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灌溉方法对保护地土壤供氮特征影响的研究

不同灌溉方法对保护地土壤供氮特征影响的研究

论文摘要

由于多年连作、盲目施用化肥及不合理的灌溉管理措施,保护地土壤氮素积累、硝态氮淋失以及氨态氮挥发现象严重,不但造成了肥料氮的大量浪费,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的土壤退化及环境保护问题。本文从当前生产实际出发,用保护地长期定位灌溉试验的方法,深入系统地研究渗灌、滴灌和沟灌三种灌溉方法对保护地土壤各形态氮素含量、有机氮的矿化特点以及番茄产量和植株吸氮量的影响,探讨了各灌溉处理保护地土壤的供氮能力及其供氮后效。长期定位灌溉试验于1998年开始,灌溉控制上限和下限分别设定为土壤水吸力6.3KPa和40KPa,其中渗灌和滴灌处理一次灌水量为沟灌一次灌水量的1/2;每年春季栽培一茬番茄,各小区施肥量一致,每年的试验方案、试验方法完全相同。本文供试土壤样品采自2004年秋季(连续进行灌溉试验7年),作物样品番茄植株、果实采自2007年灌溉试验进行期间。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有机质、全氮及各形态氮的含量及其分布三种灌溉处理,土壤有机质、全氮含量在0~50cm层次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降低,至50cm以下其含量降到很低且基本不再随深度而发生改变。在0~20cm土层,渗灌处理土壤全氮、硝态氮、铵态氮的积累量最高,沟灌次之,滴灌最小。三种灌溉处理的各层次土壤有机氮含量占全氮的百分比大都在95%以上,只有渗灌处理0~10cm、10~20cm土层及沟灌处理0~10cm土层土壤有机氮占全氮的比例较低,分别为63.29%、77.87%及77.21%。各灌溉处理0~80cm土层内不同深度层次土壤有机态氮含量均以酸解氮为主,酸解氮中未知态氮、氨态氮、氨基酸态氮和氨基糖态氮的绝对含量和相对含量排列顺序均为未知态氮>氨态氮>氨基酸态氮>氨基糖态氮。三种灌溉方法相比较,各个层次土壤酸解氮中氨基酸态氮、氨基糖态氮及氨态氮占全氮的比例,总体上滴灌和渗灌处理高于沟灌处理,而酸解未知态氮和非酸解氮占全氮的比例,沟灌处理高于滴灌和渗灌处理。2.土壤有机氮矿化特点各灌溉处理0~50cm土层内不同层次土壤有机氮的矿化过程均以Two pool模型拟合效果最佳。Two pool模型拟合得出的矿化参数表明,与渗灌和沟灌处理相比,长期采用滴灌灌溉不但有利于表层土壤中氮矿化势(N1+N2)的增大,也有利于易矿化有机氮(N1)的形成,使耕层土壤有机氮的品质得到改善。三种灌溉处理中以沟灌处理最不利于土壤有机氮的矿化,但利于其积累:渗灌处理各土层土壤有机质矿化的难易程度及其数量的多少介于滴灌与沟灌处理之间。温度和湿度是影响有机氮矿化的重要因子。温度和湿度与土壤氮素矿化速率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且二者影响土壤氮素矿化速率的交互作用明显。就耕层(0~20cm土层)土壤而言,有机氮矿化的适宜温度是35℃,适宜湿度为田间持水量的83%~100%。3.有机氮组分与土壤氮矿化势之间的关系各灌溉处理0~50cm土层内不同层次土壤的氮矿化势值(N1+N2)与相应土层各有机氮组分含量之间关系十分密切,总体上对土壤氮矿化势贡献最大的是氨基酸态氮。但在不同灌溉处理间各种土壤有机氮组分对其氮矿化势的贡献又表现出差异;渗灌处理不同深度层次土壤的氮矿化势与酸解氨基酸态氮和氨基糖态氮,滴灌处理与未知态氮,沟灌处理则与酸解氨基酸态氮、未知态氮含量关系密切。4.土壤供氮能力的全面评价由于不同灌溉处理各层次土壤中初始矿质态氮含量较高,因此,评价土壤供氮能力时就必须考虑这一部分氮素对土壤供氮能力的影响。本文以土壤起始无机态氮量(NH4+-N+N03--N)与氮矿化势(N1+N2)二者之和作为土壤供氮能力指标。0~40cm土层土壤供氮能力明显高于其下层土壤。0~20cm土层土壤供氮能力以渗灌最强,沟灌其次,滴灌最小;20~30cm土层以沟灌最大,滴灌其次,渗灌最小。2007年测定番茄产量、生物量及植株吸氮量,结果表明滴灌处理番茄植株总生物量高于渗灌和沟灌处理,表现出增产、能够促进果实氮素吸收的效果。说明滴灌处理比沟灌和渗灌处理土壤供氮持久稳定。上述土壤氮素含量分布、形态组成及有机氮矿化特征是由于不同灌溉方法灌溉其水分含量剖面不同,导致土壤的热状况、通气状况不同造成的。水、气、热条件不同,既影响到土壤有机质的矿化分解,致使土壤有机质(氮)质量发生改变,又使土壤中水盐运动方向、数量相异,使无机态氮及一些低分子量的有机氮不断地进行着重新分配。