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在西方哲学史上,宗教思想历来同哲学密切相关。17、18世纪的英国,自然神论运动较为盛行,引起大量的哲学论争。人们争论的问题是对于最基本的教义、教规、上帝存在等问题是否能够得到先天的、后天的及理性的证明?休谟哲学一开始就与宗教相联系,作为经验主义认识论的“宗教”的研究,他进行了系统而又全面的论证。休谟哲学继承了洛克和贝克莱的经验论传统,在考察经验的基础上,对人类的认识能力、范围、认识活动的心理过程和行为的发生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考察,如果我们仅看到休谟对观念论本身所作出的这些贡献,那么我们对休谟哲学还远远缺乏了解。休谟对人类心灵的性质和活动方式作出了一个自然主义的说明,根据这种研究方式,休谟认为,在人性中起根本作用的不是理性主体的认识活动,而是一些非理性的情感因素,由此休谟得出人性哲学的一个基本原理:“情感与理性是两个独立的判断”,“理性是情感的奴隶”。自然,在这样的人性哲学解释中的宗教观也独具魅力。休谟不是神学家,他的目的不是证明宗教教义的神圣性和权威性,而是要考察宗教信仰和神学证明的哲学依据。他从哲学上说明宗教的起源,对各种神学的宗教证明作出批判;他用人性哲学的基本原理和经验观察的事实描述批判了上帝存在的种种证明。休谟也不是无神论者,也不是一概反对宗教,他在批判宗教理论、瓦解宗教存在的基础的同时仍然承认上帝的存在,论证了宗教的存在对人类心灵和社会的有益作用。由此可以看出,休谟宗教态度的折中性:一方面坚信,任何所谓宗教的理性基础都是不可能的;另一方面,休谟又肯定了宗教在人类情感中的作用。正是这两个方面在理论上的距离使休谟对宗教的哲学解释带上了歧义的色彩,也正是这种对宗教的哲学解释成为休谟之后许多哲学家宗教思想的理论前导。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实用主义者威廉·詹姆士继承并超越了休谟的经验论。他以心理学理论的研究为基础,试图为实用主义提供一种新的理论的基础。他的彻底经验主义象休谟及其后继者的经验主义一样,把哲学、科学以及人的全部认识都局限于经验和现象的范围,他认为人类行为选择的依据是情感或冲动,它影响了我们的心理状态及以后的生活。与这种认识直接相关的宗教观是:他既反对否定宗教信仰,也反对盲目的宗教信仰。“上帝不是现实的存在”并不能说明上帝的存在毫无意义,上帝作为一种有用的假设能给人们带来希望和鼓舞。本文的核心内容是论述休谟的宗教观,即在经验论的基础上如何看待宗教的问题。文章内容分为三个大的部分,第一部分讲述的是休谟经验理论中的观念论、因果关系的推理、情感与理性的关系,重点突出情感作用论,为休谟宗教的哲学解释找到一个理论上的依据。第二部分重点分析休谟是如何解释宗教的,一方面,揭示了宗教的人性起源;另一方面,批判了设计论的证明和神迹学说,但休谟又没有完全否定宗教信仰(上帝),他对宗教信仰仍有一个正面的解释。最后一部分内容是分析休谟的经验主义及宗教思想对实用主义理论家威廉·詹姆士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