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炭材料人工关节的国外研究动态(论文文献综述)
王俐慧[1](2021)在《ZrO2纳米颗粒增强HAP复合材料在人工关节修复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指出传统的羟基磷灰石(HAP)作为医用骨水泥材料,力学性能和结构性能较差,存在力学强度低、孔隙率低、表面形貌差、韧性和耐磨性欠缺等问题,目前只能用来做骨填充材料。纳米二氧化锆(Nano ZrO2)颗粒增强复合材料以其良好的物理、化学、力学特性以及优异的生物相容性,为新型生物硬组织替代材料的研究提供了解决途径。本文根据骨替代材料在人体康复过程中的力学性能要求,制备了纳米级ZrO2填充微米级HAP的复合材料,利用光固化3D打印技术打印了不同配比的ZrO2/HAP试件。通过材料拉伸压缩实验,分析不同质量分数配比ZrO2/HAP复合材料性能参数,明确填充ZrO2颗粒对HAP基体材料力学性能参数的影响,分析ZrO2质量分数对基体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并利用扫描电镜给出ZrO2/HAP复合材料的表面形貌特征。运用逆向建模方法,本文利用CT图像数据建立了患者1的髋关节置换模型和患者2的肱骨远端骨肿瘤肘关节模型,通过关节模型的优化处理,给出了人工骨关节假体模型。利用有限元分析方法模拟人体术后康复过程中关节受力状态,将ZrO2/HAP复合材料作为人工骨关节修复的填充材料进行力学性能分析,讨论不同质量分数ZrO2/HAP复合材料对术后康复的最佳效果。研究表明,对受力特征不同的髋关节置换术和肘关节置换术,可选择不同质量分数的ZrO2/HAP填充材料来满足人体关节术后康复过程的力学性能要求,亦可为不同患者人工关节置换的骨替代材料优选提供参考依据。
李志[2](2021)在《基于功能梯度材料胫骨假体的有限元分析》文中认为膝关节是人体关节中最大、最复杂的关节之一,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和运动有重要作用。由于膝关节常承受数倍于人体重量的负载,所以膝关节亦是人体中最易受损的关节之一。全膝关节置换术作为一种治疗膝关节严重损伤的有效手段,现已广泛应用于膝关节的临床治疗中。尽管患者对膝关节置换术的满意度颇高,但术后胫骨假体的无菌性松动往往会导致假体失效,患者因此必须进行翻修手术。植入假体与植入部位骨的刚度差异过大,导致在植入假体周围的骨组织上产生了应力遮挡效应,该效应引发的骨吸收会造成假体无菌性松动。本文首先通过健康志愿者的下肢CT扫描数据重建了自然膝关节的三维几何模型,并基于此建立了全膝关节置换有限元模型,其次设计了三种功能梯度材料(functionally graded materials,FGMs),分别为两种不同孔隙率控制参数的钛合金-羟基磷灰石复合功能梯度材料(FGMⅠ和FGMⅢ)以及一种钛合金-理想骨修复材料复合功能梯度材料(FGMⅡ)。通过有限元方法比较了膝关节在屈曲0°、15°、30°、45°、60°时钛合金胫骨假体和设计的三种功能梯度材料胫骨假体对胫骨近端松质骨上应力的影响。结果显示,功能梯度材料胫骨假体相较于钛合金胫骨假体可以有效降低胫骨松质骨和胫骨假体上的最大Von Mises应力;通过分析沿胫骨假体和胫骨松质骨路径上的应力发现,功能梯度材料胫骨假体相较于钛合金假体可以显着提高胫骨近端松质骨上的应力水平,同时可以降低胫骨假体上的应力。结果表明,在设计的三种功能梯度材料中,FGMⅠ的综合效果要优于另外两种功能梯度材料,FGMⅢ的效果次之,FGMⅡ效果最弱。本文设计的功能梯度材料胫骨假体相对于常用的钛合金胫骨假体可以有效改善假体和胫骨近端松质骨上的应力水平,减轻松质骨上的应力遮挡以及假体上的应力集中现象,降低胫骨假体无菌性松动的几率,进而可以延长胫骨假体的使用寿命。
吕云杰[3](2021)在《N公司骨科医疗器械市场营销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剧,老龄人口逐年增多,加上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的变化,骨科疾病发病率逐年上升。医疗领域关系国计民生,疾病治疗开支巨大,病患家庭经济负担很重,还需要国家医疗保障投入巨额资金,随着覆盖范围和覆盖病种逐步扩大、报销比例逐步提高,国家财政医保资金压力剧增,为节省医疗保障费用支出并继续扩大覆盖范围,政府招标采购部门对医疗器械的降价和市场准入都逐步收紧,这对行业影响巨大。同时随着社会经济、居民消费水平和医疗新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骨科医疗器械市场发展迅速,行业发展和利润空间整体还处于较高的水平,这吸引了大量资本介入,行业内收购兼并时有发生,竞争日趋激烈,在国家新的限价招标采购形势下竞争逐步白热化。N医疗科技集团公司(以下简称N公司),上世纪90年代成立开始主营骨科内植入物类高值耗材,从最早的德国进口关节产品国内总经销,逐步扩展了国产化的全骨科产品线,并引进德国品牌国内合资设厂,还拓展了医疗领域的其他产品,逐步实现医疗板块集团化发展。但随着国家医疗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和市场竞争环境的恶化,N公司近年来饱受跨国外企和本土品牌的强大市场冲击,一直处在艰难维持市场份额中,客户满意度和市场占有率都逐年下滑,经营、竞争压力巨大。骨科医疗器械是医疗器械行业最大的分支之一,除了具有普通商品的属性外,在我国还要受政府相关部门的行政约束,特殊的行业性质需要企业关注市场竞争规律的同时要更加关注公共关系的营销。本文深度分析国家医疗改革的大环境变化和未来趋势,以N公司骨科医疗器械市场营销现状为背景,深入分析我国骨科医疗器械市场的宏观环境和行业竞争环境,运用文献研究、案例分析和访谈调研等方法,研究指出N公司市场营销方面的问题及成因,分析N公司在行业竞争中的优劣势、机遇和挑战,并从地域经济发展和医疗水平两个影响因素对我国骨科医疗器械重新进行市场细分、选择和定位,从产品、价格、渠道、促销和关系营销等方面策略提出适合N公司优化策略,并提出保障优化策略实施的具体方案。本文研究可以帮助N公司解决骨科医疗器械市场营销策略所面临的问题,可以有效提升市场份额和营销业绩,还可以补充和完善针对骨科内植物医疗器械行业的市场营销理论,并对中国医疗器械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也提供了思考的角度和启发。
