥其治理功能,国家秩序不能无视这方面的力量。一方面让自生秩序在其应当发挥积极作用的空间发挥作用;另一方面,国家权力应调整其介入范围和介入方式,帮助村落重建政治共同体,从而在新的基础上与自生秩序相衔接,共同生成村落中的治理结构。而考虑到我国不同地区村落的自生力量和国家政权建设情况的不同,同时,各地村落所拥有的资源状况和发展前景不同,对全国性村落治理的思考应该保持思维的开放性。本研究通过对二十余个村落的调查研究就已经发现了村落自生秩序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可以推论的是,全国性的村落治理中最应该警惕的就是一元化的思维。但不管具体的路径会有多大区别,在现代国家建设的背景下看待村民群体性活动以及与其密切相关的村落治理,总的方向却是一致的:国家帮助村落重建政治共同体,将村落整合到现代国家中,实现村落自生秩序与国家权力的多元一体。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观察立足点、分析对象与核心概念
  • (一) 观察立足点
  • (二) 分析对象
  • (三) 核心概念
  • 三、研究方法与操作步骤
  • (一) 研究方法
  • (二) 操作步骤
  • 四、问题意识与研究假设
  • (一) 问题意识
  • (二) 研究假设
  • 五、已有研究综述
  • (一) 村落自生秩序与国家权力间关系研究
  • (二) 以农民组织化视角进行的相关研究
  • (三) 对村民行动问题化研究策略的反思
  • (四) 对“国家与社会”及其衍生范式的反思
  • 六、论述框架与可能的创新点
  • (一) 论述框架
  • (二) 可能的创新点
  • 第一章 村落自生秩序与国家权力:基于理论与历史的演绎
  • 第一节 自生秩序的产生逻辑
  • 第二节 自生秩序的集中体现—村落自主性
  • 一、相关理论回顾
  • 二、村落自主性的体现
  • 三、村落自主性的成因分析
  • 第三节 国家权力的建构性
  • 第四节 自生秩序与国家权力:从共同体到社会
  • 第五节 村民群体性活动—在自生秩序与国家权力之间
  • 一、村民群体性活动的定义
  • 二、分析村民群体性活动的框架
  • 三、村落自生秩序与国家权力间关系的演变轨迹
  • 小结
  • 第二章 村落自生秩序与国家权力的关系现状:对调查问卷的统计分析
  • 第一节 调查对象和分析对象的基本情况
  • 一、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 二、分析对象的基本情况
  • 第二节 村民群体性活动中的结果性问题
  • 一、村民群体性活动的发生频度
  • 二、村民群体性活动能否达成既定目标
  • 三、村民对群体性活动的信心
  • 第三节 村民群体性活动频度过低的原因分析—精英的视角
  • 第四节 村民群体性活动的利益性分析
  • 一、不同类型群体性活动中主导的利益性质
  • 二、村民在群体性活动中的利益结构
  • 三、围绕利益展开的活动过程
  • 第五节 村民的信任与观念结构
  • 一、对抽象国家的态度
  • 二、对各类组织的参加意愿
  • 三、在组织过程中的信任问题
  • 四、村民的亲疏观念与归属感
  • 小结
  • 第三章 村落自生秩序与国家权力的积极面向:对若干成功案例的分析
  • 第一节 文化性主导的村民群体性活动
  • 第二节 经济性主导的村民群体性活动
  • 一、个案:修路的半成功案例
  • 二、个案:集体追债风波
  • 第三节 政治性主导的村民群体性活动
  • 一、土地纠纷解决的两个案例
  • 二、分析
  • 第四节 村民群体性活动何以成功:村落自生秩序与国家权力的视角
  • 小结
  • 第四章 村落自生秩序与国家权力的消极面向:对若干失败案例的分析
  • 第一节 文化性主导的村民群体性活动
  • 一、个案:因坟地引起的纠纷
  • 二、个案:松林寺佛教活动被破坏
  • 三、个案:偷菩萨事件
  • 第二节 经济性主导的村民群体性活动
  • 一、个案:平塘事件
  • 二、个案:自来水工程
  • 第三节 政治性主导的村民群体性活动
  • 一、个案:路为什么弯着修?
