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在深入推进课程改革的今天,教师理念与行为的变革将是课程改革取得成功的前提与保障。农村教师由于专业化程度普遍偏低,长期缺乏高质量的培训,难以适应课程改革的要求,然而其行为转变问题一直未得到实质性的注意和解决。另一方面生物学科面对被主课挤占的情况,在改革中更是缺乏重视,这既阻碍了课程改革的推进,也阻碍了农村生物教师自身的发展。因此,关于农村教师行为发展的问题研究对促进广大农村生物教师专业发展,保障生物课程改革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生物教师行为的研究是以一般教师教育理论与实践经验作为基础的,属于教师教育和教师专业化领域。基于此特点,本文从粤东地区农村中学生物教师的角度出发,采用了文献法、调查研究、个案研究等方法,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等途径,展开对农村生物教师行为发展的现状研究,以获取他们行为发展的各种途径在不同教龄、不同专业背景、不同学历、不同任教学校类型之间的差异。在量与质相结合的研究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基于个人实践、文献资料、调查研究和经验总结的方法与途径,帮助当地生物教师职业的自我认识,探索适应农村地区中学生物教师行为发展的优化策略。本文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本研究的背景和意义,阐述了生物教师行为在国内外的研究概况,并确定了本研究的目的与方案。第二部分从实践的角度对生物教师如何发展自身的行为进行了调查研究和分析,发现在职经验中非组织性的专业活动对发展生物教师行为具有重要作用;农村中学生物教师的科研意识和能力较弱;各种发展途径的作用程度受到教龄、专业背景、学历以及任教类型的影响;各种发展途径的发生频度受到任教类型的影响等。第三部分对本研究中发现的问题和相应的解决对策做进一步归纳,认为教师培训机构应开展针对农村生物教师现状的培训活动;农村中学管理者应努力创造促进生物教师行为发展的条件和环境;农村生物教师个人应制定符合自己特点的教师行为发展计划。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农村教师论文; 教师行为发展论文; 生物教师行为论文; 生物教师行为发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