石小鹏[4](2021)在《人工髋关节球头抛光工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人工髋关节球头是决定人工髋关节能否在人体内安全稳定运行的核心零部件,其加工表面的精度和质量问题极易引发关节松动和病变的发生,严重影响置换髋关节的使用寿命,最终导致人工髋关节置换失败,增加患者的精神痛苦和经济负担。人工髋关节球头表面存在上道工序遗留下的磨削残留高度和波峰波谷,需要对其进行抛光以提高表面精度和质量。因此,需要开展人工髋关节球头抛光工艺研究,提出高质量的抛光工艺方法,为人工髋关节球头的高效、稳定抛光提供理论与技术的支持。首先,对人工髋关节球头的抛光特点进行分析,并基于此提出了“两转动+一摆动+微量进给”的自适应抛光工艺。同时,根据提出的抛光工艺设计了抛光试验设备,并对杯形抛光磨具抛光的基本原理和特点进行了介绍和分析。然后,建立了单颗磨粒在髋关节球头表面的运动轨迹模型,并通过Matlab软件进行了轨迹均匀性的仿真分析。同时,为了探究各个因素对磨粒抛光运动轨迹均匀性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单位圆周长度上的轨迹点数目(即轨迹点密度)的评价方法,运用该方法对磨粒抛光运动轨迹疏密程度的均匀性进行了评价分析。最后,通过数值模拟,研究了杯形抛光磨具在加载过程中的力学特性的变化规律。针对杯形抛光磨具,分析了不同轴向厚度的抛光垫和硅胶环对力学特性的影响,基于多组数值模拟结果,得出了杯形抛光磨具在加载过程中力与位移的关系。本文针对人工髋关节球头的抛光工艺,提出了“两转动+一摆动+微量进给”的自适应抛光工艺方法,建立了单颗磨粒在髋关节球头表面的运动轨迹模型并进行轨迹均匀性的仿真分析,研究了杯形抛光磨具在加载过程中力学特性的变化规律,对人工髋关节抛光工艺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技术参考价值。
孙振国[5](2021)在《人工心瓣用热解炭材料的断裂性能研究》文中提出在生物医学领域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人工机械心脏瓣膜涂层均采用热解炭材料。热解炭具有结构致密,化学性质稳定,抗凝血性能和生物相容性优异等特点。热解炭在生产制备、加工和手术等过程中以及在心脏内长期承受血流载荷的循环冲击,由于空化气蚀和心脏内部特殊的环境等原因,热解炭涂层可能会产生裂纹等缺陷。在人工心瓣长期的工作中,裂纹可能会发生扩展甚至导致热解炭涂层发生脆性断裂,从而给患者的健康带来严重威胁。因此,研究热解炭材料的断裂性能对提高人工机械心瓣的稳定性具有重要价值。本文对人工心瓣热解炭材料断裂性能进行研究,采用ABAQUS软件计算了热解炭涂层可能存在的裂纹的应力强度因子;采用扩展有限元法研究了热解炭涂层可能存在的裂纹的扩展行为;通过MTS电动力学测试系统制备了热解炭及其复合材料的紧凑拉伸试样断口,并通过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对断口进行形貌分析。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采用ABAQUS软件对热解炭涂层裂纹的应力强度因子(SIFs)进行仿真计算。结果表明:仿真值与基于实验基础的理论值的相对误差小于4%,验证了仿真计算的可靠性;保持热解炭涂层裂纹数量不变,边缘裂纹和中心裂纹的I型SIFs随裂纹倾斜角和长度增加而增大;当裂纹倾斜角不为0°和90°时,边缘裂纹和中心裂纹的II型SIFs随裂纹长度增加而增大,且在裂纹倾斜角为45°时达到最大值;改变热解炭涂层裂纹数量,边缘裂纹和中心裂纹的I、II型的SIFs曲线分别重合,且均小于单条裂纹的I、II型SIFs。2.通过MTS电动力学测试系统制备人工心瓣热解炭及其复合材料的断口。结果表明:在光学显微镜下,热解炭涂层断口相对平整细腻,石墨断口较为粗糙不平;在扫描电镜下,热解炭断口呈现沿晶断裂形貌,石墨断口呈现穿晶断裂形貌;人工心瓣热解炭等类陶瓷材料的力学性质存在不确定性,其可能的微观机理可分为内在机理和外在机理。3.基于XFEM研究人工心瓣热解炭涂层裂纹的扩展行为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裂纹倾斜角、裂纹位置、裂纹间距和裂纹深度对热解炭涂层裂纹的扩展方向无明显影响,裂纹均沿直线进行扩展且波动较小;裂纹倾斜角、裂纹位置和裂纹深度对热解炭涂层裂纹的扩展速率有显着影响;热解炭涂层的裂纹扩展行为与材料的内部结构、裂纹几何参数和能量等因素有关。
燕超,曾群锋,杨华斌[6](2020)在《新型超弹性轴承材料TiNi60合金的研究进展》文中认为TiNi60合金是一种弹性模量低、硬度大、比强度高、无磁性、尺寸稳定性好、耐腐蚀性强的新型超弹性轴承材料,NASA等国外研究机构对其进行了深入研究。系统阐述了Ti Ni60合金材料的特性,重点论述了其在熔炼与加工、硬度强化机理、力学性能、摩擦学性能、高温抗氧化行为以及超弹性等方面的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分析了相关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简要阐述了超弹性TiNi60合金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前景,探讨了有关TiNi60合金材料亟需研究的内容,以期推动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马腾洋[7](2020)在《人工关节置换术疗效的住院费用构成及其因子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对人工关节置换术疗效的住院费用构成及其因子分析来得出在保证手术效果前提的情况下为合理控制医疗费用提供依据,为医保政策相关性给予帮助。