试验过程中0~20cm土层水分含量观测结果表明,沟灌经历着全面湿润、全面干燥过程,渗灌经历的是相对干燥而且较为稳定的过程,而滴灌即使灌水后也总是处于部分湿润、部分相对干燥状态,这是造成不同灌溉方法灌溉多年后土壤氮素肥力特征不同的直接原因。总之,就现有灌水技术而言,从农业节水、提高氮肥利用率及防止土壤退化方面综合考虑,保护地长期使用滴灌灌水效果最佳。长期使用渗灌灌溉应注意防止盐分积累,并可以适量减少氮肥的用量。而沟灌灌溉不但浪费水源,同时降低氮肥利用率,进而影响着番茄产量的提高。本文首次对长期定位灌溉试验的保护地土壤供氮特性进行了研究,其结果丰富了我国保护地土壤氮素研究理论,对于保护地蔬菜栽培合理地进行水肥管理,防止土壤退化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际意义。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第一节 保护地土壤氮素的研究及灌溉方法的特点
  • 一、我国蔬菜保护地发展状况
  • 二、保护地土壤氮素的现状
  • 三、保护地不同灌溉方法的研究
  • 第二节 关于旱田土壤供氮能力的研究
  • 一、土壤供氮能力指标及测定方法的研究
  • 二、旱地土壤有机氮组分及其矿化的研究
  • 第三节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目的、意义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目的、意义
  • 第二章 试验材料及方法
  • 第一节 供试土壤的基本概况
  • 一、供试土壤基本理化性质
  • 二、供试土壤水分特征曲线
  • 第二节 试验方案及土壤样品的采集
  • 一、试验方案
  • 二、土壤样品的采集
  • 第三节 土壤样品分析测定项目及方法
  • 一、土壤基本理化性质
  • 二、土壤有机氮组分
  • 三、土壤有机氮矿化
  • 第三章 不同灌溉方法对保护地土壤有机质及各形态氮的影响
  • 第一节 不同灌溉方法对土壤有机质及全氮含量的影响
  • 一、不同灌溉方法对保护地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影响
  • 二、不同灌溉方法对保护地土壤全氮含量的影响
  • 三、不同灌溉方法对保护地土壤碱解氮含量的影响
  • 四、讨论
  • 五、小结
  • 第二节 不同灌溉方法对土壤有机氮各组分含量的影响
  • 一、不同灌溉方法对土壤有机氮各组分含量及剖面分布的影响
  • 二、不同灌溉方法对土壤有机氮各组分分配比例的影响
  • 三、讨论
  • 四、小结
  • 第四章 不同灌溉方法保护地土壤有机氮的矿化特征
  • 第一节 间歇淋洗-好气培养法测定土壤有机氮的矿化过程
  • 一、不同灌溉方法土壤累积矿化氮量随时间变化曲线
  • 二、不同灌溉方法土壤氮素累积矿化速率随时间变化曲线
  • 三、不同灌溉方法土壤有机氮矿化的数学模型拟合
  • 四、小结
  • 第二节 两阶段一级动力学模型的矿化参数
  • 1+N2)'>一、土壤氮矿化势(N1+N2
  • 二、土壤氮矿化速率常数(k)
  • 1/2)'>三、土壤可矿化有机氮的半衰期(t1/2)
  • 四、讨论
  • 五、小结
  • 第三节 温度及湿度对保护地土壤有机氮矿化的影响
  • 一、不同灌溉方法土壤累积矿化氮量随时间变化
  • 二、不同灌溉方法土壤有机氮的矿化速率
  • 三、不同灌溉方法土壤氮矿化的温度、水分的交互作用
  • 四、讨论
  • 五、小结
  • 第五章 有机质(氮)的数量及品质与氮矿化势之间的关系
  • 第一节 有机质(氮)的数量与氮矿化势之间的关系
  • 一、土壤有机质及各形态氮与氮矿化势的关系
  • 二、氮矿化势占有机质、全氮比率与氮矿化势的关系
  • 第二节 有机质(氮)的品质与氮矿化势之间的关系
  • 一、氮矿化势与土壤有机氮之间的相关关系
  • 二、氮矿化势与有机氮各组分关系的通径分析
  • 三、讨论
  • 第三节 不同灌溉方法对氮矿化势有贡献的有机氮组分
  • 一、有机氮各组分与氮矿化势之间的关系
  • 二、土壤酸解有机氮各组分对氮矿化势的贡献
  • 三、讨论
  • 四、小结
  • 第六章 不同灌溉方法保护地土壤的供氮能力
  • 第一节 不同灌溉方法保护地土壤的供氮能力
  • 一、不同灌溉处理土壤供氮能力的差异
  • 二、讨论
  • 第二节 不同灌溉方法番茄产量、生物产量及植株吸氮量
  • 一、不同灌溉方法对番茄产量及生物产量的影响
  • 二、不同灌溉方法对番茄植株吸氮量的影响
  • 三、讨论
  • 四、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论文期间发表文章
  • 相关论文文献