  • 二、个案:选举化解村庄矛盾的限度
  • 三、个案:浙西某村的土地纠纷
  • 第四节 村民群体性活动何以失败:村落自生秩序与国家权力的视角
  • 小结
  • 第五章 村落秩序的展开逻辑:基于对村民群体性活动的政治分析
  • 第一节 村民群体性活动展开的主要变量:利益-精英-信任
  • 一、对村民群体性活动的利益性分析
  • 二、对村民群体性活动的精英与信任分析
  • 第二节 村民群体性活动的结构性特征
  • 一、与村落传统的不衔接
  • 二、与现代国家的不衔接
  • 第三节 村民群体性活动的主要问题—没有产出的政治
  • 小结
  • 第六章 从村民群体性活动看自生秩序与国家权力的衔接路径
  • 第一节 对“没有产出的政治”的深层分析—村民自组织的视角
  • 一、本文所论“自组织”的内涵
  • 二、农民自组织程度低的深层原因
  • 第二节 自生秩序与国家权力相衔接的路径分析
  • 一、国家进一步介入的路径
  • 二、依靠村落自然生长的路径
  • 三、激活现有的基层党政体制
  • 四、社会组织主动创建的路径
  • 五、通过市场统一村落与国家
  • 第三节 转型村落中的自生秩序与国家权力
  • 一、村落自主性的非平衡性
  • 二、国家治理资源的非平衡性
  • 三、村落社会双重多元治理结构的必然性
  • 小结
  • 结语
  • 一、我国农村发展的困局与相关诊断
  • 二、本文的主要分析之回顾
  • 三、本文的结论:国家帮助村落重律政治共同体
  • 附录
  • 附录1: 村民群体性活动访谈提纲
  • 附录2: 关于村民信任结构的访谈提纲
  • 附录3: 调查村情况总表、部分统计结果及白描材料(节选)
  • 附录4: 为什么是这项活动而不是其他活动举行最多?
  • 附录5: 对于村里的群体性活动,您还有什么想要补充的?
  • 附录6: 关于村民信任结构的访谈记录(节选)
  • 附录7: 村民群体性活动总体状况表
  • 参考文献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 [1].湖南省域传统村落空间格局的影响因素分析[J].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 2019(06)
    • [2].传统村落文化生态保护性发展思考——基于海南岛屿传统村落视域的问题探微[J].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 2019(06)
    • [3].问题导向的城郊传统村落活化设计探析[J]. 装饰 2019(11)
    • [4].乡村振兴背景下永州传统村落绿色发展探索[J].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9(10)
    • [5].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实践探索——以马关县梁子上村为例[J]. 城市建筑 2019(25)
    • [6].西安市传统村落空间形态典型类型研究[J]. 城市建筑 2019(26)
    • [7].文化视角下的丽水传统村落与乡土记忆论析[J]. 丽水学院学报 2019(06)
    • [8].资水流域传统村落发展困境与景观重构研究[J]. 城市建筑 2019(23)
    • [9].贵州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实施效果与问题研究[J]. 山西建筑 2019(22)
    • [10].景观基因视角下对传统村落的保护更新研究——以福建省泉州市土坑村为例[J]. 南方园艺 2019(06)
    • [11].传统村落保护设计中景观资源的评价及态势分析法的运用[J]. 住宅与房地产 2019(25)
    • [12].盐城传统村落景观空间结构评价与保护[J]. 住宅与房地产 2019(36)
    • [13].传统村落中景观基因的价值与保护[J]. 中国名城 2020(01)
    • [14].黑龙江省传统村落乡村景观调研报告[J]. 绿色科技 2019(23)
    • [15].以河南省愚公村为例谈旅游发展型传统村落形态变化[J]. 山西建筑 2020(02)
    • [16].四川省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 南方农村 2019(06)
    • [17].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的研究评述与展望[J]. 小城镇建设 2019(12)
    • [18].基于类型划分的传统村落保护发展体系初探——以黄山市传统村落为例[J]. 小城镇建设 2019(12)
    • [19].产业内生发展动力下传统村落复兴路径研究——以铜陵市龙潭肖村为例[J]. 小城镇建设 2019(12)
    • [20].陕南地区村落景观提升设计研究[J]. 大众文艺 2020(02)
    • [21].《村落》[J]. 皖西学院学报 2019(06)
    • [22].传统村落保护与利用研究进展及展望[J]. 贵州民族研究 2019(12)
    • [23].行政村合并之后村落共同体的可重塑性[J]. 区域治理 2019(37)
    • [24].我国传统村落公益诉讼保护制度构建初探[J]. 法制与社会 2020(02)
    • [25].完善传统村落保护性发展的机制[J].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2020(02)
    • [26].徽州传统村落建设生态博物馆的构想[J]. 池州学院学报 2019(06)
    • [27].京西传统村落空间布局中的水适应性研究[J]. 安徽建筑 2020(01)
    • [28].传统村落多维价值评价及实证研究[J].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1)
    • [29].武陵山片区传统村落空间分布及影响因素研究[J].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1)
    • [30].传统村落“旅游+产业融合”模式创新研究——以福建省宁德市屏南县龙潭村为例[J].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4)

    标签:;  ;  ;  ;  

    自生秩序、国家权力与村落转型 ——基于对村民群体性活动的比较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