方法:通过回顾性的分析,收集2013年至2018年在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骨科行“人工关节置换术”的849例患者住院期间的一般情况及费用构成,进行数据分析。调阅病案并随访患者术后情况对疗效进行多方面评价。利用统计软件SPSS22.0对数据做统计分析。查阅文献了解国内外该手术类型的费用构成状况,咨询相关部门获取相应文件后解读我区该时间段医保和政策调整对住院费用的导向情况,结合基础数据对住院费用进行影响因子分析。结果:2013-2018年,人工关节置换术中全髋关节置换的人均住院总费用为56119.75元,膝关节置换术为55518.69元,股骨头置换为45784.22元;不同手术类别的总体费用构成情况相似,材料费、药费和手术费三者占比重最大,分别为49.53%、26.87%和11.56%。人工关节置换术患者总住院费用逐年上涨,其中材料费平均每年增加28.16%,药占比从2015年开始逐渐下降。研究时间段内人工关节置换术的术后疗效无明显差异,影响住院总费用的主要因素是材料费占比、药占比、住院天数和不同的手术类别。结论:在人工关节置换术的治疗效果无显着差异的情况下,控制人工关节假体的材料费及严格把控临床用药指证,规范住院流程是降低人工关节置换术住院费用的关键。
马源[8](2019)在《植(置)入材料临床使用差异分析与信息系统管理研究》文中认为研究背景:植(置)入材料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手术操作中,成为继药品之后重要的医疗物资,在疾病诊疗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由于其具有植入性,且品规多、价格高等属性,在临床使用和管理上稍有不慎,不仅会增加患者负担和医疗成本,还将直接影响到患者的诊疗质量安全。近年来,植(置)入材料在品种、规格、功能和临床应用上发展迅速,使得各级各类医院在植(置)入材料的临床应用管理上难度进一步增大,医疗质量安全风险也日益凸显,传统的仅以物资供应链管理为主体的医用材料管理模式已无法满足临床应用的发展需求,突出表现在重物资、轻临床,重效率、轻质量,重成本、轻规范,物资管理与临床应用脱节。研究探索植(置)入材料的物资供应链管理与临床使用管理和问题监测预警相融合、相关联、供管用一体化的管理模式迫在眉睫。本研究是我国医疗大数据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研究项目之一,研究主要内容是应用手术患者植(置)入材料明细数据进行问题分析,进而探索基于信息化的解决方案。研究目的:1.通过对某医院植(置)入材料临床使用大数据分析,分析其在使用种类、数量和费用等方面的差异;2.基于材料使用及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探索建立植(置)入材料物资管理-临床应用管理-决策支持一体化的信息系统,辅助临床医生合理使用植(置)入材料。研究内容:1.植(置)入材料使用种类、数量和费用差异分析。选取某综合性医院植(置)入材料临床使用数据,按术种从医生、患者等维度对使用材料的种类、数量、费用等内容进行分析。2.植(置)入材料应用管理系统的需求及功能设计。基于材料使用差异所反映的临床使用及管理中的不足,结合材料管理实际,提出植(置)入材料应用管理系统的需求及功能设计。研究方法:1.文献分析。查阅国内外有关植(置)入材料临床使用现状及监管等方面的法规、论文等资料,梳理植(置)入材料临床使用及管理现状。2.数据分析。从某大型综合性医院HIS系统采集相关手术操作的患者植(置)入材料明细和费用明细数据,以2012年原国家发改委、卫计委、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发布的《全国医疗服务价格项目规范》中的材料使用规范为作为材料使用标准,从医生、患者等角度对植(置)入材料的使用种类、数量、费用进行分析。3.信息系统设计。围绕植(置)入材料临床使用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材料供、管、用全流程中存在的问题及不足提出系统设计需求。研究结果:1.植(置)入材料在临床使用中存在差异,主要表现为同术种不同医生间、不同患者间植(置)入材料的使用种类、规格、数量、费用差异。2对传统的医院植(置)入材料管理系统的优化升级,提供了物资管理与临床应用管理一体化、规范化、精细化、关联性的设计方案。研究结论:从医师、患者等角度分析植(置)入材料在临床使用中存在差异,这与当前临床使用环节缺少信息化的管理与信息支持工具有一定的关系,因此建立规范化、精细化、信息化的医院植(置)入材料管理体系尤为重要。