    • [1].山区稻田科学灌溉方法[J]. 科学种养 2008(12)
    • [2].浅析玉米灌溉方法[J]. 现代农业研究 2016(02)
    • [3].灌溉方法对设施土壤理化性质及番茄生长状况的影响[J]. 水土保持学报 2015(06)
    • [4].浅谈果园灌溉——工程设施灌溉方法[J]. 果树实用技术与信息 2012(01)
    • [5].灌溉方法与施氮对土壤水分、硝态氮和小麦生长发育的调控效应[J]. 应用生态学报 2019(04)
    • [6].不同灌溉方法对不同氮肥在温室土壤-植株中的氮素分配影响[J]. 土壤通报 2008(04)
    • [7].不同灌溉方法对冬小麦植株性状与产量的影响[J]. 热带农业工程 2019(05)
    • [8].不同灌溉方法对丽江津巴布韦特色烤烟产质量的影响研究[J]. 安徽农学通报 2018(01)
    • [9].不同灌溉方法对宁夏葡萄园土壤二氧化碳和甲烷排放的影响[J]. 灌溉排水学报 2016(01)
    • [10].不同灌水量与灌溉方法对土壤理化性状和木薯生长影响研究[J]. 广西水利水电 2015(01)
    • [11].灌溉方法对保护地番茄需水特点的影响[J]. 灌溉排水学报 2008(03)
    • [12].林业育苗地灌溉技术要点[J]. 现代农村科技 2019(08)
    • [13].不同灌溉方式对日光温室西葫芦生长发育的影响[J]. 中国园艺文摘 2014(07)
    • [14].保护地不同灌溉方法表层土壤pH小尺度的空间变异[J]. 土壤 2008(05)
    • [15].中国微咸水灌溉的实践与启示[J]. 节水灌溉 2016(07)
    • [16].灌溉方法和整枝方式对塑料大棚西红柿农艺性状的影响[J]. 现代农业科技 2013(15)
    • [17].灌溉方法对日光温室土壤呼吸的影响[J]. 生态学杂志 2016(11)
    • [18].影响水稻产量的因素分析[J]. 吉林水利 2010(07)
    • [19].灌溉方法对温室栽培番茄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15(02)
    • [20].新时期地面灌溉种类与优劣势分析[J]. 现代农业 2020(10)
    • [21].合理灌溉的指标及灌溉方法[J]. 农民致富之友 2011(15)
    • [22].不同灌溉条件下葡萄叶片光合特性研究[J]. 北方园艺 2015(14)
    • [23].不同灌溉方法对冬小麦农田土壤温度的影响[J]. 灌溉排水学报 2012(02)
    • [24].不同灌溉方法对笋竹两用毛竹林生长的影响[J]. 宁夏农林科技 2016(05)
    • [25].浅议我国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和应用[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 2013(03)
    • [26].树木苗期及造林后的浇水技术[J]. 林业实用技术 2011(08)
    • [27].黄河三角洲滨海盐碱区园林绿地灌溉方法[J]. 绿色科技 2014(05)
    • [28].论乡镇农业灌溉方法[J].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6(20)
    • [29].黑龙江省水稻灌溉方法问题研究[J]. 黑龙江水利科技 2013(05)
    • [30].灌水方法对保护地土壤酶活性的影响[J]. 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 2011(11)

    标签:;  ;  ;  ;  ;  

    不同灌溉方法对保护地土壤供氮特征影响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