马龙华[9](2018)在《蛋白质水溶液润滑吸附特性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现在全球每年髋关节的置换量超过100万例,大大提高了关节病患者的生活质量。为人工关节能更好地工作,需对其进行仿生润滑研究,其中含蛋白质的关节滑液润滑机理是一个很重要的课题。在一个步态周期内关节的润滑受到变化的载荷和速度等力学参数的影响,基于此本论文主要研究蛋白质水溶液在不同力学工况下对固体表面的润滑、吸附及腐蚀问题。完成的主要工作包括:1.在点接触光干涉油膜测量试验台上增加了弹簧循环加载-卸载模块,用以模拟关节冲击运动。通过伺服电机的控制实现对冲击周期的精确调节,实现不同运动周期以及不同冲击载荷条件下润滑介质的冲击润滑膜特性测量。2.关节滑液中主要的蛋白质成分包括白蛋白和γ-球蛋白,利用牛血清白蛋白(BSA)和牛血清γ-球蛋白(BGG)来分别模拟关节滑液中的蛋白质成分。通过对比这两种蛋白质的吸附特性发现BGG的吸附性能要远高于BSA,关节滑液中BGG成分对减少磨损、保护关节起到了重要的作用。3.为探究冲击对固体表面蛋白质吸附膜形成的影响,对动态冲击和静态条件下BSA水溶液的润滑吸附膜厚度进行测量。试验结果表明,冲击会促进蛋白质的吸附,在两接触表面形成有效的润滑保护膜。静态条件下的蛋白质水溶液也有轻微的吸附,但是吸附膜很难将两接触面分开起到保护作用。4.利用亲疏水性不同的玻璃盘表面来研究不同亲疏水性材料对蛋白质吸附的影响。试验发现由于疏水作用,蛋白质在疏水界面上的吸附量要高于亲水界面。同时对比了轴承钢材料和氮化硅陶瓷材料对蛋白质吸附性能的影响,发现轴承钢材料的吸附效果要高于氮化硅陶瓷材料。5.利用面接触测量系统对蛋白质水溶液的润滑吸附特性进行研究。应用电化学工作站对面接触全膜润滑状态下的电化学信号进行测量。使用扫描电镜、金相显微镜及表面形貌仪对滑块表面进行了分析,发现蛋白质的吸附首先发生在滑块的入口处并逐步往出口区延伸同时伴随着腐蚀的发生。实验发现速度、倾角、载荷等因素都会影响蛋白质的吸附。
刘星星[10](2016)在《人工肩关节的模拟试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肩关节在人们的日常生活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是人体上肢最重要的摩擦副关节之一。然而,肩部疼痛和功能障碍在人群中的发生率较高,肩关节疾患也是常见的疾病,病情较重时只能通过肩关节置换以恢复功能。人工肩关节置换手术开展得较早,但发展较慢;肩关节置换术将成为21世纪最具发展潜力、潜在需求量最大的人工关节。因此,开展肩关节假体的摩擦磨损实验以评价肩关节配副材料的摩擦磨损特性,这对于制备性能优异的人工肩关节材料及促进肩关节置换术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锻造CoCrMo合金、Ti6Al4V合金两种金属材料和生物医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材料组合成的人工关节摩擦副为研究基础,设计出肩关节假体的摩擦磨损试验方案。开展人工肩关节磨损对比试验,考察并比较不同人工肩关节配副的阶段与累计失重量、阶段与累计体积磨损量以及线性磨损率的大小及变化规律。利用Abaqus软件,建立简化的肩关节臼-肱骨头模型,获得了接触区域的应力分布。同时,进行Ti6Al4V/UHMWPE、CoCrMo/UHMWPE配副的生物摩擦学性能测试,分析并比较两种金属材料在人工肩关节材料中的应用。与CoCrMo、Ti6Al4V配副的UHMWPE关节窝阶段磨损体积分别在200万转和300万转达到最大值,其值分别是69.75 mm3和87.51 mm3,由此可预测CoCrMo和Ti6Al4V材料在植入肩部后最严重磨损时期分别是前2年和前3年。达到稳定阶段时,与CoCrMo、Ti6Al4V配副的UHMWPE体积磨损量大约为53mm3和76 mm3。500万次结束后,Ti6Al4V/UHMWPE的累计磨损体积约是CoCrMo/UHMWPE配副的1.38倍。线性拟合后,与CoCrMo、Ti6Al4V配副的UHMWPE的累计磨损体积与试验转数的方程斜率分别是56.150和77.456;从而为预测UHMWPE臼的使用寿命提供一种可用的方法。与CoCrMo和Ti6Al4V配副的UHMWPE臼的平均线性磨损率分别为0.1118 mm/MC和0.1310 mm/MC。简化模型的接触区域集中UHMWPE臼的中上部区域,应力集中分布在接触区域的中上部。在同等载荷作用下,与CoCrMo配副的UHMWPE臼的最大应力值较大,与UHMWPE臼配副的CoCrMo肱骨头的最大应力值较大。在干摩擦试验过程中,Ti6Al4V/UHMWPE的摩擦系数高于同一时期的CoCrMo/UHMWPE配副。而在牛血清润滑试验过程中,Ti6Al4V/UHMWPE配副的摩擦系数均低于同一时期的CoCrMo/UHMWPE配副。在两种不同的润滑条件下,Ti6Al4V/UHMWPE配副的磨损率均高于CoCrMo/UHMWPE配副的磨损率。
二、炭材料人工关节的国外研究动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炭材料人工关节的国外研究动态(论文提纲范文)
(1)ZrO2纳米颗粒增强HAP复合材料在人工关节修复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2 人工关节置换技术 |
1.3 骨缺损修复再生 |
1.4 骨组织工程支架 |
1.5 生物陶瓷骨修复材料 |
1.5.1 生物惰性陶瓷 |
1.5.2 生物活性陶瓷 |
1.6 多孔生物陶瓷的特性 |
1.7 光固化成型技术 |
1.8 可降解HAP |
1.9 课题内容可行性分析 |
1.9.1 课题研究内容的可行性 |
1.9.2 课题研究技术路线 |
第2章 ZrO_2增强HAP复合材料制备及实验研究 |
2.1 引言 |
2.2 试样的制备 |
2.2.1 原材料准备 |
2.2.2 实验试样制备 |
2.3 拉压实验设备及实验过程 |
2.3.1 实验设备 |
2.3.2 ZrO_2/HAP复合材料拉伸试验 |
2.3.3 ZrO_2/HAP复合材料压缩试验 |
2.4 拉伸实验结果分析 |
2.4.1 拉伸应力-应变曲线分析 |
2.4.2 拉伸强度分析 |
2.4.3 拉伸弹性模量分析 |
2.4.4 Levenberg-Marquardt优化算法 |
2.4.5 拟合实验数据 |
2.5 压缩实验结果分析 |
2.5.1 压缩后试件形貌分析 |
2.5.2 压缩应力-应变曲线分析 |
2.5.3 压缩强度分析 |
2.5.4 压缩弹性模量分析 |
2.6 复合材料微观结构分析 |
2.6.1 纳米技术的研究 |
2.6.2 显微结构的分析 |
2.6.3 实验过程 |
2.6.4 试验结果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髋关节假体三维建模及有限元分析 |
3.1 引言 |
3.2 设计髋臼假体模型 |
3.2.1 导入CT图形进行病理分析 |
3.2.2 根据患处设计假体并提供方案 |
3.2.3 假体建模并修整 |
3.3 髋臼杯假体有限元模型 |
3.3.1 研究目的 |
3.3.2 模型设计 |
3.3.3 模型介绍 |
3.3.4 髋关节有限元建模 |
3.4 髋臼模型的力学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肘关节假体三维建模及有限元分析 |
4.1 引言 |
4.2 设计肱骨远端假体模型 |
4.2.1 导入CT图形进行病情分析 |
4.2.2 患处三维图处理 |
4.2.3 根据患处设计假体并提供方案 |
4.2.4 假体建模并修整 |
4.2.5 假体安装模拟 |
4.3 肱骨远端模型受静力有限元分析 |
4.3.1 研究目的 |
4.3.2 模型处理 |
4.3.3 肘关节有限元建模 |
4.3.4 研究结果与讨论 |
4.4 肱骨远端模型动力学分析 |
4.4.1 运动情况描述 |
4.4.2 受力分析过程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研究成果 |
致谢 |
(2)基于功能梯度材料胫骨假体的有限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自然膝关节和人工膝关节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人工膝关节假体材料设计 |
1.3.1 人工膝关节假体材料 |
1.3.2 功能梯度材料 |
1.4 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
第2章 膝关节与骨的解剖及生理基础 |
2.1 膝关节解剖结构及运动形式 |
2.1.1 膝关节解剖结构 |
2.1.2 膝关节的运动形式 |
2.1.3 膝关节的关节力线 |
2.2 骨的生理结构及力学特性 |
2.2.1 骨的内部生理结构 |
2.2.2 骨的力学性能 |
2.2.3 骨重建 |
2.3 膝关节疾病与全膝关节置换术 |
2.3.1 膝关节疾病 |
2.3.2 膝关节置换术 |
2.3.3 胫骨假体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自然膝关节和全膝关节置换模型 |
3.1 自然膝关节三维模型 |
3.2 全膝关节置换假体三维模型 |
3.2.1 人工膝关节三维几何模型的建立 |
3.2.2 全膝关节置换三维几何模型的建立 |
3.2.3 全膝关节置换有限元模型 |
3.2.4 膝关节骨骼的材料属性设置 |
3.2.5 膝关节置换假体及韧带的材料属性 |
3.2.6 接触定义 |
3.2.7 模型验证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不同功能梯度材料胫骨假体的静态仿真 |
4.1 载荷和边界条件及主要观察指标 |
4.1.1 载荷和边界条件 |
4.1.2 主要观察指标 |
4.2 有限元模拟结果 |
4.2.1 胫骨假体及胫骨松质骨最大Von Mises应力 |
4.2.2 胫骨假体及胫骨松质骨沿不同路径的应力分布 |
4.3 结果与讨论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5.1 全文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N公司骨科医疗器械市场营销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框架 |
1.4 论文的创新点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医疗器械 |
2.1.2 高值医用耗材 |
2.1.3 骨科内植物高值耗材 |
2.2 市场营销理论综述 |
2.2.1 STP理论 |
2.2.2 市场营销组合理论 |
2.2.3 关系营销理论 |
2.3 骨科医疗器械市场营销策略研究综述 |
2.3.1 国外医疗器械市场营销策略研究综述 |
2.3.2 国内医疗器械市场营销策略研究综述 |
第3章 N公司骨科医疗器械营销现状与问题分析 |
3.1 N公司概况 |
3.2 N公司骨科医疗器械市场营销现状分析 |
3.2.1 N公司目标市场与产品定位现状 |
3.2.2 N公司产品现状 |
3.2.3 N公司价格现状 |
3.2.4 N公司渠道现状 |
3.2.5 N公司促销现状 |
3.2.6 N公司十年营销业绩数据分析 |
3.3 N公司骨科医疗器械营销现状问题及成因分析 |
3.3.1 产品策略问题与成因分析 |
3.3.2 价格策略问题与成因分析 |
3.3.3 渠道策略问题与成因分析 |
3.3.4 促销策略问题与成因分析 |
第4章 N公司骨科医疗器械营销环境分析 |
4.1 宏观环境分析 |
4.1.1 政治环境分析 |
4.1.2 经济环境分析 |
4.1.3 社会环境分析 |
4.1.4 技术环境分析 |
4.2 N公司企业内部环境分析 |
4.2.1 企业资源分析 |
4.2.2 企业能力分析 |
4.2.3 N公司内部环境分析总结 |
4.3 行业与竞争环境分析 |
4.3.1 同行业内现有竞争者的竞争能力 |
4.3.2 潜在竞争者进入的能力 |
4.3.3 替代品的替代能力 |
4.3.4 供应商的议价能力 |
4.3.5 购买者的议价能力 |
4.3.6 行业与竞争环境分析总结 |
4.4 N公司骨科医疗器械的SWOT分析 |
4.4.1 优势分析 |
4.4.2 劣势分析 |
4.4.3 机会分析 |
4.4.4 威胁分析 |
4.5 N公司骨科医疗器械市场营销环境分析总结 |
第5章 N公司骨科医疗器械市场营销策略优化 |
5.1 N公司市场营销策略优化的目标和原则 |
5.1.1 市场营销策略优化目标 |
5.1.2 市场营销策略优化的原则 |
5.2 N公司骨科医疗器械STP营销策略优化 |
5.2.1 骨科医疗器械产品的市场细分 |
5.2.2 骨科医疗器械产品的目标市场选择 |
5.2.3 骨科医疗器械产品的市场定位 |
5.3 N公司骨科医疗器械市场营销组合策略优化 |
5.3.1 产品策略优化 |
5.3.2 价格策略优化 |
5.3.3 渠道策略优化 |
5.3.4 促销策略优化 |
第6章 N公司骨科医疗器械市场营销策略优化的保障措施 |
6.1 组织支持 |
6.1.1 优化省公司组织结构 |
6.1.2 持续加强组织文化建设 |
6.2 人力资源支持 |
6.2.1 加强员工晋升通道建设 |
6.2.2 加强培养学习型团队文化建设 |
6.2.3 优化绩效考核 |
6.2.4 建立健全人才引进机制 |
6.3 财务支持 |
6.3.1 加强财务统筹能力 |
6.3.2 寻求税收优惠政策的支持 |
6.4 技术支持 |
6.4.1 加强管理系统应用 |
6.4.2 加强信息化大数据分析 |
第7章 研究结论和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局限性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4)人工髋关节球头抛光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人工髋关节的研究现状 |
1.2.1 人工髋关节材料 |
1.2.2 人工髋关节分类 |
1.3 国内外抛光技术研究现状 |
1.3.1 机械抛光 |
1.3.2 电解抛光 |
1.3.3 磁流变抛光 |
1.3.4 超声波抛光 |
1.4 人工髋关节球头抛光加工中存在的问题 |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抛光工艺方法与试验设备 |
2.1 引言 |
2.2 人工髋关节球头抛光特点 |
2.3 人工髋关节球头抛光工艺方法 |
2.3.1 抛光工艺方法设计 |
2.3.2 抛光工艺方法加工原理 |
2.4 人工髋关节球头抛光设备初步设计 |
2.5 杯形抛光磨具抛光基本原理及特点 |
2.5.1 杯形抛光磨具设计 |
2.5.2 杯形抛光磨具抛光材料去除机理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磨粒抛光运动轨迹及均匀性分析 |
3.1 引言 |
3.2 磨粒运动轨迹模型 |
3.3 磨粒运动轨迹数学方程式的建立 |
3.4 磨粒运动轨迹仿真 |
3.5 磨粒运动轨迹的均匀性分析 |
3.5.1 成形质量评价方法 |
3.5.2 影响运动轨迹均匀性的几何参数 |
3.5.3 磨具初始位置对运动轨迹均匀性的影响 |
3.5.4 磨具半径对运动轨迹均匀性的影响 |
3.5.5 转速比对运动轨迹均匀性的影响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杯形抛光磨具的力学特性分析 |
4.1 引言 |
4.2 抛光垫复合材料 |
4.2.1 抛光垫的细观结构 |
4.2.2 抛光垫材料本构理论概述 |
4.2.3 抛光垫压缩力学性能试验与分析判定值确定 |
4.3 硅胶材料本构理论与分析判定值确定 |
4.3.1 硅胶材料本构理论概述 |
4.3.2 硅胶材料分析判定值确定 |
4.4 杯形抛光磨具力学特性的计算建模 |
4.4.1 计算基本过程 |
4.4.2 几何模型的建立 |
4.4.3 材料参数的设置 |
4.4.4 网格划分与接触、加载设置 |
4.5 抛光垫的力学特性分析 |
4.5.1 抛光垫最大主应力特性分析 |
4.5.2 抛光垫粘接界面下表面的剪应力特性分析 |
4.5.3 抛光垫粘接界面下表面的拉应力特性分析 |
4.6 硅胶环的力学特性分析 |
4.6.1 硅胶环最大主应力特性分析 |
4.6.2 硅胶环粘接界面(与刀体槽顶面表面)剪应力特性分析 |
4.6.3 硅胶环粘接界面(与刀体槽内表面)拉应力特性分析 |
4.7 加载位移与力的关系 |
4.8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5)人工心瓣用热解炭材料的断裂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人工心瓣介绍 |
1.2 人工心瓣的国内外发展历史 |
1.3 人工心瓣各向同性热解炭 |
1.3.1 人工心瓣热解炭特性 |
1.3.2 人工心瓣热解炭制备工艺 |
1.4 人工心瓣热解炭裂纹研究现状 |
1.4.1 人工心瓣热解炭断裂裂纹研究 |
1.4.2 人工心瓣热解炭裂纹扩展研究 |
1.5 本文研究意义及主要内容 |
第2章 有限元原理及断裂理论基础 |
2.1 引言 |
2.2 有限元法的一般过程 |
2.3 断裂力学理论基础 |
2.3.1 裂纹类型 |
2.3.2 裂纹尖端应力应变场及应力强度因子 |
2.4 断裂分类 |
2.4.1 韧性断裂与脆性断裂 |
2.4.2 穿晶断裂和沿晶断裂 |
2.4.3 解理断裂、剪切断裂和微孔聚集型断裂 |
2.4.4 正断和切断 |
第3章 热解炭复合型裂纹的应力强度因子分析 |
3.1 引言 |
3.2 有限元软件 |
3.3 理论基础 |
3.4 模型参数与网格划分 |
3.4.1 模型几何参数 |
3.4.2 网格划分 |
3.5 仿真结果与分析 |
3.5.1 可靠性验证 |
3.5.2 裂纹倾斜角对I-II复合型裂纹SIFs影响 |
3.5.3 裂纹数量对I-II复合型裂纹SIFs影响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热解炭及热解炭石墨复合材料断口形貌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和过程 |
4.2.1 实验样品 |
4.2.2 样品形状及尺寸 |
4.2.3 实验装置 |
4.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3.1 裂纹扩展 |
4.3.2 断口宏观形貌 |
4.3.3 断口微观结构 |
4.4 讨论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热解炭材料裂纹扩展研究 |
5.1 引言 |
5.2 扩展有限元 |
5.3 扩展有限元模型 |
5.3.1 模型参数 |
5.3.2 网格划分 |
5.3.3 相互作用属性 |
5.4 仿真结果 |
5.4.1 裂纹倾斜角对裂纹扩展的影响 |
5.4.2 裂纹位置对裂纹扩展的影响 |
5.4.3 裂纹间距对裂纹扩展的影响 |
5.4.4 裂纹深度对裂纹扩展的影响 |
5.5 分析与讨论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本文研究的总结 |
6.2 进一步研究的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作者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加的科研项目 |
(6)新型超弹性轴承材料TiNi60合金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1 国外研究现状 |
1.1.1 熔炼与加工 |
1.1.2 硬度强化机理 |
1.1.3 力学性能 |
1.1.4 摩擦学性能 |
1.1.5 形状记忆性和超弹性 |
1.1.6 高温氧化行为和耐腐蚀性 |
1.2 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
2 超弹性TiNi60合金的应用前景 |
2.1 蒸馏装置离心机轴承 |
2.2 蒸馏装置压缩机-真空泵驱动齿轮 |
2.3 航空器反作用轮装配轴承 |
2.4 人工关节材料 |
3 结论与展望 |
(7)人工关节置换术疗效的住院费用构成及其因子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 |
前言 |
第一节 人工关节置换术疗效的成本效益分析(Materials and Methods) |
1.资料与方法(一) |
1.1 研究对象 |
1.2 信息采集 |
1.3 数据修整与统计方法 |
1.4 技术路线 |
2.结果(一) |
2.1 人工关节置换术病人的基本情况 |
2.2 人工关节置换术病人不同手术类别的住院费用构成情况 |
2.3 人工关节置换术病人不同年度的住院费用构成情况 |
2.4 人工关节置换术病人的术后疗效评价 |
2.5 影响人工关节置换术住院费用的单因素分析 |
2.6 住院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 |
3.讨论(一) |
3.1 不同手术类别对人工关节置换术住院费用构成的影响 |
3.2 不同年度人工关节置换术住院费用的分析 |
3.3 人工关节置换术后疗效的评价 |
3.4 人工关节置换术疗效的住院费用构成及其因子分析 |
第二节 膝关节置换术临床疗效的成本效益分析 |
1.资料与方法(二) |
1.1 资料来源 |
1.2 研究方法 |
1.3 数据修整与统计方法 |
2.结果(二) |
2.1 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的一般情况 |
2.2 膝关节置换术各年度住院费用构成情况 |
2.3 膝关节置换术后病人疗效评价 |
2.4 住院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 |
3.讨论(二) |
3.1 膝关节置换术住院费用的分析 |
3.2 膝关节置换术后疗效的评价 |
结论 |
参考文献(一) |
综述 |
参考文献(二)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石河子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导师评阅表 |
(8)植(置)入材料临床使用差异分析与信息系统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国外研究现状 |
1.1.2 国内研究现状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意义 |
1.5 研究方法 |
1.6 技术路线 |
第2章 植(置)入材料临床使用分析 |
2.1 植(置)入材料概况 |
2.1.1 植(置)入材料的概念 |
2.1.2 植(置)入材料的分类 |
2.1.3 材料临床使用现况 |
2.2 临床使用分析 |
2.2.1 研究资料及分析方法 |
2.2.2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单侧) |
2.2.3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单侧) |
2.2.4 腰椎间盘切除伴椎板切除术 |
2.2.5 人工晶体植入术(单侧) |
2.2.6 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 |
2.3 临床使用差异总结 |
2.4 临床使用差异影响 |
2.4.1 影响医疗质量 |
2.4.2 影响医疗成本 |
第3章 植(置)入材料应用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
3.1 信息化管理需求分析 |
3.2 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
3.2.1 供应链管理设计与开发 |
3.2.2 临床使用分析设计与开发 |
3.2.3 临床管理应用设计与开发 |
3.2.4 材料知识库设计与开发 |
第4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
4.1 总结 |
4.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致谢 |
(9)蛋白质水溶液润滑吸附特性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摩擦学与人工关节生物摩擦学简介 |
1.1.1 什么是摩擦学 |
1.1.2 生物摩擦学的由来与人工关节研究方向 |
1.2 人工关节摩擦磨损与腐蚀的研究概述 |
1.3 人工关节滑液润滑性能的研究概述 |
1.4 固体表面蛋白质吸附机理的研究概述 |
1.4.1 蛋白质结构介绍 |
1.4.2 蛋白质吸附实验研究 |
1.5 论文的主要内容及意义 |
第2章 实验装置及实验技术 |
2.1 点接触润滑油膜测量系统 |
2.1.1 试验台介绍 |
2.1.2 油膜测量原理 |
2.2 面接触润滑油膜测量系统 |
2.3 电化学工作站 |
2.4 检测设备 |
2.4.1 表面形貌仪 |
2.4.2 扫描电镜 |
2.4.3 流变仪 |
2.4.4 阿贝折射仪 |
2.5 试样与润滑剂 |
2.5.1 蛋白质水溶液的配置 |
2.5.2 试样 |
第3章 BSA水溶液在循环冲击条件下吸附特性的实验研究 |
3.1 引言 |
3.2 试验方法 |
3.3 BSA水溶液在循环冲击载荷下的吸附性能 |
3.3.1 动静态对比试验 |
3.3.2 冲击次数对蛋白质吸附膜厚的影响 |
3.4 不同材料对蛋白质吸附膜厚的影响 |
3.4.1 不同亲疏水性材料对蛋白质吸附的影响 |
3.4.2 不同材料的球体对蛋白质吸附的影响 |
3.5 冲击载荷对蛋白质吸附膜厚的影响 |
3.6 不同冲击周期对蛋白质吸附膜厚的影响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混合蛋白质水溶液在循环冲击条件下吸附特性的实验研究 |
4.1 引言 |
4.2 混合蛋白质水溶液在循环冲击载荷下的吸附性能 |
4.3 不同材料对蛋白质吸附膜厚的影响 |
4.3.1 不同亲疏水性材料对蛋白质吸附膜厚的影响 |
4.3.2 不同材料的球体对蛋白质吸附的影响 |
4.4 冲击载荷对蛋白质吸附膜厚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面接触条件下BSA水溶液润滑和腐蚀特性研究 |
5.1 引言 |
5.2 试验方法 |
5.3 时间的影响 |
5.3.1 时间对蛋白质吸附的影响 |
5.3.2 时间对蛋白质腐蚀的影响 |
5.4 速度的影响 |
5.4.1 速度对蛋白质吸附的影响 |
5.4.2 速度对蛋白质腐蚀的影响 |
5.5 倾角和载荷因素的影响 |
5.5.1 倾角对蛋白质吸附的影响 |
5.5.2 载荷对蛋白质吸附的影响 |
5.6 表面蛋白质吸附表征 |
5.6.1 光学方法表征 |
5.6.2 表面形貌仪表征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内容与结论 |
6.2 未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硕士期间完成的论文及科研工作 |
致谢 |
(10)人工肩关节的模拟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人工肩关节假体的发展历程 |
1.3 人工关节材料 |
1.4 生物摩擦学及实际表面接触 |
1.5 人工关节磨损试验机的研究进展 |
1.6 研究目标及内容 |
2 试验材料及试验方案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样的加工制备 |
2.3 试验内容 |
3 人工肩关节磨损试验 |
3.1 试验方案 |
3.2 试验材料 |
3.3 试验条件 |
3.4 牛血清浓度的选择依据 |
3.5 试验步骤 |
3.6 UHMWPE磨损量的评定和磨损率的测定 |
3.7 试验结果 |
3.8 本章小结 |
4 人工肩关节简化模型及有限元分析 |
4.1 引言 |
4.2 人工肩关节有限元模型 |
4.3 有限元分析结果 |
4.4 本章小结 |
5 不同肩关节配副的摩擦磨损性能 |
5.1 引言 |
5.2 试验方法 |
5.3 试验结果 |
5.4 本章小结 |
6 全文总结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四、炭材料人工关节的国外研究动态(论文参考文献)
- [1]ZrO2纳米颗粒增强HAP复合材料在人工关节修复中的应用研究[D]. 王俐慧. 燕山大学, 2021(01)
- [2]基于功能梯度材料胫骨假体的有限元分析[D]. 李志. 太原理工大学, 2021(01)
- [3]N公司骨科医疗器械市场营销策略研究[D]. 吕云杰. 山东大学, 2021
- [4]人工髋关节球头抛光工艺研究[D]. 石小鹏. 燕山大学, 2021(01)
- [5]人工心瓣用热解炭材料的断裂性能研究[D]. 孙振国.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2021
- [6]新型超弹性轴承材料TiNi60合金的研究进展[J]. 燕超,曾群锋,杨华斌.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2020(05)
- [7]人工关节置换术疗效的住院费用构成及其因子分析[D]. 马腾洋. 石河子大学, 2020(08)
- [8]植(置)入材料临床使用差异分析与信息系统管理研究[D]. 马源. 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 2019(02)
- [9]蛋白质水溶液润滑吸附特性的实验研究[D]. 马龙华. 青岛理工大学, 2018(05)
- [10]人工肩关节的模拟试验研究[D]. 刘星星. 中国矿业大学, 20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